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元封二十年,八月十五,又是一年中秋。
雖是佳節,程靈也退居在後方養傷,但前線的戰鬥卻是一刻也沒停止。
赤霞城之戰後,蒼天王伏誅,魏軍贏得大勢,從此就在齊國開啟了掃模式。打擊蒼天王殘余勢力,收攏各郡縣小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與越王作戰。
不過事到如今,王邕被俘,蒼天王已死,越王實際上也是獨木難支。他不過就是不甘心輕易敗降,因此還在勉力抗爭罷了。
越王勢力節節敗退,魏軍統一齊國,已定局!
這期間又有兩個人值得一提,那就是齊國的小皇帝和徐太后。
程靈假扮徐太后,親上城頭刺殺蒼天王,當時真正的徐太后和小皇帝則留在郡守府。後來赤霞城城破,魏軍衝郡守府,卻發現徐太后和小皇帝早已不見了蹤影。
後來追查得知,早在西城門被破的那一刻,徐太后和小皇帝就帶著近衛千余人,挾裹著金銀財,從南城門那邊逃跑了。
魏軍人數不足,沒能圍城,徐太后和小皇帝這一跑,便如泥牛了大海,一時間又似是鴻飛冥冥般,難尋蹤跡。
以齊國如今的混,這兩位只要不再胡冒頭,不想著爭奪勢力東山再起,那麽魏軍要找到他們的幾率確實也是很小的。
但是,這兩位真的會就此乖乖藏起來嗎
不好說,小皇帝畢竟還有名分和大義在,他如果願意站出來,難保不會再出現一個“蒼天王”,挾天子以令諸侯——哪怕指揮不諸侯呢,有個名分也總歸還是十分有利的。
正所謂“師出有名”,不要小看古人對於名分的重視。
又或者說,小皇帝如果去投奔越王,那麽對越王而言,這其實也是一個正向助力。
所以在魏軍這邊,即便一時間找不到小皇帝和徐太后,許多將領也還是做出提議,要專門分出人手,去追殺此二人。
程靈卻有不同看法,認為徐太后和小皇帝之間本就矛盾重重,再經過小皇帝背刺一事,這母子倆可沒辦法再如從前一般“親無間”,“母子一心”了。
沒有了蒼天王的偏,徐太后還能再強勢主導小皇帝的一切嗎
而小皇帝好不容易擺掉一個蒼天王,他還會願意再做下一個“蒼天王”的傀儡嗎
更重要的是,小皇帝吸食五石散,毒肺腑,他還能活多久呢
他要是夠機靈夠聰明,倒不如帶著他那一千近衛,速速避開戰場,就此揚帆出海,說不定,在廣袤的大海中,他還能尋到一棲息地,平靜又自由地度過余生。
這對於從小就習慣於被掌控,一直一直做傀儡,永遠困守在那三寸皇位之間的小皇帝而言,又何嘗不是一個好的結局
……
但這些,程靈都不會說,甚至提都不會在魏軍高層面前提。
始終牢記自己的定位,是鴻臚寺卿,是魏國駐派陳國的大使,是天子近臣,而非南征將領。
即便在此次戰爭中,立了大功,也沒打算去手南征軍的任何決策。
沒那個必要,魏軍又不是離了就不會打仗了。既然功勞足夠,那就要急流勇退。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張弛有度,才是長久之道。
然後,養傷期間,程靈就被上門旁敲側擊說親的人給“淹沒”了。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程靈都陷了該如何花式拒絕各種說親的煩惱當中。
這可真是,人生總該有調劑,調來調去,自己倒了個調劑。
諸如“大師曾言,下不宜早婚”、“家母對此另有計較”、“婚姻大事,還是要聽父母之言,下不宜私自決定”等等各類托辭,都已經不好使了。
嘿,有人釜底薪說:“程大人,我家有個庶妹,年方二八,最慕英雄。若是程大人這般風流人,我家小妹甘願為妾……”
完球,這些家夥招不來程靈做婿,就準備給塞妾!
什麽庶妹、庶、族妹……甚至是義都出來了,而這些都還算是客氣的,畢竟人家是正正經經地給程靈送良妾。這種妾,是要有納妾書,要你我願,才能正經抬進門的。
程靈不松口,那也就是一句白話。
還有那不講究的,直接往程靈床上送舞姬呢!
