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難吧!
誒……
陳執中心中,那是天人戰!小惹皇帝,其實問題不大,因為小,平常里也不在皇帝面前晃悠,只要不是當時皇帝就暴怒了,之后,皇帝甚至都記不住你是誰。
大惹皇帝,又每天在皇帝面前晃,時時刻刻提醒皇帝我惹你了,那你就沒好果子吃了,離退休也就不遠了……
陳執中也是倒霉催的,他甚至在想,陛下啊,你咋不先問梁適呢,他也是宰相啊!
“陳相公以為此事妥當與否?”皇帝又追問一語,臉上寫滿了悲痛絕。
終究還是要答的,所有人都看著陳執中,也在看陳執中會怎麼答。
陳執中終于開口:“陛下,臣以為,此事倒也沒有妥與不妥,死者為大,追封故去的貴妃為皇后之事,歷朝歷代倒也并非沒有。”
這話,雖然沒有說直白,但是態度已經出來了。
狄詠聞言,幾步上前,開口急呼:“陛下,陛下啊!陳相公,如何能這般行事?這天下哪里有這般之事?古人追封皇后,那都大多是其子嗣登基而為。豈有皇后在世,卻又封一個皇后的道理?陛下行之事,倒也不是真沒有,五胡十六國倒是不缺,胡番蠻夷所為也!我大宋胡番蠻夷乎!”
剛,真剛!
人人都知道這事九頭牛都拉不回了,人人都知道皇帝陛下為了張貴妃,那是挨罵也要干的。
連當朝宰相都默認了,史狄詠,真剛!
清流諍臣也,忠直良臣也!士大夫之榜樣!
皇帝這回是真煩了,看了一眼狄詠,怒目而瞪,開口也罵:“豎子,休要胡言!”
,會消失的嗎?
這還真把狄詠嚇一跳,皇帝第一次對他這麼兇!
但是這事吧,他媽的已經上梁山了,總不能被皇帝一罵,立馬偃旗息鼓,那就等于是假剛真慫,只剛了一點點。
豁出去了,他媽的!狄詠回頭左右一看,你們都看著啊,看著老子發揮,大佬們來日都想著點我,想著我這麼一個忠義良臣,多多提拔啊!
狄詠一個跪,幾步而去,跪穩了,頭往地上一杵:“陛下,若是非要執意如此,不若把曹皇后廢了就是,臣幫陛下找個皇后之罪,比如曹皇后雖然功勛卓著,在后宮管教有方,但是曹皇后不得圣寵,這這一條大罪,便可廢后再立!如此,臣自擔廢后之責,也致仕歸鄉罷了!”
狄詠一言,怪氣,滿場震驚。
皇帝更是氣得直接站起,破口大罵:“架出去,把此等胡言豎子架出去,打,打個五十大板!”
男人啊,沾了人就失智,石樂志!
“昏君啊,昏君!”狄詠還在喊!也自然有門外武士來架,拖著狄詠一邊兩在蹬,也一邊在喊。
這事吧,倒是與明朝臣子有得一比,明朝士大夫比宋朝士大夫,還是有一點技升級的,那就是求廷仗!
什麼作“求廷仗”呢?就是求著皇帝打,主惹怒皇帝來打。有什麼好呢?那就是一打名天下,但凡挨了皇帝的打,那你就是忠臣,就是名臣,就是直臣,這就是一個“馳名商標”!
;從此人人敬仰!
狄詠在罵昏君,皇帝臉上也過不去了,得找個打人的理由,開口:“豎子竟敢污蔑皇后,實在大膽,脊仗五十,一下都不能!”
狄詠因為污蔑曹皇后,挨了皇帝的打。
被拉出來的狄詠,也不喊了,有點怕了,因為五十個脊仗,那是真要打死人的,哪怕是明朝求廷仗的那些臣子,被直接打死的也并不。
好在架著狄詠的軍漢開口與狄詠說:“狄史,何必如此呢?是不是,陛下正是悲傷過度,何必在陛下氣頭上如此直諫?”
狄詠轉頭一看,得,人,再看一圈,搬凳的板凳,拿仗的拿仗,都是臉。
狄詠輕聲一語:“諸位兄弟……多多照顧!”
眾人倒是不答,只是點頭。
狄詠放心不,主趴在凳子上,等打。
噼里啪啦就打起來了!
“啊!”
“哦嚯嚯!”
“哎呀!”
“昏君吶!”
“啊啊啊!”
“臣一死,陛下回心!”
狄詠是扯著嚨喊,大殿之倒是聽不太清,只聽得狄詠遠遠呼啦。
狄青時不時回頭看一眼,滿心糾結,但他卻就是說不出二話來,閉不談。
聽著狄詠凄慘之聲,朝堂之,倒也沉寂了……
皇帝嘆氣開口:“此事,就以陳相公統籌,參知政事劉相公負責,擢升王洙為員外翰林學士,石全彬為觀察使,共同負責張貴妃治喪之事,以皇后之禮行事!退朝!”
說完,皇帝起就走。
滿場之人,皆是面面相覷。剛剛升的王洙興不已,直接走到陳執中面前,開口說道:“陳相公,臣為翰林,當速速去為張皇后選一個謚號,不知陳相公有何代?”
陳執中看著王洙,木有答道:“你自去選!”
“遵命!”王洙轉頭就去辦事。員外翰林學士,這個“員外”是什麼意思呢?可以理解“編外”,可以再理解為“臨時工”的意思,編外翰林學士,翰林學士臨時工。
當然,這也是個正式職稱謂。員外,就是用來區別與正兒八經翰林學士的。這也是大升遷,王洙這一把,倒是賭對了。
史中丞孫抃,看著陳執中,又看了看王洙。沒其他的,心中已然有了主意,王洙是吧?佞之臣,有你好果子吃。
陳相公是吧,你等著,別落我手上了。
新任觀察使石全彬也問陳執中:“陳相公,那張皇后之棺槨,該擺放何治喪呢?”
陳執中也是木有答道:“你覺得呢?該是何儀制?”
“皇后之尊,自是該放在皇儀殿!”石全彬答著。
“那你就去辦吧!”陳執中一語,倒也是說給其他人聽的,這種態度下,表明自己也是無可奈何。
“遵命!”石全彬拱手就去。
出大殿吧,眾多相公大佬們慢慢魚貫而出。
狄詠呢,還在那里趴著呢,屁模糊啊……
人呢?昏死當場啊!
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