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回到明朝當王爺 306 勒石載功

《回到明朝當王爺》 306 勒石載功

要進城,中間有一道長谷,軍隊如果進谷中,蠻人從兩邊巖山上夾攻,無可逃。楊凌到了戎縣,便開始組織人馬嘗試攻山,甚至建了許多上邊搭以傾斜木頂的獨車為傘,掩護軍兵山,但是這樣也應付不了蠻人從山頂投擲的如磨盤大的巨石,連著攻了幾天,損失慘重,眼看這樣不是辦法,楊凌便暫停進攻,親自進山勘察地形。

楊凌站在一高峰上,看著云霧繚繞的險峻山峰久久不語。過了半晌,他才在一塊巨石上坐下,皺眉道:‘此山兇險,不宜放火,如說攻,難就難在這九雙壁既狹又長,不知要損耗多兵馬才可能攻得進去。如要圍而不攻,山上糧草無窮無盡,四季又氣侯莫測,大軍無屯扎不說,雨瘴霧,就能讓軍隊生起瘟疫,我們一路下來,無堅不克,難道這最后一關,偏偏就過不去了?‘

宋小道:‘是呀,九城的都掌蠻士兵全算起來不過四千左右,真要打起來可不是朝廷七萬大軍的對手,問題是我們如何攻到九城下,這雙壁總不真的把它挖沒了吧?‘

楊凌聽了一聲苦笑,當初一名豪言壯語,難為宋小還記在心里,可是看看這雙峰狹壁,就算用上后世的破炸藥,要把它轟平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哪有可能把它挖空。

就在這時,朱讓槿領著一個頜下無須、面目紅潤黎黑的人從山下爬了上來,那人手矯健、攀山如飛,朱讓槿竟也面不紅氣不,看來他那日所言不虛,真的是通一武藝的。

朱讓槿見了楊凌,拱手道:‘大人,可曾想出了破山之策?‘

楊凌起迎上,搖了搖頭道:‘難,這九城就象一枚核桃,就是外邊的這層殼難以突破,如果攻得進去反倒沒什麼好怕的了。昨日本又派了人向阿大招降,阿大沒有片語回復,反而加派了兩壁的守軍,看來是決定頑抗到底了‘。

Advertisement

朱讓槿明白楊凌的意思,神不由一黯,半晌才振作神道:‘大人,這位是我的好友,一位彝族兄弟,他吉潘。他和蠻人做過生意,曾趕著牛羊來換取蠻人制作的銅鼓,多次走過這條道路,他告訴我,除了這條道路,山中還有一條小徑可以抵達九城下,不知對大人是否有所幫助‘。

楊凌神一振,連忙請吉潘坐下,詳細詢問形。如今的發展形,吉潘的父親審時度勢,對朝廷的支持力度也已大增,吉潘瓦西本來只是礙于好友面子,才隨他來到這里,如今倒是真心實意想要協助兵,為本族立下一份功勞了。

當下他詳細講述了自已進山時的發現,最后道:‘這條小徑也在山谷中,蠻人的銅鼓制作良,在我們西南諸族中是極昂貴的寶,要換一架上好的銅鼓就要用牛千頭,我曾經趕著大批的牛羊進山易,牛羊不循路徑,在草叢中胡行走,才讓我發現這條小徑。

不過這小徑雖然,從壁頂不易發現行人進出,可是極為難行,恐怕二三百人經過,就不免要出行藏,進去了也奪不了關隘‘。

楊凌聽了不免有點泄氣,不過畢竟這是一線希,他讓吉潘瓦西拿起石子,在地面上繪出圖形,反復講解,直到對整個地形都記于心,這才點點頭,思索半晌又緩緩搖搖頭。

朱讓槿見他還是想不出可行的辦法,便道:‘我和吉潘兄弟再下山轉轉,看看能不能想出別的辦法‘。

‘好,你們多帶些人,要多加小心‘,楊凌送走了他們,又坐回石上,托起下著山谷發愣:‘循正路進山,不可行!從小道進去,縱不被發現,但是人數也限,守關蠻子至不下千人,縱是奇襲也難攻下。兩旁險峻,又不能返剪除兩旁壁上千余名蠻軍戰士保我大軍通過,唉!還是不行!不行呀不行..........唉!‘

