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宋好武夫 第902章 草原人

《大宋好武夫》 第902章 草原人

走了!

大軍五萬,健馬十萬,長龍如云,北出張家口!

狄詠輕輕夾著馬腹,回頭不舍,這回,真有一種孤獨!即便有五萬人在側,依舊不能解除這種孤獨

不免也想起昔日衛青霍去病等人,他們孤軍深草原大漠幾千里,是一種何等的勇敢!

燕山在兩邊,春日真來,郁郁蔥蔥……

劉法也回來了,就在狄詠旁,說著:“太傅,從此隘口一出,往西北有一個小城,名燕子城(張北),那里有遼人一千余人,燕子城往北,有一個大湖,名為鴛鴦湖(安固里淖),再往西北二百里就能找到謨葛失人(地點在蒙古蘇尼特右旗)。”

“黑車子室韋在哪邊?”狄詠問詳細了。

“黑車子室韋還在謨葛失往東北方向,至還要走二三百里!黑車子室韋往東二百里,就能找到遼人上京臨潢府!”劉法這一趟出塞偵查,效顯著。

但狄詠也還是問:“你去找軍中那些向導,裝作不知,分開問話,一一問,看看哪些人實話實說,哪些人有異心言!言者,當場在眾人面前立斬!”

狄詠心思深沉,謹小慎微。

因為劉法畢竟偵查的區域有限,旁人不知道狄詠邊有劉法出塞偵查過,就得利用這個信息差,把軍中帶著的眾多各族向導都一一做個甄別。

向導實在太重要了,天地之廣大,實在不是人眼可以穿,沒有向導,哪怕是狄詠這種過不錯的地理教育的人,出塞之后,與睜眼瞎也差的不遠。

劉法聰慧非常,點頭:“太傅放心,此時給末將就是,末將一定仔細甄別向導之人!”

“嗯,要把所有向導都分開,不得讓他們之間在一起,每每尋路,都要各自發問,再綜合來定奪!每一次尋到路,就重賞,但有路途不對,就斬!若是有向導立功,職也是可以封賞的……這些人,都與你!沿路走,沿路還要找向導,這事都由你負責。”狄詠對向導這件事,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Advertisement

這里面,還要玩點人心上的東西,比如類似“囚徒困境”之類的手段,不得不防!

只待遼人收到消息,知道宋人大軍出塞,必然千軍萬馬而來,但有道路方向出錯,后果不堪設想!

“末將得令,定然不負重托!末將這就去辦!”劉法拱手!

“好,速速去辦!大軍先下燕子城!”狄詠對這件事,其實如何也放心不了,他還是會一直去問。

燕子城,不遠,幾十里路,這里也只是遼人一個據點,還是不那麼重要的據點。

但狄詠依舊以大軍圍困,還是快速而來。

為何?

盡量瞞消息,盡量遼人,讓遼人越慢知道消息越好,如今歸化州在手,遼人從燕云西邊與草原的通道就被堵住了,遼人想知道草原的消息,就得繞到燕山山脈以東來去關。

或者,有人能快速翻越燕山山脈的重巒疊嶂,有人能翻山越嶺翻過去,這是可以的,但想快速翻過去,就不太可能。

遼人的消息已經開始滯后了,但狄詠要遼人的消息越滯后越好,這燕子城,就得圍個水泄不通,還得放出游騎一二百里到巡弋,攔截任何可能從燕子城出去的人。

城池很小,雖然城,但以宋人的眼來看,這里最多算個堡寨。

也就是這種堡寨,其實難打。

但這種堡寨對于如今的宋軍來說,有一個很大的弱點,那就是土城,它在建造的時候,工藝落后,就是夯土為城,表面沒有青磚石板覆蓋。

所以,好鑿,只要制住城頭之敵,不必如何去爬,把城墻砸出幾個來,塞進去火藥,炸塌不難!

