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海上風云 第650章 降低損耗

《海上風云》 第650章 降低損耗

;

  黃炎寧看不慣俄國人擺出大國沙文主義的架子,多次和蘇聯專家發生爭吵,最後總算都和平解決了。

  路鳴只能勸黃炎寧,要擺正心態,甘做學生,畢竟在特工教學和培訓這個領域,他們是完全的門外漢,沒有任何發言權,只能讓請來的專家來當家做主。

  「路爺,你說他們是不是故意坑咱們,這才開學幾個月啊,錢花得跟流水似的,看著都讓人心疼,培養一個特工真的需要花這麼多錢嗎?咱們復興社也培訓過幾期學員,花的錢連還不到這裡的十分之一。」黃炎寧憤憤不平道。

  「這裡花錢的確是多了點,但咱們培養的是高端人才,當然不能用復興社的培訓標準來衡量,要不然也不必花重金聘請蘇聯專家了。」

  路鳴在花錢的概念上還是比黃炎寧開放得多,從不計較細節,主要看是不是值得。

  「可我聽說這些特工屬於易耗品,一個蘇聯專家告訴我說,咱們培養這一百個特工,有一半能功進敵方國土就不錯了,其中有二十人最後功長期潛伏下來就算功……」;

  黃炎寧有些迷茫地說道,他開始懷疑花費天價培養這些特工值得不值得。

  「特工需要打敵人部開展工作,面臨的鬥爭更加殘酷,犧牲是難免的。」路鳴沒有直接接過黃炎寧的話頭。

  「這麼一算,培養出來的特工百分之八十會犧牲掉,長期潛伏下來的那百分之二十,能發揮多大的作用還不好說,這樣的代價也太高昂了吧?」  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章節,請訪問🅢🅣🅞5️⃣5️⃣.🅒🅞🅜

  黃炎寧是黃埔出,他覺得還是正面戰場的意義更大,打出去的槍炮看得見得著,花得更值。

Advertisement

  路鳴沉默了,這種話他也聽說過,在一次招待晚宴上聽到一個蘇聯專家這樣說過。

  後來他向安德烈和彼得求證,兩人告訴他,專家說的這個數字還是比較保守的,按照他們的經驗,一百個特工中,最後能長期潛伏下來,為穩定的報源,能有十個就不錯了,其他的人或早或晚都會暴,最後死在對手的槍口下。

  所以說特工的確是易耗品,而且是代價高昂的易耗品。;

  「你要知道,路,一個特工深敵境,就是在跟敵國的整個國家報系統抗衡,他沒有任何後援,只能靠個人的智慧和能力,活下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還要完各種任務,搜集各種報。」大鬍子彼得這樣跟路鳴解釋道。

  得知這些況後,路鳴覺自己當初的選擇有些莽撞了。

  如果早先知道是這樣的況,或許他會打消建立這個特工學校的念頭,錢沒了總有辦法去弄到,可是一百個鮮活的生命最後可能只能活下來十個人,這也太殘酷了。

  「路爺,如果是在戰場,除非決心拼死一戰,不然的話,百分之八十的陣亡率是任何軍隊都接不了的。」黃炎寧參加過北伐戰爭,他有資格說這樣的話。

  「那怎麼辦?要不咱們就讓這些學員改學紡紗織布技吧,這個活沒有風險,花錢還,說不定以後還能掙錢。」路鳴笑道。

  黃炎寧被路鳴逗笑了,只能低頭重重嘆息了一聲。

  路鳴很理解黃炎寧作為一個軍人的心,他自己,在學校里看著一百個青春男,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想著一年後就要送他們上戰場,然後他們中大部分人會一個一個死去,剩下的只有二十個人或者十幾個人,路鳴覺得自己有點像是個劊子手。

Advertisement

  「幹革命是要流犧牲的,這一點我很明白,但死在戰場總比死在牢房裡更有價值吧。」黃炎寧緩聲說道。

  「其實我覺得事未必就是這樣子的,如果看得遠一點,想得大一點,這些疑就能解決了。」路鳴沉著道。

  「我的確有點想不通,路爺您是怎麼想的,也幫我開拓開拓思路吧。」黃炎寧很真切地說道。

  「培訓學員是這些專家說了算,但是怎麼使用他們是咱們說了算,我的想法是這些學員畢業後,分批以移民或者留學的份進日本,首先一定要有正式的份,不能使用假份和假護照,在他們進日本後,要給他們兩到三年的緩衝期。」路鳴開始解釋道。

