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玄幻奇幻 黜龍 第一百八十六章 江河行(13)

《黜龍》 第一百八十六章 江河行(13)

@@「「其一、幫分為首席、龍頭、大頭領、頭領、舵主、護法、執事、幫眾八級。

其二、軍政職務仿效周、唐,參考東齊、南陳舊制,地方上以鄉里郡縣制為主,軍中以營衛將領制度為主,外加地方、屯田、政令……」

隔了一日,決議正式召開,濟城城西大營的天空地上,凡到場的五十余名黜龍幫大頭領、頭領們團團列坐,正在認真聆聽立在場地中央的人事頭領閻慶閱讀相關人事改制條文。

而這些人的外圍,南北兩側也都有許多人認真來聽,南邊人一些,大約十余人,乃是與杜破陣一起抵達的自淮西頭面人,北面人多,乃是本地的護法、舵主、執事,大約百余人。

跟預想中那個勝利且團結的大會不同,眾人普遍神嚴肅,淮西方向的人更是稱得上神張,而類似的神之下,則是復雜的人心。

且說,戰爭的影下,事開始變得湊起來,所有人從前天得到消息開始就進到一種謹慎、保守而又忙碌的狀態,杜破陣在得知訊息后,為了自證清白,也沒有再堅持什麼當日抵達,而是昨日下午就趕到了濟,這使得原本可能的種種政治串聯與政治表演化為了泡影。

為此,有人干脆說,陳斌當日那一嗓子直接提前兩日將張大龍頭推到了張首席的位置上。

這是實話,但也就是提前兩日而已,因為即便沒有此事,今日的決議也不會出現什麼大的反復了……誠如許多如馬圍這種聰明人所指出的那樣,現在在黜龍幫,張大龍頭沒有敵人。

不是沒有對手,也不是沒有反對者,而是沒有敵人。

一方面是力量問題,沒有人有資格為他的敵人,李樞都不行,徐世英都服服帖帖,杜破陣都老老實實,遑論他人另一方面是組織的作用,甭管是不是草臺班子,在堅持到第三年后,黜龍幫那看起來花里胡哨的組織與決議制度確實漸漸起到了作用,它既將大家束縛在了組織,也進一步深化了黜龍幫與大魏朝廷和其他勢力的對抗心態。

Advertisement

實際上,李樞、徐世英、杜破陣,理論上都有反抗的手段,而且不止一種,但卻不敢使用,因為有些手段一旦用出來,在眼下這個態勢中,那就是跟整個黜龍幫做對了。記住網址

他們承擔不起,即便是看起來有自己地盤和獨立名號的杜破陣也承擔不

起。

而這三位,都是善于算賬的,他們不是劉黑幌那種破落戶。

「現在點驗,同意的立手……」閻慶一邊說,一邊迫不及待的舉了手。

這就顯得有些切了,但無傷大雅。

第一次參與決議的頭領們明顯小心翼翼,紛紛翹起腦袋往前面的大頭領們那邊看去,待見到現任首席魏玄定率先舉手,張行、李樞兩位大龍頭依次隨后,卻是反而迫不及待,紛紛舉手。

閻慶四下掃過,卻見到除了房彥朗和房彥釋外幾乎所有到場的尋常頭領全都舉手,反而是大頭領中,不僅僅是一個單通海抱懷不,居然還有杜破陣、輔伯石、徐世英三人各自不

「全幫七十一位頭領,到場頭領以上五十五位,起手贊同者四十九位……此案既過四十八手,無須拆解未到頭領封手。」閻慶長呼了口氣。「下一案,魏公請辭首席,張三……張行請辭左翼大龍頭、李樞請辭右翼大龍頭,廢棄左右翼案。」

「起手贊同者五十三人……此案過,無須拆解封手。」

話至此,閻慶明顯張了幾分,修為較高者,都明顯察覺到了這位張行心腹拿著紙張的手在抖,不過,他還是堅持了下去:

