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狂熱小說 穿越時空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九十—章 進宮

《古代農家子的科舉之路 上》 第九十—章 進宮

第九十—章 進宮

一回到京城,他們要進宮去面見皇上。

早在人一回到京城,在宮中的昭宗帝就接到了消息。沒一會兒人就到了書房 外,昭宗帝放下手中的折子,對旁邊的心腹太監道,“讓他們進來。”

孫公公出去外頭請人,“皇上讓奴才來請幾位大人進去。”

李問向孫公公微微的點了下頭,跟在孫公公的後邊進了書房,他的後是跟 著的趙向毅和去往襄州回來的兩名隨行員,一同進書房中。昭宗帝坐在 書房案桌後的椅子上,李問了下擺,跪下行禮,“微臣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 歲萬萬歲。”

“平吧。”

“謝皇上。”

李問從地上起來,視線始終半垂著,看著書房地面上的石磚,說道,“微臣 不負皇上使命,此行去往襄州完了賑災的任務。微臣與趙大人等人,今曰剛回到 京城,路上不敢有半分耽擱,即刻進宮來面見皇上。”

“朕讓你到襄州去幫忙賑災,你倒好,把襄州一衆的員全部都摘下來了,朕 這案桌上彈劾你在襄州所作所為的折子都能堆的比牆頭高了。這事,你倒給朕好好 的說一說。”昭宗帝是沒有忘記李六元這個欽差大人還在襄州幹了些什麽好事,這 小子倒好,讓他去賑個災,倒是把他的員全都抓起來了,這個膽子可真是大了。

李問沒從皇帝的話裏聽出生氣的意思,他就放心了。

他在襄州每日都給皇上上折子和寫信,把襄州那邊的事都一五一十的報告給 皇上知,所以皇上這裏定然也是知道是怎麽一回事,他倒是不擔心京城這邊的員 在背地裏搞事。只要皇上這裏信任他,就算是背後有人彈劾他,他都不會有任何的 事。

Advertisement

李問小心翼翼的瞅了皇帝一眼,面上半是委屈的說道,“回皇上,微臣這麽做 是有原因的,皇上您是不知,這些人的眼中就沒有皇上您,他們在地方上故意 擡高稅收、欺百姓、貪污賄……”

這一粧粧的罪狀追究下來,哪一條不是死罪?

“還有當時微臣拿出皇上賜予的尚方寶劍出來,這些人還說皇上的尚方寶劍是 假的,微臣看他們就是不把皇上放在眼裏。”李問拿出皇上賜給他的尚方寶劍 ,說道,“這是皇上去襄州之前,向皇上求賜的尚方寶劍,微臣拿來還給皇上 “大膽,這些人竟敢不把朕放在眼裏,簡直是豈有此理。”昭宗帝一聽下邊的 員竟然不把他這個皇上放在眼裏,面上頓時就帶上了怒意。

最後這一點才是讓皇上最不能忍的,就是有人挑戰了他的權威與皇威。

孫公公上前去接過尚方寶劍,讓小太監把尚方寶劍拿下去放好。

“請皇上息怒。”李問說道,“皇上,微臣說的這些話并非是口空無憑,此行 微臣從襄州回來,還帶了這些人在地方上所作所為的罪證回來,還請皇上過目。微 臣把這些人貪污所得都帶進了宮裏來,就在外頭擺著,這裏有一本小冊子,是在這 些人府上查抄的錢財等的記錄,每一筆都詳細記錄在冊。”

“只有糧食是在征得皇上的同意之後,微臣把糧食留給了北地的百姓們。”

這些查抄出來的金銀珠寶,除去給了萬總督的那一筆之外,其餘的都在這裏了 ,李問是一點都沒有私拿。至于趙向毅就更不屑于去這些東西了,而別的人想 的怕是也沒機會。他們把東西全部都運回了京城來,都隨在書房外的院子裏,堆 滿了整整一地。

Advertisement

昭宗帝擡了擡手,孫公公就上前去接過了李六元手上的東西,拿過去給皇帝, “皇上。”

昭宗帝接過,放在最上面的就是那本登記的小冊子,皇帝翻開小冊子,一邊看 臉就一邊黑了,一個小小的知府,家中搜出來的錢財竟然比他這個皇帝寺庫的銀子 還多。

等到看完後邊的這些罪證,皇帝的臉整一個就沉了下來。

“皇上,微臣有一事要說。”後邊的那一位姚大人在這個時候跳了出來,用眼 角看了一眼旁邊的李六元一眼,說道,“皇上,微臣要告李大人在襄州之時有收取 襄州員所給的賄賂^ ”

李問沒想到這一位姚大人會跑到皇上這裏來告他一狀,他往前一步,站了出來 ,說道,“皇上,這事微臣的確是做了,只是當時在那樣的境之下,微臣為了迷 他們,讓他們放松警惕所用的計策。何況,這件事微臣回頭有同皇上解釋,是一 時之策,所得錢財也全部都上了。”其實他當時的想法是這銀票不拿白不拿,拿

