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397章 謝二釋然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397章 謝二釋然

第二天一早陳三寶起來的時候,整個宅子里除了他已經沒人了,郭小城和武玄灃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離開的。

陳三寶昨晚就吃了幾粒花生米,肚子里空空如也,上廚房看了一圈,這里像從來沒有人來過似的,竟是一粒米都沒剩。

現在已經確定武玄灃安然無恙了,陳三寶也沒有繼續留在京城的必要。確定沒有什麼人跟蹤后,陳三寶當天下午就回了明義山莊。

武玄灃的消息陳三寶回去之后就告訴了康先生,康先生萬萬沒想到事會是這樣,頓時覺得生活就是話本,話本即是生活。

他突然對八王爺接下來會有什麼舉充滿了好奇,并為自己不能參與其中憾。

“三寶,眼看著王爺就要有所行,你就不心麼?”

看康先生的表就知道這老頭又不安分了,陳三寶攤了攤手,“先生,王爺已經說了,讓我最近不用去京城,老實在山莊呆著,我心有啥用?”

“三寶,你什麼時候這麼迂腐了?又這麼聽話的?你不去京城,難道不能去西南?現在鎮國公已經去了西南,過段時間王爺在京城的事也完了,咱們難道就在山莊干等著?”

康先生拿著扇子敲著桌面,聲音里充滿了蠱

“你以前可是在戰場殺敵的大將軍,雖然是錯的況當上的,但你確實做了兩年將軍,甚至還和趙家寶對峙了兩年之久不落下風,現在南周覆滅在即,你就這麼甘心老老實實的呆著,看著別人在戰場廝殺?”

康先生看陳三寶陷沉思,繼續加料,“三寶,王爺回來這麼長時間,就在你家以前的宅子住都沒聯系你,可見哪怕再好的友誼時間長了不見面沒有足夠的通也疏遠了。”

Advertisement

“三寶,我不知這些年你拿了多錢給前線送過去,但是這都是虛的假的,你就是傾盡家財別人也不知道,別人眼中看到的都是和他在戰場廝殺的那些威風凜凜的將士,而不是一個北地小縣城的縣令。”

陳三寶雖然一句話也沒有回復,可是心已經被康先生的話說服了。

好吧,陳三寶雖然上沒說話,但他心也認為武玄灃其實已經和他產生了距離。雖然他們之間的距離一直都很大,但作為這個世上和他共的人,他一直都覺得兩個人的關系是不同的。

不論是前期的傷還是后來回京,武玄灃甚至都沒打算通知他,如果不是自己誤打誤撞走到城西,估計他還會像個無頭蒼蠅似的四呢。

這次的事卻告訴他,距離確實產生不了,只能產生越來越深的隔閡,他再繼續,便再也不是和他并肩戰斗的戰友了。

“三寶,王爺也說了,他已經有了相應的計劃,如果沒有意外,也許年末就會結束戰爭,留給你的時間不多了。我知道你本沒什麼武功,你也不需要上戰場殺敵,但在未來的君主面前多多臉的機會可不多了。”

是啊,武玄灃現在還只是個將領,和將士們一起在戰場上戰,以后一旦為了名正言順的君主,便會幽居宮中,以后見一面便難了。

而且即使見面,也不會如現在這般自在的說笑,畢竟君臣有別,哪怕關系再好也要講究分寸。

歷史上多功臣在皇帝登基后沒有轉變心態,還以為是過去,言語和行上沒有約束自己,最后被剪除的渣都不剩。

可見那個寶座是真的能改變一個人的!

康先生說的沒錯,他這前明水縣縣令如果不趁這個時候多刷刷存在,以后給人家提鞋的資格都沒了。

Advertisement

“先生,那咱們什麼時候出發?王爺說他還要在京城待一段時間才走呢,咱們是趕在他之前走還是之后?”

