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行的言語讓絕大多數隨從都覺得莫名其妙……自古以來,哪有民不怕,不怕兵的?尤其是兩年多前這里還是三征東夷的害重災區,那麼當這幾十騎聚在一起時,老百姓躲躲怎麼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徐世英莫名勒馬往后退了兩步。
眾人順著張行淡漠的目一起回頭去看,徐大郎只能著頭皮來答:“不敢忘三哥教誨,東郡弄這個樣子,我罪罰難逃。”
很顯然,其他人不曉得,可這位徐大郎本郎卻清晰記得,當日一起劫掠皇后鑾駕時某人描述的自己造反因與過程——這位龍頭就是因為一個在二征東夷時便快消失的村莊在三征時果真消失了,這才一怒之下棄了武安太守的位置,折回去殺了張含的。
此人就是為這個造的反。
但張行只是瞥了對方一眼,便回過頭去,依然不吭聲。
“兩位打什麼啞謎我不知道,但若是指著本地百姓與黜龍幫的關系來講我們河南留守之人不盡心盡力,我倒是有些別的話說。”房彥朗當然不是怕事的,當然冷冷來言。“若非河北用兵頻繁,索取無度,百姓何至于此?軍資錢糧,兵丁役夫,不都是河北著我們讓這些人出的嗎?”
張行點點頭,終于開口:“房頭領說的是有道理的,所以這才要控制局勢,減百姓負擔。”
房彥朗反而無言。
“自古以來,人都是遲鈍的居多、畏怯的居多,而且往往損于機敏者、強橫者,所以驚惶于兵馬騎士,本屬尋常……我倒是覺得,龍頭不必為此多做思慮。”謝鳴鶴猶豫了一下,明確說出了自己的。“咱們至于此,見他們辛苦驚惶而心生憫意,進而做政略的時候盡可能維護,便已經足夠了。”
這是常規的道理。
“謝兄的道理沒問題,但我卻覺得可以做得更好。”張行正來答。
“龍頭。”馬圍也認真開口。“你便是有千般念頭,善的也好惡的也罷,總該要先有這個強力來做施為才行,而且天下百姓何其多因一時一地的不痛快,耽誤了更多的事、更多的人,又算什麼呢?事業是事業,志向是志向。”
這是講事的客觀發展規律下利害的。
張行點點頭:“這個倒是本無法駁斥。”
眾人松了口氣。
但張大龍頭復又搖頭:“道理我都懂,利害也清楚,但我還是不痛快。”
其余人無奈,卻又幾乎齊齊看向了徐世英跟房彥朗。
不說徐世英,便是房彥朗此時雖然面不變,心也有些張起來……他膽子大,敢當面噴,是因為黜龍幫從沒有不允許一個頭領說話的說法,大家總歸是講道理的,而若是這位張龍頭不講道理,只說“不痛快”了,他反而沒有任何底力可以維持。
類似的就是,剛剛他面對李樞的話題時一個字都不敢遮掩,而離了這個話題時卻又變得桀驁不馴起來,正是因為他認為,張行在李樞這個問題上未必講道理,在其他地方應該會講道理……但事居然反過來了。
一念至此,難免不安。
“龍頭,遷怒于人,于事無補。”還是馬圍認真來勸。“經此一事,徐大郎如此畏怯知機,再讓他去做事,反而得力。”
張行笑了笑,再度瞥了一眼徐世英,似乎是下了無名業火。
徐世英不敢再猶疑,立即上前拱手:“三哥,此事委實慚愧,也委實是我的計較,我自去地頭喚人,三哥且村中稍待。”
“不用。”張行擺擺手,直接收起笑意勒馬緩步向前。“謝兄與馬生且去村稍待,做個接應,我跟徐大郎他們一起去找人……事事都讓人做,壞事給人做,難堪的事給人做,臟的累的事給人做,時
間長了,還以為自己是個無所虧欠的圣人呢!我既決心要做黜龍幫的正經核心,便該有認下黜龍幫外上下各的底氣,好的是我和大家干的,誰也奪不走,壞的也是我和大家的責任,也總要有一份算到我頭上才對!”
