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421章 移風易俗

《陳三寶古代奮鬥日常》 第421章 移風易俗

陳三寶沒想到大祭司竟然這麼能,不僅給他解釋了很多問題,甚至還承諾會幫助自己做夢,簡直喜出外。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要是大祭司像他師父那麼強大的時候,能給他送回去?讓他實現個穿越自由?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陳三寶手,選擇了閉

問題要一個一個問,要求要一個一個提,提多了大祭司估計又要‘閉關’了。

接下來的陳三寶每天只等三件事:京城的消息、苗蘭花的消息和大祭司的消息。

現在武玄灃回京,陳三寶的心每天都提的高高的,寢食難安。

他覺得自己像是剛參加完考試的考生,績不出來,每天便只剩下坐立不安。

這種巨大的懸念日日夜夜折磨著他,陳三寶就幾天的工夫上就起了一圈燎泡。

他恨不得自己再穿越一回,穿越到一切塵埃落定時,再以一個旁觀者或后來者的角度回看這段時間,是不是就會輕松很多?

許百戶等人如何能不明白他的顧慮,想要開解幾句,想想又放棄了。

日子在焦急的等待下忽悠而逝,一晃便到了上元節。上元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按照慣例,漢人居住區往往會非常熱鬧,賞花燈、猜燈謎、吃元宵、放煙花,大街小巷人流織熱鬧不已。

然而西南畢竟是蠻夷居住之地,人家有自己的文化習俗,本不過上元節。

為了宣傳中原文化,加快移風易俗的過程,陳三寶下令所有衙門放假一天,修路工程也停工一天,共同慶祝此節日。

在西南各大城的主街舉辦花燈展,并將這一天的宵取消,允許小攤小販沿街賣。

陳三寶還將桂城中幾大商戶召集過來,鼓勵他們參與這次元宵節的籌辦。

Advertisement

只要他們出資出力幫著朝廷把這次上元節活辦好,可免一個月的商稅!

不可謂不大,這幾大商戶都是京城的大商家設在西南的代理,看陳三寶給出這樣的優惠,紛紛爭著搶著表決心打算掙功勞。

這樣,花燈、煙火、街景布置等幾個大部頭便被陳三寶給安排出去了。

此外,為了鼓勵當地老百姓參與進來,陳三寶還設了好多彩頭,只要能猜中簡單的燈謎,便可獲得彩頭。

陳三寶沒那麼多浪漫細胞,覺得什麼彩頭都沒有錢來的實在,干脆點:一等獎一名五兩銀子、二等獎五名三兩銀子,三等獎十名一兩銀子,幸運獎若干名十個銅板。

此外,為了推銷湯圓,陳三寶還專門命人熬了好多湯圓,準備到了那天免費發放,但每人只能領取三個。

當然了,這項活大商戶們要是能參與更好。

整個西南一共有十二個大城,小城若干,這麼一次活下來,陳三寶拿出了一萬兩銀子的預算。

然而計劃是完的,真到了上元節這天,況卻和陳三寶想的不太一樣。

當天晚上大街上確實人來人往,看著麗的花燈覺得甚是新奇,煙火也異常麗,吃元宵的攤子前也排起了長長的長龍。

就是那個猜燈謎的時候,可謂是‘門前冷落車馬稀’。

燈謎?啥玩意兒?說的都是什麼啊?完全聽不懂!

陳三寶簡直emo了,自己怎麼這麼蠢,想著設彩頭來招攬人氣,卻忘了這些蠻族不會漢話這回事了。

這是西南啊,可不是明水,這地方,說漢話的都,別說懂那套之乎者也了。

為什麼‘擒賊擒王’的答案是捕頭?

為什麼‘七仙嫁出去一個’的答案是六神無主?七仙還有一個主麼

Advertisement

搞不懂啊搞不懂,這漢人玩的都是什麼東西?那五兩銀子三兩銀子的簡直是騙人!

陳三寶看到本應該是重頭戲的猜燈謎環節竟如此拉,當下都要急哭了。

他倒是想整點西南蠻人會的,關鍵他也不會說蠻人語啊!

