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379章 送別親人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379章 送別親人

第二天午時,陳三寶親自將家人們送上了去往安瀾府的船上。這次一起要出發的總共有七人,包括李連政的三叔和侄子在。每個人都大包小裹的帶了很多東西,這些東西搬就搬了好久。

陳二寶的酒已經徹底清醒了,看到陳三寶仍然沒有開口原諒他,不十分失

大船馬上就要出發了,陳二寶再也繃不住,拉起陳三寶的胳膊再次求饒起來:

“三寶,二哥最后一次給你賠禮道歉了,不管你愿不愿意原諒二哥,二哥這一走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二哥想求你一件事,你二嫂和蘇氏周氏我都留在這了,二哥沒啥能耐,以后還要你幫忙多照看。”

“尤其是蘇氏和周氏,們兩個都懷著孕,你二嫂生我的氣,也一直不接納們,二哥不求別的,就求你給們一口飯吃就行。”

“那蘇氏如果生產后要走,你就讓走,這次我走都不知道,如果知道了還不知道要怎麼作妖呢,我知道不是個能給我守住的。”

“那孩子出生了怎麼辦?你不回來麼?我只是三叔,不是爹。”陳三寶終于開口了。

陳二寶可以拍拍屁尋找自己的前途,卻又給他留下兩個孩子照顧,怎麼可以?!

“三寶,就連盼兒你都喜歡那樣,這兩個可都是你的親侄兒,我不在了,就只能拜托你照顧了。等二哥混出名堂了,就一定回來好好謝你。”

看陳三寶終于回答自己的話,陳二寶顯得很開心。

陳三寶剛要反駁,就聽陳二寶接著說:“咱娘這幾天病了,不讓我告訴你,怕你傷心自責,我要走了,咱娘就拜托你了。”

什麼?他娘病了?

“我們走的時候已經好多了,咱娘是心病,要是知道你們好了自然就好了。”陳大寶看陳三寶一臉驚慌,急忙解釋。

Advertisement

“時辰到了,快點上船,別耽誤了時辰,快,沒上船的抓時間上船。”

船夫在船上招呼著,陳大寶和陳二寶不得不松開陳三寶,開始登船。

“我會寫信給八王爺,雙河有很多我的舊部,你去了之后可以去找軍師康先生,他就會安排你了。如果康先生沒在雙河,你就去找龐毅,他們都會照顧你的。”

好吧,陳三寶承認了,自己到底還是稍微心了。

大船緩緩遠離碼頭,大丫二丫哭著對陳三寶揮手告別,連陳大寶都抿著滿眼的不舍,陳三寶不難過是不可能的。

“老三,以前二哥對你最好了,你要是記得小時候二哥對你的好,你就幫我好好照顧我兒子,二哥這次絕對不給你丟臉,指定給你也掙個將軍回來……”

大船已經開了,陳二寶舉著雙手當喇叭還在大聲的求饒。

陳三寶看著遠去的大船,回憶起過去的點點滴滴,當初家里窮,他帶著家里人一起到鎮上賣鹵煮,那時候全家都起早貪黑,陳二寶也是任勞任怨十分有奔頭。

甚至那年自己因為種種原因滯留雙河,家里陳大富突然去世,還是二哥扛起了家里的大旗,才讓他們陳家在那風雨飄搖的危機時刻沒有垮掉。

以前的二哥不是這樣的,是什麼時候開始變的呢?是從他突然發達吧?尤其是分家后突然得了一筆巨資,富貴迷人眼,二哥面對沒有把持住本心,漸漸迷失了方向。

也變得讓他忘了原來的陳二寶也是曾為家里能多吃一頓可以早出晚歸貪黑熬夜制作鹵煮的陳家漢子。

去吧,浪子回頭金不換,希他在雙河能夠得到鍛煉,找到自己的路……

送走了陳大寶等人,陳三寶再顧不得別的,騎馬抓時間回了陳家村。

Advertisement

他娘病了,現在還一個人呆在陳家村。作為兒子,他必須回去。

哪怕心里還存有這樣那樣的芥……

“娘,你就和我回縣衙吧,現在家里人都走了,你還留這干什麼?!”