周圍人打馬跟隨,聽到一半房彥朗便面大變,聽到最后徐世英則是真的松了口氣,馬圍跟謝鳴鶴倒是有些怔怔之態。
當此之時,眾人思慮,本就不在一條線上。
事沒有那麼簡單,本地里長主迎上,在他的協助下,自稱是河北過來巡視地方頭領的張行很快就喚齊了這十七家眷屬,并牽著馬帶著他們回到了村。
此時,王雄誕等人已經在村打谷場前的一棵樹下做了匯集,乃是將馬匹聚集系好,擺了幾張桌椅,并派出騎士稍作安全巡查。
張行自然懶得理會這些,他拎起一個凳子在樹下的大石碾子旁坐下,又取了紙筆放在碾子上,然后從王雄誕手里拿過一個名單看了看,便很認真的對著一個將睡孩子放在背簍里的婦來言:“韋大嫂是吧,你不要擔心,不是你當家的沒了,你當家的好好的,而是說因為幫里上頭搞,弄出了事了,兵員超額,沒辦法,要讓你當家的回家來。”
“回家來……啥意思?啥弄出了事?”那婦上汗水早已經在屬下格外涼爽的空氣中消失不見,以至于枯黃的發凝結在了額頭,但聞言明顯還是有些畏怯和發懵。
“就是徐大郎犯了事,要去河北,你當家的牽累不能再在那個徐大郎手底下當兵守城了,要回家里來老實種地。”張行繼續來言。
那婦認真想了一想,再來問:“是說俺當家的沒事,就是不當兵要回家了?”
“是這意思。”
婦再度想一想,卻是瞬間落了淚,又趕抹掉:“那太好了……”
說著,居然要激下跪。
張行愣了一下,居然忘了去扶住對方,還是王雄誕手快在,直接單手抓住扶起。
這個時候,張行方才回問,乃是決心跟對方說清楚:“你當家的在徐大郎手下,才能給你家多授半人份的口分田,回來了,明年這個就沒了,最多因為他服役兩年,多留下五畝口分地,而且以后黜龍幫地盤大了,還要給當兵的家里發鐵鍋發家,你們也沒了,再立功,優先遷移到寬鄉的機會怕是也沒了……你還這般高興嗎?”
“那……那當家的不回來,俺也只能把地大半租給村里徐三爺,還是不如多五畝地有人耕的。”婦含著尚未收的眼淚小心翼翼著背簍來答。“啥寬鄉更不敢想,鄉里鄉親一直在這兒才好。”
張行點了點頭,就勢開始記錄下這個說法:“原來如此……那你家里有什麼難嗎?這個人是徐大郎家里的人,專門過來,就怕軍中一時散了許多人,家里又沒有安生,鬧出子來……只要是正經難,他都會盡量解決。”
說著,乃是指向了徐世英。
“俺家是真沒有……”婦想了一想,認真來答。“當家的能回來就啥都好。”
張行也只能點頭,卻又不放心:“那韋大嫂,我隨你走一趟家里,看看鍋碗瓢盆,若是缺了,讓徐大郎家里給你們補一點是一點,他家產業大,正好要搬家,留在河南無益。”
婦明顯不安,但又不敢拒絕,只能起道路。
徐世英想要跟上,卻被張行回指著石碾子吩咐:“你在這里繼續做代,該記錄記錄…回來我要查的。”
徐世英不敢怠慢,老老實實坐到石碾子旁,喊了下一人,然后一邊問一邊繼續攤開紙筆來做記錄。
另一邊須臾片刻,張行便來到韋家,然后尚未進門便當先嘆氣:“韋大嫂,你怎麼說家里沒有難呢?你
家廂房已經破了許久,上面茅草明顯被春日雨水漚爛了,也該換了。”
“是該換了,可俺當家的不回來,那廂房也沒啥用,當家的要回來,這不就是幾日的事嗎?算個什麼事,還要勞家們?”韋大嫂趕著背簍解釋。
張行愈發無言以對。
進得屋,雖未缺鹽,卻也醋,陶罐能用,卻也陳舊破損,去年新粟是有的,但只敢吃陳米,堂屋里就立著畜欄,卻說丈夫不在家,不敢單獨留著驢子,只給后村娘家兄弟家里放著了……正所謂說難,到是難,沒難,也殊無難,因為萬般難都不過是著上背簍的一句“當家的回來便不是難”。
;張行轉了半日,只能心里記下,然后無奈轉出來。
然后回到村中間的大樹下,卻又正遇到一個已經四五十歲的半老漢在那里對徐大郎小心嘀咕:
“非要說難,我家三孫今年十二,按照黜龍幫老爺們的規矩,今年秋后無論如何要到城里筑基開竅,一去就是三個月,不然就罰錢、加稅,還要自備些干糧……本來是半個勞力,正該開始得用,反而一下子沒了用,能不能請頭領們給個恩賞,不讓他去了?”