了給皇上充盈國庫也是可以的,倒是沒想到姚大人在皇上這裏等著他。

還好他一轉頭給皇上的信裏面,就把那十萬兩的銀票全部都給了皇上,要不 這會兒還真的跳到黃河都洗不清了。

“李六元做的這事,朕是知曉的。”昭宗帝沉聲說道,“朕讓你們跟著到襄州 去協同李六元辦差,你這倒是好,沒跟著出力就算了,回頭還到朕這裏告李六元一 狀。”

姚郎中撲通一聲就跪了下來,“微臣……”

“姚郎中,你也是朝中員,事沒查明之前就隨口污蔑同僚,朕讓你去辦事 的,并非是讓你去玩弄這些勾心鬥角的權謀的,朕看你這也是當膩了3 ”有李六 元這個珠玉在前,就顯得這些整日玩弄權員一不值,昭宗帝一拍案桌,怒 道,“來人,除去他的一服,從今日起,貶為庶民,直系三代都不得參加科 考,不得朝為。“

Advertisement

聽到皇上的話,姚正整個人都在了地上,一張臉都是慘白的,他知道他們姚 家要因他完了。

“是。”外邊的侍衛上前把跪在地上的姚正拖了出去。

“皇上,皇上……”

外邊的喊聲逐漸地遠去。

“皇上,謝皇上相信微臣。”李問跪了下來,話裏帶著對皇帝的。他知道 皇帝這一招對他的維護之舉,懲罰姚正這麽一個小員的事小,實際上也是做給後 邊那些想他的人看的。

姚正因此丟了,姚家直系三代都不能參加科舉,不得朝為,只能說姚正 自己自作孽不可活,又不是他求著他到皇上這裏來告他狀的。而對于想要他命的人 ,李問也沒什麽好,自然也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去為姚正求,搞什麽以德報怨那 一套。

不好意思,他這人,別人給他一尺,他就敬人一丈;但是別人要想搞死他,他 只會以牙還牙,以眼還眼,有仇報仇,有怨報怨!

番長宏在這書房中,親眼見到皇上對李六元的維護,好在他并沒有去李六 元的想法。他上邊的主子給他的命令是最好能與李六元好,就算是不能與李六元 好,但是也絕對不能主去招惹這人,而事實上證明他上邊的那位主子的話是對 的》

所以說,跟了一個靠譜的主子,和跟了一位不靠譜的主子的區別。

“起來吧。”昭宗帝的心裏多都是偏向他的小六元的,沒見前朝幾百年都沒 出過一個六元,他們大開國至今還不到百年,就出了一個六元郎,皇帝認為這一 位六元是上天派來幫助他這個皇帝,幫助他們大的,自然就更為偏這個六元郎 了。

更何況李六元帶著銀兩去往襄州賑災,帶回來的銀兩比帶去的還要多,這一來 一回還未他充盈了國庫,這就更印證了他的所想是正確的。

Advertisement

“謝皇上。”李問從地上起來,今天剛回京城,他的“跪的容易”落在家裏了 ,今天一進宮就數不清跪了多回了!

膝蓋好疼!

後面昭宗帝對趙向毅和李六元說了幾句誇講的話,無非就是說他們這一次賑災 的事做的很好。聽到皇上誇他,李問忙的說道,“微臣不敢居功,這一次若不是有 趙大人和番大人在邊幫忙,還有兩千多名士兵相護,這一次賑災的事也不會進行 的這麽順利。”

這小子,自己好還不忘記拉上別的人。

昭宗帝這會兒看他的小六元是覺得他的小六元哪裏都好,“好了,你們今曰剛 回京,這一路上也辛苦了,後面就回去休息個兩日吧。”

“謝皇上。”

白白得了兩日假,李問在心裏嘿嘿的笑。

“皇上,微臣還有幾句話要想與您說一說。”見趙向毅他們要走,李問并沒有

“微臣告退。”

趙向毅與番主事就先出去了。

李問看了一眼還留在書房中的太監,昭宗帝擺了擺手,除了皇上的心腹太監 孫公公還留在書房中之外,其餘的宮太監都出去了。

“皇上,微臣這裏還有一個從襄州知府呂興邦的書房中搜出來的小盒,微臣當

時打開來看了一眼,見這裏面放的是信件,因而就猜測這有可能是呂興邦與他人來 往的書信,微臣當時也不敢打開來看,就想著回京的時候帶回來,親手給皇上。 ”李問這才從懷裏拿出一個小盒子,他這一番話是告訴皇上,這個盒子除了他知道 之外,并無別的人知道了。

并且他話裏也明白的告訴皇上,他只是打開來看了一眼,并未看裏面的信件, 這也是為了消除帝王的疑心。不管皇上現在是有多信任他,該遵守的準則他都不能 丟,不然某一天丟的是他自己的這條命。

本書由連城讀書獨家發表,請勿轉載!公衆號搜索連城讀書,贈會員,領福利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