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個明艷端方的人,才適合站在鏡頭的正中間。
雖然藝人都長得很好看,但是鏡頭前所有人都會變得更苛刻。
徐飛雁第一次明白了自己的臉在這個圈子里的位置:它普通。
是一個普通的人。
——到底要不要整容呢?
——整什麼樣才好呢?
等整得漂亮了,就可以演更好的主角了吧。
第588章
10月10日,正式開機。
第一幕就是大場面:康熙去世,雍正登基。
但大門要先用——租的是正門。
天還沒亮,就坐上牛車了。周圍全是烏泱烏泱的群演,全都穿著秀要求的藍布大褂,梳一條油水的大辮子,不許帶妝,不許首飾。
按照柳無眉的要求,真就沒化妝,頭發梳整齊后,一張臉什麼也沒用,就這樣出現在了鏡頭前。
也就是從車上下來這一幕。
小太監掀車簾,把扶下來,領到隊伍里,一個排一個向前走,手里是一個木牌子,上面寫著旗屬和家里的姓氏。
小太監拖著長腔:“漢軍旗,李氏。”
便上前。
前面的太監:“抬頭。”
這個太監是個青年演員,出演過許多影視劇,沒名姓。
太監有句詞,看到之后,要做驚訝狀說“好人才!”。
演太監的這人從進鏡頭起就是一副死人臉,著一不待見任何人的樣子。
等“抬頭”這句詞過,抬起頭來。
他眉一挑,眼一下子睜開了,真有冒出來。
他慢悠悠的嘆了聲:“好人才!”
這句詞有功力。
扶下車的小太監就喜笑開的接過大太監給的牌子,扶著繼續向里走。
這里停。
然后重拍,從另一邊再來一遍。
再停,再從后面再來一遍。
再停,再從群演的角度來一遍。
然后才是下一鏡。
發現于導的拍法跟梁導不一樣。梁導是喜歡一開始把鏡頭全都鋪開,能多用幾個鏡頭就全用上,爭取一次把要的角度都拍下來。
于導是拍完一個角度,好,下一個角度再拍。
有點費事。
但不能給導演提意見。
哪怕覺得這一招有點費演員,需要演員一直提著剛才的勁,不能松懈。
也不能給導演說“為什麼你不跟梁導似的把鏡頭多鋪幾個?”
這一次得罪兩個導演。
接著是被小太監扶著手走進宮門的場景。
又是來回四遍。
再然后是小太監把給宮,兩人還有對詞。
小太監送一句吉祥話“姑娘必有大前程”。
要給小太監個荷包。
這句詞又拍了兩遍。一遍拍,一遍拍小太監。
——就說為什麼不一次拍好呢!劇組沒有兩個鏡頭嗎!
再次會了梁導是多麼的好。
然后宮過來接,拍三遍。一遍,一遍宮,一遍小太監。
繞著這個門拍了一天。
終于,黃昏了。換了服就跑去給康熙奔喪。
因為這一幕就變是側福晉的時候了。康熙掛了之后,雍正登基,登完后過了半個月才把接進宮,當時仍未冊立為皇貴妃,只是讓乘金黃轎子。
趕過去后,跟換好服的徐飛雁并排跪著——并排。
為什麼并排呢?
按說不該是福晉跪前頭,跪旁邊嗎?
柳無眉說這是為了顯示你的地位相當的顯赫。
柳無眉:“福晉就是你的對照組。你越來越接近,你們的命運就開始發生了轉換。彼時你是奴,是主;這一刻過后,你變了主,了奴。不是男主,是命運。當你可以掌握自己的命運的時候,福晉越來越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了,開始隨波逐流,任人宰割。”
好吧,命運的解釋很合理。
這次見徐飛雁,發現這個孩子越來越像劇本里的福晉了。的目無悲無喜,人看著也沒有什麼緒好惡,但是——能看出有心事。
以自己代一下,猜徐飛雁可能是想要擺母親和姐姐的掌控?
這個是很不錯的啊。
跪好,叩,起。
一路演到凌晨兩點。
可以收工了嗎?
不可以。
外面已經準備好了金黃乘轎和朱車。
金黃乘轎是要坐的,朱車也是要坐的。
金黃乘轎是發生在雍正登基后進宮時。
朱車是過年的時候坐的。
只需要拍上車的這一幕,就是車換得有點多。
金黃乘轎時只用一個人拍。
朱車就需要徐飛雁跟一起拍,都是上車。
這幾幕拍得快,因為不是近景,全是遠景,就是需要在人群簇擁之中上車,車再起來的這一串長鏡頭。
朱車是四爺當親王后用的。
等朱車坐過了,還要坐牛車。
普通的青布牛車。
柳葦:“……”
當然,不是最辛苦的。
在上車下車的時候,四爺·陸北旌一直騎著馬在旁邊立著,還有一群演侍衛的也在旁邊立著,還有一群阿哥爺也披掛得非常華麗在旁邊立著當背景板。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