昔日在西北,就這麼炸過城墻。

卻是面對中原之城,這辦法就難以奏效,因為中原城池,墻極為厚實,且高大,外表還有青磚,難鑿是其一,還得深鑿,甚至要鑿進去幾米,否則難以炸塌。

Advertisement

;這也是生產力的區別,中原建城,一組織就是幾萬人幾十萬人的工作量。而這人煙稀之地,他就沒有這個能力把城墻建得厚實高大,沒有這麼多人手。

哪怕是后世留的歷史跡里,但出得中原王朝之地的北方,不是中原王朝組織建造的,城池普遍皆是低矮的黃土墻,但得中原王朝,城墻普遍厚實高大,青磚在外。

一聲巨響,燕子城就破了,一波沖鋒,城門就開了……

千余遼人,甚至都沒有投降的機會,他們,其實也沒有打過仗,一個個滿臉驚恐之中,失去了生命。

留得幾百人在此,大軍繼續北上!

健馬上的狄詠看著西北方,他在看達旦床古兒,這個時代,真麻煩,沒有通信手段,他不知道床古兒有沒有到達莫葛失人的地盤,是不是已經與莫葛失人打起來了,甚至狄詠都不知道床古兒是不是真的東來了……

這一切,都得狄詠親自去看看,才能見分曉。

風景,真好……

其實狄詠也知道,這里……與后世的塞罕壩并不遠,地理上是相連的,東邊還有不大的沙漠……

乃至后世里北京城的沙塵暴,很大一部分就是從這里的沙漠吹到北京的……

但這里的風景,當真是塞外天堂,郁郁蔥蔥之間,牛羊點綴其中,空氣中彌漫著一草木清香,驕好日,并不灼人,照在人上,舒服非常……

若是沒有戰爭,帶著闔家老小,在此出游踏青,那真是說不盡的滿幸福……

可惜了,戰爭帶來的氣,已然濃郁不散……

謨葛失人,在就沙漠以西……

他們應該是出自東胡鮮卑……應該也出室韋,室韋是一個民族,與黑車子室韋同源,室韋里有一支作“蒙兀室韋”,蒙兀,就是蒙古!

Advertisement

而今,蒙古還沒有真正崛起,吉思汗鐵木真的祖先,還在北方,更北的地方,在貝加爾湖東南,他們此時作:萌古。

對,漢語的記載里,就是這個萌萌噠的萌。鐵木真還要一百年才出生,他的曾祖父孛兒只斤·合不勒,此時也還沒有出生,此時萌古這個小部落的族長,應該是鐵木真曾祖父的祖父海都,海都也是個大才,正走在統一萌古部族的路上。

這是萌古第一次真正的小小崛起。

從謨葛失,到黑車子室韋,再到萌古,乃至茶扎剌,此時草原之東,這些部落,都是大興安嶺下來的,他們差不多都可以追溯同源,乃至大興安嶺、小興安嶺上,也還有大量的室韋人未出山林。

比如突呂不室韋,就還在山林之中,甚至還與此時的真完部毗鄰而居,他們的語言,甚至很大一部分詞匯都能相通。

草原如今,語系上的大分支,也就在這里了。語言上的區別,往西去,就是許多突厥語系的部落,這是來自唐朝突厥人的統治與文化留。

往東來,語言上大多就是室韋蒙古一系,也可以說是東胡一系。顯然,在鐵木真統一草原之前,草原人在語言文化上,區別其實很大。

當然,統一之后,這種區別只是減小了,但依舊很大。更多的是蒙古部落本為了統治者之后,在往草原各地遷徙與統治的過程中,蒙古語系才真正開始走向草原各地,但依舊還夾著著其他語系在草原各地。

說明這些,旨在說明一件事,草原人,復雜非常,哪怕是后來蒙古統一了的草原,也復雜非常。當然,此時的草原,也更不能稱之為蒙古草原或蒙古高原……

特別是此時此刻,他們絕大多數人(部落),從來都互相并沒有太多認同

不僅是地理上的區別,甚至許多部落之間,語言流上都有問題,有基本不通不能流的,有某些詞語相通但難以互相流的,也有完全不通的,完全不是一個語言系統的!當然,也還有一些鄰近部落互相也能基本流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