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隨著一場明顯的寒流自渤海灣猛烈吹渤海郡,河北大地一時天寒地凍,大河如約封凍,往來如平地趁此時機,黜龍幫留在東境原定北上的軍事資、部眾,終于得以抵達到河北。
且說,之前樂陵一戰,從政治角度而言,自然有張世遇這個驚喜值得稱道,張行最后那番言語,固然有趁機吹牛給自家戰功的分,但也絕不是平地生風。對應地,從軍事角度而言,此戰就有些乏善可陳了,只能說是解了樂陵之圍,擊敗了渤海郡卒和斷后的幾千河間軍而已,而且還是擊潰戰,俘虜真不多。
不過,之前平原一戰,打得格外出彩,倒是真真做到了驚世駭俗,倒也不必計較多余所以,黜龍軍之前倉促北上,當真是稱得上開門紅的,而且不是一般二般的開門紅。
而接下來,那些河北義軍個個探頭探腦、躍躍試的,都是準備看看黜龍幫這些人是如何乘勝追擊,掃諸郡的,也做好了在這個過程中搖旗吶喊撈到一塊地盤的可能。
但是,接下來那位張三爺和黜龍幫的作為卻是讓人大跌眼鏡,他們居然一仗不打,包括就在眼底下的無棣、饒安,都不,只止步于樂陵,并將控制區局限在了之前高士通占據的渤海三分之一、平原三分之一,也就是豆子崗北面的一個三角形控制區里。
那麼黜龍幫在大河封凍前到眼下這些天干什麼了呢
河北豪杰們只能說,之前江湖傳聞,黜龍幫“會多”這個特,他們是真的見識到了。
就是開會!
十幾天里開了七八場會!
在樂陵開,轉回到般縣接著開!開完大會開小會,開完總會開分會,就是一張皮子,是講道理!會開得河北群豪們頭皮發麻,道理講得這些腥風雨里活下來的漢子面發白!
偏偏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再加上人家剛剛滅了河間大營銳,解了樂陵的圍,你也不好跳腳罵的,甚至不好罵不說還要做出一副深領會了神的姿態。
都開的什麼會呢
第一波會在樂陵,是個大會,河北豪杰有名有姓的都去聽,黜龍幫那些人翻來覆去,只講一件事,那就是暴魏無道,義軍興起,而黜龍幫則是天下義軍盟主,這是天下公認的,河北義軍的高大帥他們在登州就已經認了,不信你問高大帥;江準義軍也認了,輔伯石和他的一千淮西長刀兵在這里擺著呢;南義軍也認了,伍大郎伍二郎在這里坐著呢。所以,黜龍幫過河來是義軍自家務,是來支援下屬的,不是來搶地盤的,誰帶著兩家人的心思誰滾蛋。
一句話,大家格局要大。
平心而論,這場會開得大家其實都還能理解,黜龍幫核心本是東境班底,忽然大舉北上,越界過來,名正言順啥的,總得理一理,江湖上子并寨都要問問輩分年齡的,懂得都懂。第二波會是回到般縣開的,這場也沒超出河北豪杰們的預料。
就是黜龍幫那伙子人擺出一個架勢來,大頭領們在里面,頭領們隔著門咋咋呼呼的,像模像樣的把高大帥補了一個大頭領的位置,然后把已經了許久,但影響力尚在的平原義軍首領孫宣致也給補了一個頭領,再加上在之前留在河北的諸多義軍中實力最大的郝義德郝大爺、此番立下大功的竇立德竇爺,以及此番算是開門第一個投過去的范范大,外加一位據說是經常往來高大帥跟黜龍幫做聯系喚作諸葛德威的,也都一并給了頭領名份。
到此為止,算是河北豪杰正式拱手了伙。
不過,這場順理章的決議在黜龍幫部卻引發不震,因為哪怕是之前有了明明白白的言語,明確了張行和魏玄定過河后有權力召開相關決議,可第一次在另外一位大龍頭不在的況下直接決議出來一位大頭領、五位頭領什麼的,也不免讓人遐想不斷。
但這還沒完,接下來幾日,那會開得
就又臭又長了。
