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海上風云 第643章 杜鵑涉共

《海上風云》 第643章 杜鵑涉共

;

  這也讓路鳴意識到一個問題,朝鮮人在語言上有優勢,一年就可以畢業,但是中國人恐怕很難過得了關。【】

  朝鮮語和日語本來在發音方面就很近似,兩國人的舌頭大概從小就在同一種環境中長。

  後來,日本民了朝鮮幾十年,大肆推廣皇民化教育,朝鮮人的生活方式也被日本人同化了。  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章節,請訪問

  但是,路鳴不想自己培養出來的特工都是朝鮮人,他希能培養出更多中國特工,在關鍵時刻,還是自己的孩子放心。

  路鳴跟黃炎寧提出了自己的設想,要求儘快把第二期學員名單也敲定下來,先不讓他們參加特工培訓,而是用一年時間來學習日語。

  對學習外語,路鳴還是很有經驗的,只要經過一年的突擊培訓,基本上都可以達到練說寫聽的程度,但這需要有經驗的教師,而且需要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

  黃炎寧當然沒有異議,當晚就敲定了第二期六十名學員的名單,並立即向這些學員發出了學通知。;

  這批學員原本以為第二年才能學,接到通知書後高興壞了,立即從四面八方趕到了上海,加了這個大集當中。

  第一期學員中的二十個中國人重新分到了第二期。這麼一來,實際上第一期和第二期基本就同步開班了。

  第一期以朝鮮人為主的八十個學員直接進特工培訓,第二期八十個學員都是中國人,他們集中起來接日語培訓。

  路鳴請來的日語教師都是朝鮮人,他們有過在日本的生活經歷,比較悉日本的風土人,由他們來教學,就跟日本專業的語言教師一樣。

Advertisement

  袁明珠和寧馨兒已經順利離開上海,路鳴現在是心無旁騖,把全部力都集中在特工學校了。

  他幾乎是吃住在學校里,跟學員一起上課,及時跟蘇聯專家通,不斷據學員的況改進教學方法。

  安德烈和彼得兩人現在也兼職當教員,兩人都是蘇聯軍事報局的中級幹部,對於特工培訓有富的經驗。

  兩人作為民國政府的蘇聯軍事顧問,閒暇時間比較多,用業餘時間多撈些外快,何樂不為呢。;

  路鳴給專家每月一千元的高薪,比他們自己政府發放的薪水要高出許多。

  蘇聯專家在教學上很嚴格,也很認真,這是蘇聯政府對他們提出的要求,因為這些學員將來也是蘇聯報系統的一員。

  雖然蘇聯的間諜明星佐爾格已經在日本建立了一個間諜小組,但是隨著日本軍事擴張的野心越來越大,對日間諜工作任務繁重,一個小組顯然是不夠的。

  路鳴和蘇聯國家政治保安總局部對外局達了協議,上海特工學校培養的這些學員,將來有一部分會潛到日本,蘇聯報機構將分他們搜集到的各類報。

  無論是軍事上的還是工業方面的,來自日本的各種報對蘇聯在遠東的局部都有重要價值。

  間諜日常工作就是負責收集各種報,然後匯總,未必要深去竊取機,那種特殊任務相對來說之又

  日本的報工作在亞洲排名第一,因為他們全民皆諜,普通公眾都有很強的報意識。

  日本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把那裡的各種報收集起來,帶回國,尤其是對中國的報收集,已經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程度。;

Advertisement

  日本人繪製的中國地圖,與中國方繪製的地圖相比,在確度要高出幾十倍,比如說某個村子在東頭有一口水井,在西頭有個水塘,在南頭有個30米高的山丘等等,應有盡有。

  這些報的收集、整理和歸類,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力,甚至需要幾代人的不懈努力。

  日本對中國的滲從甲午戰爭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數十年一點一滴的積累,到了戰時,立即就能發揮軍事作用。

  正是憑藉優良的報系統獲得的戰區地理優勢,日本以小博大,在日俄戰爭中打敗了貌似強大的俄國,搶走了在中國東北的築路特權。

  中日發全面戰爭後,日本的報系統與戴笠領導的軍統展開了全面較量,上海作為遠東諜報中心,上演了無數驚心魄的故事。

  那些如煙遠去的諜戰故事,遠遠比你在影視屏幕上看到的更加曲折,更為燒腦,甚至令人難以置信。

  中秋節的前一天,趙元良忽然悄悄來到路鳴的公寓,神局促不安,好像是一路趕著過來的,氣吁吁地告訴路鳴,據他們得到的線報,杜鵑很可能了共-產-黨。;

