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三十章 閉門讀書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三十章 閉門讀書

第三十章 閉門讀書

過了仲秋節之後,李問收起了心,就在家中閉門讀書,因而他也沒怎麽出去外 面友聚會。

明年的二月就是春闈了,在知道他自己這一次的秋闈必然是會過的,名次排在 第幾說不準,但是肯定也不會排在太後面。李問是準備參加明年的春闈,所以等年 一過,他就要上京去參加春闈的考試,現在已經是八月中了,距離明年二月所剩下 的時間也不多了,他要抓時間做好準備。

在這之前,李問同沈子敬他們談過這個事,告訴了他們,他準備參加明年春闈 的事,也問了他們的意思。沈子敬說了,若是他們這一次過了秋闈,他們也不會這 麽快去參加明年的春闈,而且他們也不能肯定他們一定能考過,因而他們還要等 績出來再做打算。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李問這樣,考完後就有把握自己能過,早早的就把一切都 打算好了。

如今考完鄉試,他們不用到書院那邊去讀書了,他們在書院讀了這麽年的書, 基礎上都是比較紮實的學生。往後還想繼續在科考上更進一步的話,靠的還是要自 己的領悟,書院的先生們的水平有限,能幫上他們的不多了。

他在家中有傅院長的親自指導,是以在讀書中遇到什麽不明的知識,他都可以 拿過去問他的老師。傅院長是親自考過會試和殿試,還是被聖上點為狀元的人, 在科考方面絕對能給他一些更好的指導和建議。

在這方面,李問就比別人多了一點優勢了。

“這些你拿回去隨便瞧瞧,挑幾道題做做就了,做好了拿來給我看看。”傅 易寒也沒有再手把手的去教這個弟子了,給人扔了一沓卷子,讓人回去自己看。

Advertisement

“老師威武!”等李問一看,才知道傅院長給他扔來的一沓是往屆春闈的卷子 過來,高興的喊了一聲。這可是考前重要的複習資料啊,也就傅院長這麽牛的人 ,才能給他搞來這麽重要的東西,換別人還不一定能弄到手。

想當年高考前的題海戰,說沒用的,那是做題做的不夠多、不夠用心,記的 不夠牢。每年的科考,考的都是四書五經裏面的題,考來考去還不是那些東西,還 能從這裏面變出一朵花來不?有了這些寶責的卷子,他最起碼比別人早一步知道 明年才春闈考的都是什麽東西、模式是如何的。

不管每年的考試如何變,變來變去,還不是那些東西了。

“走吧走吧,回去看看。”這小子角都要裂到耳下了,出息,傅院長揮手 讓人走^

“哦哦,老師,弟子回去讀書了啊。”李問捧著卷子,往自個的院子飄著回去 了,一回到院子就是進了書房讀書,開始專心的研究這些卷子。

他相信機會一定是給有準備的人的,連準備都不做好的人,更如何談去和別人 競爭了 ^

在此之前,他只要安心的讀他的書。

因而,李問就在家中關起了門,專心的研讀往屆春闈的卷子。做好了之後拿給 老師那去批閱,得到老師的幾句指點之後,繼續回去書房裏讀書。

被留在莊子的李四丫就在莊子這邊做事,幹活手腳利落,因而這裏的大娘們 都是喜歡。從管事那裏知道三哥如今在準備科考的事,知道自己不能在這個 時候去打擾哥,就老實的待在了莊子這裏呆著。

除了做賬目之外,見到有什麽能幫的上忙的,李四丫還會去幫忙。

“沒事沒事,我來就好。”

Advertisement

“這小姑娘啊,是個勤懇的孩子。”

見小姑娘模樣長的好,又是個勤勞的,還有大娘打上了這小姑娘的主意,想讓 人到他們家去,李四丫笑著拒絕了好幾個要給說親的大娘。

李四丫心想,好不容易才從家裏跑出來,才不會傻的又把自己送進火坑去

管事的知道小姑娘和他們小公子的關系,給人安排了一個單獨的房間住之後, 在一些事上對小姑娘也多有照顧。

莊子那邊管事已經招了人在蓋廠房了,李問早早的就把這些事都安排好了, 就連紡織機改進後的圖紙都畫好了,給管事那裏去找工匠做出來。至于建造紡紗 廠的事,李問寫了一份詳細的計劃書,給了傅院長那裏,他知道傅院長會找人安 排好這些事

