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國術傳人逃荒后,知己遍天下 第182章 摘星樓中,誰是抄襲?

《國術傳人逃荒后,知己遍天下》 第182章 摘星樓中,誰是抄襲?

程靈隨著盧玄一等人進了摘星樓中。

 摘星樓的大門只在眾閑人面前敞開了極短一段時間,似驚鴻一瞥,隨即便又閉合。

 中書文浩瀚,外間紛紛擾擾,如同兩個世界。

 “這位程郎據說是平安坊的,平安坊怎麽會有這號人

 “張允也是平安坊人士,小小一個平安坊,居然出了這般的兩位能人,真是不可思議!”

 “西風寒深林下,任是無人也自香……遣詞高妙,意境深遠,讀之當真是余韻悠長啊……”

 “……”

 也有人早在分派下屬:“快去平安坊打聽打聽,這個程靈到底是哪裡冒出來的什麽底,什麽來歷”

 程靈在摘星樓,先是拒絕了伍先生推薦書院的好意。

 不是不想進書院,主要還是不太敢去,因為霧書院是學——

 程靈扮男裝在外行走,縱然有違世俗綱常,但從法律層面上來講,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穿裝還是穿男裝這是的自由,不論大魏律法,還是大齊律法,都沒有說過不許子扮男裝。

 但這其中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的裝扮只能是的私人行為。

 一旦學,質卻會不同。

 大魏的科舉制度也才興起不久,按照如今的規則,進學的學子可以免除生與秀才的考試,直接參加鄉試。

 也就是說,進了學的話,只要在書院的常考中過關,程靈是可以直接去考舉人的!

 這還得了這種考試一旦參加,程靈就再也沒有回頭路了!

 縱使早已打定主意,這輩子都不要將於人前,但這種事,打算歸打算,能不能做到卻又是個未知數。

 誰又能保證自己這輩子不出半點意外呢

Advertisement

 有的時候,世事發展也未必盡如人意啊!

 程靈未及功,就已經是先慮失敗。也不是說一定就要否決這條道路,主要還是,要再慎重一些。

 至於伍先生先前問師從何人,程靈倒是沒有說自己沒師父。

 給的回答是:“師門有一套規矩,學生目前不算達到出師水平,因此家師不許我在人前提他名號。”

 說著,程靈臉上微赧然之

 這樣的話聽在伍先生等人耳中,立刻就給眾人造了一種印象:這位程郎君,莫不是哪位世大能的弟子

 似這等詩才,都不能出師,那這師門的標準到底有多高

 一時之間,程靈的形象在眾人心中也驀然顯得神高深起來。

 這就是程靈想要的效果,與其苦苦追逐科舉,去趟仕途的渾水,不如多多積攢文名,向著名士的方向努力。

 倘若能夠達到文名揚天下的程度,那這天下間,尋常權貴,又豈能敢再正面招惹,當初在赤霞城的困境,必然不複再現。

 當然,以程靈目前的水平來說,要想文名揚天下,還差太遠了。

 要想為名士,那可不是幾首詩就能達的。程靈自也需要多多努力,去學習這個世界的很多東西。

 走進摘星樓,比如於樵,那是恭恭敬敬地跟隨在伍先生邊,儼然已經是開始以伍先生的弟子自居。

 張允雖然別有一番清高姿態,但也跟隨在幾位先生左右。

 而程靈在與伍先生一番對答以後,趁著伍先生提問考校於樵等人時,卻是悄然退到了一邊,隻將目標放在了廳堂,那一排排的靠牆書架之上。

 摘星樓共有七層,程靈眼下只在第一層。

 沒有人引導上去,也不知道上面都有些什麽,但只是一樓廳堂裡擺著的這些書,就足夠看個痛快了。

Advertisement

 程靈從那些擺滿了書的書架邊走過,先略觀察了一遍這些書的類型。

 廳堂的書基本上都是紙質書,沒有竹簡,書脊朝外,使人能夠一眼看明白書架上放著的都是些什麽書。

 從大類別的經典、史書,到繁雜的各類集注,名家解析,可以說得上是品類富,卷帙浩繁。

 科考時文也有不,而在書架的一角,程靈甚至發現了非常特殊的一疊卷冊。

 是什麽呢是魏國朝廷的邸報!

 程靈頓時歡欣至極,如獲至寶。

 邸報!

 這是朝廷派發,傳送於各州,各郡縣長的時事與政策集錦啊。

 要想查看一個國家的向,了解它的時事,它的制度,它的傾向,又還有什麽比邸報更直接,更全面的呢

 程靈立刻將這些邸報都取了出來,從上到下逐一翻看起來。

 這一看,卻是有些憾。

 只見這一疊邸報中,時間距今最近的,也是在元封十七年。

 而如今,已經是元封十九年了!

 這些都是舊邸報,上面的消息都過時了。

 不過程靈也隻低落了片刻,很快又重新提起了神,開始認真記憶與分析邸報上的容。

 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應該是有脈絡可循的,觀看分析舊邸報,也同樣有助於提高對魏國的了解。

 摘星樓中,程靈獨一隅,認真看邸報,漸佳境。

 旁邊的紛擾都似乎遠去了,至於說外界的一切,此時的程靈自然是更加不可能關注得到。

 而摘星樓外,駱遊早就趁著先前眾人都關注程靈的時機,悄然走遠。

 他沒有進到摘星樓中去,而是在離開此一段距離後,吩咐邊的長隨:“派一隊人出去,查張允。尤其要查他最近接了什麽人,事無巨細,都不可!”

Advertisement

 長隨到了駱遊緒的低,一時有些不解。他一邊恭敬聽令, 一邊小心問:“郎君,這張允……是有什麽大問題嗎”

 駱遊垂目,從袖中取出先前被自己收起來的那張詩卷,攤開給長隨看了一眼。

 長隨探著頭,倒吸一口涼氣,震驚道:“這、這……郎君,是您的詩,泄了”

 是的,這張詩卷上寫著的那首詩,赫然與先前張允寫出的那首《蟬》,幾乎一字不差。

 只是最後一句,張允的詩句為“非是藉秋風”,而駱遊的這句是“無為借秋風”!

 駱遊的長隨自然不會認為是駱遊抄了張允,而既然並非駱遊抄張允,那自然就是張允抄駱遊了。

 長隨震驚,隨之怒極:“郎君,此人好大的狗膽!”

 駱遊冷笑一聲,收回詩卷,目如刀。

 7017k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