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鍾後大家重新在篝火旁聚集,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百裏弋坐在人群中間,盡管眼神憂鬱,姿態卻悠然平和,就像一位布道的智者。
這次又回到問答環節,最先開口的是沒什麽存在的婷婷,聲音有點小:“百裏老師,我想知道,你和你的老師經曆了什麽,你們為什麽會失敗?”
百裏弋似乎被勾起了沉重的往事,默然了好一會。
他拿起一塊木柴,扔進篝火中,濺起許火星:“故事太長了,我簡單說下吧。”
“我老師所在的那一屆,覺醒者們到最後都沒能集齊十二塊符文,而且,絕大多數覺醒者都不是死於末日,而是戰。”
“果然,無論什麽時候,人類的尿都差不多。”鬥虎一臉預料之中。
百裏弋平靜陳述:“當時的絕大多數人類本不相信末日這一說,盡管大家也在探索真相,追求力量,但並不團結,還經常為了各自的立場甚至是私開戰。”
“那一屆沒有麒麟這樣的領袖給大家創造一扇門作為共同目標,也沒有龍這樣的領袖堅定不移地相信門的存在。”
百裏弋看向高:“那一屆的神嗣運氣也不夠好,還不夠強大,沒能阻止咒淵,其他覺醒者也一樣。”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古人誠不我欺啊。”木子土笑盈盈地揮著折扇,好像這事跟自己沒啥關係。
朱雀看向百裏弋:“等於說,你老師那一屆的失敗原因,是咒淵。”
百裏弋點點頭:“我老師靠8級【畫家】作弊,躲過咒淵,躲過重啟,渡到下一屆,也就是我那一屆。”
“老師希能在我這屆破局,他集合覺醒者,帶領大家尋找希,我是在後期才加組織,為他的學生。”
“老師認為,他雖然渡功,但已經被貪吃蛇察覺,因為當他現沒多久,便不斷上高級,這已經不能用巧合來解釋,隻能是來自貪吃蛇的意誌幹擾。”
“他認為是貪吃蛇和蒼道對抗的產,所謂的使命、能量、,恐怕皆來自貪吃蛇。但畢竟在蒼道的地盤活,自然也被蒼道施加了影響,這主要現在蒼道對的約束上,以及它們人的一麵,兩意誌在的上達到了微妙平衡。”
“原來,這就是的開關。”九寒若有所思。
“上一屆,是我們人類離破局最近的一屆。”百裏弋的聲音中著憾:
“當時,我們順利找出十二符文回路,跟妄全麵開戰,大獲全勝,但是咒淵降臨,跟很多鬼融合,非常恐怖,我方的神嗣最終跟咒淵同歸於盡了。接著,迎接我們的是舞臺的落幕者——七死。”
“七死,可能是所有‘存在又不存在的人類’的人弱點的集合,它們強大無比、深不可測,失去神嗣的我們不再是對手……”
“抱歉,打斷下。”高想到什麽,“你老師那一屆和你那一屆的神嗣,第一天賦是什麽?”
百裏弋回想了一下:“我老師那屆神嗣的天賦是【裁決者】,我那屆是【絕對防】。”
——看來神嗣跟神嗣也有區別。
——可能“係統”這東西,真的隻有我有。
高若有所思。
“高,你覺醒後的第一天賦是【幸運】吧?”百裏弋問。
高大方承認:“是。”
“神嗣的共同之在於都是生和人類所生,但在領悟天賦上沒什麽規律。”百裏弋繼續回憶:“當時,跟七死的戰鬥,老師稱為謝幕之戰。”
“那一戰,人類輸了。”百裏弋聲音蒼涼,背後藏著千鈞的沉重。
“老師死後,我領悟【畫家】直接八級,那一刻我明白了,我還不能死,我得茍活下去,為下一任‘時間渡者’,前往下一屆,完老師和同伴們的誌,所以,你們見到了我。”
朱雀皺眉,有些怨氣:“既然這樣,你為什麽不早點出現?如果我們早做準備,本不會走到今天的局麵。”
百裏弋搖搖頭:“我不能這樣做。”
“為什麽啊?”張偉問。
“上一屆,謝幕之戰前一晚,老師跟我有過一段對話。”
百裏弋右手一揮手,一道能量飄向篝火上方,變為一副象的剪影畫。
畫中是一扇古樸的木窗,窗是一張案幾,中間擺著一盞燭臺,燭輕輕搖曳,兩人對坐,左邊是一位長胡須的老者,右邊是一位留長發的後生。
兩人在聊天,但沒有聲音,隻能以對話框的畫麵呈現,仿佛在播態漫畫。
老者:“百裏,明日一戰,你可算過?”
後生:“算過。”
老者:“如何?”
後生:“必敗無疑。”
老者:“……”
後生:“三千棋局,皆輸。”
老者:“……”
後生:“尚有一局,算不出。”
老者:“當如何做?”
後生:“……”
老者:“為何不言?”
後生:“明日,我不上陣。”
老者:“……”
後生:“……”
老者:“……”
後生:“……”
老者:“哈哈哈哈哈哈!”
後生:“老師,為何要笑?”
老者:“我笑自己糊塗!糊塗啊!”
後生:“糊塗?”
老者:“百裏,老夫錯了,是老夫害了你們啊。”
後生:“老師,您盡力了……”
老者:“恰恰就錯在盡力!”
後生:“我……不明白。”
老者:“孩子,人人皆有因果,世世亦有因果,我一介凡人,竟妄想主導這世因果,狂妄至極!錯誤至極!”
後生:“老師,吾等逆天改命,或許狂妄,但何錯之有?”
老者:“命可渡,需自渡。運可改,需自改。”
後生:“何以見得?”
老者:“蒼道正是如此啊!麵對眾生,隻引導,不主導,祂早已給出救世之策!”
後生:“……道法自然。”
老者:“正是!”
後生:“……”
老者:“還好,為時不晚。”
後生:“老師,吾等當如何?”
老者:“明日,你不上陣。”
後生:“之後呢?”
老者:“耐心等待,因勢利導,道自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