傅易寒原本以為他那弟子和以往一樣,是在搞一些小打小鬧的東西,等到看完

了弟子給他的那一份東西之後,傅易寒的心也是極為震撼的,遞給旁邊的男人 ,說道,“阿滿,你看看這個。”

在這一刻,傅易寒終于明白那小子為什麽要把這些東西到他的手上來了。 這個紡紗廠要是建立起來,貧寒的百姓們都能買得起一件避寒的,不用在 冬天裏挨凍了。傅易寒當年可以一怒之下辭回來當個教書先生,他可以不管朝堂 的事,但是他不能不管這天下的黎民百姓。

即便是在廟堂,傅院長還是心系這天下的黎民百姓。

看來他得重新評價一下他的這個弟子了, “哈哈,看來我收了一個不得了的弟 子,你說是吧? ”傅易寒笑看著男人,問道。

男人看完了後,面上雖然不說什麽,心裏到的震撼是同樣的。

“阿滿,這個事你親自去理下。”傅易寒吩咐道。

Advertisement

“好〇 ”

再說李家村這邊,餅鋪的掌櫃收了人送過來的書信,知道是他們大爺讓人送 回來的,掌櫃忙的讓店裏的活計送進去李家村。

“三寶說,四丫在他那裏,三寶找到四丫了。”孫怡展開信看完了之後,是松 了一口氣,兒子的來信告訴他們,四丫在他那裏,讓他們不要擔心。

李山谷聽完了後,說道,“找到人就好。我這就讓人去告訴二弟家,省得二弟 擔心。”他派去南的人回來了,找了一圈沒有找到人,沒想到人被他兒子找到了

也是這小丫頭的幸運,還好人在外面沒有出什麽事。

“嗯,是啊,這丫頭從小就是個運氣好的。這孩子啊,哎……膽子還真夠大的 。”孫怡搖了搖頭,不過知道四丫頭在三寶那裏,孫怡這提著的心總算是放下了。

李王氏知道孫是在孫子那裏,知道人找到就好。

“你去山民家一趟,告訴他四丫找到了。”李山谷出門,讓人去老二家告知那

一聲。

“是,老爺我這就去。”

家中的仆人去了二爺家一趟,把這個事告訴了二爺。

李老二接到消息後,忙的往他大哥家裏趕了過來,兄弟倆個坐在一起說了好一 會的話。

李大花如今人還在娘家,李老二這一次是鐵了心好好教訓一頓家中的婆娘,至 今都還未讓人進家門。

被趕回去娘家的李大花如今才知道錯了,夫家不讓回去,娘家這邊的人也一 個個對沒什麽好臉。想當初家裏的阿娘和嫂子們一個個都,如今想沒 能給他們好東西了,一個個對萬分的嫌棄,每日連飯都不讓吃飽。

李大花娘不是沒有帶著家中的人過來鬧事,有李王氏在,他們一家人都是別 想討到一點好,還只會讓李王氏對老二家那婆娘更厭惡罷了。

Advertisement

外面的事是兒子們做出,院子裏的事,李王氏還是能說上幾句話。這些年老大 和老二分了家之後,老二家的日子過的是個糟心的,李王氏都看在眼裏。

李王氏一個當娘的,心中自然是向著自己兒子的,見到老二過來,老太太又是 提起了給他說親的事,“老二啊,你們家婆娘是個不會管家的,你也看到了,你們 家這些年過的是什麽曰子。

阿娘讓人去打聽了,知曉下壩村有一戶人家,有個閨,前頭親娘走的早,後 娘是個壞的,誤了到現在都沒說親。那姑娘子是個好的,模樣長的也不差,就 是年紀稍大了幾歲,說給你也正好,你若是不嫌棄,阿娘讓人去他家中提親,把人 要過來咱們家來。

你要心狠,就給李大花一封休書,你重新再娶一個。你若見不得李大花後半輩 子孤苦,人就留著,當家裏多一雙筷子也,你把人娶進門,等他日新婦給你生了 小子,你就為平妻也得。”