最重要的是武玄灃什麼時候也沒告訴他啊,他就說打算加把火準備讓永寧帝駕親征,其他的什麼也多說。

康先生挲著扇子穗,沉思了一下,拍板做了決定:

“還是再等一段時間吧,咱們先看看京城的形勢。如果陛下真的駕親征,王爺一定會尾隨其后,保不準都會在親征的隊伍里,咱們也跟著便是。”

好吧,那就先原地待命觀察一下京城的局勢,然后隨時準備行

之后的日子,陳三寶一邊切關注京城的消息,一邊督促山莊暖棚的生產。這段時間條作坊全面停產,但暖棚正忙著,莊子里很多莊仆和佃戶都去暖棚幫忙了。

因為玻璃技一直被武玄灃壟斷,琉璃的生產量始終沒有大規模推廣,每年出的琉璃制品大部分都是一些的餐或者擺放的工藝品,因此價格便居高不下。

當然了,有一些公爵之家不差錢的也會特別定制一些自家屋里用的玻璃,但像他們山莊用來做暖棚的絕無僅有。

因為有了這項得天獨厚的條件,他們明義山莊暖棚生產的青菜每到過年的時候都供不應求,市場需求量很高,為陳三寶賺了不銀子。

所以,每年暖棚的種植都是他們山莊的頭等大事。

今年陳三寶也正好在,大家的干勁更足,都卯足了勁想要在他面前表現一二。

這邊,武玄灃果然不愧是武玄灃,這攪屎要是不搞出來點事都對不起他前段時間中毒遭的罪。

沒幾天,陳三寶便聽聞遠在西南的鎮國公雖然勇猛異常,但由于一直不悉地形地勢,外加上和黑旗軍配合不默契等問題,在最近和南周的對峙中了重傷,原本一片大好的局勢瞬間喪失。

Advertisement

黑旗軍損失慘重,甚至連駐地都沒保住,生生被南周云弗閔的長子打的后退了上千里,連丟兩城。

此消息一出,京城一片嘩然。這兩年時間里,雖然南方始終戰,但八王爺治下有方作戰有,總是會時不時的傳來好消息。

沒想到前段時間八王爺突然莫名其妙失蹤不說,連鎮國公這等老將出馬都出師不利。兩相對比之下,大家對戰神八王爺敬佩之余又多了擔心。

八王爺失蹤這麼久了,到底去哪里了?!是生還是死?大周的戰神就這麼莫名其妙的失蹤了,大周還有重新一統的那一天麼?

;不巧的是,這幾天正好趕上先帝祭日,太后娘娘本領著宮里一干妃嬪在齋宮里祭拜先帝,一個之前頗崇德帝寵的太妃突然口吐白沫,倒地搐不止,給在場的人們都嚇了一大跳。

太后娘娘連忙命宮娥盡快扶起那正在搐的太妃,沒想到宮娥剛要將其扶起來,那太妃突然又好了。只是好了之后像是突然魔怔了一般,里嘟嘟囔囔的說剛才先帝來看了之類的話。

什麼先帝不滿大周,在下面痛心疾首無法安心的,什麼皇帝和老四兄弟鬩墻反目仇相互殘殺,讓大周生靈涂炭,他沒法和老祖宗代的。什麼看著皇帝天天就知道玩人他怒其不爭的。

總而言之就表示了一個想法:崇德帝在地下很生氣,氣當今皇帝為啥還沒搞定西南,氣的睡不著吃不下,氣的不得不在眾嬪妃拜見時沒忍住顯靈了。

因為當時一起拜見的除了原崇德帝留的一眾太妃,還有就是以皇后為首的現任皇帝的妃嬪。

當今永寧帝年紀不大,不小,登基四年,后宮嬪妃有品級便已經有三十多人了。

Advertisement

老太妃這話這麼一說,頓時便被傳的闔宮上下都知道了,前朝后宮一,后宮傳遍了,前朝沒兩天也都聽聞了此事。

第二天早朝的時候有那不要命的大臣再次提及讓皇帝有所作為盡快結束西南之,言辭之激烈,態度之懇切,讓坐在上位的永寧帝訥訥說不出話來。

一時間連那些原本保守的大臣都紛紛閉了,沒再擋在永寧帝前面和那幫‘心機份子’再爭吵。

沒兩天,這兩件事在京城底層也流傳開來,結合前段時間傳唱的謠,一時間,整個京城也對此議論紛紛。

這讓京城的戍衛們比前些天更忙了,不是抓了這個造謠的就是抓了那個傳謠的,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按下葫蘆起了瓢。

