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軍事歷史 討逆 第1378章 贖罪吧

《討逆》 第1378章 贖罪吧

第1378章 贖罪吧

  恭陵,是宣德帝和武皇的子,孝敬皇帝李洵的陵寢。

  李元父子登基後,這裡就了一個關中人避而不及的地方。

  唯有竇氏每年都派人來祭祀。

  李泌也知曉這般太招人猜忌,於是每年也派人來祭祀一番,表達自己對這位伯父的敬意。

  天下人都猜測當年孝敬皇帝的倒臺和他們父子不開乾系,他的這番舉反而越洗越黑。

  作為守陵人,張博覺得自己的半生都被耗費在了這荒山野嶺中。剛開始很是鬱鬱,但漸漸的,卻生出了些

  每日灑掃墓道,巡查陵寢,點幾炷香,和孝敬皇帝嘀咕幾句話。拍拍手,在周圍轉轉。也算是鳥語花香,了許多煩惱。

  張博曾笑稱:遠離紅塵能令人則百病不生。

  這話若是被方外人聽到了,多半會說他有慧

  恭陵遠離人煙,每日能看到的都是那些人。

  日子如流水,清淡而過。

  李玄自報份,打出討逆大旗的事兒引發長安震時,恭陵對此一無所知。

  半月後,給他們送補給的車隊帶來了這個消息。

  張博和守將陳霖都傻眼了。

  原先他們覺著自己就是個閑職,但也沒什麽危險。

  你要說孝敬皇帝的兩個兒子,不好意思,那就是兩隻鵪鶉,蹦躂不起來。

  所以,恭陵便是個養老的地方。

  可現在卻冒出個孝敬皇帝的子。

  若是旁人也就罷了。

  那位子卻是北方之王。

  剛給了李泌幾記耳的狠人。

  他手中還握著北疆雄師……

  這!

  不妙啊!

  一時間,關注恭陵的目增添了不

  甚至有人的來祭祀,你說的,卻要故意在張博等人面前泄份。

Advertisement

  張博和陳霖有些焦頭爛額……他們知曉,不人是想投機。

  若是李玄功逆襲,這便是投名狀。

  在得知夾谷關被叛軍攻破後,張博和陳霖商議,陳霖建議跑路,跟著皇帝跑。

  但張博卻猶豫了。

  “等!”

  張博發狠,“老夫覺著,秦王不會敗!”

  “為何?”陳霖想去他的額頭。

  你特娘的就不懂武事,信口開河。

  張博指著陵寢上空。“就憑著那群鳥兒。但凡來祭祀的,就逃不過鳥屎。老陳,你可見過如此神異之事?”

  陳霖搖頭。

  別說見過,聽都沒聽說過。

  “孝敬皇帝乃是被冤殺的,傳聞中,這等人到了地府,也會被閻王爺厚待。作為他的後人,那位秦王白手起家,說是篳路藍縷也不為過,可世間篳路藍縷的人多了去,功的幾人?”

  張博低聲音,“這是天命啊!老陳!”

  陳霖被他說了,但卻擔心叛軍。

  “擔心個屁!”張博不屑的道:“就算是叛軍進了長安城,石忠唐也不敢派兵來恭陵。”

  “為何?”

  “他若是毀掉恭陵,只會激怒秦王,更是會激怒北疆軍。本就兇悍的北疆軍會越發犀利,智者不為。再有,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他做了初一,就不怕別人做十五?其三,刨了恭陵對他有何好?半分也無,壞倒是一大堆,安心!”

  後來的發展果然如張博所說,石忠唐佔據關中後,恭陵周圍曾有數百騎出現過,但也僅僅是在外圍看了一番,隨即遠去。

  但補給斷絕了。

  ——老子沒刨你家祖墳,但不好意思,別想老子給糧食。

  張博令人去買糧食,世糧貴,他們手中的錢財大幅貶值。

Advertisement

  眼瞅著糧食吃完了,錢財也用完了,大夥兒乾瞪眼。張博帶著人漫山遍野去尋野果子,野菜等能吃的。

  煎熬了半月後,野食也沒了。

  “就不該聽你的!”