  「您的意思是採用潤細無聲的辦法,一開始不對他們有任何要求,不派給他們任務?」黃炎寧覺得路鳴的想法很有遠見。

  「對,他們可以利用這兩到三年的時間來適應環境,參與各種社會往,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這樣就可以在那裡站住腳,這以後再慢慢循序漸進地開展工作。」;

  「這有點像水滴融湖海一樣,潤細無聲,真正做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黃炎寧嘆道。

  「自甲午海戰以來,日本人對咱們實行間諜戰已經有幾十年了,他們不知派了多間諜在我們國土上,咱們才抓到了多?」路鳴認為真正優秀的特工就應該混在人堆里本無法辨識。

  「這倒是真的,日本人就是狡猾,這樣就可以大大降低損耗率啊。」黃炎寧明白了路鳴的思路。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我們可以借用日本人的方法,而不是蘇聯軍事報局的做法。我研究過不俄國資料,在沙皇時代,俄國就有歐洲軋路機的稱謂,這其實不是什麼好名聲,對待生命太過隨意了。」路鳴說道。

Advertisement

  「路爺,這一點我真得向您學習,離開黃埔後,我基本上就不怎麼讀書了,戰士雖然一日也離不開槍,但頭腦也需要武裝。」黃炎寧慨道。

  「俄國沙皇本不在乎那些農奴出的士兵的生命,用幾百萬出農奴的士兵的生命鑄就了自己的威名。蘇聯革命功後,況有所改善,但在使用特工的問題上過於急功近利,這一點咱們不學他們的做法。」路鳴其實早有自己的打算。;

  黃炎寧笑道:「聽你這樣說我心裡舒服多了,要不然我真的都不敢給這些學員頒發畢業證了,那不是畢業證,簡直就是死亡證書。」

  在這一點上路鳴很佩服日本人,尤其是他們的長期戰略眼,不急於一時,不急於一事。

  無數日本特工像一顆顆釘子一樣深深的植了中國的土地,吃喝拉撒,娶妻生子,他們一輩子生活得跟普通中國人一樣,本察覺不到任何差異。

  路鳴認為,特工培訓學校很有必要幫助這些學員樹立這個理念,並且教會他們掌握在不同環境下的生存技巧。

  對於已經學的這批學員,路鳴希他們畢業後能夠功進日本國土,並且長期生存下來,像個日本人一樣建立自己的社圈。

  搜集報將是一項漫長的工作,有可能是一輩子的工作,點點滴滴,涓涓細流。

  如果連生存都談不上,又何談開展報工作?

  不過路鳴心裡還想著彼得說的兩句格言:

  所有特工,不論是平庸之輩還是王牌特工,最終都是要暴的,只是或早或晚。;

  因此所有特工的歸宿就是死亡,無一倖免。

  大鬍子彼得還表達了另外一層意思,人總歸是要死的,哪怕不從事間諜這個職業,也可能死於各種疾病,甚至死於通事故,所以死於一種偉大的神的職業,其實也是人生的一種幸運。

Advertisement

  路鳴對他的話並不敢茍同,路鳴認為人難免一死,追求有價值的死亡,才會讓生命迸發出意義。

  但是路鳴現在沒有力跟彼得討論這些哲學問題,他現在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想要收手已經太晚了。

  路鳴利用各種機會跟這些學員們流,坦白講述了特工職業的致命風險,給學員們建立了自願退出的機制,可是這些學員沒有一個人提出退學申請。

  路鳴又和黃炎寧談起課程的安排和需要的各種設備、基地還有其他資,下周就要開始破課程了,他們建立的破基地在蕭山,需要拉著炸藥、雷管還有其他東西去蕭山基地。

  在蘇聯專家教授的課程里,不僅有各種搜集報的手段,還有收發電報、自己用短波收音機改裝一臺電臺,用微型照相機拍照文件等等,當然也不了擊、破這些課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