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玄幻奇幻 蓋世雙諧 第十六章 “要錢不要命”

《蓋世雙諧》 第十六章 “要錢不要命”

這魯王府的守衛,自然也不全是吃干飯的。

您想啊,就連咱前文中出現過的汝南城一霸宋項……他的家里頭,都養著像趙迢迢和馬棹這種好手,那王府里養的門客,能比老宋家的差麼?

更何況,咱之前也提過,朱爀他不是一般的世子,他是個很有野心的人,所以他門下養的“高手”,那數量可不是一般的多。

當然了……其中渾水魚、濫竽充數的,還是占了大多數。

畢竟這小王爺自己的武功很一般,他也分辨不出到底哪些是真正的高手,哪些是只能騙騙他這種外行的把式。

而那些“高手們”呢,真高手也好,假高手也罷……都不會到主子面前去揭穿彼此的真實水平。

這,也算是行業規矩了。

因為像他們這類給權貴打工的武人,不管是江湖道還是綠林道,對他們都有那麼點歧視,所以他們也只有靠同行間互相照應著點兒。

都是出來混飯吃的嘛,你今天多句,說人家武功不如你,可能明天人家飯碗就砸了,那明天再來個武功比你高的呢?他也砸了你的飯碗然后吃獨食?這就沒意思了。

那麼,在朱爀養的眾多門客中,究竟哪幾個算是真正的高手呢?

撇開那尸烆子不談,有三個人,武功確是不俗。

頭一位,名夏侯鴛,鴛鴦的那個鴛;此人四十歲上下,形高瘦,臂展過人,使的一手九節鞭,人稱“臂上騰龍”。

第二位,姓公孫,單名一個暫字,暫停的暫;此人五十來歲,形干瘦,使一對兒判筆,人稱“揜銀鋒”。

第三位,太史瓷,就是瓷的那個瓷啊;此人三十五六歲年紀,虎背熊腰,使一鐵棒,人稱“敲山霸王”。

那您說這三位的名字的發音為什麼都和三國武將重音兒呢?

Advertisement

我若從設定的角度跟您講,那就是他們的爹媽看三國,給他們取名兒的時候調皮了一下;而若從我個人創作的角度來說呢,就是一時興起唄。

且說這三人,三更半夜的,本來都已在房中歇著了,沒想到突然就聽見了尸烆子那一嗓子。

這習武之人吶,大多不會睡得特別沉,有些甚至可以用調息靜坐來代替睡眠,所以他們仨幾乎是一聽見喊聲就睜了眼。

短短一息之后,噌噌噌……三道人影便分別從三個不同的房間里竄了出來。

雖然他們這時都只穿著白的寢,連件外套都沒來得及披,但手上的兵可都是拿得好好兒的。

有道是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啊,越是像他們這種有本事的門客,越是盼著表現的機會。

眼下,這機會算是來了。

這三位也都是老江湖了,聽人喊抓賊,出門后第一時間卻并不往那喊聲的源頭跑,而是用耳功去捕捉“房上”有沒有腳踏瓦片之聲。

姜暮蟬潛的時候,自是小心翼翼,寧可放慢點速度,也不會發出那種聲音,但這會兒他是急著要走,所以就有聲兒。

而那三位聽到了聲兒,自然也都紛紛躍上房頂……

就這樣,大約二十秒后,姜暮蟬就被他們給堵在了庭和外院之間的一房頂之上。

其實姜暮蟬跑得已不算慢,但他此前躲避尸烆子妖的那種“發式提速”顯然是不可能長時間保持的,要不然他就閃電俠了。

此刻,姜暮蟬通往院墻的方向被那三人堵了,而他若回頭再去庭……且不說有個尸烆子在那兒,還可能會有其他的高手再冒出來。

因此,稍稍權衡一番后,姜暮蟬嘆了口氣,著前方呈掎角之勢的三人道:“唉……看來我得跟諸位刀了。”

Advertisement

他對面那三位呢,聞言只是冷笑。

可不是該笑嗎?

一對三,刀就刀唄,又不是加特林,你以為你有機會贏?

“小兄弟,我看你還年輕,咱們也無冤無仇,故勸你一句……趕束手就擒吧,免得在此枉送了命。”說這話的夏侯鴛,為人心高氣傲,在他心里,自是覺得三對一勝之不武,但他怎麼說都是人家養的門客,職責比他的驕傲更重要,假如真的起手來,他也絕不會手

“呵……兄臺的好意,在下心領了。”姜暮蟬笑著應道,“說實話,我也不想傷你們三位的命,所以我也勸一句……你們還是讓開吧。”

“哼!好狂的小子……我看你是敬酒不吃吃罰酒!”公孫暫算是聽出來了,對方這是認為一對三也有勝算啊,這能忍?

