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侯門嫡女如珠似寶 第一百七十六章 疑點重重

《侯門嫡女如珠似寶》 第一百七十六章 疑點重重

朱臨溪出了林北府衙。騎著換乘用的大馬,飛快的往郊外趕去。

那裏已經有兩百餘殺手正在集結,他們準備晚間到林北府衙襲。他們的目的不是將朱臨溪除去,甚至盡可能將他的小未婚妻也一并殺了最好,以絕後患。

朱臨溪打算在這些人還沒準備好之際,給他們來個措手不及,將這些人來個一網打盡。

而且還要速戰速決。要知道在這些人的後面還有兩波正在往林北府方向趕來的殺手。

朱臨溪打算連那幫人也一同全部誅殺。

他這次表面上就帶著幾十人,實際上暗地裏卻帶了整整五百的暗衛。為的就是引蛇出,引那些人上鈎。

他倒是想要看看,自己那個公主二娘還有兩個兄弟手裏到底還有多的底牌?

在王姒寶嫁到韶國之前,他想盡可能的消滅那些可能危及到他們的人。

等到了郊外,卷書上前向他稟告對方的人員分布。

朱臨溪人拿來紙筆,將對方的人員分布畫了出來。同時安排自己的大部分人手集中攻擊某一,之後,就立刻轉移攻擊另一。小部分人作為接應,以防萬一。

他主要采取的就是所謂的“優勢兵力”作戰的方針。

也就是在某一,朱臨溪將以三百人對付對方五六十人。接著這三百人再換個地方去對付另一聚集的五六十人。

他要讓他的人手始終于絕對的優勢,達到群毆對手的目的。

如果單單以五百暗衛對付對方二百人的話,他這一方也絕對會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是那樣自己這方也極有可能會有人員傷亡。

這些人都是和他一起出生死的兄弟,他不希讓他們白白的失去生命。而且要想再訓練出另外一批暗衛也非常不容易。

Advertisement

要是采用這個作戰方針的話,完全可以將自己這方的損失降到最小。而且也會給對手心靈上的震懾,甚至可以讓自己這方不戰而勝。

制定完作戰計劃,卷書領命下去部署。

不多時,卷書返回,向朱臨溪點頭示意。

朱臨溪高高舉起自己的由手,往下一揮。

他這方的人馬立刻一窩蜂的沖向了對方的第一個攻擊點。

對方還不待反應,一顆顆人頭已經被朱臨溪的人馬給收割。這種群毆對手的覺別說參與的人到很爽,就是在旁邊看著的人覺也是相當的爽。

朱臨溪完全是一路打打殺殺回到的韶國。王姒寶他們這面的風波其實也一直沒怎麽斷過。

在朱臨溪走後王姒寶和王裕洵談了一番。

“三哥,你查的陌縣有沒有問題?”王姒寶開口詢問道。

“倒是做了些假賬,但問題并不大。”

王裕洵查的陌縣知縣是那兩個沒怎麽說話的人之一。另外一個沒怎麽說話的就是災的臨江村歸屬地江北縣縣令。

“你那兩個縣查的如何?”王裕洵問王姒寶道。

王姒寶想了想,答道:“通濟縣知縣可是一個實打實的貪。無論是縣衙庫房還是糧倉都是空空如也。能做到這一點還與他那個小妾的爹,也就是他們縣姓方的師爺有關。我想此人除了貪以外,并沒有什麽值得懷疑的地方。”

王姒寶突然想到自己將那個方師爺給帶回來府衙大牢還沒理。于是繼續言道:“對了,三哥,那個姓方的師爺我以妨礙衙門辦差的罪名給抓了起來。過後,你還可以從他的裏好好的審一審通濟縣知縣範大勇還做過什麽傷天害理的事。”

“嗯。他們的事我過後會整理出來一同奏報給皇上。”

王姒寶又接著說關于臨之行發現的問題:“相反,臨縣無論是縣衙庫房還是糧倉都與賬本上記載的分毫不差。簡直可以用‘完’二字來形容。你不覺得,越是這樣完反而越值得我們懷疑嗎?”

Advertisement

王裕洵點頭示意王姒寶接著分析。

得到鼓勵的王姒寶繼續道:“尤其是前年整個奉北郡都遭了雪災。別的縣都上書各地知府衙門,希朝廷減免當年和隨後幾年稅收。反而只有他們縣沒有上報。而最奇怪的還有,我翻過他們縣那年的賬本,居然那一年他們縣全部稅收都收繳了上來。難道真的就單單只有他們縣沒有遭災嗎?”

