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春色 第881章 有朋自遠方來

《大明春色》 第881章 有朋自遠方來

隨軍的工匠、與廣東布政使司調集的匠人們,日夜趕工修繕的戰船。停泊在珠江的船隻,損壞不大,多是桅桿、甲板與船樓等破壞;而那些船與骨架損的船,已不能繼續出征。

船隻大致修繕之後,海軍各隊陸續離開珠江口,在海面上重新編隊出發。

原先海軍的部署,是離開大明國境之後,於安南國松臺衛、峴港停留修整補給。而今他們在廣州府耽擱許久,中軍便決定只在峴港作短暫停留、補充淡水等資,然後立刻直趨真臘西貢港。

仿若遮蔽海面的龐大艦隊,沿著離陸地不遠的海路航行;直到安南國境,幸運地再也沒有遇到大風浪。只不過,在這個季節裡南方的雨水仍頻,暴雨經常出現,小風浪亦是幾無一日消停。尋常的風暴,倒並不能阻擋海軍的海船。

艦隊終於航行到了安南國南邊的峴港,一路還算順利。

這時劉鳴與唐敬,接到了軍令。中軍下令:為節省時間,各船上的將士不得上岸,戰船只在海港中作短暫停留;各船將領帶隨從上岸,采運所需之。不過中軍為了安將士,又下令,諸將派人從港口搬運酒水上船,允許將士們飲酒。

劉鳴乘坐小舟上了碼頭,他發現港口那座城寨的土牆十分低矮;裡面那些破舊的街巷之間,也沒看到多大明軍的蹤影。劉鳴頓時有些困,因為在中央朝廷的卷宗裡,峴港已經設置了大明朝的“使城”。

劉鳴暫且與指揮使唐敬分別,前去拜見王景弘與陳瑄。很快迎接海軍員的當地文武,從另一碼頭過來了。

大夥兒一番簡單的禮儀之後,由駐守當地的文武員敘述、方才解開了劉鳴心中的困

Advertisement

原來“使城”不在碼頭上,而在港口碼頭與會安城之間,軍重新修築了一座多邊形的棱堡。劉鳴因為不在兵部,事先沒有仔細了解峴港的況。

當地來的一行人裡,有個文說道:“會安城離港口尚有一段路程;因朝廷最看重的是峴港港口,軍便未進駐會安城。而在碼頭上、已經有許多當地人的房屋了,軍若在此地修建堡壘、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於是咱們的堡壘,就建造在碼頭南邊;一會兒諸位登上土牆,便能立刻看到。”

劉鳴回應道:“本明白了。”

那文循聲轉頭,看向劉鳴,便又拱手道:“大明在安南國駐扎了近兩萬軍,並與安南國陳氏好。佔城國與安南國的狀卻全然不同,軍在此地的兵力又很、不足以控制大城,於是使城更不能設在會安。”

這時,位於中間的大將陳瑄開口道:“附近瀚江江面上,停靠著一隻大船,掛的是帆。咱們已派人去盤查,眼下還未回稟消息。你們知道那是甚麼人?”

剛才說話的文立刻答道:“回陳將軍話,下等已問過了,那是印度來的船,做生意的人。”

正說到這裡,便

有人轉頭向東邊觀。劉鳴也循著方向去,只見一隊軍將士、帶著幾個外藩人,從遠向這邊過來了。

太監王景弘的聲音道:“馬通事何在?”

隨軍的馬歡在人群後面道:“下在。”

王景弘笑道:“馬通事懂波斯語等諸國語言,咱們可以與外藩人談談。”

那當地文卻道:“下不知、這些人會不會說波斯話或阿拉伯話。”

王景弘詫異地問道:“印度汗國的君臣,不是從波斯那邊來的人嗎?”

Advertisement

道:“下等數日前便詢問過,他們並非來自印度北部的汗國,而屬於南方一個大商人建立的領主勢力。

”他想了想,又解釋道:“印度汗國的勢力一直在北方,主要控制‘德裡’附近的地區;南方是信奉印度教的領主和總督,以前很多年,南方各大領主和總督、只是定期向汗國稅和糧食。

直到前些年,帖木兒率軍,進犯了印度汗國;造他們分崩離析,現在況更了。下一時也沒弄清楚,如今印度究竟怎麼回事,但聽說印度南方領主、已經不再向汗國稅了。所以現在這幫南方人,便已不再屬於印度汗國統治。”

等了一陣,那些外藩人漸漸走近前來。

王景弘忽然出驚訝的神,揮手招呼道:“施宣使,你為何與外藩人在一起?”

