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使節,楊守素,漢人,西夏國相沒藏訛龐的親信謀士。西夏國,多民族雜居,以黨項人最多,其次就是漢人,西夏朝中,漢人也是極多。
遼國更甚,也是多民族部落雜居,卻以漢人為最多,主要在燕云十六州。漢人員在遼國朝廷里,也多如牛。
朝堂之上,皇帝穩坐高臺,百在下。高臺之下,楊守素仰著頭,驕傲非常。
楊守素的驕傲,看在滿朝員眼中,卻并不引人十分氣憤,這一點倒是與大理使節的待遇相差極大。
楊守素也是老人,經常出使大宋。
“外臣楊守素,見過大宋皇帝陛下。”楊守素微微躬一禮。
皇帝發問:“夏使來宋,所謂何事啊?”
“外臣特奉國相之命,與宋商議麟州邊界之事……”楊守素不卑不,反而昂頭。
狄青立馬開口:“麟州邊界,早已勘定,以屈野河為界,如何又要商議?”
狄青還納悶,這不是來要錢的?是來要地的?猜錯了?
“狄樞相?咱們以往匆匆見過的……樞相莫不是老邁昏庸了?麟州何曾有界?屈野河本就是夏土,而今邊民紛爭,倒是被你宋人占去了許多,此番來使,便是要你歸還夏土!”楊守素一邊說,還一邊左右去看滿朝員。
狄青怒在心中,便是一語:“土不可失,勸你莫要打此主意!哼!”
為什麼麟州這麼重要?倒也不是戰略上的,而是經濟上的,西北苦旱,河水就代表了耕種,麟州出糧,這在邊境極為重要,因為后勤運糧往往耗時耗力不說,運糧的人畜也要吃,還會在路上耗費巨大。
本地有糧,就代表了本地可以養一支隨時出擊的常備軍隊。
楊守素似乎就等著這句話,答道:“宋若要土,拿錢來買就是,何必強占?夏宋本已好,豈能為了一點土地失了?”
狄青聽著都要腦溢了,這他媽還是來要錢的!不僅要錢,還威脅你,不給錢,就會沒了,就要撕破臉。
“豈敢欺人太甚?你要戰,那便戰!”狄青怒而一語,立馬又看向左右,再去看看皇帝,為什麼?因為他一語而出之后,自己也不自信了,戰不戰,他說了不算。
狄詠看著自己的老爹,也是搖頭嘆氣,吃力不討好罷了……
果然,楊守素也心中有數,知道狄青說的不算,問向皇帝:“陛下,何必為了一點小錢破了和約?真若要戰,我黨項披甲百萬,不懼任何人!”
大理國使節說這話,立馬被趕了出去。
西夏國使節說這話,還在朝堂上站著笑,看著一眾宋人面面相覷。
宰相梁適出來說話了:“夏使遠來,不若先安頓一下,逛一逛這汴京城,茲事大,我等也要商議一下再做定奪!”
“好,那外臣就告退了!”楊守素轉就走。
只待楊守素一走,狄青立馬開口:“陛下,梁相公,劉相公,此事萬萬不可允之啊!”
高高在上的皇帝,此時忽然嘆了一口氣,有一種無言的憋屈,他這幾十年,歷經了黨項崛起這件事,最初只當做小小的反叛,派兵去打,這黨項反倒越打越強。
;這黨項的使者,也是越打越傲慢。
尊嚴?
在戰場上爭不來的東西,在外上就不可能爭得來。
人家擺明了就是來要點錢的,要錢補家用,也不會太多,幾十萬貫的財,按照慶歷年的和約,也是皇帝趙禎親口認下的條約,每年也得給這麼多錢,又再多個一筆罷了。
賞賜嘛……
皇帝閉口不言,也許……也是這輩子憋屈慣了……在西夏面前憋屈,在遼國面前也憋屈。
梁適作為宰相,終究還是要開口:“陛下,諸位同僚,黨項要錢,給是不給?麟州之戰,開是不開?”
梁適倒是會做人,會說話,也會撇干系,給錢不是他的主意,打仗也不是他的主意,給錢被人罵,不是他,打仗如果打輸了,也不是他。
“寧愿開戰,也不能給錢!”狄青接話了。
那打仗如果輸了,就是狄青的鍋。
另外一個新任宰相劉沆想得又想,也開口:“當作兩手準備……”
皇帝看向劉沆,問道:“劉相公此言何意?”
劉沆答道:“陛下,此事不決,便拖著,他黨項哪怕是要打仗,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總要人馬調糧草調撥,黨項要錢,是因為與遼新敗,想補回去,便看他是不是真要開戰,到時候再說!”
也是人才,拖字訣,其實真能解決許多問題。我也不說不給,也不說要戰,我就拖著,看你怎麼樣再說,不能真被你幾句話給嚇著了。
哪怕你西夏真要來點瞧瞧,不也得兵馬糧草一番調嗎?這不也是要花錢的事?反正就不能讓你好了……
狄詠點頭笑著,還別說,這也是個辦法,耍賴的辦法……
皇帝煩心著,立馬說道:“那便如此辦理,先晾著他再說……”
唉……
狄詠知道,皇帝真的失頂了,對戰爭失頂,連番大敗,他沒了信心,沒了銳氣。
所以作為一個皇帝,趙禎甚至在晚年都說不出一句要打要殺的話語來。
不是趙禎負了國家,而是韓琦之流領兵的失敗,負了皇帝。昔日的皇帝,那也是喊打喊殺的!
皇帝失了心氣,狄詠知道,想要皇帝把這份心氣再撿起來,就得來一場大勝,雪恥之勝。
拖著,狄詠也不進言,這事啊,說什麼都沒用,就得干一把才行,驢上磨。
退朝了,諸多相公頭前走,狄詠隨后跟,準備回衙門。
又被人作了:“狄史,陛下召。”
狄詠習慣了一般,點頭,轉頭,跟著走。
還是那書房,皇帝沒了以往的那種氣神,顯得有些萎靡,卻是臉上還有笑意:“來來來,坐那!”
“陛下萬安!”狄詠見禮,不客氣,落座。
“今日有喜事!你的喜事!”皇帝笑著,倒也不是強歡笑,幾十歲了,似乎也極為懂得如何調節自己的心。
是真有喜事,壞事可以拖一拖,避一避,躲一躲。弄點好事來,讓自己高興高興。
“不知臣有何喜事?”狄詠心想,總不是結婚的事吧?說好的,及冠之后結婚,我這冠禮應該還有兩三個月吧?
睜開眼睛身在北宋,成為了大奸臣高太尉的兒子,幸福生活就此展開……
柳父:“志兒,去讀書吧。” 柳明志:“我,江南首富長子萬貫家財,開玩笑嗎?不去,打死都不去。” 柳父:“管家,取訓子棍來。” 柳明志:“且慢,牽馬來。” 齊韻:“夫君,男兒若無乘風志,空負天生八尺軀,去考狀元吧。” 柳明志:“我?嬌妻在懷,日子美滿,去考狀元,我瘋了啊。” 新 皇:“柳愛卿,北方已定,新軍三十萬是不是該移交兵部了?” 柳明志:“柳明志奉先帝之命鎮守邊疆二十七府一百五十二州,願世世代代為陛下效力。” 皇帝:“.......” 柳明志坑殺完最後一個對手,看著來東方尋找黃金的西方人咧嘴一笑:“來了老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