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春色 第895章 簡單的人

《大明春色》 第895章 簡單的人

凌晨時朱高煦忽然醒來,過了一會兒才回過神、明白自己在郭薇的寢宮裡,而且覺非常悶熱。

他披起床,在紅泥爐子上找到了半壺冷掉的開水,便拿起一隻青花茶杯,連灌了兩盞冷水。郭薇也醒了,睡眼惺忪地看著朱高煦,問道:“該起床了嗎?”

朱高煦瞧了一眼窗戶帷幔,便道:“天還沒亮,你再睡會兒罷。”

他說罷,猶自坐在冰冷的紅泥爐子邊,微微有點出神。

過了一會兒,郭薇便著被子擋著子,在大床上坐了起來。接著找著裡襯,在被褥裡穿。寢宮裡沒有近侍,只有兩個人,郭薇與朱高煦也相多年、十分悉了;不過一向比較矜持,幾乎不會主在朱高煦面前暴

初春的凌晨寒氣人,郭薇穿好了裳,又找了一件羊皮大上來,給朱高煦蓋上。

“你可以繼續睡覺的。”朱高煦隨口道。

郭薇打量著他:“高煦是不是做噩夢了?”

朱高煦點頭道:“大概夢到了以前在戰陣上的場景。”

郭薇忙輕輕著他的背,聲勸道:“都過去了呢,你不用再去想。”

朱高煦卻搖頭道:“夢裡的事並沒讓我不適,醒來時心中約有些不安的、反而是現狀。”他接著又說了一句,“我在皇宮裡太久了。”

他說罷看了郭薇一眼,見只是一臉溫和地傾聽。他頓時明白,自己的話、讓別人聽起來必定是一頭霧水。

朱高煦稍微理了一下心思,便注重的事、以便把話說得清晰一些,“北方最近的景況,我總覺得哪裡有點不安穩。另外又掛念著南海的戰事。”

郭薇道:“我昨天下午聽說,陳瑄在真臘國大獲全勝,捷報傳來。聖上為何憂慮?”

Advertisement

朱高煦稍微一想,郭薇雖然溫和、卻也是個靠得住的人。他便說道:“談不上憂慮。滿刺加國應有臣服的意願,陳瑄卻徑直趕走使節、非要再戰,朕對此事是不太滿意的。朕估著,南方那些小國陣戰肯定不是軍的對手;但戰場上況複雜,變幻太多,氣候、疫疾等等,都要看運氣。能不打便能達到目的,最好不打;畢竟打下來也無法直接統治。”

郭薇的頭微微一偏,想了一下道:“陳瑄想貪軍功?”

朱高煦點頭稱是。

郭薇又問:“我聽說在海軍中,司禮監監王景弘的話最管用。或許王景弘會製止陳瑄。”

“所以陳瑄才擅自趕走了滿刺加使者(馬六甲蘇丹王國)。”朱高煦道。

郭薇微微一怔。

朱高煦便解釋道:“陳瑄不能一言決策,所以才想辦法做各種事,好讓海軍的決策、傾向於迅速南進攻滅滿刺加。”

他稍微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大多人在事了結之前,一般是被等待結果。不過我發現,陳瑄不是這樣的格……此人或許有點掌控。他會事先主選擇一個結果,不惜犧牲另一種可能,以便親手影響事的走向。”

郭薇聽罷輕聲道:“我不了解陳瑄,不過高煦看待人,想法真是深呢。”

陳瑄和王景弘手裡掌握著大明朝的海軍主力,目前還有一百多條戰艦、兵兩萬,朱高煦能不嘗試理解他們嗎?

當所有人都詬病一個人時,極可能那個人本來就有問題,反正不是個完的人。只不過大臣們嫌棄陳瑄的地方是氣節,而朱高煦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

朱高煦回到了之前概的容,沉道:“以前那些腥風雨,要危險得多;但我很有啥不安,因為親自在場。而現今在這皇城大,甚麼都靠聯想、靠猜測,反而有些發悶。我可能在宮裡,確實呆的時間太長了。”

Advertisement

夫婦二人在靜謐的凌晨談了一陣,郭薇恍然道:“對了,我想起昨天大長公主(寶慶)提到的韃靼人,聖上若想知道,還不如問駙馬何魁四。過兩天宮中賜宴,邀請了在京的皇親國戚,何魁四是駙馬,必定會來的。”

據說那何魁四不務正業,整天閑逛、喜好彈唱。但畢竟是寧遠侯的兒子,讓他說一件事、應該總能說清楚。

朱高煦馬上轉頭回應道:“薇兒所言極是。”