「下一案,張行自薦為首席案,請諸位頭領示手……」

而僅僅是片刻后,眾人復又見到中間這人如釋重負

,且聲音高起來:「四十八手!無須拆解封手!張三哥……張行為新首席!」

Advertisement

在場的五十多位頭領也好,其余淮西而來的豪杰,還有本地的幫英也罷,全都搖頭晃腦四面來看其他人,果然是舉手贊同者極多,而有意思的是,杜破陣、輔伯石、單通海與徐大郎這一次居然也舉了手……倒是翟寬、黃俊漢、常負、梁嘉定、孟啖鬼這幾人,明顯是在觀察了形勢后,跟房彥朗、房彥釋幾人一起放棄了舉手。

換言之,在這個議案上,大頭領們保持了驚人的一致,幾位注定要投到某的幾位頭領似乎是想造點什麼面子上的困擾,但居然也沒

只能說,大部分人都曉得輕重。

而意識到這一點后,莫名其妙的,周圍人也都稍微釋然起來,但稍微釋然之后,卻又立即認真與嚴肅起來,只盯著那個人來看。

那人也果然起。

然而,此人起后,卻居然只是朝四面團團拱手,并四面各做了一個鞠,引得周圍人紛紛驚惶避席,起回禮。

待到眾人回禮,此人從懷中掏出來幾張紙,走上去給閻慶,便居然又回來了,而且重新坐下。

這一幕引得所有人側目,淮西那邊來人更是詫異,繼而忍不住頭接耳。

他們無法想象,這是掌握了天下義軍正統名義,占據了十郡一州的黜龍幫最高權力誕生的過程……就這麼完了

而且當年這位協助組建淮右盟的時候,人山人海、鑼鼓喧天的,花樣不也多嗎

便是要去打徐州,也不至于此吧

過了好一陣子,周圍方才安靜下來。

閻慶也繼續宣讀了下來:

「張三………張首席議--既難得頭領匯集,不再專設大頭領決議,以今日便以到場諸頭領總決議代行……請立手。」

此言一落,外圍頭領們紛紛舉手贊同,諸位大頭領們面面相覷,但只看對面的樣子不看后,也只能尷尬一笑,隨后舉手贊同。

Advertisement

這一回,竟然是全手。

「全手……」閻慶漸漸適應了這個角,繼續大聲來念:

「張首席議--徐世英豢養私兵,截留稅款,其罪當誅,念其主待,悔悟明顯,更有建幫之勛,歷山、安德亦戰功卓著,特赦,罷為頭領,轉為河北任用……四十七手,自此案起,只計在場者,過半即可,凡五十五位,過二十八手即可……五十手,此案過,請徐頭領轉到外圈坐。」

眾人齊齊去看,這可是建幫的大頭領,幫一度認為超過了李樞的實力派,就這麼被輕易拿下,失了基,而被眾人一起來看的徐大郎毫不以為意,只是坦然之……講句良心話,也就是要打仗,也就是張行明確告訴過他不想看他表演,否則徐大郎能現場表演一個激涕零出來。

「張首席議--李文柏叛離幫,投靠暴魏,十惡不赦,罷免一切幫名份、職務,懸賞追索,活要見人,死要見尸……此案過。

「張首席議--廢淮右盟,進李子達、芒金剛、闞棱、岳為大頭領,進崔宇(崔肅臣)、崔宙(崔玄臣)、馬圍、樊仕勇、戴義、張道先、史懷名、孫萬壽、張亮、汪華、張善安、郭子和、壽金剛為頭領……這些新頭領姓名來歷都有抄錄,就在諸位側,請細細觀看,一攬定手……四十三手,過請在場者十四位座,自此時起,須三十五手方可過議。