那些外藩人的面相奇異,多是黑和深棕卷發、面部廓分明的目人,皮有點黑;而其中揮手的那個“施宣使”則明顯是個漢人。除此之外,那一行人中,還有一個皮更黑的、有點像佔城人的隨從。

劉鳴尋思了一陣,猛然醒悟,“施宣使”應該就是舊港的漢人首領施進卿。

當年鄭和下西洋的時候,曾與大海盜陳祖義的船隊遭遇,在馬六甲周圍的海域、發生了大規模的水戰。當地的漢人施進卿獲知陳祖義的靜,告鄭和,提醒軍注意陳祖義襲。戰役結果是軍大獲全勝,活捉陳祖義等一眾賊人。

施進卿因此立了大功,大明朝廷冊封為舊港宣使。(原先在舊港的“三佛齊王”梁道明,也因此接了朝廷冊封的職;對周圍的國家,梁道明繼續自稱國王,只有對朝廷稱臣。)

Advertisement

彼時王景弘是鄭和的副使,所以認識施進卿。但那時候劉鳴還沒考中進士,並未仕為,因此沒見過施進卿、只聽過他的名字。

施進卿先行上前拜見,大夥兒相互抱拳作揖見禮,寒暄了一陣。施進卿便道:“終於見到諸位同僚了。不過此番經歷說來話長,稍後下再稟報王公公、將軍們此行。”

目人裡一個中年人上前,黑皮隨從則跟其後。目人以手按,鞠躬行禮,然後直起腰“嘰裡咕嚕”地說了起來。

不等那黑皮的隨從翻譯,馬歡便道:“我……闊耳。”他在說出

對方名字時,停頓了一會兒,可能是需要音譯,並臨時生造一個容易記住、又發音相近的名字。

馬歡接著說道:“我是兒大耳領主的忠實仆人,閣下的威武艦隊,一定是威震四海的太與月亮的明帝國……那個大明帝國的軍隊。”

王景弘聽罷,說道:“咱家乃大明海軍正使、王景弘,這位是海軍主帥陳瑄將軍;與你們說話的通事,乃朝廷員馬歡。峴港現今已歸屬安南國,並由大明朝在此地的‘使城’管轄;乃因安南國朝貢大明,兩國屬於臣與君、子與父的關系。咱家瞧你們面善、說話也講究,那便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大明府當盡地主之誼。”

馬歡一番嘰裡咕嚕,將王景弘的話翻譯出來。那個黑皮隨從一直沒吭聲,劉鳴有點懷疑目人的翻譯、是不是能聽懂話;畢竟同樣是漢語,話與廣東福建地區的口音卻差距很大。

過了一陣,由馬歡翻譯的目人稱謝。

王景弘又道:“咱們也別在這裡站著談話了,先去碼頭的鋪安頓。”

Advertisement

於是兩邊的人,在軍衛隊前呼後擁之下、沿著破舊的街巷步行。那目人一邊走,一邊又說起話來。

馬歡翻譯道:“兒大耳領主的商船,原先一直與爪哇國人做買賣。後來他們聽說, 爪哇國人手裡的綢和瓷,也是從別買來的。所以這次領主就派了一艘船、帶上一些勇敢不怕死的勇士,到佔城和安南去買貨,希能賺到更多的錢。”

王景弘聽罷,立刻轉頭對那目人闊耳道:“既然是瓷綢,佔城人、安南人手裡的貨,多半也是從大明買來的哩。安南國雖也能製作綢和瓷,但論,那是完全無法與大明出產的東西相媲。你們應該找大明朝人做生意。”

這番話要傳達到闊耳那裡,當然要先經過翻譯。

過了一會兒,闊耳通過翻譯說道:“大明國太遠了。”

王景弘馬上指著施進卿道:“這位是舊港宣使,屬於大明朝冊封的員,舊港就在馬六甲海峽。以後你們大可以找他談買賣,比到爪哇國、佔城國、安南國還要近。”

等到闊耳明白了王景弘的意思,他的緒似乎十分激,還擁抱了一下施進卿。闊耳高興地比手畫腳,與施進卿各說各的,倆人在那裡嚷嚷了一陣;不過彼此間的態度和緒,還是表現到位了。

使城堡壘中的大明府,在峴港碼頭城寨裡有個鋪。大夥兒到了鋪所在的院子裡,走進大堂,終於可以歇腳喝兩口茶了。

王景弘又吩咐鋪裡的吏,簡單準備幾桌酒席,以備中午款待遠方來的目商人。

大明人與印度南方領主的“忠實仆人”,在禮節、習俗等各方面都很迥異;但大明朝的海軍大員,親自設宴款待客人,恐怕在任何地方、都算是一種善意熱的禮數。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唐三中文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