;難道他下次辦花燈之前還得先開設幾個學堂,讓當地人先學習學習詩詞歌賦?要不要這樣?

好在,陳三寶在舉辦上元節節日時和當地的大家族打了招呼,像桂城的羅氏一聽說這事,趕換了個他們自己都懂的方式,進行了補救。

而言,上元節活雖然影響不大,收效甚微,但這畢竟是一種文化宣傳,哪怕其中有點波折,最后也算圓滿完

這事之后,陳三寶痛定思痛,覺得要想移風易俗,還得從教育手。

如果他們不學習中原的文化,連他們的字都不認識,又如何能讀懂府的公告?如何進行一點點的改變。

所以建立學堂為了當務之急!

陳三寶決定在西南每個大城都建一個公共學堂,采取明水的模式,學堂分幾個階段,開蒙班和晉升班兩種。

但西南畢竟太大,人口又多,不是明水那樣幾個錢就能打發的,考慮到經費問題,陳三寶決定只有西南夷里的大族家子弟才有資格進公共學堂。

此外公共學堂也不是不收費,書本費用自理,束脩則相對較低。如果有富戶想要學也不是不可,但要為學堂捐錢才可取得學資格。

為了避免那些大族的孩子們不來上學,陳三寶規定,但凡晉升班里績十分優秀的,只要參加大周的科考通過秀才的學子,即可到西南府任職。

這個政策一提出來,當下便獲得了所有人的同意。

但他的草案畢竟糙,幾個幕僚拿到草案后,在他的基礎上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充。

Advertisement

比如窮苦人家的孩子也可以學,并且束脩免費,但時限只有兩年。

再比如說,如果窮苦人家的孩子有那天資卓越的,也可以將明水的那套獎勵方案拿過來,績好的有資上的獎勵。

取得秀才資格即能做這一點,也要有個時間限制——十五年。

十五年后,整個西南的用人系全部納大周的運行系,不再另設。

最開始在十二個主城設立學堂,待過個十年八年,效果初顯后,再擴展到周邊小城。

經過連續幾的修改,陳三寶自覺這個方案已經非常完,便將此方案派人送到了京城,讓武玄灃先審閱一下。

一旦他同意,陳三寶這邊立即執行。

因為要籌辦學堂又要修路,武玄灃最開始給的那五十萬兩便有些著,雖然現在各大商稅也開始征繳,但畢竟剛剛開始,數量有限。

沒辦法,陳三寶再次給京城發信:要錢要人。

待時間劃到二月末,在陳三寶千盼萬盼中,他終于等到了京城的回信:一百萬兩經費和另外一批人——幾個幕僚和蘭花一行人。

“本王現在特別討厭你來信,不是要錢就是要錢,還是要錢!

這也朝我要錢,那個也朝我要錢,本王也窮的很!

你要學會以西南為家,像對明水百姓一樣對待西南蠻夷,為什麼在明水就能自掏腰包,到了西南就要錢要錢要錢?!”

“云弗閔當初本沒留下多錢財,你還是要加大人手抓捕云氏,說不定的手里能有不。如果你抓到他,我承諾分你一層!”

武玄灃這個癟三!我給你打工,你還嫌我朝你要錢!要不要臉了?

云氏?也對,這人說不準手里就有不。決定了,再努力找找!

“你待在西南好好為哥哥搞事業,待哥哥功名就了,記你一大功!”

“知道你那缺人,這是我以前在雙河的時候提拔上來的幾個人,現在調撥給你。”

“待你的學堂蓋好,我會讓郭小城再撥過去一批夫子。”

這還差不多,老板就要有個老板的樣子,別什麼都甩給下屬好不。

整篇信里沒有說一句京城的局勢,但看武玄灃輕松的語氣,陳三寶的心多放下來點。

把銀子放好后,陳三寶匆匆趕回了府城的后院,他的親親小媳婦兒終于來啦!

看著胖墩墩的小丫頭,又長高了半頭的狗蛋,的蘭花,陳三寶心滿足。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