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358章 下山落戶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358章 下山落戶

“榮大當家,正如我剛才所說,現在我們明水縣作坊很多,以后會更多,我現在貿然給你們定下職位,你們去了之后也不一定會滿意,倒不如以后你們親自去考察一番,再確定不遲?”

陳三寶沒啥急智,思考了一會最后決定還是把問題擱置再議,回去找宗禹等人好好商量商量。

榮長敬聽了稍有不滿,但想想決定還是做出一定的讓步。剛才聽陳大人的安排他能聽出誠意,只要寨子里其他人都有了著落,自己兄弟幾個哪怕落魄街頭又如何。

想著自己的任務終于要完了,榮長敬也不敢掉以輕心,看了看旁邊雖然一言不發,但眼神不善的朱松儒,站起來雙手握拳俯問道:

“陳大人,我們愿意接您的招安,我代表我們定康寨上下一萬八千余人謝陳大人的大恩大德。”

謝陳大人大恩大德。”

他這一彎腰示意,后面那百余人的漢子們也都紛紛抱拳行禮,陳三寶看到榮長敬如此有號召力,眼神閃了閃。

“都起來吧,無論我說多都是虛的,等你們真去了明水就知道我所言是虛是實。我陳三寶本也是一介農民,吃過很多苦,遭過很多罪,所以我曾發誓以后我做了一方父母,一定要讓自己治下的老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余。”

“各位好漢們,本要做的,就是保證讓你們不后悔來明水。”

“謝大人開恩!”

這一次不僅僅是定康寨眾人,甚至連旁邊的劉開章謝乘風都不容。

謝乘風看著眼前意氣風發的陳三寶,眼中滿是欣。眼前的男人再也不是初見時的愣頭小子了,也不再是京城迷茫的失敗將軍,而是一個終于找到了人生方向并會不斷為之努力的好父母

Advertisement

自己多麼慶幸,在他還落魄的時候便與之結識,并一步步見證了它的長,也許若干年后,他就能見到一個能名垂青史的賢臣能吏。

如果不是不合時宜,謝乘風恨不得起鼓掌,或者狠狠擁抱一下陳三寶。

看到眾人再要拜謝,陳三寶抬手制止了他們,“榮大當家,朱大人,既然大家都無異議,趁著現在天還熱,我建議大家盡快下山來明水,這樣還可以趕在冬之前種上一茬冬小麥,到了明年春天還有點收。”

眾人點頭稱是,陳三寶又接著道出了自己的打算,“榮大當家,我希此次回去你馬上清點定康寨人數,按照家庭進行分類,我也會派人去你們那里協助,這項工作完后,我們選一天直接進行簽,這次簽就一個原則:公平公開公正。”

“許百戶,你之前就在定康寨,和二當家也還算悉,這次定康寨的下山遷移活就由你配合榮大當家一起行。劉縣丞,你也跟著一起留下來,跟著一起行,許百戶有不懂的你幫著指導一下。”

“許百戶主要負責寨子下山,到了明水縣安置就由你負責。”

聽到他的安排,二人紛紛領命稱是。

“你們放心,我會馬上增派人手協助你們。也希到時候朱大人也能給予方便,開門放人。”

別到時候真從山上下來了,朱松儒再來了軸勁,卡著不讓走就遭了。朱松儒沒想到陳三寶行力這麼強,這麼兩方剛談妥就要實施,他本要馬上點頭,但一想到個人安危,還是遲疑了一下:

“陳大人,關于我的調令……”

“朱大人,只要我們這邊工作一完你就可以走,這事等八王爺有點慢,我先和宋大人打聲招呼即可。”

Advertisement

得到肯定答案,朱松儒這顆心也總算落了下來,對于陳三寶剛才的提議表示會完全支持,并答應可以出牛車和船只配合搬運。

之后陳三寶和在座的其他人又針對其他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商討,這次的見面一直持續到下午未時,大家中午連飯都沒吃。

到了后來,朱松儒放開心結也跟著一起加了方案的討論,甚至有很多意見非常有建設

;看著天不早,大家都還沒吃飯,陳三寶決定自己做東,請在座的眾人到恒山縣最大的酒樓喝一頓。每個人對以后的生活都充滿了向往,席間除了朱松儒和榮長敬針尖麥芒外,氛圍還算融洽熱鬧。

