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孝跑到現場一看還真是。
可能是環境或者養分,日照不均勻的緣故,確實有些地方的草藥已經基本能收了。
但他還不太確定,於是專門跑到藥草的供銷站輕松請到這裡查看,米青松看後也覺得應該可以收了,並且還說這些先的草藥也行,毫沒有不好的樣子。
上次王天孝讓米青松幫著聯系草藥收購的單位,米青松很給力,幫他聯系了省中藥集團下屬的一個存儲中心,專門是要存儲各種草藥。
公英和茵陳都屬於很常見的藥草,自然也屬於被存儲的種類。
相比他們需要的種類,王天孝這點產量實在不算什麽。
說是只要質量好,好,價格合適,他們願意全部收購。
王天孝非常激米老。
說是價格都好商量,這樣方便的收購模式,替他解決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不過,現在有了問題。
王天孝和那邊采購約定的是七月底才能貨,到時候通知人家車子過來拉貨,而如今才六月底,還沒到人家庫的時間。
可山上一些草藥卻已經到了該采摘的時候。
這幾出現一個問題,采摘下來的草藥怎麽辦呢?
按照他們的說法,藥草下來必須快速理乾水分,否則很快藥就因為沒有封,而導致效果下降很多。
而且很多藥草即使割下來,甚至是將一起拔起來,他們依然還可以繼續老化。
直到將殘存在葉子裡最後一營養全部釋放乾淨,這才真正宣告死亡。
就像是蘿卜,如果拔出來不摘掉葉子,它就可以繼續生長,直到將蘿卜芯徹底長空才結束。
經過這樣長完後的草藥,效果肯定大不如剛開始就烘乾。
基本就屬於殘次品,甚至很多地方就不收購了。
王天孝是準備今年建烘乾窯來著,可因為各種事耽擱了,結果就忘記這茬子事。
現在現建肯定是來不及了。
危難之際,當他將這個信息告訴米青松,米青松卻說可以將這些提前的藥草直接賣給供銷站,他們有現的烘乾設備。
這可真是幫了王天孝大忙了。
王天孝激很不得將米老頭給供起來。
想想,從自己打算種草藥,到現在要收割了,米老這個熱心人幫了他多次啊。
雖然他也給他一點點回報作為謝,可自己給的那點東西,相對人家的幫助,就真的不算什麽了。
果然還是老一輩人高風亮骨啊。
解決了藥材的銷售方向,剩余的就是如何采摘的問題。
王天孝帶著大家嘗試著采摘了一天,發現效率並不高。
人群中效率最高的是米小青的姐姐米小紅,但即使是,一天下來,也不過及采了一百斤左右,更不用說像王天孝這樣笨手笨腳的人,他雖然沒采到整整一天,但他看的速度,即使放到一天,估計最多就是五十斤。
這種速度,可是把王天孝難住了。
他原來想著采摘需要人力,但可沒想到這麽慢,慢到令人發指。
這麽大的地,兩千多畝,按照每畝平均產量一百斤算,那也是貳拾萬斤。
一個人一天全部像米小紅這一百斤,那就需要兩千個人次。
也就是說,如果是十個人,需要兩百日,一百個人,需要二十天。
這還是需要大家都像米小紅這樣的乾活能手。
要是到王天孝自己這麽慢的人,就需要四十天可能還不止。
但草藥收割是有季節限制的,不是說你想什麽時候收,它們就能等到什麽時候。
若是遲了,花就謝了,藥草的養分會快速被消耗,就變得不好,則收購價格肯定會偏低,甚至別人就不要了。
按照正常節氣,也就是半個月的收購時間。
前面的稍微欠一點,而後面的又的稍微過一些。
但都在接的范圍之。
王天孝算了算了,就打算所有人經過幾日索後,都有米小紅那樣的速度,如果半個月的話,就需要一百二十多個人。
去除現在就能收割的一部分提前收割,恐怕到時候也需要一百個人左右的工作量。
一百個人那。
山裡目前能乾這個活的人一共才六個,王天孝和李雅麗夫婦其實沒有時間來乾的。
他要忙著去看修路,持羊店新開的事,而妻子有兩個孩子需要照顧,也本不出時間,就家裡的事,就忙的不可開。
看樣子,該是到雇傭人來收割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