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宋好武夫 第890章 當真有大用

《大宋好武夫》 第890章 當真有大用

輿圖就在眼前,狄詠轉著圈在看,其實也是在思索。

還有很多問題……

遼人在大同四州沿線,各個大小城池都是重兵在守,其實還有一個比較麻煩的消息,那就是如今遼人城池上,也擺起來了火炮。

倒也不是什麼技之類的事,火火藥這玩意,遼人本來就有,就如宋人一樣,不是什麼稀罕,只是以往沒有開眼界,不知道火可以做得這麼大!更不知道這麼大的火竟然有這麼大的威力。

在這個時代里,歷史上,遼人宋人,從來就沒有把火火藥這種東西看得太重,乃至到得一兩百年之后,依舊如此,蒙古人輕易就獲得了,甚至也是在這個時代,火與火藥這種東西,輕而易舉就傳了中亞西亞與歐洲。

而今,遼人開了眼界,也就見識了,再傻的人,見過一次之后,挨了打之后,也知道要照葫蘆畫瓢……

所以,遼人也急生產了一些巨大的火炮,這種大鐵疙瘩,外形上不是什麼復雜的東西,哪怕是山寨貨,哪怕鑄造工藝上不太行,哪怕火藥改良上不達標……

但,它就是能用!這是毋庸置疑的!它雖然打得近,可能炸膛,威力小一點,但能用!

時間太短,工期急,它可能會炸膛,它火藥威力也不足,程也不夠,它就是一個劣質山寨玩意,但,它就是能用!

這種事,找誰也說不了理,好在,遼人火炮數量上不多,報,最多不過五六十門,這是遼人生產能力與財政況決定的。

這也是狄詠為何要不斷催促自己火炮運送的原因之一,就是要在數量上倒遼人的火炮。

這場戰爭,在狄詠看來,越發不能久拖了,否則遼國越來越難打。

Advertisement

這事,也告訴狄詠一個道理,宋遼之間,難以在短時間拉開真正的技差距,這是什麼?

這就是文明!

哪怕狄詠此時大規模造出了燧發槍,燧發槍也不是什麼有絕對核心機的高科技產品,但凡在戰場上流出了一些槍支到遼國去,不用多久,遼人就可以仿造出來。

更不用說那些所謂的火繩槍了,只要遼人見到了,不久之后,它就能造出來,質量興許有差別,但肯定造得出來……

為什麼呢?

因為遼人只是沒見過品而已,并不是與宋人的手工技有差距,火藥他們懂,鐵生產技他們也有,手工業也發達,稍稍一研究,也能明白其中原理。

所以,這些事到狄詠這里,都是力。

燕云十六州,再也不能拖了,燕云十六州就是遼國的文明所在,一切生產資料,工匠技藝,冶金造作,都在燕云十六州,必須要立馬解決掉燕云十六州,讓遼人到關外去。

只要遼人去了關外,哪怕技能力還有,大規模的生產能力也沒有了,也就再也無法與大宋爭鋒了!

狄詠的火炮,乃至以后肯定會大規模制造的火槍,可以與全世界拉開技代差,卻獨獨不能與遼國拉開技代差。

這是起初狄詠也沒有真正思考過的問題,也沒有預料過的問題。

所以,一切,愈發讓狄詠急切。

看著輿圖,狄詠開始說話:“大軍要,不能這麼等著……”

狄諮來問:“不知大軍當往哪里?”

狄詠一指輿圖:“當派銳向北向西,遼人在大同以北,還控制了大范圍的區域,此大同之背,不可不防,若起大戰,定不能腹背敵,燕京方向,皆堅城重兵,北方之地,遼人雖然也建了不城池,但多是人之地,非堅城,可先手,達旦人也在東來,如此,可保后背無憂……”

Advertisement

;戰略上,是這個道理,大同北方與西邊,是遼國西南招討司的勢力范圍,西南招討司治所,就是后世的蒙呼和浩特,這片廣大的區域,在后世還有一個專屬地理名稱作:晉察冀。

晉就是山西,察就是察哈爾,冀就是河北,這三地的地理聯系中心就是大同區域。

現在,狄詠要進軍察哈爾地區了,目的就是把大同的戰線確定下來,只保留往東的一個方向,往東去就是燕京,防止遼人通過草原南下,遼人機能力強,免得兩線敵。

只能把遼人主力牽制在城池之間,遼人越是機能力強,就越得在城池之間決勝。

狄諮聞言思索著,也點頭:“太傅所言在理!”

蘇轍蘇軾兄弟,乃至劉幾,也早已不坐了,跟著狄詠在輿圖面前轉悠,聽得狄詠之語,也跟著看,跟著思考。

蘇轍也說:“太傅所謀,著實寬廣……下平日無事,也多對著輿圖觀瞧,多只想著如何讓河北之軍與大同之軍配合,太傅一來,立馬跳其中,如此想來,遼人奉圣州與歸化州,皆要布防,此乃遼人中京大定府下大同之要道……”

狄詠回頭看了一眼蘇轍,點點頭,還別說,蘇轍真是一點就。所謂遼國奉圣州與歸化州,其實就是后世張家口方向,這里也是后來的長城重要節點。

蘇軾聽弟弟這麼說,也點頭:“對對對,如此布置,便可一心攻取燕京了!”

兄弟倆一言一語,兩人區別就出來了。

蘇軾,可牧地州郡,不太適合治軍之地,也就是說蘇軾之才,可以在地當一個主,但不能在掌軍的地方當主,蘇軾沒有這能力。

當然,蘇軾更合適的用,還是治學治史之類,或者當史,當政的智囊幕僚,這些都合適,領兵不能指

Advertisement

蘇轍,能當史,能當智囊幕僚,也能治政,還可以在邊境治軍之地。

有些事,還是比較現實的,朋友是朋友,治國是治國,不能因私廢公,不能把人放在不對的地方,人的才能不一樣,合適的地方也就不一樣。

念及此,狄詠看向劉幾,想聽劉幾發表幾句。

劉幾自然是要說話的,他上前比劃了一下輿圖,點了一個地方,說道:“若是正面戰場焦灼難下,太傅,是否可以有一支奇兵,出此山坳,襲擊大定府,讓遼人首尾難顧?”

狄詠心下一驚,出乎意料,當真出乎意料,劉幾指的地方,此時不是什麼有名的地方,但后世,這里,就張家口!戰略要地!也是大明宣府附近!

所以,狄詠才驚訝,驚訝劉幾這份敏銳!對于戰場的敏銳!

劉幾說完話,還有些忐忑不安,這是他第一次真正對戰略上的問題發表正兒八經的意見,生怕自己是胡言語說錯了什麼。

狄詠立馬得給劉幾一個信心:“伯壽此言大善!此地可出,若真無奈之事,出此地,不僅可去遼人中京大定府,更可去遼人上京臨潢府!可為奇襲之策!”

劉幾聞言大喜,心下一松,嘿嘿一笑:“隨意胡說,有用就好,有用就好!”

“有用,伯壽此策,當真有大用!”狄詠得讓劉幾保持這份敏銳的信心,這種信心很重要,若是將來劉幾真的掌管邊境一地,就得有這樣的信心,否則必然就是在戰場上瞻前顧后的子,畏首畏尾。

對于戰爭的瞻前顧后、畏首畏尾,是大宋文的整心態。就是來自于不自信!

劉幾再聽狄詠之語,果然表上出現了幾分得意之

狄詠看著,也開心!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