王裕洵想了想回答道:“我來之後翻看過府衙記事。其中有記載過前年那場雪災,確實只有臨縣一個縣沒有災。”

“難道真的沒有遭過災?”王姒寶總覺得這其中有什麽蹊蹺的地方,但又說不上來。

奉北郡多山,只要趕上雪大且多的年份,住在山裏的人就很容易遭災。就像前些日子的臨江村。

“可能真沒有。他前年的賬冊上清楚記載了當年稅收和往年一樣。”王裕洵也覺得有些怪異。

怎麽會單單只有臨縣一個縣沒有過災?這一點真的令人覺得匪夷所思。

算了,還是再聽聽自家妹妹還有什麽疑點吧。

“那你覺得除此之外,還有什麽是不對勁兒的地方?”

“還有,他為什麽在臨縣一幹就是二十多年?他說他是因為在一個地方待的久了,才不願意挪窩。我如果沒記錯,徐伯可是南方東人。你說,哪有一個人在他鄉一待待這麽久,既不想高升,又不想回家鄉的?”

古人可比現代人更有那種落葉歸的強烈願。而且從古至今,還從未聽說誰有高升的機會會主放棄呢?而且最主要的一點就是,從當地百姓對他的贊譽,稱其為徐青天,還說他從來沒有收過任何的苛捐雜稅。

再有從臨江縣縣衙後院的規模來看,他應該算是一個清,不然就是一個相當低調的人。

Advertisement

既然這人沒有貪墨,也沒有魚百姓,就說明他在這個位置上本沒撈到多的好

既然沒有利,也沒有益,更沒有十分必要的原因,那麽他這樣做一定還藏了什麽不為人知的才對。

“聽你這麽一說,我也覺他上的疑點真的不。尤其是這人為什麽在臨縣呆這麽久?除非是臨縣有什麽地方是能夠吸引他的。”王裕洵一邊說,一邊思考。

王姒寶道:“應該不是人,就是?”

王裕洵點頭道:“沒錯,就是這兩樣。說到人,他的妻兒都在邊,不應該是他們。而且也沒聽說他有什麽紅知己在當地需要他照顧而無法離開。再說了,他是孤兒,沒有什麽長輩。這些都可以被否定。那你說還有哪種可能是因為某個人才他才會留在這裏這麽久?”

王姒寶也在不停的琢磨,不過還真讓想出了一種可能。

“三哥,你說他會不會是為了報答某個人的恩啊?比如救命之恩,知遇之恩什麽的。估計恩太小就不大可能。”

王裕洵清爽整潔的下道:“你說的這一點確實很有可能。不過這個要弄清楚還要從他來奉北郡之前或者是剛上任那會兒去查才行。都二十多年了,要真的去查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查清的。咱們先放下人的線索,再看看是不是有什麽是他留在這裏的原因?那會不會與咱麽這次前來調查的事有關?”

?除非是金山銀山吧。”王姒寶隨口玩笑似的一說。

聽王姒寶這麽一說,王裕洵居然腦大開。

認真道:“金山?銀山?這裏山多,沒準就會有金山銀山呢。你好好想想,去臨縣還聽說了什麽?”

王姒寶先是一愣“呃?”接著笑著說道:“我只是隨口說說的。你還真當真啊!”

Advertisement

王裕洵表相當的嚴肅,不像是和王姒寶說笑。

他認真的說道:“你不覺得這和災民、流民還有那群流放犯人的丟失有很大關聯嗎?你想啊,為什麽這些年都是些年輕力壯的青年漢子無緣無故死亡和失蹤的多。而那群年老弱的、還有婦孺們反而幸存的更多。尤其是流放犯,本來他們來這裏是為了充軍的,可這幾年軍中這樣的人卻極。你不覺得很奇怪嗎?”

王裕洵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還有,咱們來這之前,皇上不是接到了一封函,說林北府有問題,而且還可能會危害到江山社稷的大問題。因此,皇上才讓咱們和太子殿下都來這裏的嗎?”

永盛帝之所以派王裕洵來林北府,除了因為原林北知府因貪污賄被免職需要個新知府外,就是因為收到了那封函。

王裕洵正巧趕上在家待業,就被永盛帝給弄了過來。

之所以讓王姒寶也跟著來,除了王姒寶主要求來這裏幫著王裕洵打理宅外,還有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王姒寶的份高貴,在這裏能夠震住一批人。

後來又讓他們接夏立軒軍中,除了將夏立軒保護起來外,還有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函裏所提到的關乎社稷的大事,很有可能和軍中有關。

而最有可能有關的人就是平北軍的頭,也就是平北大將軍陳廣義。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