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玄幻奇幻 黜龍 第一百六十八章 浮馬行(15)(2合1還賬)

《黜龍》 第一百六十八章 浮馬行(15)(2合1還賬)

且,大概是心知肚明,于叔文也好,后來援助的兩名凝丹-丹高手也好,都知道,自己其實是一敗涂地,所以都沒有吭聲。

但是,大魏這邊三人沒有吭聲,卻不耽誤有人在長生真氣下方破口大罵出來:

“酈子期……你到底是想救我,還是想趁機殺我?此戰之后,我王元德一定在王上面前彈劾于你!”

長生真氣明顯一淡,但酈子期并未吭聲。

然而,金蛙旗下那人毫沒有就此收斂,聲音反而愈加憤恨:“我一人死了倒無妨……只是今日一戰,這幾人加一起也不是你對手,大軍又早已經士氣跌落到這種地步,你卻強要我們堅壁清野,棄城棄地,到底藏了什麼心思?是不是因為前年戰后,這幾州之地都與了我們王氏子弟?”

酈子期終于發聲,卻也在強怒氣:“王將軍想多了!”

借此機會,一黑兩金,三道點,早已經迅速后撤,暫時回到了小丘那里。

且,能氣而飛的,最是凝丹以上的高手,全天下不過千把人,其中注定又有很多人分散在幫會、門派、文、特務、地方系里,放在軍中,有一個算一個,總得是個中郎將……所以,出現兩道金后,司馬長纓便有些認真起來,卻還只以為是幾位中郎將中個有講良心的,不顧大宗師之威,主來救,著實難得。

而此時,看清楚這三人后,他卻哆嗦起來——無他,多出來那一位正是一位中郎將,而且非常悉,乃是他司馬長纓的至親之一,之前出差半趟,本該折返回到前的司馬正。

“祖父大人!”

司馬正面蒼白,甫一落地便驚惶來問。“如何就這般敗了?”

司馬長纓言又止,只能在馬上微笑:“你怎麼回來了?”

Advertisement

司馬正黯然一時:“此番求這個差事,就是聽到一個有智計的人在后方,前方必敗,所以才過來看看局勢,也看看父祖……那日回去后,路上越想越放心不下祖父,便回頭再尋,卻發現祖父與父親已經分兵,然后趕過來,卻不料已經兵敗如山倒。”

“來的正好。”不等司馬長纓接口,于叔文便話進來。“眼下兵敗如山倒,等后方東夷四軍主力與軍中高手畢至,咱們想走也走不了……我剛剛手,察覺的清楚,酈子期本人應該是了什麼暗傷,或者勞累過度,并不能追索我們……咱們趕一起走,司馬二龍當前,趙將軍掠側,我與司馬相公帶銳私兵在下方打馬而行,一路沖回去。”

一旁的趙跺了跺腳,指著周圍徹底失序的敗兵:“可這般回去,幾乎相當于全軍覆沒,到時候怎麼跟圣人代?!”

司馬正也是黯然。

然而,司馬長纓看了看三人,又看了看遠反而散開的那真氣,卻又當場嘆氣:“于將軍,你記得幾日前我的言語嗎?”

于叔文莫名其妙:“什麼言語?此時什麼言語?還不走?”

“當日我笑你,只顧自己功業,不顧其他人……你以為我是你不顧其他將軍。”著,司馬長纓以手指向了周圍狼狽逃竄,失控踩踏的敗兵。“但其實,我當時是想問,于將軍想過他們嗎?當日你是不是早料到八如此,還要一意進軍?”

“慈不掌兵!”于叔文怔了一下,然后即刻昂然回復。“司馬相公,你也是出將相的,怎麼年紀一大,反而這般迂腐起來?這種局勢,有兩已經是頂好的了,就該賭一賭!”

“若不是這般迂腐起來,怎麼可能出將相?”司馬長纓在馬上認真答道。“就是因為懂得不能只顧自己,要考慮上上下下,我才能出將相,而你卻在如日中天時,被扔到了北荒鎮守……”

Advertisement

于叔文怔了一怔,然后于軍中死死盯住了前的老者,仿佛第一次認識對方一般:“司馬相公,便是你的有道理,可這一次沒把下面人的命當命的難道只是我呢?迫士卒帶六十日糧食的不是你?迫我們進軍卻不過落龍灘,難道不是陛下?”

“所以,咱們都要付出代價。”司馬長纓同樣盯著對方認真以對。“我做了錯事,我來償,你便是逃回去,也要償……你信不信,便是圣人也遲早要還回來!”

于叔文目瞪口呆,終究只是拂袖,然后打馬率本部親兵而走,趙也覺得莫名其妙,直接往自家軍陣中飛去。

而司馬長纓卻看向了似乎醒悟過來什麼的次孫:“阿正……你是不是知道那晚上的事了?你尋白有思問的嗎?”