徐大郎回頭看了眼張行,嚴肅來答:“不行,不去就罰錢,而且往后越來越嚴,可能還會直接罰口分地,或者加丁役。”
半老漢慌了一下,趕擺手:“那就沒難了。”
張行面無表。
就這樣,既消除了戒備心,不過半個時辰,十七家退役士卒的家庭便都通知了一個遍,還順勢大約看了十七家貧富、人口截然不同的農戶家庭況。
便是謝鳴鶴、馬圍也被派去看了村里的布局、水利之類。
房彥朗都被派去查問村雜貨供給問題。
坦誠說,跟張某人想的完全不一樣,大部分人對丈夫、兒子退役都沒有什麼失落之心,因為農村這里,很明顯把壯勞力視為了最寶貴資產。與此同時正如很多人提醒的那樣,之前斷斷續續了數年的三征征發,使得東境老百姓都對勞役、兵役產生了某種巨大的、一致的集恐懼,哪怕是這兩年,在黜龍幫當兵和服勞役的人獲得了明顯的回報,也依然無法抹平這種創傷式的認知。
當然,也有兩個例外。
一個是家族比較大的一戶人家,他家非但自家的授田全能置妥當,還用一個實際上比較低的田租租了其他沒有能力自家耕種人家里的口分地,同時又收留了幾個從淮西逃來的壯丁,雇傭了他們耕田。而這家人是主將一個較小的兒子送去當兵加黜龍幫的,他家里的一個大兒子也功在小兒子為伍長后當了新的里長。
這基本上是一個豪強之家的雛形了,他們害怕沒了“幫里的”關系,而不能維持下去。
另一個則是典型的地無賴,平日里力旺盛,無所事事,吃喝嫖賭,很有劉黑劉頭領當年的風采,所以已經分家的兩個哥哥、兩個嫂子都畏懼他回來。
“這兩個可以不用退役了……里長的弟弟跟著徐大郎去河北前線,那個混混發到劉黑營里去。”張行一面在石碾子上記錄著這些見聞,一面頭也不抬做出了吩咐。“但退役數量不能變,回頭再做調整,繼續選出員額來做退役……現在去備馬,準備去下一個莊子,今天要走五個莊子……王雄誕,你留下問問那幾個淮西逃來的人,淮西那里是個什麼況?問完再追上我們。”
眾人原本都還存著各種各樣的念頭和想法。
比如說,房彥朗是想鼓起勇氣嘲諷張行自以為是的憐憫的,馬圍是純粹好奇,想問問張行強制筑基到底有沒有更深一層考量的,徐世英見到張行進工作狀態是愈發放松下來的,謝鳴鶴是想再做一首詩的此時統統都沒了言語。
半晌,還是房彥朗正來問:“張龍頭是要真的走完東郡這邊幾百個莊子嗎?”
“不是。”張行懇切來答。“我哪有那個時間?過兩日徐大郎的風波平息下來,便要各縣縣令也各自下去置此類事,大家一起把這事了了……”
聽到這里,眾人不免如釋重負,但很快就重新愕然起來。
“我只準備只花二十日,走完一百個村落,便也算不虛此行了。”張大龍頭繼續懇切來言。
房彥朗無奈,也繼續來問:“那我也要跟著走完一百個村落嗎?這事須是徐大郎闖的禍,也都是東郡的事端,濟還是有事呢。”
“誠然如此。”張行想了想,平靜以對。“所以明日房頭領便可回去了……但是,我說的一百個村落,卻不是局限于東郡的,最起碼有五十個要落在濟的,因為我這次出來本是做巡查的,查的就是這兩郡,便是白馬那里的文書們,也要去濟的。”
房彥朗點點頭,反而坦:“龍頭來巡視地方,我為一郡留后,當然無話可說,盡管來便是……濟再差,難道還差過東郡不?”
