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四十四章 出發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四十四章 出發

第四十四章 出發

大年初一和初二的兩日,除了每日去給傅院長請安之外,李問都是窩在屋裏讀 書和睡覺,并沒有外出去游玩。莊子那邊的事,年前他都已經安排好了,給後 面接手的人後,他就不再去管那邊的事了。

年都還沒過完,大年初三他們就要準備出發去京城了。

從南府到京城的路不說很遠,但是也絕對不是很近。

從南到京城,坐馬車去的話一般是要十五到二十天的路程,為了預防路上出 現什麽意外的況,要多預留點時間出來,他們年初三就出門的話,趕在正月之前 應該都能到京城了。春闈是在二月初九開考,到了那邊還剩餘一點時間準備。

只要路上不出什麽意外,時間上還是比較充裕的。

原本李問也想過年前就過去那邊,只是他們八月考完的鄉試,九月才放榜,等 到鄉試放榜完都十月來了,十月冬後就會開始下雪,怕下雪天路上就不好走了, 所以就只能年後再出門了。

這會立春剛過,立春一到,意味著春天的氣息的來臨。立春時節,和起蜇, 品皆春,白晝開始慢慢變長,黑夜則是在變短,日照時間相對較長一些。立春後 的不像之前那麽的清冷,而是會逐漸變得溫暖,讓人開始到春日的氣息, 俗語說,“立春一日,水熱三分”,也有這麽一個說法。

但是立春并不代表春天就真正到來了,初春時節的氣候不穩定,這個時候寒暖 錯,氣溫忽高忽低,天氣仍然是以風寒為主,寒暖錯還會帶來降雨,所以別以 為立春就是天暖了,這個天還可能會冷,所以是還不能高興的太早。

不過這幾日的天氣看著還不錯,希這個天能持續好下去。

Advertisement

清晨的天才微微亮,門前就停了兩輛馬車,行李都搬到了後面那輛馬車去,前 面一輛馬車空餘出來給他坐。傅院長安排的四名護衛和一位管事送他上京,李問自 己這裏,包括他自己也有三個人。

在走之前,李問要去跟他的老師辭別,他這一走,日後再要見面就難了。

”老師,學生今日就要啓程上京城了,老師對學生多年的教誨,學生這一生都 無以回報老師的恩。”李問雙膝跪在地上,對老師叩首,是真心的謝老師的培 育之恩。他這輩子,除了跪過父親與母親,還有就是此刻跪的他的老師。

一曰為師終為父,面前這一位是他的老師,亦是他的父親。

傅易寒看著跪在他面前的弟子,板了臉,說道,“起來好好說話了!”傅易寒 并不是一個刻板、就讓弟子下跪的老師,他對待自己寬容護,從不會無故 打罵責罰弟子。

“是,老師。”李問站了起來,見到傅院長在看著他,知道傅院長同樣是舍不 得他走的。

見人站了起來,傅易寒的臉才好了一些,對弟子說道,“你這一次上京參加 科考,該說的我都與你說過了,你記住我給你說過的話就好。”

“好好去考試,路上我安排了人送你過去,出門在外,你自個也注意些兒。”

“是,學生明白,學生會記得老師說過的話。”李問點頭應道。

“老師,弟子在臨走之前給老師準備了一份禮。”李問回頭對邊的書說 道,“把東西給我。”

後面跟著的小遞了一個盒子給他,李問接過,把盒子給了傅院長。

在傅院長疑的目中,李問微微一笑,打開盒子,從裏面拿出一張微型小弩 ,對傅院長說道,“老師,這就是我給你準備的東西,你把手出來給我。”

Advertisement

這是他年前就讓工匠打好拿回來的,相信現代的孩子對這個東西都不陌生,小 的時候李問就玩過這種東西。只不過小時候玩的是塑料做的小玩,而他手中的這 把弩是在他小時候玩過的玩上升級了後的,李問畫出的圖紙請工匠用鐵打造出來 ,是有殺傷力十足的武

“這是什麽? ”傅易寒問道,還是把手了出去。

“這應該是弩,和弓箭相似,不過卻非弓箭。”李問把弩綁在傅院長的手腕 上,一邊弄還一邊給傅院長講解,固定住了後,就把鐵箭裝上去,讓傅院長用箭對 準不遠的柱子,一扣下去,“倏——”的一聲,鐵箭飛出去。

鐵箭紮柱子裏面,門三分!

若是這換人的腦袋,這人必死無疑。

傅易寒頓時瞪大了眼睛,看著手腕上這小小的東西,有點不敢相信有這麽強大 的殺傷力。就連站在傅院長後的男人,眼神掃了一眼打柱子上的鐵箭,而後目 落在傅易寒手腕的東西上,眼裏帶著一點探究。

“這是我前兩個月讓工匠做,上月才做出來的東西。學生沒什麽東西能送給老 師的,臨走前就把這一把弩送給老師防之用,這盒子裏面附有圖紙,若是老師有 需要,可以找人按照上面的圖紙打造出來。”李問從盒子裏面拿出一張紙,他連圖 紙一并留給老師,還不忘記叮囑道,“老師,你回頭多練練,頭就準了,注意練 習的時候別傷到了自己。”

李問知道有人能傷的到傅院長的機會不多,但是凡事總是要以防萬一嘛。

當他是傻子嗎?傅易寒甩了一個眼刀子給這弟子,眼裏對手腕上的弩還是帶著 點新奇。他以前倒是見過一種,但是絕對沒有他手中的這個東西來得巧妙,鐵箭 出去的力道這麽足,就連他這個手無縛之力的書生都能用。

