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338章 三寶取經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338章 三寶取經

皂的核心技雖然突破了,但是資源短缺的問題還是沒辦法解決。草木灰哪里都有,但是豬油卻是個稀罕玩意兒。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頓頓有那是有錢老爺家才能做到的,普通老百姓也就逢年過節的時候能吃一頓半頓不錯了。

這肚子里沒有油水的人就吃那油膩膩的,對那瘦反而沒有那麼鐘,所以這個時代的價格是比瘦要貴的。

因此,他的皂要想大規模生產必須要有大量的油才行,沒有油就要尋找植油來代替。

但大豆油芝麻油這樣的植提煉的油首先工藝就很難,其次價格很昂貴,總而言還不如豬來的經濟實惠。

想到這一點,陳三寶對縣里的養場的關注力度更大了,幾乎每隔幾天就要去視察一圈,看看他的小豬豬們有沒有長大。

與此同時陳三寶也讓謝掌柜從明水各地以及安瀾府其他地方大肆收購,擴大生產源。

五月份的明水進了春收的階段,去年秋天種下去的冬小麥這個時候終于,可以收割了。

打糧是大事,這個時候的農家人恨不得一天十個時辰都在地里勞,家家戶戶都要員起來全力以赴的收割糧食,甚至有的地方連學堂都要放農忙假。

陳三寶出農家,哪能不懂這個道理,雖然他的修路大業還沒有完,但衙門還是決定把工程放一放,等老百姓把地收完再回來服徭役。

雖說考察民有點作威作福的酸味在里面,但陳三寶想了想還是回到了陳家村看看春收的況。

看著陳明啟五十多歲的年紀了還舉著鐮刀在太下面揮汗如雨,陳三寶不回憶起自己第一次下地的景。

那時候自己不會干農活,不僅速度慢還總是出差錯,以至于陳大富總以為自己在懶,逮到機會就劈頭蓋臉的訓斥他一頓。

Advertisement

“大爺,你現在割的是誰家的地啊?”陳明啟過年的時候剛回來,本沒來得及種糧食。

“這是你七叔家的地,你七叔是種地的一把好手,你看看,同樣是種地,他們家這麥子長的多好。”

“可惜你七叔今年春天上山砍柴摔斷了,這麥子就沒法來收了,我現在閑著也是閑著,就過來幫幫忙。”

陳三寶點點頭,看了看,覺陳明啟伺候的這塊地和旁邊的地相比確實好了很多,那麥穗都沉甸甸的。

“哎,今年春天有點旱啊,你看咱們村種的這莊稼,就沒太長起來,要是把那上游的河渠疏通一下就好了。”

“大爺,你看咱們現在種地這塊還有啥問題啊?”陳三寶雖說一直要發展農業,但自己其實一直是個門外漢,雖然能制定土地政策,但對于如何提高單位畝產量如何耕細作真是不懂。

“能有啥問題,還不是人太了,你看那片地,那可是咱們村以前最好的地了,現在全荒了。這草長的都快比人高了,再不種啊,這地就算廢了。”

陳明啟一邊里的旱煙一邊慨著,這要是以往收獲的季節,他們村多熱鬧啊。

田間地頭人來人往的,大家一邊忙碌著一邊扯著脖子高聲談,旁邊的人再科打諢一番,惹得大家都哄堂大笑起來,那熱鬧的場景真是回憶都是的。

現在呢,這麼大一片地里,就零星幾個人,除了幾家人外,其他沒人耕種的野草叢生。要想和村里人趁著干活的時候說兩句,嗓子喊冒煙了對方也聽不清。

“三寶是要考察民麼?種地這塊啊,我建議三寶去看看你七叔,他可真是老莊稼把式了,你要是和他談怎麼種地他能和你嘮一天不帶歇的。”

Advertisement

陳三寶這個時候回陳家村,除了考察冬小麥收獲外,陳明啟也想不到什麼別的理由了。

畢竟自從過完年回了縣衙后陳三寶便一直沒回來,今年春天府又是讓親又是統計無主土地又是修路的,哪一樣不是活?這麼多活,為縣太爺的三寶怎麼可能不跟著忙碌?