陳老太太確實病了,蠟黃的臉,一臉的倦容,病歪歪的靠在炕上,連都是干裂的,看起來蒼老又憔悴。

;看到陳三寶來看,哆哆嗦嗦的要起來,使了半天勁最終還是沒起來。

“娘,您先別了,大哥二哥他們都走了,我這就讓董嬸子們給你收拾東西,你一會就跟我一起回縣衙吧,沒有兒子在縣里福把你一個人仍在鄉下的道理。”

陳老太太張了張,到底什麼也沒說,只微微點了點頭。

母子兩人一時相對無言……

看得出來,老三是真的生氣了,他要接自己去縣衙不是因為擔心自己,而是這是他作為兒子應該做的。

他只是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盡自己應該盡的孝道……

這個發現讓陳老太太心里沉甸甸的,口像是有什麼東西著,好像氣都變得困難了。

將陳老太太從陳家村接回來后,陳三寶囑咐好蘭花讓仔細照顧著,自己又重新投了新一的忙碌中去。

針對學堂的修建,陳三寶心里的草圖已經越來越細,第二天他便將縣學的教諭、幾個訓導、縣里所有的私塾先生以及本地的鄉紳和幾個頗有才名的秀才召集到了一起,共同研討關于公立小學堂的修建。

陳三寶據之前在現代過的教育把現代教育經驗理念歸納整理冊,之后讓這些人相互傳閱,讓大家針對這份規劃共同商討對策。

一時間整個前廳議論紛紛,大家拿著陳三寶的手稿大為驚訝,他們不僅驚訝于陳三寶對于教育的重視,還驚訝于這種普惠教育的模式。

Advertisement

“造紙廠的事現在還沒落實,所以關于書本這塊還不能最后下定論。”

半個多月過去了,陳三寶還是沒等到武玄灃的任何回信。他不知道現在戰場的發展形勢,所以也無法猜測武玄灃沒有回信的原因。

自己遠在明水,什麼忙也幫不上,做什麼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大人,如果按照您這個方案,這可需要不銀子吧?這,不論是府里還是省里都不會同意的!”

“縣里修路、修碼頭和咱們即將興修的水利工程,府里一文銅板都沒給,我們也都干了,這學堂是咱們明水自己的事,我們也無需府里同意。”

只要自己在明水一天,自己就要把底子打好,以后哪怕別的縣令來了,也會循著他規劃好的路一直走下去。

“大人,您的計劃是好的,可是您要知道,在那家里貧困的孩子,五六歲就可以幫家里干活了。哪怕您一文錢不收,他們也不會把孩子送去念書,而是要留著他們幫忙干活的。”

“是啊大人,雖然您的收費很很低,但是多還是會收費。家里孩子還好,孩子一多本不能行。”

“大人,如果您的計劃能功,這學堂的校舍得規劃多啊?就算真的功了,這麼多學堂,我們本地的夫子也不夠吧?”

“大人,這孩子的飯量有大有小,你這飯堂該怎麼均衡價格啊?”

“大人……”

在場的各位看完陳三寶的規劃,在驚嘆之余也發現了問題,一時間人人暢所言紛紛提出自己的疑問表達自己的看法。

陳三寶遇到一個問題回答一個,有自己也拿不準的就讓大家共同討論。整個過程中堅持一個觀點:這種學堂模式他一定要開展,最遲后年,最早明年就要開始!

Advertisement

有困難可以理解,但克服困難也要上。錢不是問題,掙錢干什麼用的?他能多吃一頓飯?多穿一件?就是用來服務咱們明水老百姓的。

陳三寶給即將建的各鎮學堂取名為:希學堂!

一時間在座的各位全都被陳三寶大公無私服務人民的,會后陳三寶在明水的口碑大好。

人人都說陳三寶是青天大老爺,明水的父母。連苗蘭花出門逛街,那些大小鋪子的店主都會主把零頭抹去甚至送貨上門。

這樣,除了傳統的作坊正常運轉外,在陳三寶的主持下,整個明水縣衙被分了三部分:宗禹的水利興修小隊、程之輝的暖棚建設小隊、以及劉開章和縣里教諭領導組的學堂興修小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