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這件事還不容易嗎?”
朱慈烺笑道:“父皇為了紀念先皇,籌建一尊學府,任是任何一個朝臣都沒有辦法阻止,阻止父皇,那就是不忠不孝,他們想要給父皇您扣上不忠不孝的罵名,那父皇大可以直接將他們趕出朝堂,即便是說出天來,也是朝臣們沒理!”
“哼哼!”
崇禎冷哼道:“廢話,朕也知道,他們不會反對朕修建學府紀念先皇,可是若是涉及到這技巧之學,那就另當別論了……”
朱慈烺笑道:“父皇,隻要立了學府,學府自然是延聘院長署理了,至於學府的山長如何開設學科,那是人家自己的事,與任何人無幹,即便是史言想要彈劾,所有的奏章,全部留中不發,不就行了?畢竟,這並不是父皇您要親自去研究技巧之學,沉迷其中,讓旁人學習,與朝政沒有毫的牽涉,隻要不影響朝政,朝臣們自然就沒有反對的理由了。”
“這個……”
崇禎猶疑道:“烺兒,這能行”
朱慈烺哂然道:“怎麽就不行?父皇,您這是為了悼念先皇,任是誰都說不上什麽來,除非他想背負大逆不道的罵名,對了,我們就將其命名為天啟皇家書院,絕對無人敢反對!而且,咱們開始的時候,不需要什麽博學鴻儒來做山長,隻需要找一個民間博學之士負責就行,這樣也減小了朝臣攻訐的可能,畢竟一個威、實力不足以對抗威脅朝堂的書院,不會引起這些人的戒備……”
“嗯……”
“那你說,誰適合做書院的院長?”
朱慈烺苦笑道:“這個兒臣哪裏知道?不過兒臣倒是有一個屬意的人選……”
“誰?”
崇禎問道。
朱慈烺猶豫了一下,答道:“府亳州知州宋應星!”
“宋應星?”
崇禎有些茫然,這是哪一個,從來沒有聽說過還有這麽一號人,亳州,不過是大明國中數百州縣之中的一個,毫不起眼,亳州知州,不過是正六品的員,再加上宋應星也不是什麽博學碩儒,那就更加沒有名氣了,崇禎哪裏聽說過這號人?
崇禎皺眉道:“烺兒,朕可從來沒聽說過這麽一號人,他可以勝任書院的山長?”
朱慈烺答道:“父皇,第一,亳州知州一介芝麻粒兒大的,沒人會在乎?第二,他也不是什麽博學鴻儒,同樣不引人注意;正是因為如此,朝中方才不會反對,朝臣們認為籌建書院就是您單純為了悼念皇伯父,若是真的要作為一項重要舉措,必定是朝臣們公推威卓著的大儒擔當才是;第三,雖然宋應星沒有什麽名聲,但是卻是有些真本事的,不瞞父皇,兒臣知道此人,也是湯若曾經向兒臣提起,湯若本就是才能卓越,都對此人欽佩不已,相比絕對有真才實學,也不枉您和皇伯母為皇伯父付出的心意……”
崇禎微微點頭,緩緩說道:“既然你這麽說,朕就下旨召宋應星京,委任他為天啟皇家書院祭酒,主持皇家書院事務!”
朱慈烺笑道:“單單一個宋應星還不夠,莫不如咱們別開生麵,這所書院,不傳授四書五經,就專門著述傳播天文、曆法、算學、工程、機械技、農學等學科,以此也為大明在這些領域培養些人才,讓湯若從西洋延聘一些人才過來,著書立說,采長補短;畢竟,現在大明的曆法都是人家西洋人跟回回主持編列的,堂堂漢人若是連這個都長期與外邦之人,實在是有傷天朝臉麵……”
崇禎心頭一震,沉聲道:“不錯,大明泱泱華夏,若是長期的曆法都有西洋人、回回來主持,豈不是麵掃地?單單憑你這一句,朕就支持你!”
“哀家多謝皇上!”
懿安皇後站起來,向著崇禎微微福道。
崇禎沉聲道:“皇嫂,一家人如何說兩家話?此乃朕份之事,回到乾清宮,朕就宣旨,著禮部立即督辦此事!烺兒,你留在仁壽殿,陪皇伯母散散心,朕還有些朝務要理!”
