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貴極人臣 第888頁

《貴極人臣》 第888頁

李越道:“那可未必。要讓佛道被人相信,就不能貿然更替。西方有人,被稱為教皇。你聽過嗎?”

這好似一個霹靂擊下,顧鼎臣顯然沒聽過,李越道:“教皇,教皇,依教稱皇。你可真是出了個好主意。”

這可謂誅心之言,顧鼎臣撲通一聲跪在地上,他連連叩首:“是卑職無知,卑職絕無大逆不道之意啊!”

他絞盡腦地辯駁,深悔自己學藝不,明知皇爺和李越對泰西諸國頗興趣,卻始終自視甚高,不肯多學。他本就累得半死不活,只磕了幾下,就覺眼前一陣陣發黑。

李越這才停:“好了,可還有別的法子?”

顧鼎臣伏在地上:“回閣老,不若仍說仁君圣王?”

李越道:“那你覺得,和現在有分別嗎?”

顧鼎臣一窒,他辯解道:“當然有分別,如今只是發展農技和織藝,就開辟了廣袤財源。心學一出,對于實務實藝的發展只會更上一層樓,陛下的威亦會達到頂峰,那時再封禪泰山……”

李越失笑:“陛下這一代何須你來心,現在關鍵是陛下的后人該怎麼辦?”

他一字一頓道:“圣神子孫,以傳萬代,尊位不可搖。”

顧鼎臣的臉,漸漸蒼白下來,皇權的穩固是第一位,不僅要這一代穩固,還要下一代穩固,因此皇爺不會冒任何風險。可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了希,難道就要這麼放棄嗎……這就像在海上迷航一樣,終于找到了走出這里的道路,卻由于不符合上位的“完”,又只能再次放棄,陷新一次的索。

他的脊梁仿佛被人生生打斷,他搜腸刮肚,卻想不出解決的辦法,只能無比沮喪道:“卑職無知,卑職無能。”

Advertisement

李越這時卻又和煦起來:“無知無能沒事,可教就行。”

顧鼎臣愕然抬頭,他目不轉睛地看向李越,眼中帶上了自己都沒料到的希冀:“愿聽閣老指教!”

李越問他:“你想改變這一點嗎?你想勇敢地在大經筵上,為心學問世的宣告者嗎?”

顧鼎臣只覺都在沸騰,他當然想,他不想在翰林院磨到五十歲,誰不想青史留名呢?

李越不由展:“想就好,我可以告訴你,該怎麼辦。”

顧鼎臣剛開始以為他在開玩笑。可隨后,李越的講述,卻他整個人都呆住了:“人人皆可圣,良知由心發,心與心之間難以制定高下標準,所以,從一開始就應該跳出心與心之間的比較,即跳出個與個之間的比較。第一,應明確,天下之善高于個之善。因為整必然優先于部分,如果整個都被毀傷,那麼手足自然也就不復存在【2】。天下不寧,人的命都難保,又去何追求良知,追求至善?”

砰得一聲,凳子被他撞到了。顧鼎臣已伏在桌前,筆疾書。

“第二,那怎麼實現天下之善呢?傳統的理念是,個都從事有益生人之道,整個天下就會變好。”

顧鼎臣抬起頭,他滿心不解:“難道不是這樣嗎?”在儒學理念中,家就是小的國,國就是放大的家,沒有形各要素系統協調的理念。

李越道:“當然不是。就拿農業來說,單靠小農,能實現高產嗎,能應對災害嗎?正因為不能,所以才需要治農的扶持。各地的災害,需要朝廷來托底;各業的繁榮,需要朝廷來扶持。可是,朝廷的人力、力、財力是有限的,有時需要選擇先后,有時甚至要做取舍,有時需要民間互相援助發展,那麼究竟該怎麼做,才能確保天下之善最大化?不論是民還是,皆有私家,皆有私。”

Advertisement

顧鼎臣道:“……所以,他們都無法完全站在天下的立場上公正權衡。”

李越頜首:“那麼,該靠誰呢?”

顧鼎臣喃喃道:“只有以天下為家之人,才能為天下帶來至善。是天子……只有天子以天下為家!”

他霍然起,眼中出狂熱的火花:“您是怎麼想出來的,這就解決了,這就解決了?!”迎合了皇爺的需要,心學就能由民間之學,變為方之學,而他們這些先行者,注定會盆滿缽滿。

李越卻依舊淡然:“依你看,是否能夠銜接系?”

顧鼎臣這才理了理裳,他開始來回踱步:“大方向應該沒問題……但細節需要完善……您放心,這個給我來做,難怪您會讓我寫《心學薈萃》,我一定會做好。太好了,這要是了,那就是流芳千古,永垂不朽啊!”

讓他更沒想到的是,李越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是你永垂不朽。”

這仿佛一盆冷水兜頭澆下,顧鼎臣終于勉強清醒過來,他驚疑不定道:“……您這是什麼意思?”不是他來打下手嗎,怎麼聽著像是把功勞讓給他一樣。不可能,誰會這麼傻,一定是他想錯了。

可下一刻,李越卻告訴他:“我就是這個意思。”

顧鼎臣的神奇特而又詭異:“可是,為什麼呢?卑職只是、只是遵您之命,行了一些教化之事。”李越一定是在試他,他不能被沖昏頭腦。

他的臉發青:“卑職曾經還鬼迷心竅,彈劾過您……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如今不正是立言嗎?”

Advertisement

顧鼎臣說到一半,又回過神來,他變得更加懇切:“當然,于您而言,安定流民,引進良種,發展實藝、興修水利,救災救難,主持刑獄,這樁樁件件都是惠及蒼生的大德。而不論平定韃靼,掃除倭寇,還是占下馬六甲,這都有您的一份功勞,這都是彪炳青史的功績。如今,您還順應上意,彌補了心學的。這事一旦做,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將齊聚一人之!這是古今罕見,貴極人臣指日可待!您又何須謙讓,卑職、卑職實在是不配啊!”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