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春色 第155章 奸賊

《大明春色》 第155章 奸賊

浩浩的步騎、儀仗一路南下,皇帝在一架四馬大車裡,趕路時也忙個不停。無數的奏章言論、天下各地的勢力、各種要分別對待的人,朱棣剛登基一個月,已到十分疲憊。

他臉上沒有笑容,似乎剛當上皇帝並不是想象中那麼快活……

大批人馬到京師後,朱高煦便接到皇帝口諭,要他搬去以前燕王住過的府邸,便是建文初年他們兄弟被幽在京師時、住的那座宅子。這是徐王妃的意思,說是高煦要大婚,連楹府上剛死了很多人,住在那裡不吉。

不過,那座燕王府邸上、原來就有一些奴婢看家,朱高煦不便趕走那些奴婢,卻又不太清楚他們的底細。

……京師有山有水,聚天下財賦於一城,富庶無比,重簷廟宇、亭臺樓閣四可見。正是春暖花開時節,垂柳依依,百花齊放。本來是良辰景,但此時城中卻霾籠罩、殺氣騰騰。

兩個月前,皇宮還是建文皇帝住的地方,現在變了新君一大家子的住所。一時間皇宮裡還比較混,各個宮殿都要重新布置、選人。

妙錦便暫且沒進宮,先回家去了,也想去看看久別的娘親。

與景清同車,剛到家門口,竟然聞到了一刺鼻的惡臭!

妙錦下車時,便見門口有很多大糞和未知的汙,門板上居然潑著不知什麼,上面潦草地寫著兩個大字:賊!

景清下來後臉鐵青,目從門上的紅字上掃過。隨從都沒吭聲,默默地上去敲開閉的角門。

就在這時,一道牆角忽然鑽出來一個長袍士子,向這邊唾了一口:“賊!貪生怕死、骨頭,滿口忠心道德、假君子!”

“站住!”一個隨從大罵道。那士子卻一溜煙就跑了。景清道:“回來,進門!”

Advertisement

妙錦輕輕掩住口鼻,跟著父親進了府邸。景夫人便迎上來了,大家先見了禮,景夫人便拽住妙錦的手,不斷拿手帕抹著眼淚。府上的氣氛十分沉重,彼此相顧無言。

“娘,你的額頭怎麼了?”妙錦景夫人的頭,見上面有一淤青。

景夫人拿手遮住道:“沒甚麼,已好得差不多了,隻怪我多事。前陣子黃子澄在市口被凌遲,三天三夜才活活痛死!我便悄悄坐車去看了一眼,不料被人認出來,不知哪來的一群人,擁著把馬車給掀翻了,我便摔了一跤……”

一行人剛進屋子,景夫人又道:“朝中許多大臣的家眷太慘了,還有一些未出嫁的閨,竟然被了遊街,又送到軍營中,被那些軍士日夜凌辱、肆意辱罵……”景夫人看了景清一眼,“若我是他們家的人,還不如死了算了!”

“哼!”景清一臉憤怒的表,什麼也不說。

景夫人卻繼續在旁邊說:“黃子澄的夫人許氏,我是認識的,聽說每天有二十條漢子守著……”

“你不必說了,老夫都知道的。”景清終於聽不下去了,“黃子澄、齊泰、方孝孺這些人,本來就是他們主張削藩,現在事敗,必定無法罪,有甚麼奇怪?”

“可不止他們,還有暴昭、練子寧、連楹等人家室。聽說沒完哩,還有人要繼續被治罪,現在京師場人心惶惶,不知啥時候會到自家倒霉。”景夫人歎了一口氣,又猶豫地小心翼翼地問,“夫君是不是與方孝孺、連楹約定要殉國啊?”

景清皺眉不答。

景夫人一臉憂心道:“難怪那麼多人都辱罵咱們家,

現在府上的人連門也不敢出了。” 妙錦留心觀察父親的神在想:父親聽到那麼多慘狀,究竟有沒有猶豫過?也許是有過猶豫搖的罷,父親從小雖然家境寒微,但一直在讀書,沒吃過多苦頭,後來更是多年榮華富貴養尊優,怎能毫無貪生之念?

Advertisement

但是,妙錦知道父親最看重甚麼……

景清起道:“老夫還有事要辦。”便走出了房門,徑直往書房而去。

妙錦卻還未死心,顧不得與母親徐舊,急忙跟了上去。

跟進書房,走到父親面前,便試探地說道:“爹,朝中除了那些主持削藩的大臣,大多數文武都是投降了的。像楊榮、蹇義這等人,厚歸降,夏元吉深建文君恩寵重用,也投降得很快。卻沒甚麼人罵他們……”

“哼!”景清一臉厭惡的表

妙錦見狀,一顆心往下一沉,還是繼續輕輕說道:“建文朝時,爹的權勢位可比不上夏元吉,為何爹獨獨被人扭住不放?只因一件事,爹與方孝孺、連楹約定殉國,他倆都沒投降,唯獨爹投降了……”

剛才妙錦一看到大門口的汙穢,就明白了:世人憤恨者,非建文之臣降燕,而是虛偽!

