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大明春色 第903章 大費周章

《大明春色》 第903章 大費周章

上一次京師收到王景弘、陳瑄的消息,時節還在寒氣未收的初春;而這回宦孟驥等人、回到京師報信之時,天氣已是日漸炎熱了。輒數千上萬裡的大明疆域,事沒有個一年半載,幾乎不會有啥進展。

朱高煦記得,上次理南方海事的時候,曾與大臣們喝過一次州茶。他能想起這個細節,乃因太監曹福最近拿了一小罐雲南茶過來;朱高煦這才記起,當時他說過的一句話,說起、還是習慣雲南的茶葉滋味。

當然朱高煦不過只是隨口一說,連自己都快忘了。南方諸省產的茶葉,各有滋味,他對此並不是很挑。只因朱高煦在雲南做了好幾年的藩王,那邊通不便、最常見的就是本地產的茶葉,所以他的印象才很深;那時有點念舊,提了一

不料因朱高煦的一句話,負責尚膳監的太監曹福為此大費周章。

曹福那廝去了一趟黔國公府,詢問沐府管家、有關雲南的好茶。然後沐府派人去了一趟雲南布政使司,把沐英多年前珍藏在麗江府別墅的一小罐茶、送來了京師,最近才到。

據說此茶已經封藏了很多年。洪武年間,沐英帶兵西征平定了麗江府等地,有一次當地土司派人到深山裡、摘采了野生茶葉進獻;原料來自雲南與西藏高原界的大山中,經過沐英隨軍茶師的煉、一大籮筐茶葉隻得一小罐。此後這罐茶葉便一直藏在麗江府沐家別墅。

朱高煦對曹福這一番折騰,無話可說。他確實比較喜歡曹福這個閹人,因為此人總能滿足他的私。只有宦能乾那樣的事;而地方員多半不敢正大明地逢迎,他們還得考慮在場士林的名字。錦衛武夫辦這類事也不靠譜,就像當年紀綱,搞到好東西自己就截留了。

Advertisement

但默許之下,曹福有時候不太搞得清楚程度,也是沒有辦法……

今日賢妃姚姬在儀殿侍駕。一到夏天朱高煦有午睡的習慣,但今天午後他不僅沒休息好,還忍不住折騰了一汗。接著他便收拾一番來了正殿,不然一下午估計都得在廂房裡呆著。

不一會兒姚姬也從後門走了進來,見到朱高煦、還故作生氣地說道:“都不等等我就逃了。”

朱高煦轉頭有打量了一番穿戴整齊的模樣兒,隻覺賢妃著實迷人。想想也是年近三十的人了,但潔白細膩如緞、頗有澤,廓形狀更是天然妙,整的姿冠絕后宮。姚姬的來路有點不正,倒讓的氣質與一般的大家閨秀都不一樣。

他不口道:“好茶就是耐泡,怎麼泡也不會膩。”

姚姬用玉白的纖手輕掩朱,“嗤”地笑了一聲,笑的眼神,宛如有著無盡風

朱高煦說完剛才的話,順著話題、便想起了曹福拿進來的那罐茶。晴朗的午後正悶熱,他也有些口乾舌燥,便起走到西北角,招呼賢妃來泡茶。

經朱高煦指點,姚姬在架子上面找到了一隻木箱子。打開箱子,看見了整箱茶葉,但拈起一小撮隻聞了一下,馬上就放棄了箱子裡茶葉、在茶葉堆裡找到了那個小泥罐。

或許是因為姚姬被迫出過家,當過一段日子的尼姑,所以保持了一些尼姑的生活習慣,平素泡茶喝。佛家傳中土之後,早已與中原的習俗融合了、其中就包括茶道。

有時候朱高煦也會覺得、姚姬的氣息有點怪異,豔與清淡的結合,竟能變得渾然一

燒水、泡茶、出湯,朱高煦有些疲憊地坐在椅子上,等著喝茶。

Advertisement

姚姬分了兩盞,把一隻小瓷杯遞給朱高煦。朱高煦聞了一下,剛喝了一口,他立刻愣住了,又將杯中茶水一口喝。姚姬隨後將朱放到邊抿了一口,反應也與朱高煦差不多,表隨之一變。

倆人對視了一眼,默默地把首泡的茶水喝完。接著朱高煦坐在椅子上回味了良久。

姚姬的聲音道:“此茶絕非凡。”

朱高煦點頭道:“是哩,可惜不能量產。”

他的言下之意,便是以後喝不到了怎麼辦?相比酒,茶總給人清雅淡泊的印象,但朱高煦今日方知,好的茶水會給人以念。畢竟它總是要滿足人口舌之的。

朱高煦瞧著姚姬,又不說道:“此茶香高,所以誰得到了都只能私藏起來,不能暴在外。口時,就像米湯一樣厚稠,偏偏又在立刻回甘之中,又一種清冽與清香,激起人貪的心思,想要喝到更多。”

