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已至此,不論多麼艱難,耶律仁先心中還是有念想的,必須得撐住,撐到燕京那邊城池解圍,撐到蕭惟那邊大勝種愕……
反正,得靠著這些念頭支撐。
耶律仁先左右環視,開口:“諸位,燕京城與范城那邊正在與宋人大戰,宋人銳皆在臨潢府,那邊勝之不難,諸位更是知曉,蕭惟那邊還有北院五萬大軍,也是銳,在歸化與宋太原那邊的軍隊在戰,勝利只在幾日之,此時此刻,宋人急著打臨潢府,那是著急,知道嗎?是宋人著急,所以,我等不必著急,只待得幾日,大勝的消息就到,不需多久,援軍即至,就是城外宋人的末日……”
耶律仁先已然是絞盡腦了……
一邊說著,還一邊去關注眾人表上的變化,想從眾人表中看出這些人心中所想……
倒也沒讓他失,麾下軍將,那是一個開口表態:“樞相所言極是,我等定然守好城池!”
“城外宋人,孤軍深,糧草必缺,不得久戰,我等高墻可守,高枕無憂!”
“宋人啊,就一個狄詠還算強敵,旁人皆不在話下!”
……
聽著眾人七八舌的表態,耶律仁先是不失的,但莫名其妙起了幾分擔憂……
越看這些信誓旦旦的人,越是有擔憂……
這種心態,無以言表,也無可奈何,耶律仁先只得點頭:“嗯,有諸位如此之言,我心甚,大遼必勝!”
“大遼必勝!”
“好了,諸位歸營,好生巡查城防……”耶律仁先又揮手了。
眾人退出……
留得耶律仁先在城樓高皺眉嘆氣。
一旁耶律達寧說了一句安話語:“樞相放心,諸般軍將,末將都派人盯著了,任何人但有異,定然先來得報!”
“嗯,我知曉了……”耶律仁先覺稍微寬心了一點,又說:“你傳一條命令下去,軍中但有反叛嘩變之事,全家老小,定斬不饒!”
“遵命!”耶律達寧轉頭就要去辦。
忽然耶律仁先又說:“慢,此言不必……不必了……”
可見耶律仁先心中之反復……如今宋人做的這些攻心之法,實在太厲害了,他怎麼可能不擔憂軍中反叛?
但真明確下達這種命令,就有自己離間之意,就是明擺著不相信軍中這些漢人。遼國漢人從最早開始算起,為遼國效力的時間之長,大遼還沒有真正立國的時候,就已經有不漢人在為契丹賣命了。
這麼多年下來,漢人之中的佼佼者,甚至能當“攝政王”……而今朝廷之中,漢人高位者,多如牛……
忽然這麼下令,明擺著防備漢人,那些真正忠于大遼的漢人,心中作何想?
這個軍令,多有些不必要,誰不知道投敵叛國是要滿門抄斬的?非要又這麼恐嚇一次,反而多此一舉。
看著耶律仁先反復之舉,耶律達寧其實知道為何,說得一語:“樞相倒也不必如此擔憂,末將見軍中漢人,還是多忠義之輩……”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吧,耶律仁先心里又犯嘀咕,多忠義之輩,意思就是還有數不忠義之輩……
;要防的就是這數不忠義之輩啊……
別看是數,一個不慎,這些人把城門忽然一開,或者夜半出一封書信,第二天敵人攻城,城防缺一……
耶律仁先之焦慮,已然無可復加……
他問了一句本不該問的話語:“達寧,你說……軍中漢將,誰最有反復之可能?”
“呃……呃……”耶律達寧哪里答得出這種問題?更是不敢輕易來答這種問題,只得說道:“末將看來,多是忠義之輩,軍中能為軍將者,皆世代大遼忠義之后……”
卻見城外,宋人又出新手段了……
呼喊大作:“大宋渭南郡王有令,戰陣棄兵跪地者,賞錢五十貫,發還原籍,既往不咎!”
還是大宋渭南郡王心善,最擅長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怕這些軍漢難以在城池里嘩變叛逃,打起來的時候,只要你兵一扔,往地上一跪,就給五十萬貫錢,送你回家,既往不咎……
聽得耶律仁先眼睛一閉,只問:“強弩可得著?”
耶律達寧從城樓孔往外看了看,搖頭:“三百步外,實無計可施……”
唉……
耶律仁先睜開眼睛了,覺雙眼還是昏黑的……
他不是真沒有指揮打仗的能力,卻偏偏此時就是被挨打,無計可施,沒有一點辦法……
為何說對于人才而言,平臺很重要?道理就在這里,不論是以往的米擒真野,還是今日的耶律仁先,他們都是才智極佳之輩,偏偏就是事到臨頭無可奈何……
若是把耶律仁先的角與此時狄詠的角換一換,狄詠在這城,必然也是個無計可施……耶律仁先必然也智計百出,定然不比狄詠差了分毫……
耶律仁先實在是太過被了……
耶律仁先甚至想,昔日里,最初之時,若是蕭特末把北樞院的大軍給他,讓他帶來臨潢府,是不是事就不一樣了……
哪怕當時蕭特末帶著南院大軍攻不下歸化文得城,斷不了狄詠的退路,不能對狄詠形合圍……
但耶律仁先也還可以在草原上堂堂正正與狄詠決一死戰,勝率還不低,一旦擊退狄詠,雖然狄詠退路也有,必然不會被圍殲在此,但……局勢顯然就會比此時此刻好上百倍……
大不了,就在燕云各地,與宋人長久鏖戰……
是不是起初的戰略錯了?
不該想著一戰而圍殲狄詠,不該想著一次解決問題?
耶律仁先腦袋里,止不住四想……其實想的都是對此時此刻戰局沒有意義的事,但人就是這樣,在困難的時候,就會去想這些所謂“馬后炮”的事,如果當初如何如何,現在就不會如何如何……
城外的狄詠卻還在花招百出,又來一隊快騎,喊的又不一樣:“大宋渭南郡王有令,但凡半夜來信者,清姓名職位,皆視為歸降,臨陣棄兵,戰后可得六品!”
能寫信的人,就不是一般人,你難嘩變我理解,但只要你半夜往外出一封投名狀來,寫清楚自己的姓名與職位,開戰的時候丟了兵,也等同于歸降了,賞職六品。
這話是專門說給遼國漢人軍將聽的,聽得耶律仁先是心驚膽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