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八十四章 啓程回鄉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八十四章 啓程回鄉

第八十四章 啓程回鄉

兩日後

小院的門前停了兩輛馬車,後面那輛馬車裏面放滿了東西,前面一輛馬車空出 來坐人。

臨到要回去的時候,李瑾婉決定這一次不與哥一起回去。這個事,昨天他們 已經談論過了,等到要準備出發的這會,李問再一次問道,“你真不和我們一起回 去?你要現在改變主意還來得及。”

“哥,我已經決定好了,不改變主意。”李瑾婉搖了搖頭,說道,“我留在這 裏看院子,等你們回來。”一想到來回的路上要坐那麽久的馬車,李瑾婉就提不起 那個勇氣跟著回去,他們年後才來到京城,還沒多久的時間,對乘坐馬車的恐懼 都還沒有過去。

再加上最近在熬制香料,現在終于有點眉目了,想在這裏繼續調制香料, 若不然等下次來又得重頭開始,前面做的這些都白費了。

“其實香料的事不著急,等咱們從家裏回來了你再弄也不急。”李問知道小丫 頭最近都沉迷在煉制香料這件事上,他們打算在京城這邊開鋪子,只不過因為他要 回家省親的事而延後了。

京城這邊合適的鋪子不好找,地段好的鋪面,價格都非常的貴,他也買不起。 想要找到合適的鋪面還要花費一點時間和心思,所以開鋪子的事只能等到他回來 京城再理了。

“哥,我知道3 ”李瑾婉明白哥想要和他一起回去,只是還是不大想回 去,這個決定既然定下來了,并沒有打算臨時又去改變,“哥你走吧,你不用管 我,我和迎春喜鵲還有吳姑姑們在這裏,不會有個什麽事的。”

平曰裏沒什麽事幾乎都很出門,在家中能有個什麽事了。

Advertisement

“好吧,既然你不想回去,那下次你想回去的話,我再讓人送你回去吧。”再 三確定過了自家妹子不想同他一起回去,李問也不會拿繩子把人綁回去。

他這一次回鄉省親後,得三年後才能回家一趟了,日後朝當了後,不能再 像從前那麽自由,想去哪裏就去哪裏。

不過家裏妹子同他不一樣,若是想回去,什麽時候都能回去,到時候安排人 送回去就是了。

李瑾婉拿了一個食盒遞給哥,說道,“哥,這是我給你準備路上吃的吃食。 哥你回去,替我問候一聲大伯和大娘他們,還有,告訴我阿爹和阿娘,我在這邊很 好,讓他們不必掛念我。”

從小阿爹和阿娘就不喜歡們幾姐妹,李瑾婉以前也會想,若是是一個小 子該多好,也許阿爹和阿娘也會在乎一點。只可惜從生下來就是一個丫頭, 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從前還會奢爹娘的疼,如今也不在乎那些東西了。

到底,李瑾婉的心中對阿爹和阿娘還是有怨的。若非當初阿娘的迫, 也不會逃離家中,跑到了外面去。

“傻丫頭,我知道了。”李問接過食盒,讓人拿到車上去放好。

家中都是眷,李問不是很放心,所以還是讓阿午留在了京城這邊,他只帶著 阿辰和李一起回去。

馬車等在外面,時候差不多了,李問也該走了。

“哥,一路順風,我們在京城等你回來。”李瑾婉站在門口,送哥出門。

“好。,’

李問坐上了馬車,對送他的人揮揮手,放下了簾子。

在出去的路口那裏,和陸知書他們的車馬彙合,一行人往城門口過去。

這會的天還早,城門剛開,城門外是排著隊進城的百姓和商隊,出城的人還不 多。街上的小販們正擺好了小攤子,街邊賣包子的鋪子開了門做生意,蒸籠裏面蒸 著包子,遠遠的就能聞到香味了,路過的行人會掏錢買上兩個包子吃。