姚姬看了朱高煦一眼,的臉漸漸變得有點紅。姚姬沒說話,只是默默地聽著,仿佛也在回味先前的味道。

朱高煦其實對茶並無太多好、也沒花多心思琢磨,但這味道很直接妙,他便興致說了下去。

他接著說道:“我就藩雲南時便知道,雲南茶樹大多是喬木、難免常有些許青;而此茶難得是滋味純粹而醇厚。賞其鮮亮已是爽心悅目,一旦口更是味覺滿,每一種都在層層遞進;原本藏了多年的風味,在熱水激發中、都蘇醒放縱開來。先是溫細膩,然後高揚至極得讓人忘卻一切。茶湯似溫和順、又似力度迫纏繞舌苔,正是輾轉百次似苦似甜。我從不考究茶葉好歹,也覺得它著實是好茶。”

Advertisement

悶熱的天氣讓姚姬說話時顯得有氣無力,回應道:“有聖上金口玉言、如此盛讚,今日若有文在場,怕是要變記到書上的名品。”

朱高煦搖頭道:“這種東西出名毫無意義,因為世間無二。便如賢妃一般,何必聞名於外?”

姚姬又用很輕的聲音小聲道:“今天酉時後聖上還要來賢妃宮,此時何須對我概?你若不是非得遵照規矩,常來與我說話,也並非不可。”

朱高煦輕輕點頭。不過他著宮裡的悶熱,還是滿意這午後的寧靜。

倆人把壺裡的茶葉泡了很多次,仍有香味。果然朱高煦先前隨口概那句話、正是歪打正著,便是好茶耐泡。

過了一會兒,姚姬便起說道:“天氣太熱,臣妾上出汗黏乎乎的不舒服,先回宮沐浴更,靜待聖上下值歸來。”

朱高煦準許了,讓先回后宮。

賢妃剛離開儀殿,太監曹福便走了進來,上前躬作拜。

朱高煦馬上招呼他,指著那罐茶葉道:“拿到后宮去,皇后、妃、嬪幾個人都分一點。”

曹福小心問道:“茶不合皇爺龍口,奴婢再去巡問。”

朱高煦搖頭道:“就是太好了,所以朕不想多飲。多飲幾次之後、會對特定的茶味產生印象,到時候你到哪裡去找同樣的東西?人不能對一樣東西太沉迷,不然要吃虧的。”

曹福恍然道:“奴婢遵旨。”

朱高煦這才問道:“你有甚麼事?”

曹福躬道:“孟驥回京時,帶回來了一個婦人……”

朱高煦頓時有點明白啥意思了,便沒吭聲等著他繼續稟奏。

曹福沉聲道:“真臘國的王后,但幾個月前因為國王逃出吳哥城,把廢了。”

Advertisement

朱高煦頓時到十分意外:“這樣的人怎麼會來大明?”

曹福道:“回皇爺,說來話長。大抵是真臘國的仇家要算計,幾經周折見到了孟驥。孟驥這才把帶到京師來避禍。”

接著曹福把真臘國的事,簡單地敘述了一番。他敘述罷,又說道:“此婦人經歷複雜,又是來的,不好府接待。奴婢暫時只能安頓在舊府(京師的漢王府),奴婢先瞧瞧是不是可靠,然後再讓面見皇爺……不過此婦長得確實豔哩。”

說到最後一句,曹福抬頭看朱高煦,倆人馬上有種心領意會的

舊府就在皇城的西邊,挨著沒多遠。朱高煦登基後,漢王府的名字就取消了,因為沒有了漢王。如今王府前面的眾多廳堂廊屋,主要是守司北署的駐地;後面的園子確實還寬敞。

朱高煦道:“讓逗留在京也好。若是朝廷想要了解當地狀,真臘國的廢後也是一條線索。”

曹福忙道:“皇爺說得是, 皇爺真是高瞻遠矚。”

談起人,朱高煦又想起那罐從幾千裡外弄回來的茶葉,忍不住提醒曹福道:“有些東西不是越稀奇越好,無須過於折騰,太麻煩了。”

曹福道:“奴婢不嫌麻煩。只要皇爺高興,奴婢心裡著哩。”

朱高煦又隨口說道:“你觀察時,弄清究竟要甚麼。”

曹福怔了片刻,作揖道:“奴婢遵旨。”

待曹福離開了儀殿,朱高煦才回過神來,自己最後說那句話有點奇怪。他也不知道,為甚麼只要有人送上門,他就會覺得、對方想從自己上得到點甚麼。或許因他年紀漸長,已有了不小的改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