「張首席議--加李樞為龍頭領東境西三郡軍政總指揮,于濟設臺,統略近畿方向攻略。

其麾下,領大頭領單通海為副指揮兼一衛正將,大頭領伍驚風為一衛將,大頭領王焯為南路總管,崔宙(崔玄臣)為參謀分管,祖臣彥為機要文書分管,房彥朗、周為式、邴元正為

Advertisement

、東郡、東平三郡太守,翟寬、黃俊漢、丁盛映、常負、孟啖鬼、梁嘉定、伍常在、房彥釋、范六廚九位頭領為郎將,暫計十二營兵馬……四十一………四十二手,過。

「張首席議--加魏玄定為龍頭,領東境中三郡軍政總指揮,于濟北設臺,協助河北、近畿攻略。

其麾下,大頭領柴孝和為副兼濟北太守,大頭領徐師仁、牛達為正將,房敬伯為機要文書分管,大頭領王厚領瑯琊總管,鄭德濤、杜才干為齊郡、魯郡太守,賈務、樊豹、魯大月、左才相、關許、徐開通、張道先為郎將,暫計十營兵……六十八手過。

「張首席議--加杜破陣為龍頭,領淮西五郡軍政總指揮,于渙口設臺,攻略江淮。

其麾下,大頭領輔伯石為副兼一衛正將,大頭領芒金剛為汝南總管,闞棱、岳為一衛正將,頭領樊仕勇、馬勝、戴義、汪華、張善安、郭子和、壽金剛等為郎將,郡守待議,機要文書分管待議……四十一手,過。

;「張首席議--加白有思為登州總管,支援河北、齊魯、防備東夷,大頭領王振、程知理為正將,領頭領唐百仁、程名起、馬平兒、諸葛德威、王伏貝,合計七營兵………五十一手,過。

「張首席議--以大頭領雄伯南為軍法總管,領柳周臣、呂常衡、張亮、史懷名,合計四營軍法、地方治安巡視兵馬……六十八……全手,過。

「張首席議--以大頭領陳斌為務總管,領頭領張金樹,為黜龍幫務事.....三十七手,過。

「張首席議--張行自以首席領河北三郡軍政總指揮,于將陵設臺,統帥全局,兼專河北攻略。

其麾下,領大頭領王叔勇、高士通、竇立德、翟謙、賈越、李子達六衛正將,鄭、錢唐、孫萬壽為三郡太守,崔宇(崔肅臣)為機要文書分管,馬圍為參謀分管、謝鳴鶴為外務分管,閻慶為人事分管、賈閏士為安全分管、曹夕為屯田分管,徐世英、張善相、郭敬恪、魯小月、夏侯寧遠、周行范、尚懷恩、王雄誕、劉黑、郝義德、范、張善相、馮端諸頭領為郎將,合計二十營兵…六十六手,過。」

念到這里,閻慶早已經口干舌燥,雖說有人明顯逸出了長生真氣與寒冰真氣,但頭頂日頭已經越老越高,也開始刺眼起來。

而閻慶翻了一頁紙,到了最后一張,明顯頓了一頓,確實忽然打起神,揚聲來言:

「張首席議--即刻員各部,集中三十營以上兵馬,發兵徐州!以作瑯琊臨沂之叛的對等報復!「

周圍人也都神一振。

「六十二……六十一手,過。」閻慶迅速點出了數目來。

張行點點頭,目掃過沒有贊同出兵的幾人,這里面有杜破陣下屬兩三人,幾位留后,以及昨日匆匆陪著杜破陣趕到的王焯。

事已至此,張首席當然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努示意。

「大頭領以上皆可提議案,誰還有什麼想法、說法便是頭領想說話,也可尋大頭領來做商議,請他提議……且等一刻鐘,若有提議,只管傳署名的紙條與首席,繼續來決,若無提議,便就此散去,準備出兵!「閻慶會意,立即揚聲宣告。

