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種田經商 伏波 第211頁

《伏波》 第211頁

見眾人慌起來,凌悅稍稍放下了心,趕忙道:“也是我家見勢不妙,立刻派小弟前來通傳。大家也不必驚慌,聽說他們才派了二百來人,咱們只要快些趕回去就行。”

二百人不,但是也不算太多,這下有些人放下心來,有些則更焦急了:“凌掌柜,你這消息準不準?到底是誰勾結的賊匪?”

凌悅把臉一板:“現在不能自陣角,咱們家家都出了兵,就要同仇敵愾。那些沒有出兵的,才是禍所在,等打退了賊人,定要好好查個清楚,為大家討回公道!”

這話的意思太明白了,就是要鼓眾人對付那些沒出兵的鹽商。聽到這話,倒是讓不人兩眼放,跑這麼一趟,好沒撈到,反而折損不,當然要從別的地方找補啊!也甭管那些沒出兵的是不是真通匪了,只要有個由頭,他們這麼多人,啃不赤旗幫,還啃不幾個近鄰嗎?

有了共識,事就好辦了。各家都開始收攏人馬,準備登船返航。

站在營寨墻頭,伏波看著的敵營,微微一笑:“看來阿牛已經得手,到咱們出擊的時候了。”

田昱,最后只是道:“困猶斗,得小心點才行。”

他是擔心自己親自領兵,會遇上危險?伏波笑著搖了搖頭:“比這更險的局面我也經歷過,丹輝放心,只管在城頭督戰即可。”

田昱立刻閉上了,不再多言,伏波也沒等他回答,轉下了墻頭。來到點將的高臺上,伏波看著一排排手持戈矛,滿臉期盼的兵士,提高了音量:“李頭目已經帶兵端了賊人的老巢,如今他們斗志已失,只想盡快逃走,咱們要出去攔一攔,留下更多賊子的命!這幾日沒讓你們登城作戰,就是為了今日!爾等可敢一戰!”

Advertisement

“敢!”

三百人的呼喝整齊劃一,算不得驚天地,卻也別有一番氣勢。伏波看著這些人,滿意的點了點頭。這幾天在城頭應戰的,其實都是預備役的輔兵,真正的銳還是帶來的百多人,和李牛留下的二百多兵。

這三百人面對敵襲抑了數天的戰意,正是戰的時候,而且他們也知道的謀劃,了解要面對的敵人。這樣的兵,正是最能戰,也最敢戰的!

不再遲疑,伏波拔出了腰間長刀,高聲下令:“敵人在前,有進無退,格殺勿論!”

隨著吱呀呀一聲,營門緩緩開,一排排舉著長槍的兵士魚貫而出,在大營前方列陣。

靜如此大,鹽商們立刻被驚了,看著突然出營列陣的敵人,個個目瞪口呆。有人趕問道:“凌掌柜,這是怎麼回事?不是說敵人銳都去攻打東門了嗎?”

凌悅也被嚇了一跳,然而下一刻,他就反應了過來,把牙齒咬的咯咯作響。這是想拖住他們啊!只要其他人知曉了東門的現狀,知曉了他凌家已經被人攻破,這好不容易湊起來的聯軍就要土崩瓦解。可是現在不打,他們的人一時半會也沒法上船,這碼頭如此窄小,被人銜尾追上,也是必敗無疑的!

要怎麼辦?

“敵軍銳盡在東門,此刻不過是看咱們想撤,故作姿態罷了。若是被嚇到了,只會引發潰逃,讓敵人撿了便宜,還不如拼上一把,試試看能不能奪了這大營!”凌悅也是拼了,事到如今,已經退無可退,還不如做上一場。勝了能奪個大營不說,聯軍的士氣必然大漲,也會對他唯命是從。到時就算知道了凌家遭難,多半也不敢跳反了。

Advertisement

若是不戰而逃,凌家的名聲必然掃地,還拿什麼統帥這支聯軍?

他說的如此堅定,還真讓一些人有了拼上一拼的勇氣。吃了這麼多天的灰了,誰不是憋了一肚子氣,比起現在就走,還是打上一場更解恨啊!

于是撤兵的腳步還真停下了,岸上五六百聯軍重新整隊,也提起了手中兵刃。這可是野戰,不用攻城,沒了那該死的長弓,他們還能怕個匪幫嗎?

看到敵人的反應,伏波立刻下令:“擂鼓,出擊。”

隆隆鼓聲響起,那三百人分作三個方陣,齊齊向前近。而發現這群敵人離開了長弓防的范圍,鹽梟們也按耐不住,吹起號角,狂著撲了上來!

城頭,田昱死死抓住了城磚,指節都泛起了青白。在他視線正下方,一黑一白兩支隊伍撞在了一。敵軍的確更多,比他們多出一倍有余,前赴后繼狀若瘋癲,然而那群著黑的赤旗兵士沒有被這陣勢嚇到。他們只是按部就班的高高舉起長槍,刺,收回,踏步,繼續刺,如同不停翻涌的海浪,一層層沖刷泥沙,留下遍地尸骸。

那并不太像邱大將軍的用兵之法,卻更為犀利,更為高效,冷酷的不似常人。鼓聲不停在變,那是給兵士們的訊號,讓他們知道何才是前進的方向,何還是槍尖所指之。為他們陣的人,從不會指錯。

任何大戰,折損三兵力就足以造潰敗,那群鹽商的確敢戰,然而當死人越來越多,難免會心聲怯意。陣線漸漸被撕扯開來,鼓聲一變,刀盾手代替了長槍手,把那裂隙撕扯的更大,直至穿。敵人再也支撐不住,開始了潰敗。后就是自家的船,只要轉逃走,就能求得一線生機,還有什麼能攔住那些一心求活之人呢?

Advertisement

看著如同下餃子般“撲咚咚”往海里跳的賊人,田昱松開了五指,再也抑制不住面上笑容。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