第二天上午,陳三寶領著謝乘風回了明水,杜同知跟著一路回了安瀾府。

這次出來解決了這麼大一件事,他要第一時間回去和府尹大人詳說,這不僅僅是陳三寶一個人的功績,也是他們安瀾府的功績。

回去之后陳三寶把之前一直忙水利興修調查的宗禹了回來,這小子自從領命后一直在外忙碌,整個人和之前的白面書生的形象完全不搭邊了,又黑又瘦,但神采奕奕,眼里有

“讓我跟著安置下山的百姓?也行,正好我最近把咱們明水整水利況都調查清楚了,接下來再干就是手規劃了,先幫你把這塊弄完也好,一下來了這麼多人,就是挖渠也有人干了。”

看著神狀態飽滿斗志昂揚的宗禹,陳三寶很是欣

“你手底下不是已經培養了一批人了麼,這次你都帶走,先回家收拾收拾東西,下午就走。這件事越快越好,不能再拖了。”

“這段時間你們辛苦了,你們的付出我都看在眼里。”

陳三寶拍了拍宗禹的肩膀,這個曾經的‘啟蒙先生’,這個年秀才,現在人壯實了,也長大了。

Advertisement

“你放心吧,這段時間我手底下這批人真的被我調教出來了,現在吃苦耐勞干啥都行。”

“三寶,我現在特別慶幸當初的選擇,跟你回到明水,雖然很辛苦,但是看著咱們家越來越好,我真的很開心,這種開心甚至比我當初知道中舉還要多。”

宗禹想到自己念了這麼多年的書,現在終于有了用武之地,心里很是滿足。

這段時間他不是騎著馬穿梭于各大村鎮,要不就是下河丈量,頂著烈日挨著風吹,甚至有時候躲雨不及時還會被淋一場,但果收獲也是滿滿的。

他們詳細的總結了全縣的河流分布況,哪里適合挖渠,哪里應該疏通,哪里應該堵塞,都一清二楚。就等著和陳三寶匯報完后拿出方針開始實施了。

全縣興修水利不是一件小事,哪里都需要人,三寶這一萬多人簡直是及時雨,真是瞌睡來了有枕頭。

時間急,和陳三寶簡單的說了兩句,宗禹便帶著他的小分隊一共二十多人去了恒山。

后援部隊一去,整個定康寨的下山安置工作進展便非常快。這些山匪雖然在恒山呆了幾年,但一直在溫飽線掙扎,就是搬家也沒多東西。

陳三寶這邊連忙調用了全縣所有的大小船只去了恒山以做好接應,十天后,盤踞恒山的‘毒瘤’定康寨山匪終于‘從了良’——從原來的山匪搖一變了明水縣的普通老百姓。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山匪都愿意下山歸附的,盡管定康寨高層全同意,但還是有五百多人決定繼續留在山上,沒有選擇下山。

定康寨眾人早在沒下山的時候就已經抓鬮分配完村子了,下山的時候也是按照村子為單位陸陸續續下的山。

到了下山那天,整個恒山縣都轟了,幾戶所有恒山縣百姓都圍到碼頭附近,看著這些土匪離開。

Advertisement

朱松儒非常害怕兩方會發生沖突,把縣衙里所有能調出的人手都調了出來。好在有些百姓雖然討厭山匪,但始終很克制。

“永安村的,和我來上這的馬車,從這里到永安村差不多一個時辰,要方便的去那邊的旱廁方便咱們就要抓時間出發了,到了那還要分配土地呢。”

“東勝村的,到我們這邊來,馬車在這呢……”

“興發村的,到這邊來……”

隨著一艘艘載著定康寨諸人的大船靠岸,縣衙派出的衙役們全,有忙這登記信息的,忙這做戶籍的,干完這些又要把這些人都送到鄉下他們中的村的。

這項工作持續了五六天,包括陳三寶在的所有人都累到懷疑人生。但付出就有收獲,辛苦的背后,績也非常理想,定康寨眾人終于在明水安家落戶,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