外人不了解景清,連燕王也以為景清真的歸降了……偏偏景清說了太多忠心有氣節的話,還嚷嚷著要自裁殉國;前後言行反差之下,因為誤解他、以為他虛偽無恥,世人才會唾棄他!

景清那麼要面子、名聲的人,就算在某一瞬間真的被嚇住了,猶豫退了,他也回不了頭!

妙錦想通了這一節,便不道:“方孝孺、連楹已死,死無對證,父親可以設法不認那次約定,便說是流言……”

“住!”景清沉聲罵道。

他急躁地走了一圈,深吸了一口氣,忽然語氣沉靜下來:“老夫算是聽明白了。兒啊,你在北平數年,不知了誰的蠱,想事兒的初衷出現了偏差。

你只看到邊的人,覺得人命要、自家要。卻忘記了聖賢的教誨,忘記殺仁、舍生取義的要義!”

Advertisement

景清語重心長地說道:“這世上有比命更重要的東西,便是義,孟子已經教誨過世人。兒要分得清,孰輕孰重。”

妙錦頓時不吭聲了,縱是父親不發火,心平氣和地辯論,也實在說不過父親,所以父親能考進士……

就在這時,景清轉過來,神堅定地說道:“那件事,老夫親自去做!到那天,你便與你娘先走一步,免得像鐵鉉之妻一樣辱。”

他盯著妙錦的臉,等著回答。妙錦臉有點蒼白,仍輕輕頷首。

景清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他猶自在書房裡來回踱著步,時而低頭沉思,時而凝視窗外,好像是在苦思良策,謀劃行刺!

妙錦已經盡力了,此時已徹底放棄了勸父親回頭的念頭。父親滿腹詩書,沒人能三言兩語能勸服他。

來到了自己的閨房,坐在窗前,發了一陣呆。

最後的裡,覺得應該多看幾眼這世間的景。此時此刻,才恍然醒悟,自己還有很多很多想去做、卻沒做的事……以前以為自己很年輕,還有很多歲月,此時才明白,人生苦短稍縱即逝。

院子裡的淺紅桃花正在飄落,遍地都是花瓣,空氣中彌漫著一淡淡的香味兒,妙錦閉上眼睛,用心地呼吸著那氣息。又慵懶地瞇著眼睛,仰頭著春日的溫暖和輝,亮堂而暖和的人間,原來真的很好……一個低沉的聲音仿佛正在耳畔敘述:小姨娘再等等,多看看,你會發現世界很大,也很,有很多東西值得留

接著便開始翻找舊、字跡,以及箱子裡的什,慢慢回憶十八年來的喜怒哀樂。偶爾會憂愁,偶爾會掩直笑,沒想到那塵封的地方,還有那麼多有趣的事兒,許久沒有想起過了。

Advertisement

如此也好,既能準備一番死個明白,又不用像別的大臣家眷一樣,臨死前還要遭長久的折磨。

妙錦坐到銅鏡前時,看到銅鏡中紅齒白的容,臉離得近便清晰細膩;後的落花、古古香的雕窗則朦朧。銅鏡中的畫面,連自己也覺得非常

看著鏡子裡的人,做出各種姿勢和神態,一會兒又直雪白的脖頸,起飽滿的脯,雙手從鎖骨往下拂過如玉的,握著自己纖細的腰,妙錦一時間卻不幽幽地長歎了一口氣。

連自己也覺得很漂亮,可惜了,很快就會化為烏有,現在卻只能孤芳自賞。於是在忽然之間,妙錦便有十分不甘心的心思湧上心頭,有點自怨自艾起來。

朦朦朧朧之中,妙錦仿佛看到了一雙聚會神的目,在燕王府宅,地在後打量著、欣賞著。他的眼睛裡仿佛有各種驚歎和垂涎……

妙錦臉上一紅,原來被看得很不舒坦,現在卻心道:他看到的只是一件布道袍,又寬又厚,把最的地方都遮完了。

越想越臊,耳朵也覺火辣辣的,時不時唾自己一口,還沒出閣的人就如此不要臉。但時不時又想,事到如今,若能被人發現這麗,記住,讓這一切活在某個人的心裡,倒了些許憾意。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