被休棄回去娘家的子,多為兄嫂厭棄,能嫁的出去的還好,要嫁不出去的曰 子過的是豬狗不如。就李大花這樣的,被夫家休棄回去了,誰家還敢娶

李大花回去娘家後的日子怕是不好過,這也是給一個教訓。

李王氏不是子那麽絕的人,給李大花留一條後路,大不了他們家就當是 養一個閑人,但是這新人是早晚都要進門的。

李大花那肚皮是懷不上的了,就算是懷上也不一定能生的是小子,李王氏不忍 看到二房斷了香火,“你家中幾個姑娘,如今連一個兒子都沒有,你大哥家兩個小

子,三寶是長大,小寶也是你大哥和大嫂的命子,別說你大哥和嫂子不舍,阿娘 也不會同意讓你把小寶抱過去養。

你若是想要小子,還是要找一個人給你生一個,趁著你如今還年輕,想要生 兒子不是沒有機會。”

若是換在別人家,老二家沒有兒子,還能從兄弟家抱一個回去養,如今老大家 也是只有兩個小子,都是寶貴的很,哪裏舍得給一個老二家呢是吧。

“阿娘,這個事再說吧。”李老二了一把臉,想到兒子的事,李老二的心裏 是有點松的,他說道,“等二丫這出了門,這些事咱們再說吧。”

八月底,李二丫穿了一大紅的嫁,出了門,嫁到別人家去了。

兩家是歡歡喜喜的辦了一場婚事。

等到孫的婚事完了後,李王氏找了李大花過來,問了,若是同意讓小的 進門,就讓回來,若是不同意,就讓繼續呆在娘家別回來了,他們家會送上 一紙休書過去給,日後就別回來了。

“阿母,我答應,我答應,你們讓我回來吧,我知道錯了。”

盡管李大花心裏恨婆婆恨的要死,但是一想在娘家過的是什麽日子,李大花如 今只想要回來夫家這裏,因而便是同意了這個事。李大花心想等小的進門,還不是 任由!便是同意了讓丈夫娶一個小的回來。

“你知道錯了?你哪一次不是這麽說的,想想你自個這幾年幹的那些事,我們 就不說你了。你若回來之後,還是個不安分的,就別怪我這個婆婆翻臉了。”李王 氏拿著李大花,只要老太太還活著的一天,李大花都注定是翻不出婆婆的手掌 心了的。

這個家總有一個人治得了李大花了。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李大花有今日,也是自個作的。

得了這個話之後,李王氏就找了婆上那戶人家去說親,那家的後娘不是個好 東西,一開口就要五十兩銀子。

李王氏脾氣也是的,讓婆去回複,“要五十兩不可能,最多就五兩,要 就要,不要就算了,我們找別家。村裏誰家嫁閨要這麽多銀子的,頂天了也就二 兩銀子。”

“是是,我這就去說去。”婆得了話,忙的又出了門。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對方要十兩銀子才肯嫁閨

見對方不是個什麽好人,怕他們以後纏上他們家,李王氏留了個心眼,要對方 寫下了斷親書,意思是拿了他們這十兩銀子,日後和這姑娘就沒什麽瓜葛了,人到 了他們家,就是他們家的人了,日後不許再來糾纏不休。不然這親事就算了,要十 兩銀子當聘禮,這十裏八鄉的姑娘都任他們家選了。

這哪裏是嫁兒,擺明了就是賣兒!

“我寫,我寫。”那婦人見到手的銀子要飛了,忙的在斷親書上蓋了手印,拿 了銀子。婦人心裏則在想,等兒嫁過去了,兩家就是親家了,還不能找上門不

殊不知時候連李家村的村門都進不去。

沒過幾日,李老二趕了一輛驢車,帶著人過去把姑娘接到了他們家。

人進了他們家之後也不定是當小的,第二日兒媳婦過來給這個婆婆斟茶的時 候,李王氏當著全家人的面許諾,只要這肚子爭氣,能生一個兒子出來,立馬的 就扶正當平妻,日後和大夫人平起平坐。

“是,阿娘。”新媳婦是個低眉順眼,看起來順的。

孫怡這個當大嫂的不是個苛刻的人,接了茶喝之後,給了小嬸子紅包,說了幾 句吉利的話。“謝謝大嫂。”新婦擡眼看了一眼大嫂,從地上起來了,婦人的心裏 明白,這裏有婆婆撐腰,只要的肚子整齊,大夫人也不能拿如何。

只有李大花的心恨的要死,手上的絹子都要扯破了,一雙眼睛死死的盯著那個 小娘們,恨不得一把把人掐死了。

從又娶了一門媳婦之後,李老二整個人都變得和以往不一樣了,臉上還出現了 點笑意,整個人看起來都鮮活了。倒是新婦進門沒兩月,肚子就有孕,十個月後生 下了一個小子,扶為平妻,不過這就是後話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