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歷史并沒有發生改變,那麼孫策手上的江東六郡指的是吳郡、會稽、丹、豫章、廬陵、廬江。
不過現在況改變了,廬江是在曹的手上,而豫章則是在呂布的手上。
明面上看,孫策似乎只剩下了江東四郡,但其實他這四郡的地域是經過了整合。
按在桓帝改揚州制的時候,江東位置還有鄱、建安、新都、臨海等郡,任命太守的時候,這幾個郡都是建制完全的。
但孫策過來后,這幾個郡都被整合到了會稽、吳郡、丹這里頭去了。
所以,孫策手上的四個郡地盤并不小,按照桓帝改制后的建制,他等同于是擁有了八個郡,足可媲一州之地了。
建業是他的首府,在丹郡。
此時建業將軍府上,披銀甲胄、年不過二十六七的俊朗青年坐在帥椅之上,他便是江東之主,小霸王孫策。
而首席之位上坐著的一人,與孫策年齡相當,面如玉,若點朱的青年男子,正是孫策的臂膀周瑜。
孫策沒死的時候,周瑜掛著的也并不是大都督的頭銜,只是頂著朝廷中郎將的軍銜與孫策一并分擔軍政,但更多時候,他只能算是參軍或者說軍師吧。
剛剛收到主簿諸葛瑾來報,諸葛亮已經進城,想要拜會,孫策蹙眉著下,呢喃道:
“他跑到建業來干什麼,難道是替劉備投石問路,投效于我麾下?又或者是為呂布做說客?”
首席位上的周瑜低眉思慮,片刻后朗聲大笑了起來,“來的好,來的正是時候啊。”
“公瑾為何發笑?”孫策瞥向了他。
周瑜拱手抱拳道:“主公,起初探馬來報說劉備進豫章的時候,我也認為他是投奔呂布去了,但后來一想,覺得不大可能。
劉備雖是織席販履的出,可他懷大志,卻自稱是皇室后裔,并非屈居檐下之人,況且他不是有豪言傳四海,漢賊不兩立。
若是我沒猜錯,他是見曹賊日益做大,自己無力抗衡,開始想要調度各方兵馬一并抗曹。”
孫策抿著點了點頭,覺得頗有道理,“如此說來,他是來勸我與呂布結盟一并抗曹的?”
見周瑜點頭稱是,他又道:“呂布反復無常,與之為盟無異于是與虎謀皮,公瑾為何還要發笑?”
周瑜解釋道:“主公,曹賊收復北國之后,已然為大漢天底下最強盛的諸侯,便是諸葛亮不來,我們也不能繼續與呂布在這江東之地戰下去,否則兩家都難逃滅亡,讓曹坐收漁人之利。
他這一來,正好給了我們停戰的理由,況且,我軍水師雖雄,步騎不力,這一點呂布恰好可以彌補,聯盟之后,他或可為破曹矛頭。”
孫策并沒有立刻表態,他是不太愿意與呂布結盟的。
就目前的況來看,無論是兵力、城池還是軍械糧草,自己都是數倍于呂布,在他看來,將呂布剿滅之后,自己才能更加專心的對付曹。
片刻,孫策遲疑道:“只怕真正要用呂布的時候,他未必能乖乖俯首。”
周瑜笑道:“這便是諸葛亮送上門的好,既然他要充當使者,自然應該清楚我軍強盛,聯盟當為首。況且,這兩年呂布也被我們折騰的夠慘,相信他也不愿意再打下去了。”
“好吧,聽你的,見他一見。”孫策豪爽的揮了揮手。
如果聯盟能為盟主,調度呂布兵馬,這倒是孫策樂于見到的。
很快,諸葛亮就在諸葛瑾的引領下走進了,他持扇對著孫策拱手作揖,“拜見吳侯,我主劉玄德托在下拜會吳侯,贊曰吳侯年英主,南天一柱。”
“孔明既是子瑜賢弟便算是自家人了,不必客氣,請上座吧。”
孫策只是禮節的微笑,連起的意思都沒有,諸葛亮剛坐下,他便開門見山道:“不知汝主派你前來所謂何事?”
“吳侯,我主與令尊當年都在反董勤王會盟時立志除賊興漢,如今曹賊已為董卓第二,竊取天下,朝夕間便要南下,更可憂者荊州已懷歸心,曹若得荊州,下一步當江而來,故特派在下提醒吳侯提防曹賊。”
孫策和周瑜都忍不住多看了諸葛亮一眼,此人說話滴水不啊,先是拉近關系,然后再是帶著好意,就是絕口不提聯盟的事。
孫策沉片刻后,道:“多謝了,劉皇叔幾番與曹戰,應當深知曹兵長短,孔明不妨說說我軍應當如何應對?”
諸葛亮一副茫然的樣子,道:“請吳侯恕罪,在下也不過是與典默于葉縣大戰了一場,說來慚愧,他手頭上的兵馬并非曹軍銳,所以在下只怕說不準。”
停滯片刻后,諸葛亮又道:“不過在下有一言,還請吳侯斟酌。”
孫策沒有答話,只是用抬了抬下尖,示意他直說。
“曹軍兵馬多為步騎,青徐水師孱弱,可他若能拿下荊州,以荊襄水師與東吳爭雄,卻也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吳侯若想秉承令尊志,匡扶社稷,剪除國賊,眼下只能與呂布停戰,聯盟抗曹,在這萬里長江之上掀起一場驚天地的南北大戰。
否則,兩雄相爭,遲早被為曹賊所吞。”
周瑜直直看著諸葛亮,心里有些不悅,他的目的自己都料到了,只是沒料到他說這番話的時候會把劉備給摘了出去。
一場結盟也要玩心眼嗎?
“我主與呂布聯盟,莫非劉皇叔不打算一并結盟嗎?”周瑜著心里的不舒服問道。
“稟將軍,我主早有誓言漢賊不兩立,誰抗曹,便是我主的盟友,自然竭力相助。”諸葛亮不卑不的說道。
孫策不喜歡打啞謎,便徑直道:“若是結盟,那誰為盟主,是他呂布率兵到此聽我指揮,還是我帶兵去他豫章他調度呢?”
“回稟吳侯,結盟并非投誠,在下到此前已經與溫侯談妥,軍法行度可按江東為準繩,但聯盟抗曹,若是水戰以江東為主,若是陸戰,則以溫侯為主。”
面對有些急躁的孫策,諸葛亮依舊不溫不火。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僅從二人的話頭上他也明白孫周二人的想法,無非是以江東為主,把呂布作為先鋒,這樣一來,他們就能用呂布的兵馬拼殺掉更多的曹軍,江東的力自然就小了。
可若是這樣的態度下結盟,是無法抗曹的。
所以,他必須保持不卑不,把結盟談到真正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