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巖腦袋嗡的一聲,覺如同被九天霹靂給劈過一般,登時目瞪口呆。
明白了,明白了啊!
為什麽朱慈烺讓夫人給自己帶過來這樣一張字柬?要的就是今日啊,自己力諫闖王施行攤丁畝,幾乎同一時間,明廷也開始施行這個方略,再加上夫人之前被擒,現在自己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不過,自己的冤屈沒什麽,清者自清,可是明廷推行攤丁畝方略,那可是致命的啊,一旦方略推行,那天下貧窮百姓將會全部免去田賦,一道旨意,天下歸心啊,誰還會跟著闖王去造朝廷的反?
“李巖兄弟,”
李自沉聲道:“你我兄弟同手足,適才牛丞相將奏送宮中,彈劾你有謀反通敵之嫌,朕將他斥責一番,朕相信你,隻是,你得在滿朝同僚麵前證明您的清白才是……”
李巖心頭苦無比,自己掉了黃河,怎麽洗得清?
李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皇上,清者自清,濁者自濁,臣無需自辯;隻是,臣接連兩番提議施行攤丁畝,為諸位大人所阻,現在卻是明廷已經開始推行了,這對於我們大順來說,絕對是泰山頂一般,我們決不能等閑視之啊!”
李自皺眉道:“李巖兄弟,你這是何意?”
李巖答道:“皇上,我們大順起事距今已有十七八年時間,期間麵對朝廷圍剿,不知多多次遭遇到了滅頂之災,可是闖王,每一次失敗之後,都能夠東山再起,所謂何故?”
牛金星冷笑道:“李巖你不要危言聳聽,闖王舉義師,屢敗屢起,可是每一次聲勢都更勝從前,自然是闖王英明神武!”
李巖哂然道:“牛丞相,闖王固然英明神武,可是沒有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將士以及民眾誓死相隨,又如何能夠每一次聲勢更勝從前?不管是闖王,還是張獻忠,之所以能夠在朝廷的一次次圍剿之中愈發壯大,其本在於明廷腐朽,連年災荒,百姓們沒有了活路,隻能跟著闖王征戰天下,求得安立命之地;現在明廷聽從孫傳庭與朱慈烺的奏請,推行攤丁畝之策,一旦推行開來,陝西河南兩地貧苦百姓盡皆免稅,甚至朱慈烺還提供數千頃土地用來安置流民,到時候,民心逆轉,我們闖營原來最大的依仗可就冰消瓦解了!”
“切……”
牛金星哂然道:“危言聳聽,李巖,你還是想想怎麽自證清白吧,否則得話,你難逃一死!”
劉宗敏皺皺眉頭,沉聲喝道:“丞相,李巖兄弟通敵叛國,不過是你一麵之詞,給人定罪,那需要證據的,人證呢?證呢?僅僅憑借一封開封府發來的報,而且沒有一個字跟李巖兄弟有關,你就要定他的死罪?豈有此理?”
牛金星冷哼道:“權將軍,李巖居高位,得皇上無比重,這件事絕非空來風,一旦是真的,將會給大順帶來什麽樣的災禍你想過嗎?我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你!”
劉宗敏作為闖營將領的第一人,自然要維護將領們的利益了,即便是李巖的攤丁畝方略,劉宗敏也不讚同,但是那不過是一個小曲,在文臣與武將的對峙之中,毫無疑問,劉宗敏必須要為李巖撐腰!
“宗敏大哥,您不要爭執了,既然皇上跟丞相都想聽我的辯解,那我便說一說……”
李巖沉聲道:“皇上,臣先向您請罪,不該瞞您,這攤丁畝的方略,確是出自朱慈烺之手,郟縣之戰,拙荊被擒,逃出明軍大營,順便將朱慈烺的這份方略帶了出來,給了臣;無論 這朱慈烺怎麽樣,攤丁畝方略,絕對是治國安邦的上策,不管是大順還是明廷,誰率先推行攤丁畝,誰就能夠贏得天下民心,臣不敢怠慢,方才在離開之時,向您進諫,推行攤丁畝,隻是事關重大,臣怕引起誤會,方才不得不瞞是拙荊從明營帶回來的事,臣願聽從皇上置……”
“李巖兄弟!”
劉宗敏急聲道:“怎麽可能?您、您難道還真的跟明廷有所來往?”
李巖搖頭道:“不可能的!宗敏大哥,兄弟的為人,難道您還不清楚嗎?若是想要明廷的榮華富貴,十年前我就是大名府最年輕的舉人了,功名對我來說,唾手可得,為了功名,兄弟我何必跟隨闖王?皇上,事到如今,臣原因認瞞不報之罪,勾結明廷,意圖不軌,臣不敢認;隻是,攤丁畝方略,事關 國家命脈,絕對不能再拖了,這是與明廷的民心之戰,得民心者方才能夠的天下啊……”
李自心頭猛然一翻個,他真的不敢相信,李巖竟然真的對他有所瞞,肱之臣啊,若是還不能對自己無所保留的信任,那自己又怎麽去信任他?
“李巖兄弟,你太讓朕失了……”
李自黯然說道。
李巖沉聲道:“臣知罪,任由皇上置,但是攤丁畝方略,還請皇上即刻施行,不能再拖延了!”
隻是,到了這個時候,李巖自己都認罪了,李自心頭又驚又怒,哪裏還聽得進去李巖的話?哪裏還去管什麽攤丁畝方略?
牛金星冷笑道:“李巖,到了現在,你還惦記著什麽攤丁畝方略?焉知這不是朱慈烺那個小賊設下的計?什麽爭取民心之戰?若是施行了攤丁畝,大順上下所有的員將領都要離心離德,分崩離析了,這乃是亡國之道!”
“牛金星!”
李巖劍眉倒豎,喝道:“你想要殺了我李巖,盡管來,莫要壞了皇上的大事!天下民心浩浩,誰能夠給老百姓更多的好,老百姓就會跟著誰走,一旦攤丁畝全麵施行,河南陝西兩省的流民被朱慈烺安置下來,沒有了天下的流民,僅僅憑借二十萬義軍,如何滅得了明廷?”
“夠了!”
李自喝道:“此事延後再議,傳旨,李巖欺君罔上,業已應承,著革去李巖一應職務,足在將軍府,閉門思過,你們都散去吧!”
李自站起來,一甩袍袖,徑直退回了後宮,將一應重臣曬在了大殿之上!
現代人穿越到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身上,有金手指,也有劍眉一軒或者仰天狂笑的幼稚舉動,更有動輒誅人九族的白癡行為;隻是憑藉著對曆史的瞭解和自己的思路來改造大明。本書內容儘量貼近曆史,不適合喜歡小白文的新人閱讀。
鑽石王老五李辰安穿越至寧國成了被趕出家門的棄子!這身世實在有些悲劇:三歲啟蒙至十一歲尚不能背下三字經。後學武三年依舊不得其門!文不成武不就遂放棄,再經商,...
公元622年,大唐武德五年,唐高祖李淵在位,未來威震四方的大唐剛剛建立,風雨飄雨。薛朗,一個現代青年穿越到此時的唐朝,生存是個大問題。 從孤身一人到安居樂業,這是一個男人的勵志史。 PS:想看王霸之氣一發,古人五體投地拜服的基本可以止步,生活從來都不容易,不管在哪里,能做的只是努力。本文主生活流。再P個S:略有存稿,放心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