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真,你下城,你下,你帶人下去……”李云龍連連比著手臂,示意那人從他這里下,還轉頭往下喊:“弟兄們讓一讓,讓這位將軍先下去……”
李云龍已然信心在握了,理起來倒是輕松非常。
卻是那人還在猶豫,左右看了看邊,大概邊這些人也多是他的心腹,乃至同鄉,便也是要等這些心腹與同鄉的一個認可與同意……
李云龍看著這些對著自己的長槍,其實已經有些不耐煩了,卻還是又道:“要不這樣,你們隨我一起從這架梯子下去,我與你們一起,旁邊的梯子,讓我的弟兄們往上爬,如何?我陪著你!”
終于,那人在經過幾番左右對視之后,頭一點:“好,我等隨你從這里下,你一起,左右梯子,便也不管就是……”
李云龍翻就下,還轉頭:“跟著跟著!”
李云龍往下爬了,時不時抬頭看一眼,生怕那人沒跟來!
還好,那人跟來了,就在李云龍的頭頂上,李云龍先左右示意一番,讓士卒們趕從左右去爬,然后又抬頭笑道:“還不知兄弟姓甚名誰?”
“我姓李,李班是也!”
“你也姓李,倒是巧了……咱也姓李!咱李云龍,渭南郡王親自取的名,咱還有個表字,子龍,也是渭南郡王,也就是我家恩師親自給起的……說我是漢末趙子龍!”李云龍還閑聊起來了。
倒也是這幾句話時間,李云龍就下到了城下,也不走,等著城頭上那人跟著小跳而下,再看左右長梯,宋軍士卒們正蜂擁而上……
李云龍頭頂,自還有人不斷下來。
那李班下來了,臉上有些張,左右看了看,在看李云龍:“我這是山西大姓,從太原到大同,李姓極多。”
李云龍連連點頭:“我知道我知道,大唐之李,大唐李皇帝,就是山西而起,這我都知道。我家恩師說啊,他就要重造漢唐之雄風!”
李班終于微微笑了笑,興許是李云龍的話,興許是安全了,也興許是看著自家兄弟們魚貫而下……
“走,帶你去見我家恩師!”李云龍往遠方將臺指了指,他倒是不負責攻城,這里攻城之事也不必他心,他的差事,就在這事上了。
李云龍便也真帶著這個李班往將臺那邊而回。
將臺之上,狄詠自然遠遠也看到了這一幕,倒也不是看到了李云龍怎麼樣,而是看到了宋軍忽然從一城墻上不斷向上攀爬,一點阻礙也沒有。
狄詠已然哈哈大笑:“竟是了,嘿!真了!”
顯然,狄詠也沒有真正預料到,他雖然期盼,但他顯然并不真覺得會這麼順利與簡單。
米擒真野也激起來:“太傅,此攻心之策,人心之道,無人出得太傅之右啊,如此堅城,竟是這般而破,古往今來,實屬罕見!”
狄詠心中已然激不已,但話語中,卻還說:“城破還早,只是上得城墻,爭奪鏖戰,必然還很艱難,且看兒郎用命!”
米擒真野笑著說道:“太傅不必過謙,這城墻但凡上去了,城頭漢人,必是風而降……”
米擒真野倒是也看得明白,這臨潢府,軍心,剛才還只能說是將散未散,此時,必然大火燎原,這是個連鎖反應,定然一瀉千里。
;狄詠聞言,嘿嘿笑著……
事比他相信的要容易,狄詠早已不習慣容易的事了,陡然來點的容易的,他都有點覺得不真實,卻也一想,大遼,按理來說,就該是這麼一瀉千里而亡!
大遼,亡就亡在沒有真正的凝聚,一敗而再敗,一破而再破,摧枯拉朽!
大遼,只要關鍵之一敗,就一定沒有回旋的余地了。
一切就會超乎想象的簡單!
豈能指漢人在臨潢府,為了契丹人的祖墳而舍生忘死?
米擒真野忽然指著前方說道:“太傅,您的麻煩來了……哈哈……”
米擒真野是懂狄詠的,狄詠許下萬般承諾,這回,李云龍真把要兌現承諾的人帶來了……已然就在不遠。
狄詠順著米擒真野指的方向看去,也微微皺眉,還假意問了一句:“剛才許的什麼功勞封賞?”
“封侯,世代承襲!”米擒真野答道。
“某得說話算話,是吧?”狄詠問道。
米擒真野點點頭:“遼人還有諸多城池,還是要……恪守一下諾言,如此,往后城池,倒也更好辦了……”
狄詠忿忿一語:“老子當年封侯,何等功勛?何其難?今日與人封侯,竟是這麼簡單……”
米擒真野不說話……狄詠昔日的冠軍侯是怎麼來的,便也不說了……
狄詠自己說話:“封侯嘛,封!先把人送回東京,等著皇帝陛下封給他!”
這話一聽,就是要耍賴,當然不是馬上耍賴,而是拖著,拖到遼國的問題徹底解決了,再來耍賴!
倒是狄詠又看了看米擒真野,說道:“米擒將軍倒是真可以封侯!麾下眾將,此戰一罷,封侯者眾!”
這是狄詠真心話,大漢大唐就是這麼封侯的,軍功而封。特別是大漢,那必須軍功才可以封侯。
而今狄詠麾下,軍功卓越者,多了去了,什麼將軍指揮使,那都是一個職位,其實并不能帶來太多榮耀,唯有封侯,才是軍功之榮耀。
倒是而今大宋的侯爵,都是封給文的,這算什麼事?
這事,得干!必須得辦!
米擒真野聞言,已然躬:“拜謝太傅!”
狄詠揮了揮手,李云龍已然就在將臺外下馬,看得狄詠揮手,立馬把人帶上來。
李云龍先介紹:“恩師在上,此人李班,說是大唐李皇帝的那個李……他最先起事……”
李班,已然跪在當面,卻不敢抬頭,已然有幾分瑟瑟發抖模樣……
狄詠只說:“抬起頭來……”
李班抬頭,絡腮胡滿臉,但看起來并不狂,顯然是許久沒有打理了,仔細一看吧,倒是年紀不算很大,三十上下模樣……
狄詠也并不多打量,大手一揮:“下去吧,派人送到汴京去,便等陛下與他封侯,嗯……路過大同的時候啊,把他家小接上一起去汴京福……”
牛勇來答:“遵命!”
自有軍漢來帶人下去,倒也沒什麼禮賢下士之類的儀式,狄詠在乎嗎?在乎這臨陣起事之人嗎?
其實一點都不在乎,要問何以取信天下?
有一句在狄詠心中,這天下馬上就要歸于一統了,還要取信什麼天下?
其實里還有一個深層次的邏輯,仁義取信外族,狄詠還得做,取信遼國滅亡之后投降的漢人?
實在沒必要了。
封侯,就得是折克行李云龍這般舍生忘死之軍將!
戰斗,還在繼續!
(明日繼續,連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