話音未落,他已俯弓步,地而進。

他那對兒判筆,雙頭帶尖,中段有圓環,指套環中可旋轉筆桿,以抓、甩、放、旋控筆,出穿、點、挑、攻敵,變化多端,又疾又險。

;武林中人都知道,像這種“十八般兵”之外的奇門武,大多都不好對付,一個應對慣了刀劍棒的人,第一次面對這種兵時,會完全不清對方的攻擊模式,然后很可能……他也就沒有第二次機會了。

...br/>畢竟,命只有一條嘛。

說時遲那時快,但見公孫暫那干瘦的形在傾斜的屋頂上如履平地,電縱而至,其右手的判筆銀鋒一閃,出一式仙引針,左手的判筆則走了下三路,來了一手葉底桃。

姜暮蟬見狀,右腳撤步,形右轉,左腳點地,后躍一分。

這一步轉,一步后退之間,恍如咫尺天涯,看似是沒什麼大的作,甚至連站的位置都沒怎麼挪,卻是把對方那兇險的殺招避了個干干凈凈,讓公孫暫連后招都接不上。

Advertisement

而公孫暫在攻擊落空后,勢大失,頓時了個大破綻……考慮到姜暮蟬并未騰挪太遠,此時姜若是出手,哪怕只是徒手打一掌,公孫暫也得重傷。

但,他沒有這麼做。

他只是站在那兒,慢慢地……至對他自己來說是慢慢地……把背上的刀,從刀鞘里拔了出來。

也就是在他“磨洋工”的這兩秒,公孫暫已調整好了形,并一個回,以雙手出了一招雙蝶舞花,同時還大喝了一聲:“點子!快幫忙!”

其實,也不用他喊,這一刻,夏侯鴛和太史瓷都已乘勢出手了。

這倆也不瞎啊,剛才發生了什麼他們都看到了;姜暮蟬明明可以重創公孫暫,但卻“抬了一手”的行為,他們也都看得出來。

夏侯鴛當時便在心中暗道:“這小子……要麼就是心慈手,要麼就是過于狂妄,覺得什麼時候手都行,哪怕我們三個一起上他也能應對得足足有余……”

他這猜的呢,也算對了八吧。

姜暮蟬的確認為對付他們三個很輕松,他也的確不想殺人,但他那不心慈手,而該宅心仁厚。

可能有人會覺得用“宅心仁厚”去形容一個“賊”有點矛盾,其實不然。

常言道,“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吶。

人,本來就是矛盾的。

也可以,善人也可能起歹心,當了賊的不一定全是壞人,做了兒的也不一定都是好人。

姜暮蟬為什麼人稱“要錢不要命”啊?一是因為他專挑貪污吏、土豪劣紳、乃至王侯將相下手,同道們形容他膽大包天;二就是因為他真的是“只要錢,不要命”——不到萬不得已,他便不殺人,甚至連狗都不殺。

正如眼下,即使面對三人的圍攻,姜暮蟬也沒有真的殺心。

Advertisement

噼噼噼——

伴隨著一陣金屬扭聲,夏侯鴛手中的九節鞭如游龍般自半空騰起,鞭鋒直打姜暮蟬左側軀干。

呼——

太史瓷的鐵棒則著姜暮蟬腳下的瓦片劃掃而至,攻其下盤。

叱叱叱叱——

而在姜暮蟬前寸許之,還有一雙判筆正旋轉著來。

三道鋒,三道險。

命一條,刀一口。

這一瞬,“鈍刀”,終于出鞘。

刀快,人也快。

姜暮蟬一招“繾風綣雪”,如清風追月,似雪印飛鴻。

這刀式出手,竟是無聲。

但就在這無聲之中,公孫暫和太史瓷倒下了。

他們并沒有死,甚至沒有流,他們只是先后被一把鈍刀砍中了肋下,并被刀力震得無法再站立住。

當他們倒下時,他們匍匐在瓦片上的聲音,和他們的兵從屋頂掉下去的靜,才打破了剛才那仿佛被凝固的“無聲之刻”。

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我這刀不開刃,是仁。”這時,姜暮蟬又開口說話了,“我對三位手下留,是義……”他微頓半秒,語氣驟冷,“還三位到此為止,全在下的仁義,要不然……”

“要不然……如何?”夏侯鴛作為此刻唯一還能站著說話的人,自然擔當起了和對方流的義務。

但其實他自己心里也明白……他能站著的最大原因,是因為自己的九節鞭是從遠攻擊的……若他也是近距離攻擊,估計這會兒也已經趴那兒了。

“要不然,我就得讓你們看看我的‘武’了。”姜暮蟬接道。

“閣下剛才那番施為,還不算是‘武’嗎?”夏侯鴛問這話時,表面還算冷靜,但心里已是有點驚了。

“當然不算。”姜暮蟬道。

“那我斗膽問一句……怎樣才算呢?”夏侯鴛道。

“刀不開刃,也能把東西切開,才是我的‘武’。”姜暮蟬道。

“什麼東西?”夏侯鴛又道。

“任何東西。”姜暮蟬回答。

“嗯……”夏侯鴛聞言,沉了一聲,跟著便朝后讓了兩步,側過,閃出一條路來,“好漢,這邊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