什麼整編部隊,安置俘虜,發冬,打劈柴,都要開會,人來了要開會,人走了要開會,還要把開會說的話抄下來,在那,據說還要把抗擊暴魏啥的玩意版印起來,送給這個送給那個的。
不是說完全反對,比如說整編部隊的時候,除了挑選強力壯的,有修為武藝的,還要問家里幾口人、跟軍有什麼仇什麼怨,之前兩年過多苦……有苦有仇,當眾說出來……而這些話一說,河北佬自家基本上都能聽進去,誰這兩年好呢但要是因為這個直接影響日后前途,譬如說那些明顯跟軍有仇的,這兩年吃苦多的,直接整編隊去做正卒,有些稀里糊涂的,就攆去另一邊說是要準備屯田,那自然就有人忍不住瞎編起來了,結果被發現了又要開會批評,甚至要大冬天攆走。漸漸的,弄得許多好漢不耐煩起來,很快有些怨言也出來了,都說黜龍幫的人坐失良機,空城都不取,只是在這里開會。
“哪里是嫌棄開會又那里是嫌棄我們不做擴張本就是害怕被整編。”這一日,寒風稍駐,冷氣依舊,般縣南面的簡易木料大營里,正在例行雙日晨會,有人說起此事后,首席魏玄定冷笑一聲,當場道破:“可要是這般,自己直接散了去了唄又不是沒有整個子直接去紅山投奔王虎臣的,為什麼還留在這里開會的罪”
“誰知道呢說不定是怕凍。”坐在最下手的閻慶接口笑道,引得許多東境過來的頭領一起發笑。但是,新加的幾位河北頭領面就不好看了,剛剛就是竇立德提出的這個問題。
說白了,誰不知道誰呢大冬天的,天寒地凍,只要上方做了決策暫時不出去打仗,也沒別的可做,啥時候開會也算是個事了這要是算個事,之前兩年被軍殺得流河,撐到沼澤里山坳里吃河蚌吃田鼠,去年這個時候直接一晚上過去凍死幾十個又算什麼
本質上,不過是這幾天的會跟前幾天的會不一樣前幾天開會是給誰大頭領、頭領位子,是決定這幾個縣的舵主誰來當,是送徐世英、伍氏兄弟那些有迫的大頭領們回去,是迎接對岸送來的資,自然個個踴躍;而現在呢,其實是在整編部隊,什麼渤海軍、平原軍和新附義軍,一律打散了,按照黜龍幫版本的《六韜》的說法來挑選銳,重新編制。
而且,整編的力度非常大,原本總數十多萬人,高士通自家先選了六七萬去樂陵,黜龍幫卻只愿意最終保留兩萬左右,大部分人都是要就地轉為屯田的,有手藝的工匠也被專門集中起來,準備計件開工。
其實,對于底層士卒來說,只是求冬天里的一把火,這種事委實倒無所謂,但對于這些頭領們來講,基本上相當于他們的命子了。
這要不鬧就怪了。
河北新的幾位頭領,自然也都惴惴。
停了半響,還是竇立德,看著坐在上首喝涼水的張行,想了一想,然后重新認真提出問題:“龍頭,這件事我們其實心里清楚,確實不是開會的事,而是很多義軍都對整編不滿……既覺得戰兵留的太,又覺得生死兄弟一樣的綹子被打散不甘心。”
“確實,有些話還是要說清楚的。”坐在上頭的張行想了想,放下了冰涼的茶水。
“我的意思很簡單……就要打散了重新編,而且只選出兩萬人。不服氣這個想走的,禮送出境,絕不強迫,但也不能強迫和勾搭其他人走,而且以后就別指再打若什麼義軍的旗號。下次遇到,還要看他們舉止,做了壞事就要殺行刑,搶了城池擋了我們路,就要做敵軍打下來,這也是躲不掉的規矩。”
燒著火盆、架著煙囪的簡易營房陡然寂靜下來。
很顯然,試探得出了最直接的結果,這位龍頭的回復非常強。
“黜龍幫便是如此。”魏玄定昂然開口,把一些話轉說了出來,“我們能
有東境的局面,靠的就是講規矩,有說法,靠組織……這是我們的法寶,更是我們的本……要我說,不是害群之馬早點走,如果真有人又想留下來,又想著自行其是的,也是該殺就要殺!讓柳頭領去置,按軍法里通外敵置!”
