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大宋好武夫 第954章 皆歸種愕

《大宋好武夫》 第954章 皆歸種愕

令兵一去,片刻之后,大軍之后,煙塵已起!別說八九百步之外,便是七八里外也能清晰看到。

蕭特末本來眼睛里正關注著腳下平原里正在接的雙方前鋒,忽然看到遠煙塵,面大變,立馬喝問:“宋人怎麼回事?”

“蕭使,宋人這是在臨戰變陣!”

其實,蕭特末不必有人來答,也知道這是宋人在臨戰變陣!他只是在吃驚!但他反應極快,立馬開口:“起旗,起鼓,左右兩翼出擊!”

蕭特末,他顯然……對這件事有一定的預料!他甚至做了應對的手段,宋軍在變陣,在集結,他立馬下令,兩翼直接出……

為何?

因為,對面變陣與集結需要時間,得先下手為強,他得應對,得讓兩翼先去,先出,馬速先起,沖擊力先起!占有一定的先機!

不是有什麼必勝的把握,而是搏一把!

如今,本來是兵力不如,一切應對之策,只是更好的辦法而已,爭取一個勝利的結果!

蕭特末從決定分兵的那一刻,就在搏!

不論是幾萬打幾萬,勝負都不一定!必須使勁渾解數,想盡一切辦法,舍命去搏!

狄詠這邊,兩翼還在集結,抬頭一看,對面鼓聲大作,兩翼已然在奔,嚇得狄詠渾又是一,他終究還是小看了蕭特末!

他已經無數次小看了蕭特末!

蕭特末已然來搏命了……

沒錯!

有一個道理不得不說!

蕭特末與狄詠之間,還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那就是蕭特末如果輸了這場戰爭,大遼國運國祚,立馬陷亡國滅種的危機之中,力挽狂瀾的空間已然小得幾乎沒有了。

而狄詠呢?他如果輸了這場戰爭,只要他自己能活著走出這里,活著回到大宋!狄詠與大宋,雖然元氣大傷,但……亡國滅種卻還遠著!東山再起也不那麼難!

Advertisement

甚至,蕭特末都知道狄詠這種人,會使用一些什麼手段來開解自己的責任……

最簡單的,比如,找一個背鍋俠,這個背鍋俠是誰?種愕無疑!

敗兵之責,可以皆歸種愕!

把種愕砍了,五馬分尸,滿門抄斬!怎麼理種愕與種愕一家,都不為過!

只要能保住狄詠自己的威不減,狄詠什麼手段使不出來?

你道狄詠心下里想不到這些?怎麼可能

若是此戰真敗了,狄詠僥幸在萬軍叢中,忠心死士護衛之下,奔逃而走!狄詠回去,第一件事自然是收攏戰局,穩住局勢,哪怕再把大同不要了,退回太原,固守雁門關與河北雄州。

第二件事,就是昭告天下,昭告所有人,上書皇帝,一切都是種愕!是種愕害得大敗如此,是種愕貽誤戰機,是種愕禍國殃民,是種愕貪生怕死,反正,都是種愕!

皇帝,百,百姓,只管去恨死種愕就是!種愕一家老小,只管在東京汴梁城最繁華的地方千刀萬剮就行!讓百姓們去喝解恨就是……

甚至讓百姓們還來同狄太傅,百戰百勝無敵天下之狄太傅,竟被如此豬隊友坑害至此!

當然,某種層面而言,種愕也當得此罪!

如今的皇帝,已然不是之前的皇帝了!對狄詠之信任,自不用說!

;狄詠如何不能東山再起?

蕭特末,把狄詠這些心思,隨便也能猜個徹非常!

所以,蕭特末更要搏一把!他沒有余地!狄詠的余地太多了……

興許最近種愕的那種每日憂愁焦慮的婆婆媽媽,也是因為明白這個道理,知道這場大戰若勝則還好說,若敗……

若敗……哪怕狄詠回不來,種愕也必然被同僚群起而攻之,背鍋俠這個詞還不合適!就是那個罪魁禍首!

Advertisement

此時此刻,歸化城下!

宋軍已然至此,種愕已然帶兵至此!他那永遠也松不開的眉頭,帶著眼神里的焦慮,抬頭看向那座他親手失去的城池……

他面臨兩個問題,東邊是歸化文德城,北邊是即將回來的遼國五萬回援大軍……

怎麼辦?

已然干瘦而疲憊不已的種愕,雙手互握,不斷……

守軍大概也是兩三萬人……北邊,最多兩日,五萬援軍就到……

而種愕麾下,黨項六七萬,新軍四萬余……新軍也不太讓人放心,黨項更是不放心……

燕京城下,東南兩面,壕縱橫……六萬宋軍四劫擄……海路之上,源源不斷的糧草在運,甚至軍營之中,已經開始在造簡易木排,在水中劃的木排,這城池護城河太廣……六七十步不止……

若非猛攻,還可以從橋靠近城墻,若是大軍全力要攻,橋是不夠用的,必須過水……唯有劃著木排頂著盾牌上,還要建造一些大的木排,能把轒轀車這一類的大械也運過去……

這才是攻打堅城,什麼挖地道進城之類的,在這種城池面前,都是扯淡……這真是一座天塹,若有時間空間,苗繼宣真的想在這里困城數月再說……

還有備份計劃,也在執行之中,那就是填,填護城河!也得找無數簸箕麻袋籮筐之,還有車架牲畜,挖運土石去填!

這還真是妙計,雖然工程量巨大,人手損失必然也巨大,但歷史上,后世的蒙古人,就是這麼干的,不僅填護城河,還填城墻腳……但這一百多年后的戰爭,鐵木真依舊沒能破城……還是把城的金人了八個月……到城開……

也是此時此刻!

臨潢府之下,李云龍遵照狄詠的計劃,已然掩護了幾日,直到大營真的空得差不多了,城的遼軍再傻也看出破綻了……

Advertisement

耶律仁先再保守,城門已然開,遼人如水而出,直奔那座宋軍大營而去。

李云龍倒是早有準備,也知道遼人要出來了,萬余鐵騎瞬間上馬,飛奔就起,直奔那水一般的遼人而去!

這也是戰,只要門開,就得沖!防守是一定沒有意義的,繞著城池猛打猛攻,出城之軍,來不及列陣,定要沖擊,否則等敵軍列好了陣型,李云龍這萬余人,再如何勇猛,也擋不住十萬大軍南下的腳步……

這不是打不打得贏的問題,這是攔都攔不下來……

所以,得先下手,順著城池城墻的方向,繞城不斷的打,敵人四門皆出,繞城不斷猛打……

這也不是打不打得贏的問題,興許可以把敵人重新趕進城,讓敵人來回反復進出城池,哪怕不行,也要拖住時間,讓敵人不能隨意集結起來。

多拖一分一秒都行,這里多拖一會,南邊與蕭特末決戰的狄詠,就一分被夾擊的風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