朱慈烺躬道:“兒臣遵命!”
崇禎向著懿安皇後躬施禮,轉退出了仁壽殿。
朱慈烺長舒了一口氣,連忙向著懿安皇後躬道:“侄兒多謝皇伯母出手相助了,嘿嘿,若不是皇伯母,侄兒這一次可是沒辦法說父皇了……”
“哼哼……”
懿安皇後嗔道:“還不是你在朝堂上打開殺戒,將皇上兌的夠嗆?太子,聖人有雲治大國如烹小鮮,急躁不得,須得慢慢來,哪能如你這般冒進?若是引起朝堂反彈,可有你的,隻是,幫助你欺哄你父皇,回頭若是被他知道了,隻怕哀家也得落得埋怨!”
“皇伯母放心!”
朱慈烺嘿嘿笑道:“等到父皇火氣消了,侄兒自當向他承認此事,伏地請罪,到了那個時候,他老人家不認也得認了……”
如果讓崇禎聽到了朱慈烺這話,絕對會掄起大衝著朱慈烺一通猛笑的,娘的,你欺哄你老子也就算了,竟然還慫恿皇伯母幫助你欺哄你老子,最後還得讓朕求著你給出主意,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不過,朱慈烺才不管這麽多呢,隻要皇家書院籌建起來了,那一切都好說!
“唉……”
懿安皇後歎口氣,憐的看著朱慈烺,歎道:“你也行將年了,你父皇就是十六歲的時候,納的你母後,也到了你納妃的時候,回頭哀家跟你父皇和母後說說,須得找個溫婉端正的姑娘好好的磨磨你的子!”
朱慈烺臉一黑,了,別的事都好說,找媳婦這事兒可是用不著你們心啊,到時候你們給爺我找一個木頭疙瘩似得丫頭給我當媳婦,那我還不得鬱悶死!
“皇伯母,先不急呢,匈奴不滅,何以家為?待到侄兒什麽時候剿滅了闖賊獻賊,幫助父皇平定了宇,侄兒想納太子妃的事……”
朱慈烺急聲道。
懿安皇後臉一沉,輕喝道:“怎麽,給你納妃,什麽時候得到你做主?哀家說要給你納妃,你父皇跟母後都得聽哀家的,你……”
“侄兒告退……”
朱慈烺不待懿安皇後說完,給懿安皇後磕了一個頭,撒就跑,三十六計,走為上!
明朝末年,那也是中華民族最黑暗幾段歷史之一。 一個現代IT精英,穿越到來,用自己的知識改寫了這段歷史。 其過程,困難重重,既有經天緯地大事件,也有讓人迴腸盪氣愛情故事,既有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也有張獻忠、李自成、崇禎皇帝這樣的風雲人物...一段新的歷史就此展開....
靖難削藩,遷都修典,征蒙古,下南洋,我無處不在,卻無人知道我在。 乾坤入袖,錦衣夜行,低調!低調才是王道。 曲折的生命傳承,延續的被動命運,成就了他的崛起和反攻。 看似沒有主動權的冒牌貨,卻扭轉了自己生命軌跡的被動局面,讓整個相關環境,都展開了新的局面! 風起雲湧的奪帝之爭,步步為營的削藩改革,永樂大典的光輝時刻,大改遷都的操控乾坤,平內攘外,大小事件,所有的光芒裡,都抹不去他的影子、掩蓋不住他的足跡! 明初歷史,風波不斷。那是個動蕩將息的年代,卻有著一批英雄梟雄攪動歷史,將大明朝的統治,推至第一個高潮! 在這樣的歷史之中,一個來自現代的小人物,如何翻雲覆雨,插手如此動蕩之中,成就自己的低調輝煌?!
關寧穿越了,志在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做一個逍遙世子,卻成了被退婚的駙馬。坊間傳聞,歷代王朝國祚不能過三百年,大康王朝正處于此,盛世動蕩,忠臣受迫,亂世將起。推翻盛世,落魄駙馬建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