Advertisement

楊凌愁眉苦臉地嘆了口氣,一扭頭忽然瞧見宋小蹲坐在他旁邊,也雙手托著腮幫子,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盯著前方的山谷出神。的雙手把臉蛋和托的有點變形,顯得有點孩子氣。

楊凌是想心事想的出神,可是明顯看得出來,宋小是無所事事,坐在那兒百無聊賴地出神,楊凌不由‘噗哧‘一聲笑了。

‘嗯?‘宋小乜斜著亮晶晶的眼神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楊凌笑道:‘你覺得待在這兒沒意思,就到走走嘛,我邊這麼多兵馬,也不用你陪著,漢超呢?‘

宋小拍拍屁,跳下石頭笑嘻嘻地說:‘我沒人了啊,自打李副帥一到,我的兵馬就全出去了,我自已帶來的兵于穿山越林,所以讓小伍分百十來組,全帶著去地形了,我現在就一個人,能去哪兒?‘

楊凌心中靈一現,忽地也跳下巖石,盯著宋小,兩眼爍爍放,一步步近著笑道:‘你剛剛說什麼?你的人分百十組全都派出去了,你已無人可用了?‘

‘這..........這不是瞇瞇的笑吧?‘宋小有點了,心兒跳跳地聲問道:‘是..........是呀,大人你要干嗎?‘一邊倒退一邊說著,手已不自向刀柄兒。

‘哈哈哈哈..........‘,山頂上傳出楊凌猖狂的大笑。

笑聲在群山間回,還真有點象是狼嗥..........

*******************************************************************************************

Advertisement

五天后,參將李澤率部離開戎縣,兵出印耙山,繞西截斷呂郜、烏蒙、承峨諸路;參將林英遠所部兵出谷,趕到南部兵駐當芒、越西;游擊將軍崔貴從東北截斷九山退路;西北由指揮使焦宏引兵出;金嶺則由六族狼兵駐扎。楊凌、李森、宋小部兵發黑帽山,五路大軍,環絡如連珠,緩急相應,互相支援,互相配合,做出了從各個方向同時發起進攻的姿態。

都掌蠻三雄將也調兵遣將,分駐各個要隘,做出敵于九山外的模樣。各路兵馬迂回遠繞,還沒攻到九城附近,做為主攻的楊凌一部已經與蠻軍鋒了,守備靳國英領本部人馬為前鋒,力攻山,出勁旅與蠻兵鏖戰。

兵退出山去后重落蠻人手中的十余道山柵又重落兵之手,蠻軍再次退守九山兩壁,兵攻山,蠻匪以強弓弩,萬箭齊發,栩栩如電散落不休。兵再換木傘車,蠻匪改以巨石、燃草等投擲,兵又退,雙方重新進膠著狀態。

此時繞道遠攻的各路兵馬陸續抵達九山附近,九城盡出兵,分守要道,以一當百,兵寸進也要付出累累尸,傷亡頗大,兵又陷圍而難攻的階段,阿大王松了一口氣,但仍不敢大意,各路守軍嚴陣以待,雙方皆疲勞不堪。