說著,便要轉去牽馬,準備應付完今日路上憑空冒出來的差。
旁邊主幫忙來喂馬飲馬的那戶里長家聞得“一郡留后”、“張龍頭”,早已經駭得目瞪口呆,卻是居然忘了主幫忙解開馬韁。
而看似利索的房彥朗自行走到樹下牽了馬后,復又忍耐不住,居然再度回頭來問:“此類事……便是張龍頭的所謂施政綱領嗎?”
“當然不是。”剛剛收筆的張行站起來,失笑以對。“但若無此行,何來綱領?紙上綱領還是空頭綱領?有這麼一趟,最起碼些施政綱領的時候心里能明白,這一條落在村里,可能是個什麼況。”
房彥朗搖搖頭,復又點點頭:“我不覺得此類事有什麼大用,但我也覺得做此類事總比不做強,且觀龍頭的綱領。”
說著,徑直上馬,先往村口慢慢過去了。
曹皇叔微微皺眉,明顯不解。
李清臣無奈,努力解釋:“中丞,事要分開來看,一個是要分黜龍幫反賊的地盤與我們大魏所領,另一個是分清楚錢和糧的作用,而且還要分時段,現在和災后。”
“細細來講。”曹林放下手中筆,正襟危坐。
“首先是錢現在應該先發錢。”李十二郎也自然努力細致解釋。“黜龍幫現在的況很有意思,他們一開始起事的時候依仗著剛剛奪取了還算充盈的府庫,所以錢多而糧,軍械也充足,于是那個時候錢就是個無用之,一切都要以糧布為本,但是現在他們漸漸安穩下來,糧食到底出產了一季,稍微好了一些,于是上下就有了糧食布帛以外的需求,軍械也老化了,需要整飭功夫,收攏軍需資,實際上,現在黜龍幫的地盤里,工坊、礦山、市場也都漸漸興盛起來,生意也開始大筆的跟東夷、北地做了起來……這個時候,錢的重要就漸漸上來了。
“那麼現在,如果我們把倉庫里那些本用不到,連串錢繩子都爛掉的銅錢拿出去發給周邊的老百姓,錢就會變得不值錢,而錢又是流通的,很自然就會像水一樣溢到黜龍幫的地盤,然后就會讓他們的工坊不敷出,讓他們的糧食被搶購,讓頭領們積攢的財帛不值當,也就得他們重新回到一開始管制糧食的地步,到時候必然民怨沸騰。”
妖國降臨,修真界風雨飄零,眾多修真大能慘遭重創,敗守玄天宗。剛洗完澡的莫棄:“大膽妖孽,貧道一眼就看出來你不是人,無量天尊,看我火球術!”某妖族大能:“火球術?哈哈哈哈,你是準備把我笑的魂飛魄散嗎?我乃天地大妖,萬靈共主,不死不滅,亙古永存……”莫棄的手中出現了一個拳頭大小的火球,猛然投擲而去。火球帶著金紅色的尾焰,劃破虛空,以超光速飛行,剎那間撞入妖國。狂暴蘑菇雲衝破九霄,虛空暗淡,天地失聲,金紅色光芒在天地儘頭一個閃爍。妖國直接化為滾動的巖漿,散發著億萬度的熾熱高溫。莫棄:“你……說什麼?”妖族大能……
【已有兩百萬字完本老書】 【偏故事劇情】 一次事故,讓葉空重生成了一條小鯉魚! 在妹妹和青梅竹馬的飼養之下,利用系統的進化能力,開始了瘋狂進化! 當天地變異,靈氣復甦,家人遭遇危險之際。 一條巨龍霎時間從海洋之中洶湧而來! “我真沒養龍啊!” 在聯邦政府人員震撼的目光之下,妹妹葉淺淺無奈的出聲。
葉旭穿越玄幻世界,覺醒天機系統,開局就獲得一座天機閣。曉未來通古今,批陰陽斷五行。天道之下,世間種種,天機閣都能推算出來。紫薇大帝:“朕橫推寰宇,天下無敵,居然在大帝榜上排名第十一?” 道王:“弒師奪位的事,純屬子虛烏有……我求求你,你別說了。” 無相魔尊:“天殺的天機閣主,他奶奶的,老子隱姓埋名,連臉都不要了,那群女人被他指點一下,居然又找過來了!” …… 我,天機閣主,打錢!你想知道的,我都能讓你知道!一個人,攪亂一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