Advertisement

外面的人在等著了,李問知道他們要趁早出門,這會兒就該走了,“老師,學 生該走了,日後學生不在老師邊伺候,還老師保重。”

“嗯,去吧,路上注意安全,等到了那邊讓人給我送個信回來。在外面遇到了 什麽事自己想辦法解決,別屁大點事兒都寫信回來問我3 ”傅易寒把手腕上的東西 放回去盒子裏,對要走的弟子揮揮手,讓人走了。

他是不是可以理解傅院長這話的意思是他要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事,就可以 寫信回來問他了?果然他的老師還是一如既往的說反話,李問自己在心裏明 白就好了,沒打算說出來。

“是,老師,弟子走了,老師保重。”李問行了一個禮後,就轉往外面走出

去了。

在屋裏的傅易寒看到年轉離去的背影,心裏莫名的有點不舍和難過。想那 一年小孩站在他的面前喊他老師,才不過是個九歲的孩,轉眼就了如今的年 模樣,時荏苒,過的真快啊。

門口的管事和護衛們已經等在外頭了。

他們一行七個人,兩名護衛負責趕車,兩名護衛騎馬跟在一旁。李問帶著小丫 頭坐在前面的馬車裏面,李跟著護衛坐在車轅邊上,跟著的管事坐在後邊的那輛 馬車裏面。

“陳伯保重,來日再見。”

“小公子一路平安,祝小公子此次上京趕考,必定高中。”管家代老爺在門口 送小公子。

“借陳伯吉言。”李問上了馬車,對門口的老管家揮手。

出發這一日風和日麗,適合游子遠行。

“駕_”

車夫趕著馬,馬車緩緩地離開,坐在馬車裏的李問拉開車窗的簾子,看著他們 離的傅府越來越遠,直到最後最不見了,他才放下簾子。

Advertisement

在到南府來的第一天,李問就知道這個地方之于他來說,只是人生的一個過 站,他會在這裏停留,但是這裏并不是他最終會停下來的終點。在這裏停留足夠的 時間,學到了該學的東西之後,他要往下一個站出發。

京城是什麽樣子?李問在腦子裏想象了一下。

他并沒有到過京城,因而他也不知道京城會是什麽樣子,但是他知道那裏必然 是比南府更為繁華的地方。

清晨的南府從安靜中滿滿的蘇醒過來,街上開始擺上了三三兩兩的攤子,蒸 著包子的籠子在冒著熱氣,遠遠的就能聞到包子的香味了。

打著哈欠的小夥計在打開店裏的門,準備做生意了。

他在這個地方生活了五六年的時間,走過南府的各大街小巷,嘗遍了這個地 方的各種小吃,與同學好友坐船游過河,兩岸的風景依舊。李問知道街上哪裏有小 攤子賣的吃食好,哪家酒樓的招牌菜不錯,哪個鋪子裏的師傅手工做的好,如今到 要離開的這一刻,所有的畫面都眼前都變得鮮活起來,一幕幕的在他的眼前呈現。

街上的人影和熱鬧都被風吹散了,最後只能化一聲無聲的嘆氣,他要離開了 ,歸期不知是何時。

同李問的惆悵相比,同他一起坐在車子裏的小丫頭就顯然對外面的東西都到 好奇,小姑娘拉開了車窗簾子往外面瞧,看到什麽都覺得新奇。

“坐好了,別個頭出去外面看。”李問看到小丫頭趴在窗邊都不舍得走了 ,這個天拉開了簾子吹冷風也不嫌冷。小姑娘放下了簾子,坐正了子,一雙眼睛 盯著哥看,在心裏哼哼一聲,小姑娘到底是不敢說什麽。

能出來外面,小姑娘的心卻是非常的不錯,上一次從家中到南來,一路坐 的船,一個人在一個小小的船艙裏面度過的幾日,什麽都看不見,四周只有白

茫茫的河水。哪像現在坐在馬車裏面,可以看到外面的街道,外面的小攤子和人。 城門已經打開了,士兵在檢查進出的行人。

這個時候百姓們還在家中過年,因而并不像往常那樣有太多的人進城,就連出 城的人也不多。如今城門外已經沒有什麽流民還在了,南邊的洪災已經解決了,到 外地的流民除了送回去原地的,還有的在外面找到了活計幹,或者是有了別的去

他們到了城門口,守城的士兵查驗了他們的證明,知道馬車裏面面坐了一位舉 人老爺,態度都變得客氣了起來,放他們出行。

他們的馬車順利的出了南府。

他們是要往京城的方向走,去往京城走的是道。走道的路好走些,路上也 會有行人和車馬,是以也比較安全一些,就怕路上遇到土匪強盜,這年頭天下也不 是很太平,路上打劫的土匪強盜并不是沒有。

護送他過去的四個護衛一個個都是武功高強的好手。

李問自己就是個半吊子的三腳貓功夫,打只兔子還行,要遇到個強的,只有被 人吊打的份兒。他當是讓工匠打的是兩張弩,一張留給了傅院長,一張李問自己帶 在上防,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別試都沒考就折在了路上,這個時候誰要敢攔著不讓他去京城考試,他就敢跟 誰急了!

馬車裏鋪了兩層棉被,車子搖搖晃晃也并不會太難

李問後靠著枕,上還蓋了一張毯子,他的手邊放著一個小矮桌子,上面 放著一個小燭燈,還有幾本要看的書。車子出了城後,他隨手拿起一本書,就著微 弱的燈看了起來。

見到哥在看書,李瑾婉閉上了,知道自己不能打擾三哥讀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