  「路長,這可怎麼辦啊,我都快要急死了,我知道杜鵑和你……」趙元良言又止,那意思地球人都知道。

  「杜鵑和我沒啥見不得人的關係,你說了共-產-黨?怎麼可能,你的線人不會是想騙賞錢吧?」路鳴表面鎮靜,心卻是咣當一聲,他知道有可能是真的。

  「不是線人的問題,是杜鵑真的有問題,類似的線報我都看到好幾份了。我本來是想裝著沒看見,住不管的,但是來自不同層面的線報都指向了這一點,這就不會錯了。」

Advertisement

  趙元良的態度就是,這件事想瞞也瞞不住了,我實話實說,你路鳴看怎麼辦吧。

  路鳴和杜鵑之間一直保持著電話聯繫,見面的次數並不多,一方面是因為他現在的確非常忙,另外明珠去了國,他糟糕的心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

  這時候去見杜鵑,也不知道說什麼是好,搞不好還會影響杜鵑的生活。

  「你說的線人是誰?」路鳴還是想證實一下這件事的真實

  「有好幾個人線人都上報過類似的消息,最近是有一個杜泉的人上報的。」趙元良說道。;

  「杜泉?這個名字聽起來很悉。」路鳴皺眉想著。

  「他上次在市工委的案子裡被我們抓了,還沒上刑就招了,所以就放他回去當線人了。」趙元良說道。

  「難怪啊。這個杜泉是一個工會的基層領導吧?」路鳴忽然想起有這麼個人。

  「對,杜鵑就是這個工會的員。」趙元良點頭道。

  「現在消息都有誰知道?」路鳴有些張了,看來這事十有八九不會假。

  「線報我下了,都在這裡,暫時沒有別人知道。」趙元良拿出一張紙遞給路鳴。

  路鳴急速瀏覽一遍,上面寫著已經查實,杜鵑於去年年底已經被地下黨組織吸收為正式員,而且正式加了共-產-黨。

  杜鵑的上線領導人目前已經進線人的視野,正在進一步追蹤。

  路鳴想了一下道:「這件事讓我來理,你以後多注意一下,有杜鵑的線報就下,然後給我,不要讓任何人知道。」;

  趙元良嘆道:「長,您還是早點介為好,不能拖啊,最好跟杜小姐談一下,如果真的加了共-產-黨,那就趕退出來,紙是包不住火的。」

Advertisement

  「我知道,你儘量幫我瞞著,能瞞多久就是多久。」路鳴有點不耐煩地說道。

  「我這裡當然沒問題,可是線人的線報有時候會報給其他人,如果到了別人手上,翁站長很快就會知道了。而且他也知道杜小姐跟您的關係……」

  「你有什麼辦法堵住線人的嗎?當然是暫時堵住。」路鳴沉有頃,問道。

  「嗯,這件事就給我來辦好了,但是杜小姐那邊得您去做工作,越快越好。」趙元良說道。

  趙元良的意思是雙管齊下,一方面說服杜鵑趕退出共-產-黨,另一方面收買線人,只要線人不上報,杜鵑的事就不會傳到翁百齡那裡,南京也就不會知道。

  在上海翁百齡或者會顧忌路鳴,但是萬一南京方面直接來抓人,那就麻煩了。

  「對了,長,我聽說的編制正式批下來了?」趙元良笑著問道。;

  「你的消息倒是靈通,昨天我剛接到國防部的通知。」路鳴也笑了。

  直屬於委座的第二侍從室掌管,也就是直屬於最高領袖,不過名義上還是國防部二廳下屬的一個機構,初期編制只有一百多人。

  不過國防部人事告訴他,編制是彈可調的,只要他有需要,提出充分的理由,以後可以擴大編制。

  路鳴覺得,這個編制已經夠大了,暫時他還沒有擴編的想法。

  他的想法是建立一個小而的機構,而不是復興社這樣龐大臃腫的機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