“大爺,縣里統計無主土地的事已經告一段落了,現在允許老百姓自行申請分地,只要連續耕種滿七年那地就歸耕種者所有,你家沒申請麼?”

“申請了,這麼好的政策怎麼可能不要,不過我就多申請了五畝。地多了是好事,但也怕種不過來。”

“我算了一下,我和你大娘還能干幾年,等我們歲數再大點干不了,你陳曦哥那子啊,這地還能不能中還不一定呢,就是一萬畝地也白費,還不如就踏踏實實種好眼前這點呢。”

“三寶啊,這個政策是真的好,你不知道,自從你當了咱們縣縣令,咱們陳氏在整個鎮子可都是橫著走的。”

“現在這前后村的里正誰看了我不說聲羨慕,就差點頭哈腰的讓我給他們說兩句好話了。就咱們上游的永安村,哪次要用水的時候不是堵我們水源?可你看看今年,他敢麼?借他兩個膽子!”

陳明啟一邊說著一邊指手劃腳,一只手叉在腰上,臉部上揚,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

“不過三寶放心吧,你當了縣令大家是揚眉吐氣,但咱們陳氏是絕不會拖你后的,我已經告誡過咱們族里人了,要是誰敢仗著你的勢在外面橫行霸道為禍相鄰,我決不輕饒。”

“輕者罰跪祠堂,重者我就直接攆出陳氏宗族了。”

“哎三寶你別說啊,上巳節你不是整了個相看活麼,你不知道,大家都知道你出自陳家村,好多別的村的娃都要嫁到咱們村呢。我聽說連鎮里有錢人家的姑娘還想嫁進來呢。”

Advertisement

陳三寶一臉哭笑不得,他的魅力這麼大?還能影響族人的婚配了?

“你還別不信,你去打聽打聽我說的是不是真的!哎,可惜嘍,咱們陳氏現在這麼大個村子就四個沒親的小伙子,這麼好的時候也就能娶來四個姑娘了。”

;和陳明啟東拉西扯嘮了好一會,陳三寶才想起了今天來的第二項任務。

“大爺,這段時間你忙完了就看看咱們族田的事吧。去年我家分家的時候我娘不是承諾要拿出來五千兩銀子買族里的祭田麼?現在縣里無主土地已經統計完了,你趁著還有一些好地沒被申請抓時間張羅起來吧。”

“你們先看地,相中了直接來縣衙找我要錢。這事是族里的事,我就不出面了,你按照程序走就,該多錢多錢,一文也別差事。”

“除了族田,咱們陳氏的祠堂也破爛了,我看要不就重新起一個吧,年年翻修也不花錢,還趕不上新蓋一個。”

“三寶提議的是,我幫著你七叔把這塊地割完就去辦。”陳明啟靜靜的等著陳三寶把話說完,雖然臉上沒什麼表,但心卻狂喜到極點。

哎呀媽呀,他總算等到陳三寶提議買族田的事了,他還以為他忘了或者不想兌現了呢。

五千兩啊,畢竟不是小事,自從知道可以買地之后自己就左等右等的,當時差點沒忍住要找上門去。

還好還好,三寶自己還記得,甚至是主提及此事,陳明啟一時激的差點沒崩住。

和陳明啟把話說完后,陳三寶想著他說的懂行的老莊稼把子,又領著滿倉去了位于村東頭的七叔家。

雖說是一個族里的,但有的早就出了五伏了,他只記得這七叔的兒子曾經在他的條作坊做過工,而七叔本人其實他都沒怎麼和他說過話。

Advertisement

當陳三寶走進七叔家小院時,院子里空無一人,只有屋里傳出來陣陣咳嗽聲。

陳三寶不是那講究排場的人,直接推門走了進去。到了北屋的里間果然看到一個歪在床上臉上蠟黃的老人。

老人看到進來兩個陌生人,用手肘支起上半,虛弱的問:

“你是誰啊?是找栓子麼?他和他媳婦下地去了,等會天黑了再過來吧。”

“七叔,我不找栓子哥,我是陳三寶,是咱們村的三寶,我爹是陳大富。我這次來是……”

陳三寶話還沒說完,便被老頭子一聲大喝給打斷了。

“陳三寶?你是三寶?哎呀,三寶你不是當了縣太爺了麼?怎麼還來我家了?”

