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會減種糧食的土地了。地就那麼多, 農人是不能控制自己可以種什麼的, 如果大地主覺得種棉花更賺錢,那他們就會讓原本種糧食的地去種棉花。因為種棉花可以賺更多的錢,但地里的農人卻只有一部分,其余的百姓就該吃不飽了。”本地糧食產量不足,原本是產糧區,卻有可能只能買外地的高價糧或陳糧。而產糧區的人口一向是最多的。
種地的農人也未必能買得起高價的糧食,為了買到足夠養活全家的糧食,他可能不得不向地主借更多的債。
所以,其實這樣對百姓也未必全是好事。
江洋跟著一起上了一趟羊吃人的課……雖然政治課上已經聽過了,但是聽四爺講就格外有意思!比老師講記得更清楚,理解更徹!
四爺如此這般的講完后,又夸皇后民如子,心細如發,心在社稷,慈悲為懷等等。
四爺溫聲道:“朕命人如皇后所請,改革機,只是如何令民間百姓接使用,還需緩緩圖之。”
李薇一臉沮喪。
四爺:“朕不是教訓你,你的想法是好的,朕很高興!”
然后,李薇也一直對傳教士很興趣,常常請傳教士來給和諸皇子阿哥等人上課,講的都是天文幾何數學化學理地理等課程。
江洋:“……”
就這個課程配置,總覺得夢回大學。
還有各國語言,比如英語法語葡萄牙語。
江洋:“……”
這大學有點不太想上……課程過多了!
傳教士喜歡傳教,李薇就帶著阿哥格格公主們一起聽十字軍東征。
江洋:“……”
傳教士里的上帝“神世人”。
李薇帶著公主阿哥們一起聽的:上帝武德充沛!
公主阿哥們很理所當然的想:“上帝的軍隊會不會來打我們?”
傳教士就不說話了,要說也是說上帝是仁之神,上帝的子民是仁之民,不會欺負人的,凡是上帝打的人都是壞人,打的仗都是正義之仗!
公主阿哥們不聽!
大公主宜爾哈:“話還不是他們自己說的?打完了說自己是正義的,對面是邪惡的。”
二公主額爾赫:“這種給自己金的話聽聽就行了。”
三公主扎喇芬:“我覺得這個上帝,聽起來像個皇帝。”
弘暉笑道:“發戰爭的這個人確實是個皇帝,他是羅馬皇帝。”
弘暉雖然說是被圈在府中,但是日常生活,李薇還是常常把他到宮中來的。他進宮后,四爺也會偶爾見見他。只是宮中大典禮和節慶日,不會召他進來。
四爺與他的心結也慢慢盡去了。弘暉在這之后,也像是解去了全的重擔。說從此后只做個孝順兒子,忠心臣子,一世平安,就是他的造化了。
他與弘皙等人偶爾也在宮中見一見,都是在四爺的前,兄弟幾人現在遇上,也能相視一笑,說些閑話,倒比以前更輕松。
其他幾人太忙不常來,弘時沒事就常過來陪著。他倒了最常陪在邊的兒子。
他一直是最聰明的那個孩子。現在這個聰明孩子決定不發揮自己的聰明,凡事只出一半力,懶得理直氣壯。特別是只要朝中有人折參他,他就理直氣壯的給自己放假。
四爺都不能說他這樣明哲保不對!于是只好沖著上折的朝臣撒氣。
現在的人生沒什麼不滿了,事事順心順意。
四爺借口惜福惜壽,已經停了三年選秀了,縱選,也是給宗室們挑,沒有選中秀也都歸家另嫁。
朝中倒是難得寬松起來。
一方面,他有許多大事要做,另一方面,宮中人口簡單,他也舒服自在。
又幾年,他挪到了圓明園去住,帶著和宮中諸子一起。
太后高壽,太妃等倒是都慢慢去了,太后的頭發已經是雪白的了,但仍歌舞,雖然不能自己,李薇就以的名義傳南府,再請太后來賞戲,端的是孝順。
京中建起公主府,順治康熙朝遠嫁蒙古的公主,還在世的都回京榮養。蒙古也發覺了這樣做的好,雖然蒙古王孫們遠離了草原,但是京中繁華,皇帝賞賜頗多,王孫們也難以抵擋富貴榮華的啊。
四爺看到了分化蒙古王族們的新思路!
大贊理智通達,**多思。
李薇:“?謝陛下!”
雖然不懂,但先接住再說!
四爺:“日后,朕再嫁公主,就把蒙古郡王親王都留在京里,給他們建王府,讓他們在京中樂,草原風沙大,生活艱苦,王公們何必在草原辛苦呢?與朕一同在京中福不好嗎?至于草原中的事,自可托親信之人啊。”
這親信之人挖起墻角來可比挖王公們自己的墻角方便多了。
他嫁了三個義蒙,今年起就多召兒們回京看,帶著們的蒙古親王丈夫,一家子整整齊齊,多好啊。
四爺:“以后蒙,當如此例。”
沒有什麼不滿啊……
李薇躺在床上,外殿是喇嘛們唱經的聲音,仔細聽還有和尚的頌經聲。
的眼睛已經看不見了,好的,白白蒙蒙的一片。
耳朵倒是還能聽得清楚,尤其是幾個孩子的聲音。
聞得到香氣。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