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古代言情 繼后 第1卷 第329章 有這個必要嗎

《繼后》 第1卷 第329章 有這個必要嗎

趙元景出了行宮,就趕著先回家,一邊自己邊的小廝去通知老四回家一趟。

兄弟兩個在府中匯合,趙元景就將這件事說了。

“安定橋的事我也聽說了,既然陛下震怒,那只怕是不人都要倒霉。好歹不牽連大哥你就好,至于外頭的事,我會派人留意的。”這事趙冬時辦正好,他巡防營正合適。

相關人等很快就都下獄了,這件事沒什麼不好查清楚的。

潘華的罪過是失察,他自己定好的日子匯報了上去。

但是事實上他也沒想到一座橋而已,陛下會關注。他就是按著正常流程走的。

他也不是沒事就大張旗鼓的跟陛下說我要造橋。

只是畢竟也是個國計民生的事,又在京城里,他就跟邀功似得匯報了。

沒想到陛下那麼在意,還親自題字。

這一來,工期是絕對不能耽誤,偏下面選址稍微有點差勁兒,一來二去的,就真的耽誤了。

為了趕工期,很多東西都做的糙,一來二去,這面子工程就出了事。

潘華肯定有責任,但是為這個也不至于他怎麼樣。

只是調任是一定的,就算是平調,怕是幾年他也沒機會升遷了。

他也不年輕了,距離告老還能有幾年呢?只怕這輩子,仕途也就這樣了。

下面一桿人,主管修橋的員斬首。

死了那麼多百姓,總要有人承擔。

再往下,罷,杖責,獄。

死傷的百姓府都給了補償,并且補償的也不

他們家里人哭過之后,也都接了。這不是個敢跟府鬧的時代。

何況補償給的確實優厚,也就不會有人鬧。

不過這件事過了七八日后,無眠這里已經收到消息了。

“果然如您所料,外頭有了傳言,就是將火往大公子上引呢。不過外頭的人也不是都信。”金波道。

Advertisement

外頭的百姓雖然無知,可趙家人名聲太好了。

趙家自家的府學就辦的很好,何況前年的時候,無眠還出資在京城修建了兩座學堂,一座育老堂。

但是總也有人信了,這事是皇后的大哥做的。

但是信了又能如何?如百姓會跑去趙家圍著門砸蛋那種,都是電視劇里的。

如今的百姓要想告,他們自己得先罰,熬過去才能繼續。

誰敢為了一個不知真假的流言豁出去?

不過,鬧出這種事來,言就不能不說話。

史臺的人,他們不需要證據,只需要風聞就夠了。

所以上書參趙元景的折子就放在了英瓊樓的面前。

對此,陛下也很淡定,這種事太常見了。

史臺的人就是多數時候煩得要死,可又不能或缺的一群人。這就是他們的工作。

陛下不予置評,可這件事顯然有人不想這麼輕易的揭過。

幾日后上朝的時候,言集中開火,勢必要治趙元景一個失察。

沒法子,現在潘華已經調任,工部最大的兒就是趙元景了。

下一個尚書陛下沒安排,很可能就要落在趙家頭上了。

這就不是流言的問題,還有各方的利益。

趙家崛起的有點快了。

趙元景是不會跟言互噴的,他屬于不太會說話的那類人。

但是他不會,他老子會。

趙康泰的職低,剛夠著上朝的資格。站在文最后一排的那種。

但是這人腹有錦繡。

們言辭激烈,唾沫星子都噴出來了。

趙康泰卻笑瞇瞇的胡子,引經據典的開始辯駁。

不管言是什麼態度,他都是和煦的,一副我讀圣人書,不跟你們這群莽夫生氣的大度樣子。

不管他說的容是些什麼,是這態度,就把言氣的不輕。

Advertisement

英瓊樓本來還有些火大,漸漸的就開始沉默了。

沒法子,他這老丈人真的能說。

說到后頭,趙元景已經被摘出去了。

完全了言和趙康泰的辯論場。

這個早朝從天不亮就開始,即將正午,還沒結束。

年紀大的大人們已經站不住了,可激對噴的兩方顯然是上頭了,大有能說到今晚的架勢。

英瓊樓都換了好幾個姿勢了,他都聽走神了……

瞧著陛下都累了,就有人開始打圓場。

晉王笑呵呵的出來打圓場:“諸位,諸位,今日也不早了,這話咱們改日再議如何?諸位也說了一上午了,這大夏天的,別累壞了。”

沒人打圓場還好,這一有人出來就倒霉。

晉王何許人?他是當今親叔叔。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晉王世子。當年他可是被趙冬時帶回來的那個子欺騙,將人帶回府中過。

這種事,紙里包不住火,人已經不見了,趙冬時也在西北待了幾年,一般就不會有人提起來。

可這是什麼時候?這是一群人說不過一個趙老爺的時候!

晉王這一勸,基本上是來送菜的。

于是當即就有人提起了這件事,連著晉王世子,帶著趙家老四一頓噴。

于是,本來就結束不了的早朝開啟了第二波。

大概是言們覺得換了個話題,老趙就接不住了?激的很。

結果,趙康泰還是那死樣子,或許這件事他心里有數,早有準備,又是一波游刃有余。

不是說他就那麼厲害,而是……這老頭帶著一子不怕丟人的姿態,你們說啥我也不生氣,你們說完就該我了。

至于你說對方人多,可能你就沒機會說話了?那不能夠,畢竟也是陛下正經的老丈人,陛下還在那坐著呢。誰敢真的不人家說話?

Advertisement

最后的最后,是陛下先走了,無他,的。

真正散朝的時候,是這一天的酉時一刻。

到了梧桐殿的英瓊樓只說了兩個字:“擺膳。”

早朝開到了下午這事,無眠當然知道。行宮里都傳來了,太驚訝。

見皇帝這樣,笑了笑將手里的書放下來,起去囑咐人預備膳食。

英瓊樓歪了一下子,手將無眠放下的書拿起來瞅了一眼。

只一眼就笑了。

《鹽鐵論》。

“你們父,究竟是看了多書?”他是真樂,你一個皇后,看這個有必要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