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詠策論最后的亮點是什麼?
加強進出口稅收的設立與管理,對,你沒聽錯,大宋朝竟然還有進出口稅收問題,而且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哪怕是在大宋朝,就在這個時代,這個問題也被很多人忽略了,甚至都沒有把這一點放在心上。
此時的福建泉州,與廣東廣州,是這個世界最大的進出口貿易集散地。
泉州港,也刺桐港,還有廣州,此時住著大量的胡人,主要來自阿拉伯世界,量來自歐羅,還有一部分來自印度半島與中南半島。
這些胡人多到什麼地步?多到在泉州建立了各種宗教寺廟,婆羅門有之,清真寺有之,基督教也有之,這些寺廟跡,到千年后世依舊還有。
為什麼有這麼多胡人?自然就是貿易,路上的綢之路已然不通了,海上的綢之路了唯一的渠道,唐朝時候,長安城里住著上十萬的胡人移民,甚至還有不胡人在長安當。
而今大宋,這些遠來貿易發財的胡人陸路走不通了,只有找海路,他們都主要聚集在泉州,其次在廣州。
直到南宋末年,蒙古滅宋的時候,這些聚集在泉州的胡人還組織在一起暴,占領了泉州城,幫助蒙古人追殺南宋最后一個皇帝,殺了許多南宋最后的軍民皇族,以姓的一家波斯人為主,幫著蒙古人把南宋皇帝追到海上去了。
因此姓一家還得了蒙古人的,最后氏一家被朱元璋給殺了,連墳墓都崛起來曝尸,甚至規定姓的永世不準為。
這些胡人,來大宋,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貿易賺錢。狄詠之前就知道廣州泉州有許多胡人,也興趣,這次剿滅儂智高,也到了廣東,特意還找人問了一下廣州城與泉州城的胡人況。
一船一船的綢瓷茶葉之類,往西方運。千年之后依舊還能在南海找到宋朝的沉船,一船就幾十萬件貨。
也一船一船把外國的貨運往大宋,其中香料與礦料最多,比如胡椒,這種東西在這個時代的中國,那就是貴族最喜歡的奢侈品。唐宋年間,胡椒絕對是通貨。
甚至在唐朝之時,胡椒一度為貴族最重要的份象征之一。比如唐朝有一個宰相作元載,他因為貪污而獲罪,其中最重要的罪名就是家中查抄出了八百擔胡椒,氣得唐代宗把元載家的祖墳都給挖了出來,可見胡椒之貴重。
這些胡人在中國的貿易量之大,賺的錢之多,已經到了難以想象的地步,有胡人到得泉州,十幾年時間,積攢下的財富就有一百多擔的珍珠,擔,古代用“石”來表示,兩個大籮筐一挑,就是一石。
家后來更是買下了幾乎小半個泉州城。
但是泉州與廣州的事,京城里的朝廷卻并不清楚其中況,原因有三,一是泉州與廣州屬于偏遠之地,離京城太遠。二是在地員,基本上肯定也有利益在其中。還有一點就是商業之事,本也不被大宋朝廷當回事。
狄詠卻有了一個比較充分的認識,所以得給這些人加稅,策論里狄詠把這些況簡單陳述之后,就開始說進出口的稅,進口要收極高的稅,因為進口的東西消費者都是貴族有錢人,加稅就是讓貴族拿錢出來給國家。
出口也要收極高的稅,因為這是賣方市場,出口的東西只有大宋有,別無分號,你不買也得買,瓷綢,到得西方就是黃金價格,這種暴利,朝廷必須要分一杯羹,那就是極高的出口稅。
;狄詠甚至在策論中寫下了自己的預估,只要守住進出口的稅,一年說也要給朝廷賺出五百萬貫以上的錢財,上不封頂,至相當于如今朝廷一年收的十分之一以上,這份收對于朝廷而言可太嚇人了。
這才是狄詠這份策論真正的容所在,足夠亮瞎朝廷上下所有人的眼。
寫完之后,狄詠心大好,重新認真謄抄一遍之后,又開始摳墻皮了。
吃點東西,睡一覺,喝點水,拉一下……
進考場,到出得考場,已然不是同一天,一門一門考下來,一天一天的過去。
憋屈,極為憋屈……
終于到得考完,狄詠從仄的考場里出來,腳步也有點虛浮之,更有甚者,甚至只能讓人扶著出來。
門口的車駕早已等候多時,也沒人約什麼酒宴了,所有人只想趕回去好好睡大覺。
