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玄幻奇幻 蓋世雙諧 第二十六章 進城

《蓋世雙諧》 第二十六章 進城

常言道,說書的,唱戲的

本著有書則長,無書則短的原則,咱這書到這兒呢,又得來一段兒“一句話說到就到”了。

這一句話過來,已是六月下旬。

趕了一個月的路,黃東來、不子、林元誠和泰瑞爾四人,總算是有驚無險地來到了京城,也就是順天府。

自永樂帝遷都至此,距今已過了二百余年,由于大朙國運昌隆,完全沒有衰敗的跡象,所以這京城在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安定發展后,已然變得極為繁盛。

到了這永泰年間,大朙的京師,無論建筑、人口、商事、行政、治安還是文化領域,都已達到當時的世界領先水平,比起曾經的盛唐天都也有過之而無不及。

黃東來雖然穿越到這武俠世界多年,但今兒還真是頭回到京城,初來乍到之間,頗有一種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的覺。

不過,與他同行的三人,倒沒他這麼激,因為他們仨以前都來過。

比如這不子吧,上百歲的人了,過去那麼多年里肯定也曾有下山游歷的時候,京城他還是踏足了幾次的。

林元誠呢,或許有人還記得,在去年的七雄會之后、刀劍戡魔之前,他為了尋一把適合自己的佩劍,也曾與令狐翔一同來過一趟京城。

至于那泰瑞爾……他是以前被人“四倒賣”的時候來過這兒,盡管當時的他不能自由走,但也算來見識過了。

“師伯,眼下咱們已經城了,不知你有何打算啊?”走在街上,黃東來便開始問不子下一步的計劃。

畢竟他們此行的目的是對付那“十三死肖”,這種降妖伏魔的事,肯定是不子最有話語權。

“能有啥打算?找個客棧先住下,再慢慢想辦法去逐一找出那群妖唄。”不子用理所當然的語氣回道。

Advertisement

“啊?”黃東來一聽就愣了,“怎麼師伯您還得‘想辦法找’啊?難道您不是掐算一下、或者作個法什麼的,就能立即找到它們?”

“掐算只能把事算個大概,哪兒有那麼細致?”不子道,“至于作法嘛……尋妖引妖的法門,自是有的,但你要一次在京城那麼大的范圍遍尋十三死肖這麼厲害的邪祟,這法,整得有點太大了,到時候很可能會引發許多難以確定的變數,弄不巧還會引來許多死肖之外的其他妖;再者,這京城要地,藏龍臥虎,帝王駕前想來也有高人坐鎮,我若在城里搞這些,被人發現,又要多生枝節……所以,總的來說,降伏死肖之事,還得從長計議。”

別看這不子平時用拳頭說話,真到了這種干大事兒的時候,他沉穩得很。

黃東來聞言,稍加思索,便也點頭贊同:“原來如此,那就聽師伯的。”

“如要住客棧,我倒知一去。”這時,林元誠便適時接話道。

“哦?哪里?”黃東來問道。

“西南老街那里有家‘寶源客棧’,上次我與令狐來京城時就是住的那里。”林元誠回道,“那間客棧占地極大,幾乎半條街的房屋都被他們盤下,并打通墻壁連為一;這客棧的附近,集市、賭場、青樓等應有盡有,往來之人甚多,五湖四海、三教九流,龍蛇混雜,因此打探消息十分方便;另外……若我沒估錯的話,理應比我們先進城的令狐和秦風,此時應該也已在那里住下了。”

“嗯……”不子聽罷便道,“既如此,那便依小林所說,咱們就去那寶源客棧落腳吧。”