這兩日,忽然又下起雨來,雨之后瘴霧彌漫,阿大兵不適應這種天氣,只消再堅持兩日,兵必然退兵,于是派人給各險隘守軍送送酒,犒勞三軍,大有勝利在的模樣。

雨一下起來,兵果然退后一些,在高筑起營寨,接連兩日沒有發起進攻。

這天夜里,雨霏霏。楊凌從宋小的狼軍勇士中挑選了七百人,由伍漢超、吉潘瓦西帶隊,人人腰纏繩索、肩佩腰刀,腳下草鞋、口中銜枚,悄然遁了夜當中。

Advertisement

霧雨淋淋,又是夜間,如果想攻山那是擺明送死,各路蠻軍宰牛殺羊,放心飲酒,但是仍然派了許多警衛,不過夜中霧雨迷濛,始終不見靜。

吉潘瓦西領著七百狼兵銜枚疾走,飛登攀援而上,以夜、霧雨為掩護,悄然從九兩壁間的小道穿過,天還沒亮,七百勇士已抵達九城下,他們匿在林中悄然歇息,靜候著規定的時刻到來,并且做著一些準備。

現在九城真的了核桃殼,楊凌七萬大軍分兵五路,已經將蠻軍的主力全部吸引了出去,分布在各要隘,守城的蠻子除了老弱婦孺,所剩勇士已不多了。

天朦朦亮,凌晨時分正是人們最困倦的時候,外邊又沒有傳出靜,城頭守軍正東倒西歪地放心大睡,數百只飛撓鐵鉤同時拋上城墻,一個個狼兵如同靈猿一般攀爬了上去。

喊殺聲起,蠻子們驚慌躍起,不知從何飛來大的敵人,更可怕的是這些人本看不出來路,一個個著怪異的綠花紋服,頭上戴著式樣古怪的帽子,臉上繪著一道道斑紋,象極了祭祀祈福時巫師們扮演的蛙神。

蛙神在蠻人中有著神圣無比的地位,搞不清狀況的蠻子敢跟數萬兵對抗,卻不敢和神靈手,等到他們看清楚這些神靈也要用刀殺人、也會流死亡,醒悟出這些人十有八九是兵假扮的神靈時已經大勢已去,守關蠻兵中僅余的三百名銳被殺的七零八落,其余老弱一哄而散。

這些狼兵并不急追,一邊縱火燒寨,一邊四劫掠。外圍各路兵到了指定時刻便一齊發起攻擊來,這一次他們不但全力搶攻,而且軍中全用了蠻人的大銅鼓擂鼓助威。代表著自已這一族戰神之靈的銅鼓在對方的軍營中響起,給各路蠻軍造了不小的恐慌。

兵事先都學了幾句蠻語,此時齊聲吶喊起來:‘諸葛武侯作法,天神已經拋棄你們啦,快快棄械投降,九城已經被攻破了!‘

城方向,果然一濃煙沖霄而起,本來最是鼓舞軍心士氣的銅鼓,此時卻聽得令人發慌:漢人請來了諸葛亮,九城都破了,這仗還能打麼?各路蠻軍再也不聽蠻將指揮了,撒丫子便尥。十險關,至有八不攻自破,漫山遍野都是追殺的兵和跑路的蠻兵。

雙壁上的蠻軍只抵擋了片刻功夫,前方銅鼓一響,后寨火一起,山上拋下的巨石擂木便寥寥無幾,兵一鼓作氣,沖過九雙壁,殺向九城大本營。

蠻人大敗,兵進了九城,一邊放火燒屋,一邊揮軍掩殺,阿大王聞聽報告驚駭莫名,他穿上自制的龍袍皇冠,揮舞著大刀親自率心腹死士沖出大王殿迎敵,奈何他的人雖然悍勇,卻架不住蜂擁而至的明軍兵。

從凌晨殺到中午,阿大王已退守到西關口,此時城中失火,兵把大王倉也點著了,那里邊儲薦了堆積如山的稻谷粟米,這糧倉一燒,就算阿大王請了蛙神上,奪回九城,也無法在這里堅守了。