Advertisement

“停一下,小你去買兩籠包子過來。”馬車裏面的人出聲說道。

“是,爺。”小下車,快步地走過去跟包子鋪子買包子。

等到小買了包子回去,停下的車隊繼續往前走。

這個時候城裏的行人和車馬并不多,道路通暢,他們很順利的出了城門。

此刻,城門外是等著護送他們回去的隊伍。

朝廷對狀元回鄉省親的出行儀仗隊伍有明確的指定,擔心狀元在回鄉的路途上 會出什麽意外,按照往年的管理,朝廷都會安排一隊差護送狀元回鄉省親,所以 這也是李問為什麽要等到三日之後才能啓程回鄉的緣故。

“趙大哥,雲飛,怎麽是你們來?”李問看到騎在馬上的趙向毅,還有跟在趙 向毅後的謝雲飛以及張鳴宇他們,這裏面有好幾個人,他們前兩曰還在一起喝過 酒。

奔霣一見到他,就往他走了過來,李問出手去奔霄,和奔霄打了一個招呼 。騎在馬上的男人垂下眼眸,和坐在馬車裏面的年對視。

“我們是奉旨來送狀元郎回鄉省親的。”謝雲飛從馬上翻下來,對李六元眨 眨眼睛說道。

反正他們閑著無事,最近京城風平浪靜,既無外敵侵,又無臣賊子作。 皇帝的子還算朗,任由幾個皇子都翻不出什麽風浪,他們空送一趟李六元回 鄉,順便到六元的家鄉去看一看,那裏到底是一個什麽人傑地靈的地方,才能養育 出一個六元。

狀元三年出一個,而百年都不見出一個六元,若非那地方的風水好,或是李家 祖墳冒了青煙,哪能出一個六元。

“……”李問看著謝雲飛有些無語,你們這是不是太大材小用了一點啊?

他一個小小的從六品修撰,竟然要一個正四品明威將軍送他?李問都覺得皇帝 老兒瘋了。這也不知道是誰出的主意,李問的目看向騎在馬上的男人,意圖從他 的臉上看出一點什麽。

Advertisement

“下見過趙大人。”陸知書從馬車上下來,對趙向毅行了一個禮。

見到陸知書對趙向毅行禮,李問才想起對方的職比他高,日後朝當了, 見到比他大的人都要行禮,見了皇帝更是要跪拜。一想封建社會裏面深嚴的等級 制度,高一級能死人,李問頓時就心塞的不行,他是不是也要給趙向毅行一個 禮才對?

“陸編修不必多禮。我是奉聖上旨意送李六元回鄉省親,出門在外,禮儀一切 從簡,日後你們見了我大可不必行這些禮儀。”年心裏在想什麽都寫在臉上,趙 向毅的眼裏閃過一笑意,說道,“若無他事的話,咱們就即刻啓程吧。”

“是。”陸知書起了,回到了馬車裏面。

“哦,那走吧。”李問邀請陸知書和他同乘一輛馬車,路上兩個人還能說說話 ,也不覺得無聊。趙向毅看了一眼馬車裏面的兩個人,調轉了馬頭,打了一個手勢 ,後的騎著馬的士兵們跟了上前。

等到馬車跟了上去,謝雲飛帶著幾個人跟在隊伍的後面殿後。

一行車馬出了京城,往南的方向行去。

他們回去的路上會經過南府,李問打算先到南一趟,先去拜見他的老師, 而後在南轉乘大船,往家裏回去。這樣中間就可以省下將近半個月的路程了,多 出來的時間他還可以在家多待幾天都沒關系。

只要時間不是拖太久,在預算的時間回到京城就行了。

以往狀元回鄉省親,跟隨的儀仗隊都是一路敲敲打打、熱熱鬧鬧地回去,讓地 方的員和豪紳、百姓們都知道這是狀元回鄉省親的隊伍,地方的員和豪紳們一 路都會出來拜見,還有百姓們也會一路圍觀看熱鬧。

