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春色 第165章 終南山捷徑

《大明春色》 第165章 終南山捷徑

寬闊的千步廊,兩側聚集了許多衙署。而翰林院則在千步廊後面,是皇城裡離皇宮午門最近的衙門之一。

高賢寧便在這個衙門裡上值,他是個謙遜隨和的人。雖然同僚大多是進士出,但很快就與他識了。

在翰林院,真乃往來無白丁,結的都是知書達禮之人,同僚待人很客氣儒雅;環境又好,高賢寧很快便覺得在這裡當好的。

京師因此給高賢寧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同僚裡只有一個人有點瞧不起高賢寧的意思,很快高賢寧就聽到一個多的同僚告訴他:那人背地裡說過高賢寧不走科舉正路,專挑歪門邪道上位!

又說高賢寧靠寫《周公輔王論》沽名釣譽,卻馬上自食其言、投靠新君,不過走“終南山捷徑”罷了。

那個人就是解縉。

解縉的名聲也很大,出名比高賢寧早。高賢寧很早就聽過這個人的事,但他只是笑笑而已,並不作評論。

傳說中解縉還在繈褓中吃,就開始學識字了;五歲時神通之名已傳遍鄉裡。接著考秀才、舉人、進士是一路凱歌順風順水,鄉試更是位列榜首,人稱“解元”。

等解縉考中進士時、還不到二十歲,在這個白發蒼蒼的人還極可能不中舉的年代,不到二十歲的進士,那是相當了得!

解縉科場得意,進場後就非常坎坷了。

先是太祖坐皇帝的時候,太祖很其才,解縉“知無不言”盡管進諫。結果解縉真的什麼都說,說了很多太祖的壞話,還說李善長有點冤枉雲雲……於是太祖雖然認可解縉的才華,卻覺得用著不順手,就他先回去修。太祖的意思,自己不想用,還可以留給孫子用。

Advertisement

於是到了建文朝。解縉馬上進京為太祖吊喪,結果與多名朝臣結怨,總遭彈劾。建文皇帝覺非常棘手,又把他貶到甘肅去了。準備留著等以後缺人了再用。

等到建文四年初,解縉又回到了京師,但建文皇帝剛想起他、皇帝自己就“自焚”了。

不過這時京師又有了新皇帝,便是永樂帝。解縉上來投靠,說甘肅太遠、羊太多,想做京……永樂大喜!

原來的燕王府一屋子武將,不缺武將,就缺文!他娘的居然有士林名人主來投,永樂馬上把解縉當作寶貝,準備好好用他。

解縉馬上被任命了京,先做個翰林侍讀再說。於是解縉終於翻了。

……最近高賢寧和解縉又要在一個屋子裡上值,因為大夥兒要一起編修《太祖實錄》。先編修,做一些準備工作,等以後才能定稿。

翰林院的大堂上,擺滿了書籍案牘,空氣中飄著墨香,“沙沙沙”筆尖流過宣紙的聲音之間,偶有儒士讀到彩之,搖頭晃腦地之乎者也。

灑滿寧靜風雅的書堂,這裡一片明淨敞亮。有人提著筆、撚著胡須沉斟酌字句、有人端坐在書案前,手裡的筆靈巧如行雲流水,有人在打躬作揖向同僚請教。

大夥兒面有神聖嚴肅之,因為他們在修編的東西,要流傳青史!便是千年之後,後世子孫也要看這些東西來理解此時的人;就像此時的人,要讀隋唐的文獻,才能了解大唐盛世、千古明君。

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一聲喊:“聖上駕到!”

吏馬上就放下了手裡的事兒,都走到大堂外迎接行禮。

皇帝朱棣走上前來,親手扶起一個文,和地說道:“起來,

Advertisement

都平,做自個的事。朕前來不是為了打攪卿們辦事,只是來瞧瞧朕的大臣在做甚麼。” 於是眾吏謝恩,迎皇帝進了翰林院大堂。大夥遵旨,重新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忙活起來……而且看起來比剛才的不慌不忙、要忙碌多了,人們的作也快了起來。

朱棣一邊偏頭去看文們手裡的卷宗,一邊不斷點頭讚許,饒有興致地在翰林院呆著。讓大夥兒都瞧瞧,今上不僅在馬上能打天下,下馬也進得翰林院,能與飽學鴻儒們相

就在這時,高賢寧拿起一疊卷宗,走到了解縉面前,拱手道:“請解侍讀參詳參詳,下今日修訂的這些初稿,是否恰當?”

解縉看了高賢寧一眼,便拿起那疊稿子,剛看幾眼,馬上就道:“誰告訴你,太祖第四子乃孝慈高皇后(馬氏)所出?”

一句話出來,許多人紛紛側目。正閑庭信步的朱棣也馬上轉頭看過來,畢竟“太祖第四子”說的就是他。

“難道不是?”高賢寧一臉困道,“那應該怎樣寫?”

解縉道:“本在問你,誰告訴你的?”

高賢寧道:“天下皆知的事兒,很多人都是這樣告訴我的!”

解縉的臉頓時因惱怒而發紅, 說道:“高編修,你給我找出來,何記載了此事!”

“下正是找不到,才寫天下公認之事。”高賢寧直著腰站在那裡,一副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豈有此理!”解縉頓時冷笑了一聲,指著高賢寧的鼻子的手又放下了。

他長呼一口氣,語重心長地說道,“年輕後輩要多看、多學,要謙虛一點,不要以為寫過一篇有名氣的文章,就可以隨意塗抹青史了。你知道咱們在做甚麼嗎,啊?這是太祖實錄、將來便是青史!給後世萬代子孫看的,你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Advertisement

解縉搖頭歎息不已。

高賢寧道:“下就這麼寫的,不然解侍讀來說說,該怎麼寫?”

解縉道:“那就去查,查到為止!”

高賢寧不道:“下查不到哩,要不您幫個忙?”

解縉頓時向朱棣抱拳躬道:“聖上,這高賢寧真愚不可及,請聖上明裁!”

朱棣的臉頓時像豬肝一樣,站在那裡手腳無放置一般尷尬……主要這事兒很怪異,難道朱棣連自己是誰生的都不知道?他要怎麼明裁?

就在這時,一個文道:“恭問解侍讀,若是咱們甚麼都查不到,還有臉領著朝廷祿米嗎?”

朱棣聽罷,看了解縉一眼,似乎某個地方在發疼一樣的表,道,“朕忽然想起還有一件萬急之事……”說罷便要走。

忙拜道:“恭送聖上!”

高賢寧一面跪拜,一面心道:終於可以在翰林院清淨一點做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