這時候阿大王的皇冠已經不見了,上的龍袍也碎了一條條的,眼見大王倉燃起熊熊烈火,阿大王淚流滿面,只好率殘兵棄城而逃,出西關口,逃了莽莽叢林當中。

楊凌和二王子、李森等主將趕到九城時,大王倉仍是烈火熊熊,城中殘存的反抗者不多了,兵正在收攏俘虜。九城是阿大王盤踞多年的巢,大王殿有不金銀,都被兵們搜羅了揣在上,所以一個個雖然渾,大戰剛畢,可是材都臃腫了不

大殿居然還有來自景德鎮的上好瓷,可見這位阿大王雖然是蠻人,倒也識貨,知道,只可惜這蠻人識貨,那些兵反不識貨,這些其薄如紙、其如玉的珍貴瓷,大多在兵中被摔的碎。

楊凌站在被洗劫的空的大王殿上,下令道:‘阿大阿二方三,一個都沒有抓到,立刻命令兵搜索追剿,各路關卡要隘加盤查,不可逃走一個‘。

朱讓槿跟著道:‘把九城被抓的蠻將帶來,立刻加以盤問,一定要找出我王兄的下落‘。

楊凌暗一聲慚愧:這碴兒我倒忘了。于是忙伍漢超、宋小去提人。經過一番盤問,伍漢超帶了一長串的俘虜進殿,楊凌本想坐下盤問,可是扭頭一瞧,這位阿大王學皇帝倒學個十足,大王殿里除了他那把石頭做的大王椅,一只小馬扎都找不到。

細看那石頭椅子,上邊有不的撬痕,估計原來也鑲著金銀珠寶,都被兵撬走了,可那椅子上畢竟刻著龍呢,雖說那雕龍的工匠手藝差點兒,這石龍長相有點可磣,楊凌仍不愿給人留下什麼把柄,只得站在殿中,人用蠻話一一詢問。

眾蠻將聽了都閉不語,楊凌使人問了兩遍不得要領,朱讓槿火了,喝道:‘爾等再不供出我王兄下落,便把你們全拉出去砍頭!‘

其中一個年紀較老的蠻人嘮嘮叨叨地說了幾句話,然后閉起眼睛不屑地扭過頭去,楊凌問道:‘他說什麼?‘

懂蠻語的那個士兵張了半天,才吃吃地道:‘他..........他說朝廷這是要趁機滅了他們,才找借口攻山,世子早被漢人的諸葛亮悄悄救出去了,卻還一口咬定在他們手中‘。

‘什麼?‘楊凌和朱讓槿齊齊變,一齊搶前一下,把那小兵嚇的倒退了兩步:‘被人救出去了?什麼時候?‘

那士兵又向蠻將追問幾句,威一番,蠻將這才答道:‘都都寨被攻破的消息傳來,阿大王就想用世子來換九城的安全,可是..........你們漢人救走了他,然后卻又派人上山來跟我們要人,這不是明擺著找借口要滅掉我們麼?‘

楊凌和朱讓槿聽了面面相覷,過了半天,朱讓槿才結結地道:‘大..........大人,真是你救了我的王兄?‘

‘沒有哇!‘楊凌莫名其妙,忽又一眼瞧見宋小,這小妮子滿臉崇拜的表,楊凌不又好氣又好笑,他頓了頓腳道:‘看什麼看?我又不會飛,怎麼進九城救人吶?‘

‘可是..........從都都寨被剿滅,到現在也有近一個月的時間了,王兄如果被救出去,為什麼沒有去找我們?為什麼府方面一點消息都沒有?大人,您一定要幫忙找到王兄呀‘,朱讓槿又喜又急地道。

楊凌點點頭,忽然想起方才頓地有異,他低頭瞧了瞧,一下子矮趴了下去,眾人好奇地看著楊凌的作,只見楊凌撥開地面七八糟的東西和碎瓷,仔細端詳半晌,忽地驚了起來:‘金磚!這是金磚!‘

旁邊一個士兵聽了頓時痛苦地閉上了眼睛:‘懷里揣那倆銀項圈兒才值幾個錢吶?早知道這是金磚我撬一塊藏起來,還用當兵嗎?‘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