張行點了下頭:“說的好。”
此言一出,之前嘻嘻哈哈的東境諸頭領也都完全老實了下來,柳周臣立即起,很正式的避席拱手:“屬下得令。”而待這位軍法坐回去后,營房徹底無聲,偏偏張行復又看向了一臉風塵之的竇立德:“竇頭領,既是你察覺到的軍中不妥,一事不煩二主,回去對他們敬告的事也麻須你好了……跟那些人說清楚,想走真的不會攔著,但冬一定要留下,為了那些東西,我連皇后邊的都#去做服了,不是什麼天上掉下來的。說句不好聽的,這天下間也沒有第二家義軍能自己備出來數以萬計的冬裝,有地盤都不行。還有,要走,本月下句之前就必須走,晚了就是柳頭領的事了。”
;竇立德沉默片刻,起拱手稱是。
竇立德既坐,郝義德復又起拱手來問:“那龍頭,敢再問一句,整編出來的部眾,到底能分多給原來的首領”
“不論原來多,只按照幫份公平分配。”張行認真來答,“大頭領各自保留兩百親衛,頭領一百,剩下的部眾按照兵種、數量,盡量給大家整勻乎一些……我想的是,編個五六萬部隊,除了柳頭領這祥的軍法、閻慶這樣的人事,還有擔任留后的地方要另算外,其余領兵的頭領,大約二三十人,各自約兩千人,但大頭領除了本部,還有對應的頭領做常設的上下搭配。”
話至此,張行復又看向了輔伯石:“輔大頭領,譬如你的淮西長刀兵,效用極好,當然不會打散,但會給你再安排一千兵,或弩手,或混兵,以做羽翼。”
輔伯石面不變,但從點頭頻率來看,卻是心激不已。
而此時,營也再度安靜了下來,許多人都在飛快地算賬,而幾位過河后剛剛為頭領的河北義軍首領幾乎是迅速眉目展開,便是竇立德都板著臉不吭聲。
無他,按照這個安排,他們是占了大便宜的,沒人以為自己那三五千人抵得上龍幫的正軍。尤其是剛剛經歷平原一戰,還在回軍中看到黜龍軍走出那種行軍隊列,來到般縣還得到一本《六韜》,他們已經認識到黜龍軍跟自己這種野路子部隊不是一回事。
便是東境過來的諸多頭領,稍微算下賬以后,也都陷到了某種沉默中,像輔伯石這種賺了大便宜的不說,大部分人其實也都沒吃虧,甚至普遍多了點兵……因為到底是多出來兩萬部隊的。只能說張龍頭趁著過河后的勢,日益集權,算是個換,所謂整編換兵力,那麼誰吃虧了呢
答案是沒有進會場的,沒有為頭領的那些河北義軍首領他們實際上丟掉了兵權,為了他人的食,不然又怎麼會鬧呢
至于張行的這一套,大家心知肚明,乃是非常簡單的拉一撥打一拔,打一棒子再給個紅棗。
俗,沒有技含量,也沒有什麼英雄氣概,但是有用,最起碼吃了棗以后,大營里氣氛忽然就變得很和諧了。
“我努力去說說……”竇立德面如常,但表態時卻認真和懇切了許多,“但是我威不足,要是郝大……郝頭領還有高大頭領、孫頭領,幾位一起去說,下面愿意聽話的估計還是比較多的,估計還足能下去的,”郝義德、范幾個人立即點頭,其中諸葛德威點頭最快,他之前已經空頭了。
高士通也在環視四面后干咳了一聲:“便是沒有龍頭吩附,我也要去尋那些混賬做個說明的,本就怕那些混賬不聽話,不曉得輕重,惹出事來。”
一直沉默的孫宣致也開了口:“我就不去了,原本跟著我去登州再回來的平原義軍