司馬正心如麻,只能胡點頭。

“知道就知道,對不住,當祖父的沒能給你立個好榜樣。”司馬長纓懇切代。“不過今日不是這個的時候,你還是走吧!其實今日你不來,我也要用自家的命給你父子掙出個結果的,真要是祖孫三代都回去了,我又是諸將之首,依著那位圣人,是不會放過我們全家的;你來了,我更要如此,方好在你面前不失了為人祖父面……”

司馬正大慟,便上前把住了馬韁,然后想什麼。

“我知道你要什麼。”司馬長纓就在馬上握住自己孫子手來。“你是想,若是非要死一人才能免全家罪過,不如你來死……句不好聽的,你還不夠格……甚至你爹都不夠!那晚上之后,雖然接著圣人的勢頭躲過了半年,但等他醒悟過來,還是要忌諱過來的,我不死不行!”

司馬正徹底失態,淚流滿面。

“好了。”司馬長纓翻下馬,繼續握住對方雙手,然后吩咐左右。“你們的運氣,這次可以隨阿正回去!我年紀大了,你們替我扶他上馬。”

Advertisement

那些親兵、家將,聞言如蒙大赦,卻又立即上前,推搡拉拽,將司馬正扶上馬匹。司馬正有心發力阻止,但一則心中曉得自己祖父的道理,二則自己祖父主自手中發真氣來制自己,緒不穩之下,一時間也不敢擅自發力,以免誤傷……居然真被那些家將給扶上了馬。

而司馬長纓此時握著手抬頭去看自己孫子,不知為何,經歷了那晚那種事都沒有當眾失態的他,此時居然也一時鼻酸,落下淚來:

“正兒……當年先帝滅東齊、南陳,天下幾乎一統,我只以為天下要歸于太平,司馬氏也要做個大大的長久傳承,再加上你天賦異稟,所以一心一意教導你做個忠臣孝子,你爹和你叔叔混賬,我更是收斂習氣,專門與你做榜樣……結果事到如今,局勢敗壞,祖父我也只能重新做個壞人,卻又不知道該不該讓你也壞……而今日事,咱們祖孫不妨做個約定,我給你做個最后的榜樣,你將來心里卻存一分轉換的空隙,凡事盡力而為就行……好也不好?”

到最后,幾乎是在懇求了。

另一邊,話停到了這個份上,加上終究是將門,自過生死教育,司馬正也只能涕淚加,就在馬上頷首。

只是一頷首而已,司馬長纓便松開手來,怔怔看著一群家將私兵簇擁著自己家族的希,也是曾經自己對家族最明正大一面的寄托,速速順著敗軍西行。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這位大魏相公方才回首,相顧來到自己后的簡甲老者:

“讓酈大都督看笑話了。”

“憐子如何不丈夫?”簡甲老者,也就是東夷大都督酈子期了,負手而立,面嚴肅。“閣下祖孫這般人,若生在我們東島,足可讓我死而無憾。”

Advertisement

佞之臣,不足為道,但我孫兒,你們東夷還不配。”司馬長纓同樣認真回復。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閣下在東國,必與我一般為國之臂膀。”酈子期依然認真。“便是你這個孫兒,雖有些門道,但眼看天下大,生在我們東國,也未必沒有大展宏圖的可能……”

“這些無用。”司馬長纓拱手一禮。“請大都督看在我默契有加的份上,即刻殺我,然后函首至登州……我子我孫,若借此得保全,于東國也是有好的。”

酈子期重重頷首,只是一揮袖,一長生真氣便如綠煙霧一般將前人籠罩……但片刻后,還是有幾滴,濺出來,落到了酈大都督干凈的袖上。

七日后,落龍灘東側諸軍先頭三軍大敗,司馬長纓戰死,其余五軍狼狽而逃的消息傳到了前,痛哭流涕的司馬正請求領一軍逆迎接應。

圣人則猶豫一時。

見此形,小張相公當場提出了否決議案:“此時前線盡喪,若再發一軍,再丟一軍,豈不荒唐?與之相比,圣人安危為上,當聚全軍,請移駕登州。”

這個議案得到了圣人的點頭,也引得所有人側目,卻無一人再多言。

而得到消息后,駕所在后軍大營,登時失控,民夫、士卒當時便逃竄無度。

圣駕啟行,剛剛走了半日,便也徹底失序,宮侍皆失隊列,民夫拋棄輜重,兵馬零散道,甚至有大膽軍士于偏路劫掠同列、強暴宮

傍晚時分,回到之前路上設置的營寨,秩序方才勉強恢復。

“我爹該如何?我爹該如何?”

剛一回到之前的營寨,周行范便徑直來尋來戰兒,滿目通紅,當場質問。“張含狗賊不救,伯父便不救了嗎?為何一言不發?”