Advertisement

這一次趙向毅臨時頂替了別人的活,把送狀元回鄉的儀仗隊換了他自己的人 ,趙向毅就不知道送狀元回鄉省親還有什麽儀式的事,而李問本人就更不知 道了。

而隊伍裏面知道狀元回鄉省親一路上的各種規矩的謝軍師一聲不吭,陸知書也 知曉這些規矩,但是兩人都緘口不提。

趙向毅在外行軍打戰多年,習慣了路上一切從簡,跟隨著趙小將軍的都是他的 一群下屬們,一個個都騎著馬跟在後面。

他們的隊伍裏面都是一群男人,沒有眷跟隨,所以路上也無需考慮眷會因 而路途太趕而勞累的問題,因而他們的行路的速度就快了許多。

往往是幾匹馬在前面跑,中間跟著馬車在跑,後面幾匹馬軸,一路揚起煙塵 而過。

路上馬車跑的太快,李問坐在馬車裏被顛簸的要死,在馬車裏面憋久了,他也 會跑出去外面騎一會馬。雖然他很想和趙向毅一起騎奔霄,不過想到兩個人同騎在 一匹馬上,會增加不的重量,所以他就舍不得也坐到奔霄的背上去,而是另外選 了一匹馬和趙向毅同行。

李問自己都沒想到,幾個月前他和趙向毅還是見過兩次面的陌生人,在上京趕 考的路上他遇到了趙向毅,第一次他在義莊裏面迷路,是趙向毅幫了他,第二次他 們在客棧裏面遇到強盜,趙向毅又一次把他從鬼門關裏面拉了出來。

上京之前他只是一個舉人,殿試上他被皇帝點為狀元,還賜予了他一座狀元府 。皇帝賜給他的狀元府已經批了下來,坐落在東城區裏面,那裏原先是一個員的 府邸,如今賜給他當狀元府,也算是皇帝對他這個小狀元的優待了,要知道往年的 狀元可沒有被皇帝賜過狀元府的,他還是頭一個。

但是往年的狀元裏面也沒有出過一個六元,可見皇帝對這個六元的喜歡。

之前工部的人來找過他確定修葺府邸的事,李問同工部的人到那座院子去看過 ,院子好是好,只不過多年沒有人居住,裏面已經破敗不堪,等到修葺能住進去, 快則要半年,慢的話三兩年都說不準。李問與工部的人商置了後,讓工部的人修葺 房子上一切從簡,木材不需要用最好的木材,他畫了圖紙讓工部的人按照他的要求 把門窗都更換掉,整的修葺完善就了。

修葺府邸是要花銀子的事,戶部不會撥太多的銀兩下來,他自己的兜裏也沒有 那麽多的銀子填補進去,所以這個院子修好能住就行了,李問對此的要求并不高。

至于那裏面要如何改,等他住進去之後,再按照自己的喜好布置就行了。

如果只是一切從簡修葺一番,也許不用半年都能把狀元府修葺好讓他住進去了

反正他現在有地方住,李問也不著急,讓工部的人慢慢弄就。就算是工部的 人想拖延修個三年五載,也不看看怎麽跟皇帝那裏代,所以他并不擔心工部的人 會拖延,也許工部的人比他還想著快點能修葺好院子差。

上京城之前,他還只是一個小舉人,會試之後他就了狀元了,還被授予了 職,盡管只是一個六品小。這與他而言,在份上就發生了極大的變化。

還有與趙向毅之間,前不久他們對彼此而言都是陌生人而已,如今他們了朋 友。

李問也沒想到這一趟他回鄉,會是趙向毅送他回去,路上他們騎著馬并肩而行 。回去的路上都是認識的朋友和人,所以回去的一路也不會到無趣,路上各種 歡樂的事也多,一路上笑笑鬧鬧的,路途過的很快。

等狀元回鄉省親的隊伍走過了,當地的員還在納悶了,問邊的師爺,“不 是說狀元回鄉省親的隊伍已經上路了嗎?怎不見狀元的隊伍打我們這邊過?”

“這個……許是還未到吧? ”師爺也不知道何緣故。

一路上的地方員和鄉紳富豪們都在等著狀元回鄉省親的隊伍路過,聽說今年 的狀元還是一個未及弱冠的年郎,是百年都不出一個的六元,不的人都在等著 拜見六元。家中有未出閣的閨小姐的人心中就更急切了,盼著見六元一面。

人都在等著見狀元一面,只是大家遲遲都不見狀元回鄉省親的隊伍路過。

這些人并不知曉,狀元回鄉的隊伍早就過去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