陳三寶一天一個消息,看的是眼花繚。他覺得武玄灃的這些手段真的有點低級,什麼先帝上之類的簡直不要太稽,這明顯就是個秀兒,簡直假的不能更假了,竟然還要這麼多人相信,也是奇了怪了。

不知道那看到先帝的太妃怎麼樣了,估計太后掐死的心都有了吧。

估計現在永寧帝也很難,被輿論架在火上炙烤的外焦里,又毫無還手之力,只能被挨打。

哎,要怪只能怪他有兩個好弟弟,沒一個安分的。

陳三寶自那之后再也沒有收到過武玄灃的任何信息,不過他打探了一下,原來圍在謝家外面的那幾個‘便’倒是都撤走了。

估計也知道繼續圍在謝家沒什麼實質意義,謝家人也到了監視的松弛,開始逐漸走出宅院。

陳三寶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敲響了謝家的大門。

“怎麼樣,在家憋了這麼久有沒有想念外面的世界?看到哥哥驚不驚喜?”

看著面前兩年多沒見的謝乘風,陳三寶深深慨時間真是一把豬飼料,當年玉樹臨風的小鮮謝乘風竟然也胖了,這人一胖就有點油膩。

“早知道你來了,沒搭理你罷了,你膽子可夠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怎麼樣,你進來的時候沒人監視吧?”

陳三寶想到幾年前謝家由于站錯了隊,當時全家被下了大獄,差點就被團滅。

好不容易出來了,剛混的有點模樣,又被武玄灃牽連,家里再次遭遇危機。雖然這次有驚無險,但這腦袋總別在腰帶上也確實是糟心的很。

與戴皇冠必承其重,求得多大的富貴就要擔多大的風險,這皇商謝氏看起來赫赫揚揚,里的各種苦楚也不能為外人道也。

“你以為哥哥為啥能進來,你以為哥哥傻啊?!”

陳三寶把這段時間自己打聽到的對著謝乘風事無巨細的都說了一遍,聽得謝乘風慨連連。

兩人這幾年始終保持高頻度的通信,對對方的近況都很了解,彼此之間一見面也沒有任何隔閡。

“我估計這幾天陛下就會決定去不去西南了,要是他真的決定去西南,我也就這幾天出發了,康先生說的對,我要是天天就窩在山莊里,還不如就待在明水呢。”

梯子已經給永寧帝搭好了,就等著他踩著往外走了。只要他走出了皇宮,到了西南,那是生是死便由不得他說的算了。

“怎麼樣?在家憋了這麼久,要不要和哥哥一起去?”

“行啊,哥哥我正有此意!”

納尼?謝乘風也要跟著他去西南?陳三寶本打算就說這一,沒想到謝老二竟然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你確定?你知道現在西南不安全的。”

“三寶都能去,哥哥我怎麼就去不了。你也說了,在家憋了這麼久,我也該出去走走了。”

家族經歷了兩次危機,雖然每次都化險為夷,但這對于年輕的謝乘風來說莫不是一種心理上的巨大考驗。

這段時間以來,謝家的商鋪關閉,全家人閉門不出,惶惶不可終日,生怕不知哪天兵突然府緝拿。

這樣的日子對所有人來說都太煎熬太折磨了。

謝乘風從來不是個的人,相反他一直很理,他是個商人,世間萬在他心里都有相應的價值,每做一件事他都要計算一下是盈是虧。

可是這段居家的時日竟讓他對人生對生命產生了一點思考。

正如陳三寶所思,兩次了,他們家已經是第二次歷經這樣的災難,人生那麼長,誰又能避免以后的路一直一帆風順,下一次災難不會來呢?

錢是永遠掙不完的,就算掙了那麼多錢,他們謝家又得到了什麼?他們住的還是這一畝三分地,吃的還是那饅頭包子,甚至連服也沒多穿幾件。

人生這麼短,短到他怕看不到更多麗的風景。人生又那麼長,長到他不知以后還有多未知會留下多憾。

一輩子蠅營狗茍也是過,一輩子恣意逍遙也是過,守著半兩銅錢也是過,腰纏萬貫擔驚怕也是過。

怎麼都是一輩子,他為什麼非要茍且于眼前的利益得失,不去追逐點詩和遠方?

走出去,是不是他的人生也會有不一樣的風景?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