  陳霖的喝了一肚子水,走時咣當作響。

  “安靜。”

  張博端坐在陵寢側面,寶相莊嚴。

  “安靜有何用?難道能仙?”

  “能的慢些。”

  哪怕是靜坐能消耗些能量,可終究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得慌。

  “張郎中,跑了十余軍士。”

  有人來稟告。

  “哎!”

  陳霖歎息,卻不準備阻攔,“都要死了,放走也算是慈悲。老張你怎地還是這等無所謂的模樣?”

  “他們能跑哪去?”張博淡淡的道:“天下大,在此還有孝敬皇帝庇佑,出門小心出事。”

  “你越發神神叨叨了。”

  陳霖起的直冒清口水。

  “他們回來了。”

  逃跑的十余軍士又回來了。

  接著是一隊騎兵。

  “戒備!”

  陳霖楞了一下,這才想起自己的本職。

  他拔出橫刀,看著格外兇狠,可空空如也的肚子咕嚕喚了一下,力氣大半消散。

  數百騎騎兵沉默著。

  “你等何人?”

  張博來了,低聲道:“他們是玄甲,不是叛軍。”

  陳霖昏沉的腦袋這才清醒,仔細看去,可不是,都是玄甲。

  “下馬!”

  數百騎整齊下馬,為首的將領材雄壯,緩緩走來。

  “北疆軍,商澤,奉命前來接管恭陵!”

  “北疆軍?”陳霖腳下虛浮,退後一步,“叛軍呢?”

  “殿下大破叛軍,石逆南逃。”

  關中盡然落了秦王的手中?

Advertisement

  那皇帝……皇帝豈不是沒指了?

  商澤拱手。“殿下有話代。”

  形勢比人強,張博和陳霖等人束手而立。

  不過,心中卻有些安……咱們看護恭陵多年,也算是自己人啊!

  “孤知曉張博等人看護恭陵頗為盡責,讓他們去長安,妥善安置。”

  這是善後。

  張博等人行禮,“多謝殿下!”

  張博等眾人散去,這才說道:“下想辭歸鄉。”

  商澤眸子一冷,“怎地,不願為殿下效力?”

  “非也。”張博說道:“下原先在長安被人排,故而來了恭陵。”

  這裡就是個發配地,也是個養老地。

  從張博到普通軍士,每個人都是被排來的。

  “在恭陵多年,下冷眼看著外面風雲變幻,看著那些人起起落落,看著那些榮華富貴變枷鎖。下覺著,名利皆是浮雲。下對長安……不,是對場深惡痛絕,再不肯去沾染那些汙垢。”

  “你倒是有些意思。”商澤說道:“如此,老夫自會稟告上去。”

  這事兒到不了秦王那裡,估著曹穎就能置了。

  “不過,你可先去長安。”商澤說道。

  “下知曉了。”張博知道自己該去善後,把這些年恭陵的況一一告知秦王的人。

  可沒想到的是,他後來到了長安後,卻得了兩萬錢的賞賜,送錢來的員說,這是秦王親自代的。

  並且,秦王委托員帶來一句話。

  “這些年,多謝了。”

  張博百集,一瞬間生出了留下的念頭。可轉瞬,多年來修煉得寧靜如水的淡泊重新佔據上風,打斷了這個念頭。

  他帶著兩萬錢和家人回到老家,五千錢捐給宗族,用於修建學堂,延請先生;五千錢用於扶助孤老。

Advertisement

  最終,張博活了九十八歲,兒孫滿堂,乃是當地著名的善人。死去時,皇帝更是令人去祭奠了一番。

  這是張博的一生。

  而當下,他卻要帶著商澤悉恭陵。

  陵寢前,商澤上香,跪下。

  “虯龍衛商澤,拜見陛下!”

  虯龍衛?

