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
倫敦碗作爲2012年奧運會的主場館,已經與2011年3月29日完工,而且也相繼舉行了一些賽事,用於對倫敦奧運會進行測試。
而在今天,倫敦碗迎來了一位尊貴的客人,那就是英國的首相先生。
奧運會畢竟關係著一個國家的臉面,對於這一任的英國首相來說,辦好奧運會絕對是他任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現在距離奧運會開幕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奧運會的事也進了首相先生的日程,他每週都會聽取奧運會籌備工作的進展報告,時不時的還會親自視察一下奧運會的籌備工作。
倫敦奧運會的很多場館還在建設當中,並不適合首相親自視察,而已經建的倫敦碗,作爲明年奧運會的主場館,顯然爲了首相視察的一個絕佳地點。於是在倫敦市長以及英國奧組委主席塞斯安的陪同下,首相先生來到了倫敦碗。
塞斯安一臉興高采烈的向首相介紹著倫敦奧運會的籌備工作,作爲倫敦奧組委的主席,塞斯安絕對是未來一年裡整個倫敦最忙碌的人,然而他卻非常這種忙碌,對於一個投於政界的人來說,倫敦奧組委主席這個職位,絕對是他履歷中非常彩的一條記錄,而一屆功的奧運會,足以爲他履歷中最亮眼的部分,這對他未來在政壇當中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明年的奧運會,我們做爲東道主,一定要拿到一個好的績,才能夠對民衆代。關於這一點,奧組委有什麼計劃麼?”首相開口問道。
塞斯安知道,首相這是在問自己,在明天的奧運會中,英國的能拿多金牌,於是他開口答道:“我們制定的目標是獲得25到30枚金牌。”
“25到30?我記得在上一屆的奧運會中,我們拿到了19枚金牌,如果這次能拿到25沒金牌的話,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進步。”首相接著問道:“那25到30枚金牌的話,能夠獲得金牌榜的第幾名呢?”
“我們預估,可以獲得第三名,這筆2008年時要上升了一個名次。”塞斯安接著說道:“國隊的強大是毋庸置疑的,他們肯定會獲得第一名,中國隊的實力也不容小覷,他們是上一屆的東道主,這一屆應該會取得第二的名次。而我們如果想要上升到第三名,則要超過俄羅斯隊。”
“超越俄羅斯,那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就。”首相頗爲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冷戰時期,蘇聯毫無疑問是世界第一的育強國,而冷戰結束胡,俄羅斯依舊是僅次於國的育霸主,對於那些經歷過冷戰時代的歐洲人來說,俄羅斯就像是一座大山,征服大山是一件頗爲值得驕傲的事。
“塞斯安主席,我希你們的評估是準確的,這一屆奧運會,我們畢竟是東道主,如果我們的績沒有進步,甚至是不如上一屆的話,國民是不會接的。一旦那樣的話,就必須有人來承擔這個責任。”首相說著,看了塞斯安一眼。
塞斯安知道,首相所說的這個承擔責任的人,肯定是自己。對於塞斯安來說,這是一份提前的警告。
塞斯安心中冷哼一聲,他並不懷疑首相會拿自己做替罪羊,畢竟自己是保守黨出,而首相則是工黨的領袖,從政治角度來將,如果倫敦奧運會失敗的話,工黨不介意拿自己這個保守黨員開刀。
“首相先生請放心,我對這個績非常有信心,我們的運員爲了這一屆奧運會,已經準備了八年,我們的績一定能夠比上屆奧運會做的更好!”塞斯安信心滿滿的說道,而他的這番表態,也更像是立了一份軍令狀。至“績比上屆更高”的這個目標,是必須實現的。
“那我就放心了。不過我還是很希,我們的運健兒能夠加油,再進一步,擊敗中國人,爲金牌榜的第二。”首相開口說道。
“上一屆的奧運會中,中國隊雖然是主場作戰,但61枚金牌的依舊是一個非常恐怖的績,我們預估,在這一屆奧運會中,中國隊的金牌數量依舊會保持在40枚左右,這還是經過限制以後的數量。”塞斯安開口說。
“限制?”首相敏的抓住了這個詞。
“是限制。”塞斯安微微一笑,開口說道:“國際田聯剛剛公佈了一條新的規則,每位選手在奧運會中,最多隻能參加三個田徑項目的比賽,包括接力賽這種團項目。”
“三個項目?”首相微微一愣,隨後馬上想到了張冠,他知道除了張冠之外,沒有人能夠參加第四個田徑項目。
“國際田聯規定?誰不知道你塞斯安就是國際田聯的主席?”首相想到這裡,似笑非笑的著塞斯安,開口問道:“這條規定,好像只限制了張冠一個人吧?這樣做合適麼?難道國際田聯就不擔心中國人會抗議麼?”
“既然是規定,那當然需要所有人去遵守,沒有人可以搞特殊,也不會專門的限制某一位運員。”塞斯安接著說道:“況且一家獨大的況,對於某一項運的發展來說並不是好消息。奧運會本來就是一場全世界參與的盛會,壟斷顯然是不符合奧運會的宗旨的,也不符合其他國家的利益。”
塞斯安的最後一句話算是說到點子上去了,他爲了限制張冠而制定的這條規定,之所以能夠比較順利的通過,正是因爲“壟斷”這兩個字。正因爲張冠的實力太強,一個人包攬了太多項目的冠軍,所以才到了很多國家和很多運員的利益。
比如國、牙買加、中東國家等等,原本他們是有希去爭奪某一個項目的奧運會金牌的,而張冠一出現,各種的破世界紀錄,等於直接在其他運員面前豎起了一道高大而堅固壁壘,其他運員想要拿金牌,就得衝著破世界紀錄去,田徑的世界紀錄,好多年未必能打破一個,破世界紀錄這對於那些運員來說,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的任務。
所以當塞斯安限制張冠的舉措,反而變了一件衆所歸的事。即便是育總局用了很多的關係,依舊沒有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既然無法戰勝你,那就改變規則限制你!
然而這種舉措在壇當中卻是經常見到的。
比如籃球比賽的規則,一直比較偏向於歐洲球隊,雖然世界上很多職業聯賽的規則更加的近於NBA,但國際籃聯依舊不願意和NBA的規則接軌。因爲一旦和NBA的規則接軌,在世界舞臺上,國的棒子將更加的橫行無忌。
又比如乒乓球規則,多年來也一直在變化,對球拍的限制,對比賽用球的改變,對發球的限制,對規則的調整,對參賽人數的限制,乃至取消了雙打改爲團賽,所有的調整都是衝著中國隊來的。
只不過國隊的籃球實力太強,中國隊的乒乓球實力也太強,無論是如何限制,都無法阻礙他們拿到冠軍。想要阻止他們奪冠,除非取消這項運。
絕大多數的規則限制卻是很有用的,比如2008年對箭項目規則的改革,新規則增加了偶然和不確定,使得韓國隊壟斷箭的況開始被打破。以往都是韓國隊包攬箭的四金,而規則更改後,其他國家的選手至能夠從韓國隊手中搶走一枚金牌。
而如今,新規則對張冠的限制,也讓很多國家的田徑選手看到了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