來戰兒滿臉通紅:“便是想救,又如何救?你爹走得是水路,直趨首川口……”

“伯父何必自欺欺人?”周行范破口質詢。“只要這邊能多拖住一兩日,我爹在南路是不是就多幾分生路?還不是那個圣人貪生怕死?!張含那狗賊只是……”

話音未落,來戰兒手趕捂住了對方,宛如大人按住小孩一般,與此同時,一無形真氣也速速隔絕了周邊。

原來,來戰兒心中也,遇到侄子來質詢,居然忘了防范。

而來戰兒所在營寨,乃是理論上的中軍次寨,周圍頗多軍,何況眼下這般混?這話要是傳出去,那可真就命不保了。

但是,越怕什麼越來什麼……周行范破口一罵,帳外確實有一群正在生火的中低層侍、吏清楚聽到,然后愕然失

當然,其中大部分人都繼續佯做未聞,只是低頭不語。

但等片刻,一名刑部的文吏只去解手,卻又在其他人的目視下直奔前而來。

來到帳這里,原來,帳龐大,又在削平的小山上,所以居然尚未架起,皇帝也只與許多文臣、侍立在夕下的山坡上,冷冷旁觀,氣氛沉重。

此人見得機會,遠遠呼喊一聲,口稱有事要報,卻又被外圍金吾衛攔下,只能以刑部份求見本部高位員,這下子倒是無話可,前眾文武中,得到訊息的刑部侍郎王代積即刻走了下來。

“是這樣嗎?”聽完敘述,這黃胡子的侍郎怔怔一時,居然有些疑慮,然后扭頭去看側一名雖然滿塵土卻明顯掛著彎刀之人。“張三郎,你覺得此事該如何置?”

張行無語至極,努往一旁小山側面示意,彼可以遮掩住上方視野。

王代積會意,立即往那邊走了幾步,并招手讓此人過來,這吏員其實是有小心的,但眼看著周圍人太多,服形制各異,尤其是那個被問到的張三郎,只是踱步到一側金吾衛群中,并未靠近,倒也放心過來、

然而,等此人轉過來,張行卻只是朝對方側后方跟來的秦寶使了個眼,后者便立即會意,乃是忽然自后方上前,一手攬住對方腰肢,一手死死住了這名文吏的

而張行也毫不猶豫,即刻從一旁金吾衛隊將丁全腰中拔出刀來,走上前去,借著地形遮蔽,側躲過可能的噴方向,將此人一刀斃命。

然后從容將滿是的刀子還給了還沒反應過來的丁全,上居然滴未沾。

上上下下,噤若寒蟬,只是怔怔看著秦寶俯將尸首拖走。

但就在這時,又出了變化,不遠前忽然又有余公公快步過來,當場詢問:“陛下看到王侍郎突然離開,問王侍郎非常之時,所為何事?”

王代積登時失措,只是去看張行。

張行心中微微一,旋即咬牙撐住:“是我弄出的靜,我隨王侍郎去。”

余公公詫異看了看對方,又看了看地上跡,只能強驚惶,勉力點頭。

片刻后,余公公與王代積引張行至前,諸文武皆在,皇帝蹙眉來問王代積:“王卿,到底出了什麼事?竟然擅自離開?”

王代積立即讓開位置,將后張行了出來。

而張行不等王代積開口,便即刻拱手行禮:“回稟陛下,臣伏龍衛副常檢張行,剛剛與同僚在山下看到有仙鶴數只飛來,聚集前一時,不知該如何置,只因與王侍郎有識,便請問王侍郎,是否要匯報圣駕,不想反而驚擾……但仙鶴也飛走了。”

皇帝詫異一時:“是真的嗎?”

“是真的。”余公公忽然低頭向前。“回稟圣人,奴兒剛剛去宣旨,正好看到最后一直仙鶴騰空而起。”

“確實是真的。”王代積也隨即附和。“可惜飛走了。”

皇帝緩緩頷首。

“陛下,這是吉兆。”就在這時,毫不知道事原委的張含相公忽然也出列,含笑稱賀。“仙鶴乃天之使也,陛下鴻運當頭,天意垂青。”

皇帝當即長呼了一口氣,然后看向了一聲不吭的虞常基:“有此吉兆,及時來報,當賞……本是副常檢,給他挑個郡守,以作恩賞!”

著,直接轉往已經搭好的帳中走去。

下的帳前,張行愕然抬頭,既不知道是該覺得荒唐,還是該覺得走運,但肯定沒有驚喜——他自問兩年前奉公,多算是經歷了許多事,堪稱問心無愧,而且有功有勞,結果之前各種加錢辛苦買,今日卻因為一個搪塞局面的謊言輕易得此一郡之守?

與此同時,這次近乎兒戲的東征,到底死了多民夫、軍士,反了多良民?

司馬二龍那麼一個人,為何當堂痛哭?

小周那麼一個人,為何這般失態?

國家和天下,百姓和吏,上上下下,富貴貧賤,在這個皇帝眼里到底算什麼?

正在愕然呢,虞常基走了過來,攏手平靜來問:“你之前是想去河北?武安郡正好空缺,如何?”

張行沉默了好一陣子,只是不吭聲。

虞常基點點頭:“那就武安吧……我去寫文書,晚上讓余公公給你。”

著,這位相公也不怪罪,而是直接轉帳去了。

而張行始終不吭聲。

ps:例行獻祭一本新書《明末賊王》……明末啊明末,想寫好很難啊。

7017k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