幾人對此都沒意見,便立即行,向那客棧去了。

這時的他們尚不知曉,打他們一進城,便已被人盯上。

Advertisement

不過那盯梢的人,對他們倒也并非有什麼惡意,他只是一邊盯著,一邊將一張寫下了信息的紙條給了他的同事。

而其同事拿到紙條后,第一時間就向著皇城的方向去了……

;…………

半個時辰后,紫

鳥語花香的庭院中,有一名相貌清秀的正在練著劍。

只見其手持一柄銀細劍,在一片假山奇石中翩然行招,其劍似流,人若游蝶,乍看之下好似花拳繡,實則使的卻是上乘武功,威力不俗。

而就在的招式漸走漸急之際,忽然,有個人影自遠走來,緩緩靠近了

察覺,角泛起一輕笑,正好乘著劍勢,一個回轉刺便向那人攻去。

那人呢,雖是遭遇突然襲擊,卻也不閃不避,只是輕輕抬手,用一個不顯山不水的作,揚了揚他那寬大的袖。

而就是這麼一次簡單的抬手,便把那銳利的劍招化于無形,向前沖刺的勁力也都被卸去了。

“嘿!老張,我這招使得是不是還有點兒意思?”一開口,就是種頗有市井氣的調調,與那甜的長相和嗓音頗反差。

“回主人,奴才……不敢說。”被稱作“老張”的這位呢,是名老公公了,本名張季慨,因為他伺候眼前這位小主多年,二人關系已近似爺孫,故被稱作“老張”,不過他自己還是堅持以“奴才”自居,不敢僭越。

“哎~那就是不行咯。”明白對方的意思,但也沒有生氣,只是收劍鞘,并繼續用那種市井口氣言道,“老張,你說我是不是真沒什麼天分啊?”

“主人過謙了,主人天資實已不俗,練劍三年能有主人此番修為者,當世罕有。”老張回道,“只不過,上乘武功,并非一日可,縱然是資質冠絕天下,要登絕頂之境,亦需年月磨礪……而這年月,短則二十年,長則四十年……且期間須不斷苦練進,加以實戰和一些機緣運氣,方有機會達。”

Advertisement

張季慨這段話呢,七分真,三分假。

首先他說天資不俗,這就是假話,其實這姑娘的資質“俗”得很,就是最常見的普通人水平,但那跟著的后半句“練劍三年能有此番修為者當世罕有”卻是真的,因為在江湖上,像這種資質的人,除非是武二代,否則不太可能一上手就能學到上乘的武學,并時刻能得到高人悉心的指點……所以的確沒有多人能只練三年就有這實力。

另外,關于資質與練武的那番理論,張季慨也有些許夸大和瞞的分。

作為一個超一流高手,他自然明白,真正“資質冠絕天下”的人,登上絕頂境界,并不需要二十年。

七年。

從習武開始算起,七年時間,已足夠那種人邁過超一流的門檻。

之后什麼時候為絕頂,對那些天才來說只是機緣的問題,跟苦練的關系實已不大。

這張季慨之所以要把時間和辛苦都說得夸張些,無非是想讓自己眼前這位知難而退,早點將興趣從這些武功啊、江湖啊之類的事上轉移走。

畢竟……一個已經許了駙馬的公主,很快就要老朱家的“外人”了,的將來,以及今后很可能會有的孩子們的將來,都是作為帝王家的政治籌碼而存在的,無論是的公家還是婆家都不會希繼續像現在這樣當個終日舞刀弄槍、憧憬著所謂江湖的熊孩子。

“誒?不對吧。”但聽罷了老張的話,卻道,“去年咱們在那杳夢樓,看到那個林元誠的小子以一敵十,大戰那所謂‘河北十劍豪’的時候,我可親耳聽見您在那兒暗暗贊嘆什麼‘此子不出五年必絕頂高手’啊,那小子我看著比我大不了幾歲吧,若按您那‘短則二十年’的說法,莫不是他剛學會走路就開始習武了?”

張季慨一聽,也是神微變。

這事兒確實是他的問題,只因當時他看到林元誠的劍法后,為習武之人的本能和斗心皆被激起,所以里便不把一些不該說的話說了出來。

那麼當時在杳夢樓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諸位且聽我娓娓道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