說著,便先走了下去。

而隨著他走下去周圍立即嗡嗡嗡起來,頭領們非但頭接耳,甚至起,猬集到大頭領跟前,結團換看法,討論剛剛的人事任命和可能的出兵況。

但是,討論的熱鬧,卻無人真的提出新的決議。

陳斌和崔肅臣肯定是有些想法的,但也不準備在今日生事。

便是杜破陣那里,張行非但讓王焯吃了他兩個縣做緩沖,還明顯掛了淮郡,甚至提上的名單里四位太守也沒

有一并幫,照理說本該與張行好好掰扯的,但此時也只是悶不吭聲,然后坐在那里一,若有所思罷了

偶爾抬頭,還能對上對面一個河北來的大頭領,后者一直在盯著他看,看的他莫名心慌。

另一邊,初來乍到、著頭的莽金剛則算得上是坐立不安,他沒想到什麼張首席無端給他安排了什麼總管,就淮西那糟糟的樣子,也沒個現管,他手里有伍大郎留下的幾個兵,占住了些地方,這就總管了

本沒有多余心思的他有心既想尋伍驚風、杜破陣解釋一二,又想去找自家兄弟胖金剛問個清楚,卻一時間昏頭轉向,尤其是他一打眼看到那位端坐不的張首席,復又反應過來,這事既然在這種場合大張旗鼓的說了,怕是想要說法也得經過這位新的張首席才行。

然而,他幾次想站起來去尋對方說話,卻又都重新坐下。

原因再簡單不過,那位首席后,左右兩側,一位紫面天王,一位倚天劍,委實讓他心里發虛。

其實說白了,河北、東境、江淮,資歷者、新者,豪強、世族,新的地盤劃分益者與損害者,哪個沒有說法但很顯然,即將到來的出兵狀和張首席剛剛登位的現實,當然還有決議結果的權威,使得這些有表達的人不得不暫時制住自己的想法。

真要說無所謂的人似乎也有,此時此刻,白有思正坐在張行側后方,微微瞇著眼睛端詳自家丈夫,似乎只是出神

而已。

就這樣,過了一陣子,始終沒有紙條傳到張行這里,這位一直看著什麼神的首席也不再猶豫,主站起來,走到了場地中間的空地上。

軍營天場地下,原本嘈雜一時的決議場忽然間就安靜了下來,所有人迅速回到座位,無一人再出聲。

一時間,只有蟬鳴、風聲稍存。

張行立在那里,低頭看了看手中的紙張,然后方才抬頭,四下環顧了足足兩圈,方才停下,言語平和,但卻用了一真氣:「剛剛并無新的議案,按照我的意思,趕散了,準備出兵事宜..

眾人悶聲不吭。

「不過,李公跟魏公都說,既做了首席,便該擺出點首席的樣子來,稍微說幾句來安安人心,幾句話也耽誤不了許多功夫。」張行繼續來言。「既如此,我就說幾句話……諸位兄弟姐妹,剛剛我一直在看這個東西。」

說著,張首席將手中紙張舉起,繼續四面展示:「這是幫頭領名單,今日后,合計八十八位頭領。」

周圍稍有嘈雜,很顯然,這個數字對于細心的人而言自然什麼都不算,但對于一些心大意,心思還停留在之前的人來說,還是有些震驚。

「八十八。」張行略顯慨,如數家珍,帶著真氣的。「自濟、東郡建幫時,我、魏公、李公,徐大郎、單大郎、王五郎,再加上遙請的杜兄跟雄天王,大家牽三帶四,大約二三十人;然后起事前,我與李公、魏公又各去招攬豪杰,待到兩郡起事,漸漸至于四五十人;歷山一戰,大頭領尚懷志戰死,戰后卻又在齊魯、登州、梁郡,陸續收攏了十來人;然后過河北,又戰死了一位孫宣致頭領,卻又順勢并吞三郡,收了河北義軍、軍降將,至于近七十人;如今再叛了一個,淮西諸豪杰卻又正式加進來,終于到了八十八位……我想了想,覺得委實了不起!」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