  張博愕然。

  “陛下當年令怡娘帶走小郎君,隨後楊略帶著小郎君遠遁元州。小郎君在元州十余年,十五歲時鏡臺搜索甚急,小郎君就去了長安……”

  “……小郎君滅了北遼,正逢南疆有人叛,小郎君自稱秦王,率大軍南下討逆,在關中之外大敗叛軍,收復關中。”

  商澤叩首,“殿下令臣帶話……”

  張博退後一步,束手而立。

  “阿耶,待我掃滅逆賊,再來看你!”

  商澤起

  張博突然抬頭。

  鳥群呢?

  天空之上,一群鳥兒正在盤旋。

  鳥鳴啾啾,清脆的在山中回著。

  好似,帶著歡喜之意。

  張博了一下頭頂。

  很是乾淨。

  沒有鳥糞!

  “陛下!”張博跪下。

  鳥兒在高空輕靈的盤旋著,風吹過,枝葉輕,沙沙作響……

  ……

  接手長安之後,曹穎整日忙的不可開

  首先是清理,他和張栩商議了一番,最終用了重典,把這陣子在城中趁火打劫的那些人盡數拿下,全部當街斬殺。

  這一下有力的震懾住了長安城中的惡和遊俠兒們。

  治安一下就改善了。

  長安大,城中各種勢力都有,據錦衛的人說,叛軍在城中也埋下了釘子。

  “偽帝往蜀地跑了,老夫本想令人追殺,可殿下的意思,偽帝帶走的那群人中,不都是人質,不能。”

  張栩有些憤怒。

  二人的辦公地在皇城中,至於皇宮,一到長安曹穎就令人封鎖,每日只是送了糧食進去。

  曹穎喝了一口茶水,角因為上火起的泡,“不說周氏,就說黃相公在,咱們就不好手。”

  若是因為追兵趕到,混中導致黃春輝被弄死,秦王絕對會大發雷霆。

  “可惜了。”張栩覺得機會大好。

  “不可惜!”曹穎須微笑,“你想想,偽帝父子到了蜀地的日子可好過?”

  “不能!隨著殿下平定天下的消息不斷傳進蜀地,他們父子必然惶然不安,度日如年。”

  “殿下要的便是讓他們父子備煎熬!”曹穎冷笑道:“那些帳,殿下會一筆一筆的和他們父子,和他們的同謀們清算,誰,都跑不了!”

  一個員進來,“曹先生,錦衛的人問可要盯著衛王。”

  衛王當下就在長安。

  曹穎搖頭,“殿下雖然沒說,可老夫知曉,殿下不會讚同。”

  張栩說道:“衛王關鍵時刻破了夾谷關,後續更是主獻關。若非如此,石逆敗逃進關中,後續咱們的麻煩不小。”

  有關中為基的石忠唐會迅速膨脹起來。

  所以,北疆部對衛王的態度幾乎是一致的變了。

  再無人喊打喊殺,大多沉默。

  “雖說老夫對偽帝的狗崽子們沒好,恨不能都死了,可衛王……老夫覺得還不錯。”

  ……

  衛王依舊住在衛王府中。

  “大王,北疆淑妃來信了。”

  衛王霍然起,接過書信後,打開看了一眼。

  悉的字跡令他心中一松。

  在信中,淑妃說了自己的近況。

  到了北疆後,們被安置的不錯,秦王妃時常邀請黃大妹去府中喝茶聊天,府中人對們也頗為恭謹,也不見監視的人。

  衛王往下看。

  淑妃說到了他的妻兒。

  黃大妹在打鐵。

  衛王臉頰搐。

  孩子很乖,也很懂事。

  就是問:阿耶去哪了?

  衛王抬頭,眸微暖。

  李玄和他說過,晚些會讓淑妃和他的妻兒來長安。

  用不了多久,他們一家人就能團聚了。

  不用擔心宮中那人的利用,不用擔心因奪嫡引發的各種危險。

  “大王,有人求見。”

  來人看著頗為機靈,一見面就自報份。

  “小人乃是鏡臺的樁子。”

  “何事?”衛王冷冷問道。

  “陛下自年邁,準備傳位於殿下!”

  衛王默然看著外面。

  “告訴他,自己多想想那些年犯下的罪孽,贖罪吧!”

  (本章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