話說當時,程靈練完功回房,一推開房門就察覺到屋中不對,倒是急忙閃躲了,可一條溜溜的雪白影還是似同遊魚般直往懷裡鑽。
程靈嚇得連忙施展輕功退出房門,砰!一聲,送了人兒一個倒裝閉門羹。
這倒也罷了,最尷尬的是,轉頭就到了蕭蠻,蕭蠻當時的眼神那一個複雜。
說是幽怨可能略有誇張,說是傷心大概也不至於,可不知怎麽,程靈就總覺得那一眼看來,蕭蠻的目似乎特別委屈。
程靈:……
呵呵,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
過後,蕭蠻卻是在手下將領們面前大發了一次脾氣。言稱南征尚未結束,軍營之中,歪風邪氣決然不可滋長。
某些人自己思想松懈,驕奢逸,還想拉別的青年才俊下水……這種爛泥般的態度,是想做什麽是想要讓魏軍南征的腳步倒在勝利之前
總之一頂頂帽子扣下去,該罵的罵,該罰的罰,一通脾氣發過之後,魏軍外都消停了。
南征的進度又加快,越王被打得屁滾尿流,一敗再敗。
如此,捷報一再傳回魏京,魏皇自然是大喜,整個朝廷也都沉浸在戰爭勝利,儲君英武的喜悅中。
一時間, 京中氣氛歡暢無比。
八月十五,同一明月,齊國戰爭在繼續,陳國上下心慌意,魏國宮中卻是舉辦了盛大的節日歡宴。
宴後,魏皇去了新封的一個小嬪妃宮中過夜。
臉都笑僵了的瑾貴妃留在最後,等指揮著宮人將整個場地都收拾清爽,才扶著大宮蒹葭的手,步行回了翠微宮。
瑾貴妃有大樓輦車一架,華貴非常,是僅次於皇后輦的規格,時常乘坐,在宮中風無限。
這還是第一次,不坐輦車,步行回宮。
隨著宮門關閉,瑾貴妃步室,忽然間一轉,摘下了自己頭上的釵,然後噗一下,只聽一聲慘:“啊!”
釵刺了旁蒹葭的前骨中。
(本章完)
*一覺醒來,穿越到一個曆史上冇有的朝代,喬薇無語望天,她是有多倒黴?睡個覺也能趕上穿越大軍?還連跳兩級,成了兩個小包子的孃親。看著小包子嗷嗷待哺的小眼神,喬薇講不出一個拒絕的字來。罷了罷了,既來之則安之吧,不就是當個娘嗎?她還能當不好了?養包子,發家致富。不為惡,不聖母,人敬我,我敬人,人犯我,雖遠必誅。杏林春暖,侯門棄女也能走出個錦繡人生。小劇場之尋親:“囡囡吶,嬸孃可算找到你了!你當年怎麼一聲不吭地就走了呢?嬸孃找你都快找瘋了!你還活著真是太好了,跟嬸孃回家吧!一個女人賺了那麼多銀子,在外頭多不安全吶!”某花枝招展的婦人,拿著帕子,“傷心欲絕”地說。“你不關心我孩子,倒是先關心我銀子,真是好疼我呢!可是我們認識嗎,大嬸?”喬薇一臉冷漠。小劇場之尋妻:小包子領回一個容顏冷峻的男人:“孃親,叔叔說他是我爹。”喬薇莞爾一笑:“乖兒子,告訴你爹,要證明自己的身份,應該怎麼做?”小包子翻開金冊子,一板一眼地說道:“叔叔,如果你真是我爹的話,先背好《喬氏家規》一百條哦!”
金魯班傳人唐綰綰眼睛一睜開,正被人往死里揍。懦弱的母親,長期癱瘓的哥哥,還有兩個拖著鼻涕蟲的孿生弟妹。一家子極品親戚時不時上門打秋風。泥煤,這日子還讓不讓人過了。唐綰綰挽起胳膊,擼起袖子,兩個字:賺錢。下河摸鱉,上山獵獸,她樣樣拿手。沒事搞…
上一世溫寧做了謝景辭三年外室,最後卻死在了他大婚當日。 這一世重來,溫寧意外認了親,便主動與謝景辭一刀兩斷。 誰曾想父親出征,恰把她託給了謝家說親,於是溫寧不得已又和他住在了同一屋檐底。 初時,謝景辭神色淡淡,當真像個陌生人,溫寧放寬了心,以爲他徹底放過了自己。可等到婚事接二連三地告吹,她心中漸漸起了疑。 直到有一日,溫寧親眼看見求親的拜帖被謝景辭踩在了腳底,素來端方的世子提劍抵着那人眉心:“她是我的妻——” 溫寧腿一軟跌進了門裏,一擡頭,這纔看清他眼底毫不掩飾的佔有慾。
多事之秋,永盈郡主遭遇山匪撞壞腦袋,記憶錯亂,誤將自己當成了某話本的女主人公。 這不要緊,要緊的是,她還將那位與自己勢同水火的“死對頭”認成了常與她私會的情郎。 眼看情郎打完仗回京後遲遲不來尋她,彷彿全然忘了她,向來眼高於頂的郡主氣呼呼放下身段,搬了把梯子,一把架到了將軍府牆下。 —— 孿生哥哥在邊關枉死,元策封鎖兄長死訊,假扮成“大難不死”的兄長,回朝開始了清算。 沒想到博取了天子的信任,避開了政敵的懷疑,卻躲不過有天深夜一位姑娘翻了他的牆,一臉委屈地敲開他的窗—— “阿策哥哥,你這麼久沒來找我,是不是不喜歡我了呀……” “……”沒人告訴他,他們是這種死對頭。 ·小劇場 第一天的元策:小不忍則亂大謀,他認。 幾天後:是可忍孰不可忍?他跑。 過了陣:四捨五入畢竟是他嫂嫂……算了,哄回來。 又過了陣:真的受不了了,對不住阿兄,我得替你始亂終棄了。 後來:什麼,她只是傷着了腦袋? 再後來:什麼,她腦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