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王爺 0101章 上諭勘陵

《回到明朝當王爺》 0101章 上諭勘陵

這位小皇帝妙想天開,常常一個想法行了一半就拋在一邊另行其道,這些大臣們早就習慣了,雖說這班老臣還是跟不上正德的跳躍思維,倒也能之泰然、隨機應變。

李東怔了一怔立即說道:“臣愿往泰陵一行”。

徐貫知道他是反對加稅的,聽王瓊說他還在弘治帝面前正話反說保過楊凌,這老家伙不信風水,說不定會循私開楊凌,當下立即反對道:“不妥,堂堂當朝大學士,去做勘驗麼?”

謝遷反駁道:“徐尚書此言差矣,泰陵之事,即便不談風水,如今涉及加稅也是真的事關國運了,這是何等大事?老臣也要向皇上請行的”。

徐貫是舉報帝陵滲水案的人,為避嫌疑,他當然不能去勘驗帝陵,心中一急,他急忙說道:“既如此,此事更當慎重,以老臣看,皇上應當選擇與此案毫無利害的朝臣前去才妥當”。

焦芳問道:“那依徐尚書,該當由誰去呢?”

徐貫略一沉,說道:“不若如此,選一位勛戚、一位朝臣、一位翰林,三人同去,取回土來與禮部封存的金井之土對照,有無差遲一目了然。況且三人分屬不同,彼此牽制監督,也公允的很”。

Advertisement

他是深信金井已被人做過手腳的,所以夷然不懼,推舉的三個人一個是朝中臣子、一個是只有功名利祿并無實權的勛戚、一個是翰林院的候補兒,還沒牽涉朝政,自然最是妥當。

楊霖聽了笑道:“既如此,臣推舉國公朱剛,國公年老德昭,公正無私,既是勛卿,又是國戚,堪為最佳人選”。

憲宗皇帝曾納國公之為妃,故此楊霖有此一說。

焦芳對楊凌頗有好,想整楊凌的又是他心中死仇王瓊,他自然偏袒楊凌。不過焦芳不敢自薦冒險,他忽地想起楊凌抗旨待參時曾有一個趕考的舉子寫了篇錦繡文章對他聲援,這事兒朝中大臣知道的不多,但是焦芳此人最好搜集市井奇聞,卻是知之甚詳。

焦芳暗想:這個舉子想必是和楊凌有些的,那舉子如今已了翰林院,他雖未必肯為楊凌舍命,但帝陵金井察驗時若有可便宜含糊的地方,他必然會給予楊凌方便。

焦芳想至此忙道:“臣舉薦嚴嵩,此人乃今年新科進士,已選翰林院庶吉士,這人文采出眾,又是新科進士及弟,不曾涉足朝廷,可作欽差”。

Advertisement

正德頷首道:“好,這兩人便定下了,那麼朝臣之中由誰去呢?”

眾人面面相覷,一時都不作聲了。這件案子已經了六部乃至三公在新帝登基后互相角逐,重新分配權力的演武場,只要摻和進去,必定得罪一方,誰肯胡答言?

正德見無人應聲,便向眾人一一看去,禮部的、工部的、刑部的......這幾個衙門都與案有所牽連,不可用。正德搖了搖頭,他忽地瞧見兵部侍郎陳洪漠,不由喜道:“兵部與此案無毫相干,這朝中大臣就由劉卿去吧”。

陳洪漠一聽嚇了一跳,這得罪人的差使他可不干,陳洪漠慌忙推道:“臣謝皇上寵信,但臣不敢瞞,欽天監博士華傅乃微臣姻親,此案既牽涉到欽天監,臣該避嫌才是”。

他見正德面不悅之,連忙又道:“不過微臣舉薦一人,此人也是兵部員,平素極是穩重,且與此案全無關連,只是......職卑微了些”。

正德不耐煩地道:“朕要派人去,只是想找些與此案無關的人去幫朕看個明白罷了,職大小倒也無妨,你說的是誰?”

陳洪漠忙道:“兵部主事王守仁,此人素有賢名,可堪此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