連狄詠這般虎背熊腰之人,一回家就躺在床上不想起,誰也別來打擾。
皇城司的士卒,開封府的衙差,禮部的衙差吏,翰林院的吏,要開始組織閱卷。
閱卷的第一件事,那就是糊名,也就是把所有考卷上的考生名字籍貫用紙遮起來,糊住。讓人看不到考卷來自何人。
然后就是組織人手謄抄,把每一份試卷都重新抄寫一遍,讓閱卷之人認不出筆跡,也防止有考生在考卷上做什麼記號。
這些做完之后,重新謄抄的考卷才會到得閱卷手中。
閱卷有來自禮部的,也有來自翰林院的,還有館閣各種直學士之類的人。
閱卷其實也辛苦,一旦被調,那也是與坐牢一樣,被“關押”在一起,吃喝拉撒都不能離開,直到閱卷完,點完進士之后,再解封,報皇帝那里去,定奪名次皇帝也會參與,得是皇帝親自主持的殿試之后,名次才會真正定奪。
這期間,自然是士子們一邊擔憂著急,一邊盡樂的時候了。
但是狄詠還有事要做,他得主去見一見皇帝。
一天之后,樞院承旨狄詠,宮了,來承旨了,承旨,自然就是承接旨意的意思,這也是狄詠能“隨意”進出皇城的原因所在。
書房,皇帝還在日理萬機,聽得有人來報狄詠求見,還心好,召見狄詠,上來就笑:“你這廝,怎麼有暇了?考完試,想來走一二?”
皇帝這是打趣,說狄詠是考完試要走后門。
狄詠也笑:“陛下容稟,臣有要事稟報!”
“你還能有什麼要事?想來定是沒考好……”趙禎倒是也有一點點玩味之意,不是一擲千金贖買花魁,就是自比曹植與人意氣之爭,這都當了好幾個月了,也不見狄詠來求見,考完試就來了……
也這是后輩小子,皇帝越看越喜歡,所以玩味打趣也就多了起來。
皇帝是打趣個沒完,狄詠也頭疼,沒個正行了,這還了得?狄詠唯有再嚴肅一番:“臣有機要事,還請陛下屏退左右……”
還真有要事?趙禎嚴肅起來了,狄詠這小子,如果真有要事,那肯定還真不是小事,皇帝左右一揮手,人皆退了去,連門口的護衛都到得臺階之下。
“說說,什麼事?”皇帝嚴肅認真非常。
“陛下,大理之事!”狄詠為何考前不說?非要考后來說?自然是有一番打算的,也是為了博皇帝一個好印象,為了考試名次能好點。
皇帝一聽是“大理”之事,面立馬凝重起來,問道:“此事朕與諸多相公倒是議過幾次,還未定奪,你有何見解?”
“陛下,開疆拓土,就在此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狄詠直主題,說完話,就抬頭看向皇帝!
--
作者有話說:
貞觀三年。此時李世民已擦拭了玄武門的血跡,雄才大略,氣吞山河。此時一代名相馬周還在給人餵馬,蟄伏於市井,等待著宏圖大展。此時公主殿下們初成年,豆蔻年華,情竇初開。此時一代驍將和名臣們,開始了他們的故事。也在此時,陳正泰來到了這個世界,他經歷了懵然,隨即縱身躍入這無數王侯將相掀起高浪的歷史長河,故事從這貞觀三年開始……
沈兵的穿越生涯有點背 改良個投石機,一發命中已方主帥的帥營 掰個手腕,你告訴我對手是項羽? 押個犯人,你告訴我犯人叫陳勝、吳廣? 撩個妹,你告訴我妹子叫呂雉(劉邦的老婆)? 還讓不讓人好好穿越了! 全都到我碗裡來 六國算什麼,匈奴、羅馬都要送上膝蓋……
秦之七帶著上下五千年的知識穿越到了大唐貞觀年間。從此,大唐嗨爆了!我秦之七,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走路帶風,行事洞鳴;出口成章,點水化冰;妙手回春,起死回生!
穿越大唐貞觀年,開局就繼承十萬畝良田,還有兩個傾國傾城的童養媳,家財萬貫? 而且,還覺醒了牛人係統,可以獲得古往今來所有牛人的能力,甚至召喚過來成為自己的仆人? 就當柳白想著怎麼享受生活的時候,李二帶著文武百官登門來了。 什麼? 我那死鬼老爹是李二的救命恩人?李二要苦尋十幾年,今天要來報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