“這位大爺,我們大人聽說您種莊稼是一把好手,所以特意過來取取經,您別激,哎,我扶您,您慢著點。”

滿倉這小機靈鬼,總是關鍵時刻站出來,看老頭有點激,甚至上前親自幫他坐起來。

“取經?三寶你以前不就在陳家村種地麼?那還要問啥?”

“七叔,我雖然以前也種地,但種的不,族長說咱們族里種地最好的就屬您老人家了,讓我過來問問您。”

“我就是想問問你到底做了什麼讓你家的地比別人家產出高的?或者說你覺得我到底要做哪些工作才能讓咱們明水縣的農業能發展起來?”

要是說別的七叔可能還很張,但一說到種地,這可是自己最擅長的,當下連份差異都忘了,開始侃侃而談起來。

“這莊稼麼?就和人一樣,你從一個小娃娃開始慢慢長的這麼高這麼大,都是憑啥啊?憑的是吃的好睡得香,莊稼也一樣啊,他需要啥你給它啥,它自然就長的好了。”

“你看前年大旱,咱們吃不飽飯死了多人,為啥?那是因為地里沒水啊,莊稼都死了。所以啊,咱們老百姓總說要灌溉,就是要保證水源,咋保證水源?有河的就靠河,沒河的自己挑水也要澆灌啊。”

……

“但有的孩子吧,你生下來就先天不足,就是那長不起來的矬子,你喂它啥都白費,這時候你就得拿好東西喂那能長大個的孩子了是不……”

“家里養一個孩子和家里養一堆孩子你看能一樣麼?一個孩子一起吃一塊饃,大家都吃不飽長不大,一個孩子吃一塊饃你看他不撐死?所以這種地啊,還要講究種子別太嘍。”

“那一個孩子生在窮人家吃的和在富人家吃的能一樣麼?所以這地啊一定要好好施,讓那地啊富起來,才能長出好莊稼……”

大爺啊大爺,這七叔果然厲害,這簡直是句句至理名言!陳三寶聽著七叔的話,恨不得馬上拿出紙筆把他的話記下來。

從七叔家出來的時候七叔的兒子媳婦還沒回來,估計還在地里忙碌著。

天邊的晚霞燒紅了一片天,把每個人的臉也映的紅彤彤的。然而此時的陳三寶卻一點欣賞的心都沒有,他不停的催促著滿倉快點趕車。

他太急了,急著回家,拿出紙筆,把剛才七叔說的話都記下來。

這一晚明水縣的縣令沒有回衙門,而是窩在陳家村的老宅里通宵達旦忙碌了一晚。

這一晚的明水和平時是一樣的,一樣的安靜,一樣的月明亮,一樣的星星點燈。

這一晚的明水又和平時是不一樣的,在這平常的一夜新任縣令陳三寶花了一整晚的時間整理了老農對農業種植的理解,終于制定出發展明水的規劃書。

第二天回了縣衙后,陳三寶把縣衙里幾個二把手再次召集起來,針對如何促進明水縣農業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構想。

“第一,待此次冬小麥收割結束后,深走進明水的村鎮,調查這里的山河地理況,規劃渠即興修水利,創造有利于灌溉的生態環境。”

“第二,雇傭通稼檣之的人出任縣里的倉府一類的職,不限份不限年齡,專門用來指導明水農業生產的。一定要有真才實學,會種地能種地的才行,最好每個鎮都來一個,到了耕種收獲的時候可以現場指導。”

“第三,鼓勵發展庭院經濟和養業,這些排出的糞便就是下一年料的來源,或者是用破葉爛草進行漚。”

“第四,我會派人去一趟西南,調查一下那邊是否有高產的糧種,或者咱們縣有高產的,別賣也別吃,咱們縣衙收購。”

“第五,以前也說過,這次再強調一下,鼓勵農機工的發明創造。”

陳三寶一一例舉了自己的設想,整個宣讀完后又問了問其他人的意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