沒有鬧事的,其他的我也沒什麼資格去講。”
張行會意點頭。
話說,今天說是雙日例行晨會上被發難,但其實張行和許多東境來的頭領心里明鏡一樣,早就等著呢。
甚至,他們早就知道,這次鬧事的過程里,被整編的義軍們反應是不一樣的,最老實的,就是之前在登州被殺過的平原義軍,他們一聲不吭,服從的非常徹底,一方面是殺的心理影,另一方面則是出于對渤海軍的憤恨;而不知道為什麼,最鬧騰的,正是高士通麾下的渤海義軍;至于那些理論上應該最桀終的河北義軍,卻展示出了一種強烈的務實姿態。要麼直接走,要麼悶聲留下來,有意見的,則去尋郝義德、竇立德這種有名的河北頭領做說明。
很顯然,之前兩年的反掃經歷,讓這些殘余的河北義軍比登州過來的那些渤海義軍更曉得什麼做人間真實冷暖。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張行和魏玄定等人早就議論妥當,都覺得渤海義軍是可以輕易鎮的,反倒是這些河北新附義軍,需要小心謹慎應付,省得鬧出什麼大岔子來。
轉回跟前,眼見著一眾河北頭領紛紛服從,今日最早出言嘲諷的魏首席慢悠悠喝一口了熱茶,然后微微哈出了氣來,然后忍不住當場來笑。
顯然,沒有參與第一場戰斗毫沒有影響到這位昔日落魄道士回到河北后的興。
“不過。”張行想了一想,復又在以為已經完事的魏玄定詫異眼神中認真來言。“軍中到焦躁不安,也的確是事實。而且不是被整編的河北義軍,東境來的自家軍士來到河北后,也都有些不安。咱們不能理會上頭,不管下面人的想法……得想個法子,讓冬營妥當起來,鼓舞下士氣。”
“底下兒郎們吃飽穿暖,自然萬事大吉。”郝義德當場苦笑來勸,“龍頭真不必憂慮。”
“比武打擂如何“一直看熱鬧,只是算了個賬的單通海忽然開口。
“可以!”張行立即表達了贊同。
“但打擂比武,最后不免又落到修行之輩上,對底下士卒來說差了點意思。”王叔勇正道,“我在莊子上的時候,常常掛出酒來,讓莊客和過路人來比試箭。”
“這個主意好!”魏玄定第一時間贊同,“我記得當日還見過。不過會箭的還只是軍中部分人,得搞些別的,讓沒有修為又不擅長箭的士卒去摔致、角力怎麼樣”
“都可以。”張行立即拍了膝蓋。“開個大會嘛。”
一場奇遇,一頭比山嶽還要大的金翅大鵬,成了少年楚晨的分身,從此他獲得了進入神墓的資格,神墓中有裸身仙女冰封在玉棺之中,有上古仙器滅天辟魔神梭……無數的丹藥法寶,神符聖兵,全部由他隨意拾取!
許長生穿越洪荒數千萬年,成為最廢的截教首徒,終于,封神量劫前夕覺醒日記系統,只要寫日記,便能領取獎勵。但卻不知,通天得到了日記本副本,可以同步更新日記內容。【鴻鈞就會拿天道圣人壓師尊,師尊若不自廢圣位,便要一直受此脅迫】于是,當鴻鈞與西方二圣等威脅通天時,通天直接自廢圣位。當萬仙陣即將被破,無數截教弟子看向通天之時,通天卻不慌不忙的拿出了日記本。別慌,讓吾看看,長生這塊是怎麼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