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戰斗開始了。
城上城下,箭矢來去,檑木滾石在落!
冒著危險豎起來的長梯,爬在長梯上的人,再一次掛滿了城墻。
狄詠在將臺上,看著前方,他其實沒有在考慮什麼,只在考慮一件事,那就是什麼時候停,什麼時候鳴金收兵。
麾下的宋軍,皆是銳中的銳,狄詠其實是舍不得的……
但凡攻城阻礙過大,狄詠就會立馬下令鳴金收兵,他可不愿再去打一場戰,如今已然沒這個必要。
城頭上的守軍,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漢人,軍將中百分之六七十是漢人……
狄詠也期盼看到一個景象,那就是真的有許多漢人見到了宋軍,棄兵而跪……
這就是試一試的意義。
有這種場景嗎?
狄詠稍微有些張的期待……
可惜,沒有……
守城的軍漢,興許……心里有許多三心二意,但在宋人沒有真正沖上城頭的時候,那守城的作一點不假,該砸的石頭會砸,該放的箭矢會放,該推下去的敵人也會推……
看得狄詠眉頭微微皺了起來……
有時候,還是不能太自信。
攻城之戰,依舊艱難。
一旁米擒真野看了看狄詠,出了幾句安話語:“興許,還是城糧草充足,守城之軍還并未到真正的危險與迫之……”
狄詠點頭:“多猶豫不決者……”
這話是對的,就算想投降的人,此時此刻,依舊在猶豫不決之中……
沒有狄詠想象的那麼簡單,那麼容易……
“不知太傅可有定計?”米擒真野再問,其實問的就是要不要先退兵……
狄詠忽然腦中靈一閃,說道:“這樣,傳令李云龍,讓他帶著游騎在南城游弋呼喊,此時不起,更待何時,先起事者,以先登之功,封侯!世代承襲!還有,命李云龍近呼喊,著城墻喊……”
來點更實在的,說什麼居幾品之類的,有點虛了,直接給你一個世代繼承的侯爵之位,子子孫孫皆可繼承!
如今宋軍已經就在城下,起事這件事,已然不難,只要你把缺口一開,就起事了。
此時此刻,起事的風險已然是最低,事自不用說,哪怕事敗,沿著城墻下來,奔到宋軍,活命也不難。
低風險了,就要用高收益去忽悠。
令兵已然飛奔去尋李云龍。
不得片刻,城頭之下呼喊大作:“此時不起,更待何時,先起事者,以先登之功,封侯!世代承襲!”
二三十步的距離,城墻之上,聽得是真真切切。
李云龍還發揮主觀能,就在城墻下,對著城頭大喊:“城上的弟兄們,今日不起,機會不再來啊,就你們了,速速退開,讓我等上去,世世代代榮華富貴!”
城上也有人大喊:“放箭,他,萬不可信他蠱之言,只要城破,大家都活不了……宋人最是狡詐!”
李云龍面前的軍漢連忙把大盾豎起來,遮蓋住李云龍,卻聽李云龍指著城頭呼喊一語:“你等著,咱可記住你了,待得城破,先殺你這個數典忘祖之輩!”
兩個喊話之人,倒也互相看得真真切切……
說完話語,李云龍倒也不怒,這小子真有點鬼機靈,并非無腦莽夫,他立馬往右邊走去,往另外一段城墻移。
;待得走了七八十步,又是呼喊一番,接著還說了那一番話語:“城上的弟兄們,今日不起,機會不再來啊,就你們了,速速退開,讓我等上去,世世代代榮華富貴!”
還加了一句:“都是漢家兒郎,說話算話,必然不會有為難,你們這里可有大同人?我家郡王在大同都不曾為難百姓!更何況在這里……定是一諾千金,世代榮華富貴!”
李云龍就是試,到試,他只需要找到一個他需要的反應即可……
換了這一,李云龍終于得到了想要的反饋。
倒也不是說城頭上的人立馬就答應了李云龍,而是城頭上并沒有什麼反應,李云龍便也大喜,繼續喊:“軍將何人,速速答話,榮華富貴,就在此時!”
“答話啊,我大宋才是漢家正統,漢家兒郎,正是回歸正統之時,此非反叛也,此乃大義所在!”
城頭上依舊沒有人答話。
如此,李云龍更是大喜:“某乃大宋渭南郡王座下弟子李云龍,我可上來了,兒郎們可莫要滾石,我可上來了……”
李云龍一邊看著城上,一邊真往長梯去爬,爬了一下,停了一下,又喊:“我可上來了,城上軍將速速答話,答話了才有先登封侯之功,不答話可沒有了……”
李云龍是爬一下喊三句,還時不時回頭示意麾下士卒跟著爬,因為城頭上真沒滾石了……
“我這可上來了!”李云龍仿佛提醒一般……
卻也看到了城頭上有士卒從垛口探頭探腦出來看了一眼。
李云龍立馬大喊:“好好好,皆有重賞,有功,都有大功,于我漢家天下之大功!”
他是句句不離漢家,說的都是大義,大概也是知道這些話可以削減城頭上的人心中的某種負罪。
喊完這句話,李云龍不那麼猶豫了,忽然手腳并用快爬,短暫的一點不扔滾石的時間,李云龍也怕城頭上的人忽然反悔了……
幾下爬到了垛口,李云龍先探頭一看,一圈人,長槍林立,也看著他,甚至槍頭就對著他,他翻就上,站在了垛口上,開口大喊:“我上都上來了,這是作甚啊?一家人,速速退開……”
是的,城頭上的人,還是猶豫的,長槍都對著站在垛口上的李云龍,只是沒有立馬上來捅刺。
人群中有一個人答話了:“你可作保?”
“我作保什麼?我家渭南郡王,何等英豪人,還能騙你們不?騙了你們,我家郡王何以取信天下!”李云龍倒是會說話,眼睛也盯著說話的那人,顯然那人就是這里的軍將。
李云龍話語說完,對面倒是也沒什麼反應,有些沉默。
李云龍立馬又說:“你是不是昨夜往城外送了書信,那在我家郡王那里,已然記了大名,你只管放心,如此大功,必然允諾!”
李云龍倒有幾分談判專家的意思,卻也是簡單的話語。
卻聽那人說道:“我……我卻是……我昨夜并未納投名狀,我……大同人……”
這倒是讓李云龍有些意外,但他反應也快:“無妨無妨,昨夜投名狀只是記個名,今日你第一個起事,如此大功,必然封侯!你若不信,你只管先下城池,也不必你參戰,你帶著麾下人馬先下去,只管往那邊將臺去見郡王,你速去,我還要奪城!”
“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