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惑君 第202頁

《惑君》 第202頁

作者有話說:

注:江南柳,葉小未。人為輕那忍折,鶯嫌枝不勝。留取待春深。

這幾句選自歐修《江南》,興趣的姐妹們可以去搜搜這首詩背后的一些說法(因為這首詩在本文里用的就是一些不正經的說法,對就是你們想的那個意思)。

第64章

別院。

將阿縈送回來之后便道謝離開了, 眼看著快要天亮,騎了兩回馬又大干戈一場, 阿縈著實困倦, 簡單洗了一下就歪倒在床上昏昏沉沉睡了過去。

一覺迷迷糊糊睡到耳旁傳來紫蘇的聲音,只聽紫蘇低聲音不知和誰說話道:“姨娘回來就睡下了,中間就醒了要了一次水喝……”

裴元嗣放輕腳步走到床邊, 慢慢掀開帳子,鞋上床。

剛躺下,旁的阿縈就地依偎進了他的懷里, 口齒不清地道:“您回來了,快睡吧,好困。”

裴元嗣輕睡得紅潤的面頰, 后, 替掖好出后腰的被子,兩人頸而眠。

裴元嗣再度醒來的時候,懷中的阿縈已是人去床空。

他掀開被子下床,原來阿縈早已起床備好飯菜等他一塊用膳, 因為時辰到了下午, 裴元嗣擔心太子與小皇孫的安危,先去了宮里打聽況, 之后兩人才一道用了晚膳。

晚些時候兩人吹燈上了床, 裴元嗣就把錦衛調查到的結果告訴好奇的阿縈, 娘舉止可疑,看著的確有問題,但眼下錦衛還沒審問出什麼有價值的東西, 裴元嗣猜測, 嘉帝很可能懷疑昨夜含章宮走水不像是一場巧合與意外, 因此命錦衛徹查,事應該很快就能有一個結果。

Advertisement

阿縈聽罷不無擔憂道:“大爺,我見您似乎從不與朝中同僚結,我今日救下小皇孫,會不會被人誤會您與太子殿下其實私下好,給您惹來麻煩?”

“事急從權,不怪你。”

裴元嗣拍拍纖弱的背安道,昨夜含章宮失火他第一個趕到救下太子,要惹麻煩麻煩也是他先惹來的,頓了頓,又忍不住說:“昨晚,你,你表現得很好……”

“才不是!”

阿縈將臉又埋在他的口上拱了拱,聲音悶悶且很是心有余悸地道:“您不知道昨晚可把我嚇死了,我聽見小皇孫哭就想起綏綏,我想都沒想就沖過去了,走過去之后才突然反應過來,嚇出一冷汗。”

“可我那時都已經過去了,總不能再退回去吧?況且小皇孫那個樣子,我實在也做不到忍心袖手旁觀,只能咬牙著,太子、太子妃的目落過來的時候,我簡直張得聲音都在打,要不是想到您就在我在邊,您會保護我,我真不知該做什麼了!”

說著,阿縈半支起子捧住裴元嗣的臉,杏眼中滿是依賴與甜,“幸好有您愿意為我說話,大爺您怎麼就這麼相信我,就不怕我把事弄砸了,反而傷了小皇孫?”

說實話,在昨晚之前裴元嗣的確是有些擔心的,但當時那種況下阿縈已經沖了出去,如果說娘和阿縈之間他只能信一人,那裴元嗣必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相信阿縈。

何況他也沒有想到阿縈會是這樣的勇敢果決,竟敢當眾指出小皇孫的娘居心不良,在娘狡辯的況下依舊堅持原則,鎮定而條理清晰地質問,將娘質問得啞口無言、支支吾吾。

Advertisement

這樣的阿縈是裴元嗣以前從未見到過的。

生綏綏時沈二夫人設計陷害沈玦,阿縈卻能忍著生產劇痛,在他到來之前憑借著頑強的毅力依舊保持頭腦鎮定,收集沈二夫人誣陷沈玦的證據,這些尚可以說是因為姐弟深,那麼這一次之后,他還能如從前一般固執己見,認為外表弱的阿縈就只是一朵經不起風雨、任由他來保護的菟花嗎?

或許不是,阿縈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堅強,還要勇敢。

裴元嗣握住阿縈細白的腕子,用男人糲的指腹輕輕挲,語帶恤:“既然你敢站出來,就說明你有充足的把握,和小皇孫的娘相比,你的話更堅定也更有說服力,若我是太子,我也會選擇相信你。”

阿縈微愣。

今晚的裴元嗣,怎麼好像和從前不太一樣?

他好像變得溫了許多……而且,怎麼還覺他是在夸呢?雖然夸得不太明顯。

莫非是昨晚抱怨他的那些話,他真的聽進去了?

阿縈突然湊過來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他,裴元嗣有些不太自然地垂下眼簾,轉移話題道:“明早還有事,時辰不早了,安置罷。”

閉眼要翻,阿縈卻眼疾手快抱住他笑嚷:“大爺躲什麼,我都聽出您是在夸我了!您夸我就夸我唄,怎臉皮兒這樣薄,夸完就睡?”又一撇道:“您委實小氣,就不能再多夸我一句,我聽呢。”

都是當娘的人了,夸一句就心花怒放。裴元嗣便覺好笑,扭頭看,阿縈杏眼中頗有幾分自得,兩人鼻尖對著鼻尖,灼熱的氣息纏相

Advertisement

“你不困是吧?”

裴元嗣目如火,忽扣住的脖頸,抬起上用力纏住舌。目再往下落去,在耳旁低語一句。

阿縈頓覺渾都要漉漉了,又驚又,臊紅了臉,是讓他夸他,不是、不是說這些葷.話啊!

-

嘉帝共有三子一,皆為早逝的李皇后所出,嫡長子太子、次子周王,子韓王不滿三個月便夭折,兒壽公主早早出嫁生子,三個孩子一母同胞,打小深厚。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