說到現在,朱高煦的睡意已是全消……

數日之後,皇室宴請在京的宗室、親眷,駙馬何魁四果然也來了。眷們宴飲的地方在大善殿,由皇后及妃子們主持。男丁們則在興慶宮,朱高煦到場賜宴。

興慶宮的正殿南面,有一條紅牆夾道。夾道兩邊,各有一座庭院。午宴的正式禮樂之後,皇親國戚們用膳喝酒賞舞,其間便可以離席活了,也被允許在那兩座庭院裡醒酒休息。

朱高煦便在西邊的庭院裡,找了一間廊屋,把何魁四來。

論親戚,朱高煦得稱何魁四姑父。不過非宗室本族的人,面對皇帝時,主要是君臣、親戚關系是其次。何魁四進來便叩拜,行君臣大禮。

以前朱高煦從未近距離瞧過何魁四,今日觀之,果然長得白淨英俊。想那何福南征北戰、也是個漢子,生的兒子卻完全了紈絝子弟的相貌。不過也難怪寶慶公主特別喜歡何魁四,連他不務正業也不嫌棄。寶慶公主才十多歲,最喜歡英俊的男子很正常。

朱高煦先是問了幾句何魁四的家事,然後才說到正題,問起給何福送禮的韃靼人是哪來的。

何魁四忙道:“臣回聖上話,此事說來話長。武德初聖上親征韃靼(東蒙古),韃靼軍接連大敗逃遁。蒙古大汗本雅裡失汗向西遁去,遇到了瓦刺人(西蒙古),便向瓦刺諸部首領卓羅斯馬哈木求救。

Advertisement

本雅裡失汗以為,馬哈木會聽其號令。乃因本雅裡失汗是全蒙古大汗、包括瓦刺人。又因本雅裡失汗能被推舉為大汗,是因韃靼的阿魯臺刺殺了前任大汗鬼力赤;而鬼力赤一向與瓦刺人勢不兩立。於是本雅裡失汗以為,瓦刺人對他有好

不料瓦刺人先是假意恭順,把本雅裡失汗的部落帶到了西邊、遠離韃靼諸部後,馬哈木忽然翻臉,把本雅裡失汗殺死了。本雅裡失汗余眾,多被屠戮,只有數人走投,逃亡到了哈衛(哈國)。

衛忠順王孛兒隻斤·,與本雅力士同為吉思汗的後人。且前任忠順王安可帖木兒,乃被瓦刺人毒殺,並被霸佔了妻子。忠順王與瓦刺人有深仇,因此收留了本雅裡失汗幸存的家眷和部眾。”

朱高煦聽得頻頻點頭。那些蒙古部落早就分裂了,其中的關系非常之複雜,就連有些大臣也說不清楚。

可是這個白淨的後生何魁四,卻是侃侃而談,連複雜的名字都能說得一清二楚。這不讓朱高煦有點刮目相看。朱高煦再次驗證,有時候傳聞中的人、與親自了解後的樣子,可能會有出

何魁四道:“家父並未在書信中提及此事,臣是聽聞回來的奴仆所言。韃靼人遣人結家父,究竟所為何事,臣暫且不知。臣或可猜想,韃靼人是想從大明國借道,以避開瓦刺部落、返回東邊麼?”

朱高煦沉片刻,說道:“朕也有個大膽的猜測。瓦刺人攻擊哈國甚急,或是就是逃裡的韃靼人裡、有某個對瓦刺人很重要的人。”

何魁四附和道:“聖上所言極是。瓦刺人同時與哈、東察合汗國結怨;而哈衛又與東察合汗國不和。以前瓦刺人為了牽製東察合汗國,很對哈國大舉進擊,此次有些反常。”

Advertisement

他琢磨了一會兒,又拱手道:“會不會本雅裡失汗有兒子,落到忠順王手裡了?那瓦刺首領馬哈木、殺死了本雅力士哈之後,又自己擁護了一個全蒙古大汗,裡。但是除了馬哈木的親信,幾乎無人認可這個答裡;如果本雅裡失汗有後人逃,恐怕馬哈木便不可能再掌握全蒙古大汗了。”

朱高煦微微,不得不認為何魁四說得有點道理。他忽然覺得,何魁四似乎是個人才,不為大明皇朝效力、簡直是浪費。

“你想不想做個有點實權的?”朱高煦問道。

何魁四忙道:“臣資歷輕淺,無甚經驗,不過只會誇誇其談。就怕壞了家父的名聲,更怕耽誤聖上的大事。”

朱高煦聽出來他不太願,便暫且沒有勉強,換了一口話道:“你要好生對待大長公主,可曾是朕父皇母后的掌上明珠。”

何魁四道:“臣不敢說讓大長公主風無限、名揚天下,但讓每天有笑容、平實簡單,自問是能做到的。”

“甚好。”朱高煦讚許道,“份,本就不需要再風無限。”

朱高煦說完便站了起來,從何魁四邊走過,“朕會記得駙馬今日的言論。”

何魁四的聲音從後傳來:“臣恭送聖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