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了,人家赤旗幫那麼大的名氣,麾下還不知有多人馬,是好得罪的話?只要把話說清楚了,敢犯險的肯定就了。
鐘平掌道:“還是黃師傅痛快!當然,我赤旗幫也不是不講道理的,若是貴地有人找不到活兒,也能到赤旗幫做些短工,工錢雖然不多,飯總是能吃飽的,男不拘,都可以到東寧的大營運氣。”
這下黃師傅是真刮目相看了,疍民們不打劫赤旗幫的船,也還能劫別人的船,但是窮兇極惡的早就從賊了,休漁期跑去鋌而走險的,多半還是過不下去的人家。要知道疍民低賤,除了打漁也沒別的本事,還有不人欠著商販們的錢,經常辛苦一年也存不下幾個子兒。為了活命,什麼事兒干不出來?若赤旗幫真能雇人,可就幫了大忙了,短工也無妨啊,不肚子就行了。
再想想之前聽說的消息,若是赤旗幫在這兒也搞起賒貸,恐怕還真能搶走不生意呢。這樣的氣度,何愁不能做大?
一念及此,黃師傅立刻正了正神:“鐘頭目想要幾條船,什麼時間來取?這些可得說清楚了,我也好早做安排……”
一個時辰后,當鐘平酒足飯飽,離岸登船時,心中已是大定。幫主說了,只要能搞定附近這些疍村,就任命他為魚檔的管事。這魚檔可是設在番禺的,意義自不必言,他之前勤勤懇懇為幫中做事,總算沒有白費。將來自己執掌魚檔,兒子在船幫領兵,鐘家何愁不興?到時怕是僅次于幾位大頭目了!一想到此,鐘平更是興致高揚,催促舵手往下一個疍村開去。
僅是番禺附近海域,就有大大小小十數個疍民的村落,這近萬人的漁民,在短短幾日都聽說了一件事。赤旗幫的船是不能搶的,搶了也沒好。這些天不怕地不怕,連皇帝老兒都不在乎的賤民,這次竟然意外的聽話。畢竟告誡他們的,可是船場的師傅,是廟里的廟祝,不論是為了船,還是為了平安,躲著點赤旗幫總是沒錯的。更別提赤旗幫還是個講道義的,肯給他們活兒干!
隨著消息逐漸傳開,一艘艘小船起航,向著赤旗幫所在的東寧縣而來。
第一百三十一章
方天喜原本以為自己會被,接不到赤旗幫的種種,誰料邱小姐本沒有關他的意思,只要不離開大營,看什麼問什麼都無所謂。這可是讓方天喜嘖嘖稱奇,別的不說,這位的氣度比田昱那小子要強太多了。
并沒有浪費機會,方天喜默不作聲的打探起來。之前他也曾派人前來查探,得知了不赤旗幫的事,然而親眼所見,還是讓他屢屢驚奇。
赤旗幫能戰,方天喜早就知道。論起帶兵,當世沒有一人能勝過邱大將軍,而邱小姐的練兵手段頗有其父之風,看每日練,就知道這是一支強軍。
然而出奇的是,幫中的伙食并非是按照軍銜分配的,只要“食堂”開飯,大小頭目和兵士都是吃一鍋的飯菜,哪怕是邱小姐這位幫主親去,也不會另開小灶。
同同食是拉攏人心的好辦法,然而就算是戰事吃的時候,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何況吃穿都一模一樣,如何樹立威信?真的不會讓兵士忘了尊卑嗎?
結果當他問起這些兵士時,得到的答案出奇的一致:“都是幫中兄弟,自該同吃同住!”
而那些小頭目則會嘿嘿一笑:“白給的為啥不吃?這飯菜也不賴嘛。再說了,都有薪俸,想打牙祭還不簡單?”
食堂的飯菜確實不差,每天兩頓干飯一頓稀飯,咸菜管夠,吃干飯時還能打一勺燉菜,鴨魚蛋換著來,可比尋常的漁家要好太多了。
能吃上這樣的東西,何愁人心不齊?可是這里面的花銷也極為驚人,只是算算就讓人咋舌。于是方天喜有發現了另一樣,赤旗幫有專人蓄養禽畜,而且數量不。豬羊就不說了,海邊也養不了多,番鴨可是多如牛,整日趕去沙灘上刨食,下的蛋真是又大又圓,滋味絕佳。多出來的甚至都開始腌制了,怕不是要賣去縣里。
除此之外,還有專門種芋頭、菜蔬的田地,也有仆婦照料,不說全都能自給自足,好歹也是個添補。專設的茅廁還能收集糞,漚出的糞也相當可觀,不論是種地還是賣去別,也算盡其用。而便溺向來是軍營里最麻煩的問題,一不小心就有發生瘟疫的可能,連這都能想到,可謂是心細如發了。
如此種種,頗能以小見大,經年老將來了,恐怕也不能做到如此周全。這真是一個小姑娘琢磨出來的?是天周,還是早有遠見,知曉這麼做的好?然而心底疑,方天喜也不得不承認,這些是旁人學不來的。似蓑幫這樣的匪幫,不說別的,只是吃飯一樣就不可能做到將兵同食。所有反賊用的都是民,驅趕百姓劫掠豪富才是他們的起家之道,不死人就不錯了,哪還能講這些花俏?那些匪首更不可能自降份吃糠皮豆面。
當然,赤旗幫這樣練兵也有短。從大營里出來的都是兵,可是要如何擴充兵力?這樣養兵,跟往海里扔錢也沒兩樣了,五百人能養得起,五千人呢,五萬人呢?赤旗幫平日連劫掠都不肯干,要如何壯大,在世間立足?
然而這念頭剛剛升起,方天喜就發現大營外的小漁船多了起來。還有不漁民樣子的人了大營,干起了雜活。大營如今正在擴建,是最需要勞力的時候,這些人也不知是什麼來頭,每天只要吃些糧、芋就能賣死力氣,倒是讓營里的屋舍起的更快了。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虛假的修真:修身養性不太行,殺人奪寶第一名。 真實的修真:定個小目標,今年的靈米要多收個三五斗! 這是區區一介外門植耕,從太華山腳下種田開始的故事。
顧卿卿穿越了,還被她后奶賣給一個病秧子沖喜。隔壁村的徐行,常年吃藥還短命,十里八鄉都知道徐家是個火坑。顧卿卿嫁到徐家,都說她要當小瓜婦!結果作為天才毒醫的她,不僅治好了那個病秧子相公的病,還開鋪子,做生意,將小日子越過越紅火。就連她那病秧子相公,也考中科舉,一步一步權傾朝野。只是,位極人臣的他,此刻卻在她的耳邊低喃。“卿卿,該給我生個孩子了!”
顧筠嫁給了國公府最不學無術的世子。她想,只要生下孩子,到時給他一個孩子父親的名頭,至于夫君,這東西能吃嗎。然,裴殊世子之位被廢,夫妻二人被趕出了國公府。顧筠:“……”她以為拿的是宅斗劇本,結果卻是種田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